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借我用用-《大明皇侄:开局逼朱元璋灭倭》

  “东征?!”

  帖木儿的这道命令,如同一块巨石投入了平静的湖面,在撒马尔罕的宫殿之内,掀起了滔天巨浪。

  一众随他征战多年,早已功成名就的王公大臣们,全都愣住了。

  为首的,是帖木儿最年长的儿子,米兰沙,他第一个站了出来,脸上满是困惑与不解。

  “父皇!”他躬身行礼,壮着胆子劝谏道,“……我军刚刚结束了对奥斯曼帝国的征伐,将士们早已是人困马乏。此时,理应休养生-息,为何……要如此仓促地,发动对东方的战争?”

  “是啊陛下!”另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臣,也跟着附和道,“那大明帝国,并非天竺、波斯可比。其国力之强盛,军力之雄厚,远超我等想象。据闻,其开国之君朱元璋,更是……一世枭雄,百战百胜。我等……贸然东进,恐……恐非明智之举啊。”

  “啪!”

  帖木儿猛地将手中的金杯,狠狠地摔在地上,金杯与华美的大理石地面碰撞,发出一声刺耳的脆响。

  整个大殿,瞬间鸦雀无声。

  “懦夫!”帖木儿的独眼之中,闪烁着骇人的寒光,他缓缓地,从那张由象牙和黄金打造的宝座之上站起,如同苏醒的猛虎,环视着下方那些早已被他吓得噤若寒蝉的“栋梁之臣”。

  “你们,都怕了?”

  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令人窒-息的压迫感。

  “你们怕那个所谓的‘大明’?怕那个所谓的‘枭雄’朱元璋?”

  “你们以为,只要我们龟缩在这撒马尔罕,那东方的雄狮,便会放过我们吗?!”

  他捡起地上那封早已被他揉成一团的,来自燕王朱棣的“盟书”,狠狠地,扔在了众人的面前。

  “都给本王……睁大你们的狗眼,好好看看!”

  “那大明的燕王,朱棣,已经陈兵百万于漠北!他甚至,还妄图与本王‘东西夹击,共分天下’!”

  “这说明什么?!”帖木儿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同滚滚闷雷!

  “——这说明,在他们眼中,我帖木儿帝国,早已是……一块待宰的肥肉!”

  “与其坐以待毙,等着他们打上门来!”

  “——不如,由我,帖木儿,亲自,去会一会,那所谓的……‘东方雄狮’!”

  他猛地,拔出了腰间那柄象征着无上权力的金色弯刀,直指东方!

  “传我将令!”

  “三日之内!”

  “——五十万大军,兵出亦力把里!与那大明……决一死战!”

  ……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的雄鹰,以最快的速度,飞越了帕米尔高原,穿过了茫茫的西域戈壁,最终,抵达了正在嘉峪关外,安营扎寨的大明西征军大营。

  中军帅帐之内,灯火通明。

  朱元璋看着手中那份由锦衣卫密探,舍命传回的,关于帖木儿帝国“全军东征”的绝密情报,脸上,非但没有丝毫的紧张,反而……露出了一丝,棋逢对手的,兴奋笑容。

  “好!好啊!”他猛地一拍大腿,对着身旁同样一脸凝重的朱棣、傅友德等人,大声地赞叹道,“……不愧是号称‘世界征服者’的帖木儿!这份魄力,这份胆识,比那北元的废物们,强了不止百倍!”

  “陛下,”傅友德的脸上,却充满了忧虑,“……帖木儿倾国而来,其势汹汹,兵力更是远超我军。我等……是否应暂避其锋,退守嘉峪关,据险而守,再……徐图后计?”

  “退?”朱元璋闻言,却是牛眼一瞪,“咱的字典里,就没这个字!”

  他指着沙盘之上,那片广袤的西域之地,声音洪亮如钟。

  “他帖木儿,有五十万铁骑。咱,虽只有十五万大军。但咱……”

  朱元璋的脸上,露出了一个极为自信的笑容。

  “——有旺儿,给咱的‘神兵’!”

  他转过身,看着身后那几个同样身着大明将-军-盔甲,却面容迥异,眼窝深陷,鼻梁高挺的……“特殊顾问”。

  他们,正是朱旺从佛郎机战俘中,精挑细选出来的,最顶尖的炮兵指挥官和军事工程师。

  为首的,正是那位为了“黄金万两”和“西洋伯”爵位,而“弃暗投明”的……范礼安。

  “范伯爵,”朱元璋的声音,缓和了下来,“……你之前跟咱说的那个,什么‘空心方阵’,真的……能挡得住,那蒙古人的铁骑冲锋吗?”

  范礼安抚胸一礼,用一口虽然还带着几分生硬,却已然十分流利的汉话,恭敬地回答道:

  “回禀太上皇陛下。‘空心方阵’,乃是我欧罗巴大陆,历经数百年血战,才总结出的,克制骑兵的……终极战术!”

  “只要,我们拥有足够数量的,装备了新式‘洪武十七式’燧发枪的步兵。以及……足够多的,能够提供持续火力压制的……‘七五式步兵炮’。”

  “别说是区区五十万蒙古骑兵,”范礼安的眼中,闪烁着一种,属于职业军人的,冰冷的自信,“……就是再多一倍!他们……也休想,冲破我们的钢铁防线!”

  “好!”朱元璋闻言,再次放声大笑,“……那咱,就信你一回!”

  他猛地转身,对着早已战意高昂的朱棣等人,下达了最后的,决战命令!

  “传咱旨意!”

  “——全军……开拔!”

  “目标——”

  “——哈密!”

  “咱,要就在那西域的东大门,布下口袋,等着帖木儿那头老狼……”

  “——自己,钻进来!”

  ……

  就在东西方两大最强帝国,即将在中亚的腹地,展开一场史诗级的世纪大碰撞之时。

  应天府,澳王府。

  朱旺却正面临着一场……同样棘手,却又令人哭笑不得的“战争”。

  “旺哥!旺哥你给我评评理!”

  常茂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抱着朱旺的大腿,哭诉道,“……蓝玉那个老匹夫!他……他欺人太甚了!”

  “怎么了这是?”朱旺一脸嫌弃地,试图将自己那价值不菲的冲锋裤,从常茂的熊抱中解救出来,“……他又揍你了?”

  “揍我倒也罢了!”常茂哭得是上气不接下气,“……他……他竟然,把我那艘‘文明’号护卫舰的指挥权,给……给抢走了!”

  “什么?!”朱旺闻言,也是眉头一皱。

  他知道,蓝玉和常茂,这两个家伙,为了争夺此次“东征倭国”总指挥的位置,已经明争暗斗了许久。

  没想到,蓝玉这家伙,竟然……玩起了“釜底抽薪”的把戏。

  “殿下!您可得为末将做主啊!”常茂继续哭诉道,“……那‘文明’号,可是您亲自分给末将的!他蓝玉凭什么说抢就抢?还有没有王法了?!”

  朱旺看着常茂那副“宝宝心里苦”的模样,是又好气又好笑。

  他知道,这两个活宝,又开始“演”上了。

  他清了清嗓子,对着门外,喊了一声。

  “蓝将军,别在外面听墙角了。进来吧。”

  话音刚落,只见蓝玉,一脸“正气凛然”地,从门外走了进来。

  他看都没看地上抱着朱旺大腿的常茂一眼,直接对着朱旺,一抱拳。

  “殿下!末将有罪!”

  “哦?”

  “末将……昨日,与郑国公,在海军学院的沙盘之上,推演攻倭战术。奈何……郑国公他……棋差一着,输了。”

  “按照我们之前的约定,”蓝玉的脸上,露出了一个“痛心疾首”的表情,“……‘文明’号的指挥权,便……暂由末将,代为接管。”

  “你放屁!”地上的常茂,瞬间就炸了毛,“……那能叫输吗?!你他娘的,用上了《孙子兵法》也就罢了,你竟然……你竟然还跟我玩起了‘无中生有,暗度陈仓’的把戏!那是我旺哥教给你的吗?!那是兵法吗?!那就是……耍无赖!”

  “兵不厌诈!”蓝玉冷哼一声,“……战场之上,只论胜败!不论手段!你输了,就是输了!”

  “我……”

  眼看着这两个加起来快一百岁的“老顽童”,就要在自己的书房里,上演全武行。

  朱旺只觉得一阵头大。

  “都给本王……住口!”

  他一声怒喝,瞬间便让两人,都安静了下来。

  他看着这两个活宝,无奈地摇了摇头。

  “你们两个,都多大的人了?还为了一艘破船的指挥权,在这儿争来抢去?丢不丢人?”

  “你们眼里,就只有那一亩三分地吗?”

  他站起身,走到那副巨大的世界地图前。

  他的手指,在那片蔚蓝色的,占据了整个地球表面积百分之七十的……海洋之上,重重地,一划而过!

  “你们看看!”

  “这天下,有多大?!”

  “区区一个倭国,弹丸之地罢了!值得你们两个,如此大动干戈吗?!”

  “我告诉你们!”朱旺的声音,陡然变得高亢而又充满了激情!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我们的目标,是让大明的龙旗,插遍这颗星球的……每一个角落!”

  “是建立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真正的……‘日不落’帝国!”

  他转过身,看着早已被他说得热血沸腾的蓝玉和常茂,眼中,闪烁着一种,如同神明般的光芒。

  “而你们,”

  “——将是这个伟大时代的……开创者!”

  “——将是名垂青史的……不世名将!”

  “现在,你们还觉得,”

  朱旺的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弧度。

  “……一艘小小的‘文明’号,很重要吗?”

  蓝玉和常茂,被朱旺这番宏大的“画饼”,忽悠得是云里雾里,只觉得浑身的血液,都在燃烧!

  对啊!

  跟征服世界相比,一艘护卫舰的指挥权,算个屁啊!

  “殿下!”

  “旺哥!”

  两人对视一眼,然后同时,对着朱旺,一抱拳,异口同声地说道:

  “——我等……明白了!”

  “从今往后,愿听殿下号令!绝无二心!”

  看着这两个被自己成功“洗脑”的工具人,朱旺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知道,是时候,该进行……下一步了。

  “很好。”

  他缓缓地,从怀中,掏出了两份,早已准备好的……崭新的任命书。

  “既然,你们已经有了如此觉悟……”

  他将其中一份,递给了蓝玉。

  “——从今天起,你,蓝玉,便是我大明皇家海军,‘太平洋舰队’……第一任总司令!”

  他又将另一份,递给了常茂。

  “——而你,常茂,便是我大明皇家海军,‘大西洋舰队’……第一任总司令!”

  “啊?!”

  两人接过任命书,彻底……懵了。

  太平洋?大西洋?

  这……这又是什么鬼?

  ……

  就在朱旺忙着给自己手下的“工具人”们,画饼、升官、展望未来的时候。

  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却从皇宫之中,传了出来。

  太子朱标,亲自颁下东宫令旨——

  ——大明皇家报社总编,道衍大师,因“佛法精深,德行高尚”,特加封为“太子宾客”,赐紫衣金襕,入主……京师第一大寺,天界寺!

  并命其,即刻起,着手编撰一部,囊括佛道儒三教经典,旨在“去伪存真,统一思想”的……《永乐大典》……之草稿!

  消息一出,朱旺瞬间便皱起了眉头。

  他知道,自己那个看似“仁厚”的堂弟,终于……要开始,出招了。

  他这不是在“赏赐”道衍。

  他是在……“挖墙脚”!

  他是在用这种最“体面”的方式,告诉自己——

  ——旺哥,你的人,很好用。

  ——现在,借我用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