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亲征兖州?-《重生刘辩,掌汉末英豪》

  士人用的多是竹帛,甚至是丝帛之类来书写。

  在他们眼里,蔡侯纸不够精美,他们看不上。

  新纸就不一样了,漂亮的不像话。

  刘辩不是很高兴。

  十五钱的成本还是太高,够百姓做双麻鞋了。

  未来要用新纸造新钱,这么高的成本也不现实。

  刘辩正色道:“韩卿,新纸卿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韩暨点头应下。

  虽然新纸的成本不低,但足以为朝廷捞一桶金了。

  刘辩兴致冲冲,他可不会像和帝那样,直接下令全国生产。

  这不得垄断在手里,狠狠的宰士人一笔?

  “朕欲办皇家造纸厂,全力生产新纸,不知诸卿认为如何?”

  “甚好。”

  众人皆点头,好东西当然得多造一些。

  除了卢植有不同意见。

  他果断摇头,“新纸是好,可办皇家造纸厂,国府一钱都拿不出,臣以为不如跟蔡侯纸一样,交由各州郡纺织厂,让他们作为副业制造。”

  刘辩早料到卢植会这么说,笑道:

  “这有何难?皇家造纸厂的钱,朕的少府出了。”

  “陛下圣明。”卢植脸上露出笑容,但笑到一半,他意识到不对。

  “敢问陛下,皇家造纸厂的收入,是收为国府还是收为少府?”

  刘辩理所当然道:“朕出的钱,利润当然是朕的,卢卿放心,哪怕新纸天天赔钱,朕也不会以公废私找你要钱。”

  卢植顿时瞪大了眼睛,急声道:

  “陛下,其实国府也能出一部分的。”

  “欸,朕知晓爱卿艰难,国库入不敷出,卿刚刚还说一钱都拿不出。”

  刘辩诚心想逗逗这个老头。

  众臣看了个笑话。

  卢植真急眼了。

  “陛下,新纸的制造,可有老臣和国府一份,不是国府出的一千万,司金府哪来的钱研究?不行不行,要不陛下拨一千万钱回来,要不老臣说什么也要掺和一脚。”

  既然掌了国库,就不能做赔本的买卖。

  虽然现在国库天天都入不敷出,但卢植全都计算过。

  现在的投入,未来都是有几十几百倍的回报。

  比如他天天拨粮给屯田军,可随着时间推移,一大批田地被收入国库了啊。

  他支持战争,是因为打完了仗,百姓安定了,赋税就上来了,而且还有大把田地。

  就连给百姓发粮,也是有回报的,百姓能挺过这段时间,创造出的价值还会少吗?

  唯独司金府,一张口就是一千万钱,钱要走了,研发出的东西还跟国库没任何关系。

  所以他红眼了,要是真没关系,以后韩暨赶来找他,非得拿棍子将他撵出去。

  刘辩没想到卢植的反应这么大。

  看来他真的被国库的财政状况,折磨的心力憔瘁。

  所以刘辩妥协,一连退让好多步。

  “这样吧,特事特办,皇家造纸厂的钱,少府全出了,利润国府一半,少府一半,不过管理由少府全权负责,卢卿认为如何?”

  话音刚落,卢植的老脸立马绽放出笑容,连连点头:

  “陛下真是一代明君呐。”

  不用出钱和操心,等着进账,是个好生意。

  财政的事议的差不多了,接下来该战事了。

  这年头信息不通达,仗打得如何刘辩完全不清楚。

  每天上朝,还不断有大臣弹劾曹操。

  各种佞言满天飞,说啥的都有。

  刘辩有时候都不免感慨,皇帝真不好当。

  怪不得崇祯疑神疑鬼,他要不是个穿越者,估计每天会睡不好觉。

  目前关于战事,传到洛阳的消息,就是孙坚进展神速,刘备按照战略,调关羽东挺,张飞南下,曹操在准备盘活兖州大局。

  刘辩对于兖州一直看的很重。

  那里是他认为最混乱的地方,因为历史上刘岱很快就要嘎了。

  曹操要不是鲍信舍命相救,也得死在济北。

  除了本土叛军外,几十万青州黄巾杀进了兖州。

  还有豫州黄巾,甚至南匈奴一个叫于夫罗的单于,捅了曹操腚眼子。

  本土的豪强也偷过曹操的家。

  另外公孙瓒也杀到了兖州,还杀了三万人,抓了十万。

  还有什么并州黑山军啊,豫州乱七八糟的黄巾首领啊,也驰援过去。

  还有很多很多人去凑热闹……

  刘辩觉得,自己有必要朝兖州走一趟,给曹操兜个底。

  若是无事还好,他正好能发展一下兖州,亲手杀一些地头蛇,再震慑一批,拉拢一批。

  因为后续他打算对刺史州牧进行改制。

  按照制度来说,刺史并没有行政和军权,仅有监察权,各州郡守直接对朝廷负责。

  州牧来源于西汉末,光武打回天下后就废除了,重新设置刺史部,没想到灵帝又搬了出来。

  历史总不能又来个轮回,所以他打算升级一下。

  刺史、州牧并存,再加一个大都督。

  刺史老规矩,负责为朝廷监察一个州的官吏,对御史大夫负责,朝廷也会定期派遣监察御史巡查四方。

  州牧负责一个州的政务,对尚书台负责,受刺史和御史台监管。

  大都督更简单了,只负责一个州的军事,供朝廷调遣。

  不然郡守干点啥都要向朝廷汇报,效率太低。

  刺史呢太过极端,要么监察了个寂寞,要么占山为王。

  州牧完全就是扯淡。

  扫平兖、豫二州的黄巾后,得好好跟朝臣们商量商量。

  想清楚后,刘辩打起精神,对众臣问道:

  “朕打算亲征兖州,去尽快结束兖州战事,诸卿认为如何?”

  原本热络的大伙,此刻表情都僵硬了。

  王允率先摇头:“不可不可,陛下亲征弘农,已经是冒极大风险,更何况是离开司隶,老臣绝不同意。”

  刘辩头疼,看向卢植。

  卢植坦然道:“没钱。”

  刘辩没好气道:“朕不花你的,朕自己想办法搞钱!”

  司马懿要是再给他搞不来钱,他可就要杀人了。

  卢植表情缓和,笑呵呵的说道:

  “那臣没话说。”

  在他眼里,天子可是个文治武功的雄主,高祖、光武般的人物,亲征算什么?

  刘辩继续望向杨彪,杨彪踌躇半晌,叹气道:

  “臣支持陛下的一切决策。”

  刘辩满意的很,望向荀彧。

  荀彧的意见可是极为重要的。

  荀彧板直身体,毫不犹豫道:

  “陛下若是出征,臣会统筹好朝廷。”

  有此话,刘辩放心了。

  想那吕布夺兖州,马腾冲许昌都没能奈何。

  他相信,前线再怎么起火,甚至胡人打过来了,荀彧也一定能为他守好基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