第113章 赤壁大败?-《重生刘辩,掌汉末英豪》

  此刻崇政殿上,大伙都感受到了天子的寒气,下意识的咽了口唾沫。

  荀攸也不例外,他感觉自己要是再耽误一秒,就得被拖出去人头落地。

  “陛下,不是臣抢来的,是司隶一百零六县之百姓请愿,主动捐出来的粮食。”荀攸赶忙解释。

  一句话把所有人说懵了。

  主动捐粮?

  从来没听说过如此奇闻。

  百姓不把最后一口救命粮藏得严严实实就不错了。

  刘辩反应过来,他关心的是另一件事,皱眉询问道:

  “可有逼迫?”

  荀攸赶紧摇头,“据臣所知,未有。”

  刘辩不放心。

  “廷尉徐璆、司隶校尉贾诩听旨!”

  “臣在!”

  两人当即踏了出来。

  “派人查查,若有官吏强逼,绝不轻饶!”

  两人躬身领命:“遵旨!”

  刘辩再次望向荀攸,“百姓可有说什么?”

  “有,臣还带回来一份请愿书。”

  “呈来朕看!”

  荀攸从怀里掏出一份布帛,上面写满了字,背部按满手印。

  他正要呈送过去,刘辩快步走下阶梯,来到他面前,将请愿书夺了过去,扯开一看,呼吸逐渐急促。

  荀攸在一旁解释道:

  “百姓们希望能扛着锄头,跟着陛下出征,以保护陛下安全。”

  众臣面面相觑。

  荀彧思考片刻,开口道:

  “秦穆公时,一群未尽教化的百姓,不被视为秦国子民,称为野人,他们因为饥饿分食穆公御马,众臣要治他们的罪。”

  “秦穆公来到现场,非但不恼,反而大笑赐酒,曰:宁愿为民杀马,不愿为马害民。”

  “之后秦穆公与晋国交战,陷入重围,三百野人,从一旁窜出,为报恩情,大喊国君,杀入敌阵,将秦穆公救出重围。”

  郭嘉连连点头,赞叹道:

  “盗马赐酒,贤明的君主,自然得百姓爱戴,一饱之恩尚且如此,何况陛下呢?”

  莫说是百姓了,文武中,受过刘辩恩惠的也有一堆,愿意以身保其安全者,不知多少。

  刘辩长舒一口气,将请愿书抓在手上,声音沙哑道:

  “朕要将此书挂在章德殿上,日夜提醒朕,要善待百姓。”

  百官高呼圣明。

  可以预料,今日所发生的一切,又将成为一个典故,一段佳话。

  刘辩回到台上,转身望着百官,表情无比严肃。

  “粮草已齐,朕决议,御驾东征,着尚书令荀彧、太师王允统筹百官,太尉杨彪行假节之权,北军中侯朱儁、执金吾钟繇拱卫洛阳。”

  “羽林军、虎贲军、于禁一万屯田军、皇甫嵩两万精锐随朕同去。”

  “郭嘉、刘表、刘繇随帐侍候!”

  刘辩的声音铿锵有力,传遍整座大殿,久久不散。

  “臣等遵旨!”

  ……

  出征的事,紧锣密鼓的做着最后的准备。

  刘辩回到章德殿,先见了皇后唐姬。

  唐姬听说他又要亲征的事,叹了口气,但也没劝什么,只是叮嘱道:

  “陛下此一去,要多加小心。”

  刘辩伸手将她拦在怀里,狠狠的吸了一口,这才道:

  “朕两三个月可能都回不来,母后那边,劳烦皇后替朕多走走。”

  唐姬轻轻点头,依偎在刘辩怀里,忽然,她又想到了什么,从刘辩的怀里挣脱出来,认真道:

  “要不陛下把文姬带上吧,一路上好歹有人能贴身侍奉。”

  刘辩直接摇头。

  他不是去度假的。

  兖州灾民何其多也,他已经能想象到,定是遍地骸骨。

  不知会有多少百姓饿肚子,他带着妃子到处跑像话吗?

  百姓们有什么私底下的议论倒是没什么,影响了士气就不好了。

  “皇后,跟朕一起到母后那去一趟吧?”刘辩提议。

  走之前,长乐宫无论如何也要去打好招呼。

  太后的懿旨,是能调兵的。

  他走了以后,屯田军有十万余众,还有北军和执金吾的禁军,都在洛阳周边,丁原的陈仓大营还有数万人。

  太后那里的招呼要打好,万一钻出来个佞臣,怎么滴拿到了太后调兵的懿旨,把北军大营给接管了,他还玩个毛。

  虽然这种情况几乎没可能发生,毕竟有荀彧、杨彪他们盯着。

  但总得防备一番,而且于礼,他也该去一趟,还得走一趟太庙。

  唐姬答应下来,随着刘辩一起来了长乐宫。

  刘辩再次见到何太后。

  何太后的气色比起去年,要好上太多太多了。

  何太后听说了今天朝廷发生的事,不舍的拉着刘辩的手。

  “皇帝,吾听说那边各种叛军加起来,都上百万了,你就不能坐镇朝堂吗?”

  何太后忧心忡忡。

  刘辩摇了摇头,轻声道:

  “母后,那些叛军大多都是无辜之百姓,还有更多的百姓,此刻流离失所,他们都是儿的子民,儿若不去处理,不管是曹卿还是皇叔,他们都难以应付。”

  数百万人该如何安置,靠着两边动辄数日数十日的书信,能安置妥当吗?

  若是安置不妥当,大军一撤走,眨眼间吃不起饭的流民,又要造反。

  司隶就是能变出再多粮食,也不能白养几个州的百姓啊。

  得让那几州赶紧组织耕地,现在才四月初,北方种的是麦粟,现在种还来得及。

  让百姓先有奔头,有了奔头就算短时间内苦一苦,也能扛的住。

  而且他还听说兖州蝗灾遍布,也是个大麻烦。

  他还担心曹操吃了败仗,毕竟历史上曹操在兖州多次差点丢命,无数人舍命相保。

  何太后不理解这些,但她知道,天下人都在议论,她儿子是文帝在世。

  她就算不是薄太后那样的贤后,也不应该成为皇帝的桎梏吧?

  “这样吧,吾选几个宫女,去一路侍候你,她们跟吾许久,伺候起人来得心应手。”

  刘辩犹豫一番,点头答应下来。

  在何太后这里待了一阵时间,刘辩也要告辞了。

  他带着唐姬离去,刚走到长乐宫外,一名小黄门,火急火燎的跑了过来。

  “陛下,并、豫、兖三州皆送来十万火急的信件。”

  刘辩眉头一挑,立即将信夺过来查看。

  首先是并州。

  于夫罗领两万胡骑东去了!

  刘辩想也不用想,这家伙定是奔兖州而去的。

  历史居然重演了。

  不过以曹操的谨慎性子,外加上孙坚的应对策略,应该不成问题。

  接着是豫州刘备的信,让他紧皱起了眉头。

  片刻后,刘辩把信合上,打开兖州的信。

  这一看瞬间让他汗毛倒竖。

  曹操这是要给他再上演一出赤壁大败不成?怎如此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