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富在深山有远亲-《重生一年,家里资产破亿》

  “爸,爷爷摔倒了,怎么也不跟我说一声”

  在得知老爷子已经躺在床上一个多月,王卓带点怨气地给王建国打去了电话。

  “上次你们封校,你妈没跟你说?”

  “没有”

  “那估计是忙忘了,你现在回去不是看见了嘛,精神状况还好吧”

  “嗯,还行”

  老爷子居住的条件还是很好的,房间今年重新装修了。

  不仅在房间里建了个卫生间,还在马桶边安装了扶手。

  空气净化器应该是老爷子摔倒后装的,老人家吃喝拉撒都在床上,没有净化系统,房间内味道很难闻。

  “放心吧,上次你二伯也跟着一起回去了,他找了人,会定期上门检查的”

  “行吧,下次家里有事跟我说说”

  王卓无奈地说道,感觉还是在把自己当小孩子。

  “好”

  “对了,你跟瑶瑶什么时候到鹏城,提前说一声,我这段时间在闽省忙”

  王建国知道儿子要去香江,虽然不懂去那边学什么东西,但现在家里也不差钱了,去长长见识也好。

  “月底吧,到时候跟你说”

  挂了电话,王建国给吴艳丽打去了电话。

  “你上次没跟儿子说爸摔倒的事?”

  “不是你说?”

  电话里吴艳丽声音带着疑惑。

  “算了算了,刚刚儿子打电话质问我来了,我以为你说了”

  “王建国,你给老娘解释解释,什么叫做算了算了?”

  “明明是你说等回来再跟儿子说的,现在还怨起我没说是吧?”

  “哎,我这边有事,先不跟你说了”

  王建国见妻子要发作了,连忙挂了电话。

  这段时间其实他两头跑,确实是搞忘了。

  舒居在五月份同时成立6家分公司,他除了要在闽省两家分公司来回跑,还要时不时去湘鄂两省,除了偶尔想起来给儿子打个电话,其他时间几乎都是在路上跑。

  当然,这两个月辛苦也没有白费。

  业绩最好的还是长三角,金陵和临安,这两个月都出了1000多间。

  申城截止到六月底,不含出售的,出租了近4000间。

  再加上其它几家分公司,今年舒居上半年总共出货量在一万七千多间。

  这是王建国去年被儿子说服后,怎么也想不到的数据。

  光押金就收了一个多亿,就算挪用了一部分作为生产材料,单就目前的押金金额依旧很可观。

  这也是上个月舒居会增加财务人员的原因了。

  光靠一个初中生管理财务,迟早都会把账目做得连她自己都不认识。

  晚上,王卓翻出了之前用的手机,打开了企鹅邮箱。

  康佳做得预算计划书,总体而言,是偏向保守,这让王卓松了口气。

  饿了吗计划在五角场周边的商铺、网吧、写字楼进行推广,推广预算为5万元,针对社会人士,会收取一定的配送费,但可以使用新人红包进行抵免。

  暑假期间,饿了吗将会通过五角场做一次尝试,验证社会外卖可行性,总的预算控制在20万。

  王卓知道这是自己带来的蝴蝶效应,如果不是自己早期投入80万给他们,估计他们现在还在为资金头痛。

  也正是自己天使轮的投资,又吸引来了策投的进入,让饿了吗在A轮之前,不再为资金烦恼。

  甚至都敢在高校期间就进行补贴大战。

  现在张胥豪又把目光放在了社会层面,虽说只是尝试。

  但王卓知道,如果验证没问题,张胥豪肯定会毫不犹豫地进行双线作战。

  甚至可能提前引来各类竞争对手。

  他现在很头疼。

  苟着发育不好吗?

  张胥豪也想苟着发育,但实力不允许。

  账面上的钱就是子弹,没有打出去之前,是看不到效果的,只有将子弹射出了,才能让人家看清楚饿了吗的实力。

  这是这次震旦校园的真好吃给他带来的反思。

  如果饿了吗不仅仅是针对校园配送,同时也会对全社会进行服务。

  那么,真好吃还敢出来跟饿了吗一较高下吗?

  单单只服务高校,不仅面临着寒暑假,就算是商家也只能是选择一些物美价廉的种类。

  但如果扩大到社会上,可选的商家就有不少了。

  最起码各种小炒是可以外送了,这种单价高,说不定还有得赚。

  唯一就是外卖团队肯定是要全职的了。

  而这也是张胥豪最为看重的。

  全职外卖团队,意味着大量的投入,这就将一部分准备复制饿了吗的团队给筛出去了。

  晚上十点钟,张胥豪接到了王卓打来的电话。

  “老王,你看完了吧”

  “嗯”

  “你怎么想的呢?”

  张胥豪在电话里的声音有些急切。

  “就按你说的去做吧”

  王卓知道反对没有用的,张胥豪估计在招聘全职外卖员时就已经有计划了。

  与其反对,最后失去跟投的机会,还不如大大方方的支持。

  真要失败了,怎么也能卖点钱吧。

  但万一要是成了呢?

  这可比前世最少提前了两年进入社会市场。

  说不定以后占据最大市场份额的就是饿了吗了。

  7月19日,王卓到县城给家里两位老人买点菜,他准备给两人做顿好的,结果买完菜回家,发现家里来了不少人。

  除了几个眼熟的,其他的都不认识。

  “这就是王卓吧,真的是一晃就这么大了,小时候你还尿在我身上过呢”

  其中一位年纪偏大的老婆婆说着,还拉起了王卓的手。

  搞不清楚什么状况,但听对方的话,应该是比较亲近的亲戚,也就任由着对方了。

  “这是你大奶奶”

  奶奶在一旁介绍道。

  没办法,这个孙子在老家待得时间太少了,从小就去了鹏城,读初中时几乎都是住在他小姨家,放假回来待两天又走了。

  “大奶奶好”

  “这个是你小奶奶”

  王卓按照自己亲奶奶的介绍,挨个问好。

  经过一番沟通,王卓算是明白了,为什么这些亲戚会找上门了。

  感情是老王发达了,一个个都过为自己儿孙谋个事做。

  对此王卓不好发表什么意见。

  他看了眼奶奶,见她神情比较淡然,也大致明白了什么意思。

  一顿寒暄后,等几人离开了,王卓才问起来。

  “奶奶,我爸回来的时候她们是不是也来找过”

  “哎,你爷爷摔倒的时候,一个个看一眼就走了”

  “等你爸你二伯开车回来,那恨不得都呆在家里不走了”

  奶奶无奈地叹了叹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