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一年看看谁赚得多-《四合院:暴秦淮如,东旭青幽幽》

  杨磊说了重话后,别的女人虽然好奇,但都不敢问。

  “行了,我有件事要说。

  年后,我不去工厂上班了。”

  “杨磊,你要辞职?”徐慧真很吃惊。

  “对,辞职。”

  “这不好吧,杨磊。

  你都当上总务处长了,怎么又要辞职?”

  秦淮茹虽然是乡下出身,跟徐慧真学了些东西,但见识这种事还是受人格局限制。

  她觉得杨磊当了总务处长,这份工作挺不错。

  秦淮茹的想法也没错。

  不过杨磊可不想靠贪点小便宜维持生计。

  他对这事根本看不上。

  “我觉得辞职挺好。

  我要把绸缎庄重新开起来。”

  陈雪茹很支持杨磊。

  她去街道办打听过了,上面虽然没明确说可以私人开店,但也未禁止。

  现在这事还在模糊状态。

  随着政策变化,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口号出来后,再想动手就晚了。

  杨磊哈哈一笑。

  “雪茹说得对,绸缎庄可以开起来。

  慧真,你有什么打算?”

  杨磊看向徐慧真,他知道徐慧真的眼光比陈雪茹更高。

  她肯定有想法。

  徐慧真点头:“杨磊,我想把小酒馆重新弄起来。”

  正阳门贺家的小酒馆关门好几年了。

  经营不善加上这些年风浪太大,没人敢去那里闲聊了。

  连牛爷都不去了。

  这小酒馆早就歇业了。

  “慧真,你这个想法不错。

  小酒馆是咱京城的文化符号,虽然赚不了太多钱,但作为一种象征,很有必要继续下去。”

  杨磊先认可了徐慧真重开小酒馆的想法。

  徐慧真笑道:“杨磊,我已经找过主任大娘了,她说街道办也想把这个麻烦甩掉。

  我现在接手的话,连赎买的钱都不用出。”

  “不,慧真。

  当初该付多少钱赎买,我们一分都不能从国家拿。

  这钱必须还回去。

  但有一条,小酒馆的产权得落到我们手里。”

  杨磊摆摆手,现在街道办在甩包袱。

  几年、十几年后,这里寸土寸金。

  到时候别人要是想把小酒馆要回去,你能怎么办?

  对于杨磊来说,他知道京城这个地方,不用十几年,有钱都买不到。

  南城前门楼子、正阳门这一片有多繁华?

  东城的南锣鼓巷,那是后来来帝都旅游的人都要去的地方。

  南锣鼓巷帽儿胡同95号那个四合院,现在767中院全归杨磊了。

  后院就剩许大茂和刘海中两家还住着。

  前院除了门神阎富贵,还有四户人家。

  杨磊已经打算好了,要用买的方式来把另外四户的房子弄到手。

  但最难搞定的就是阎富贵、刘海中、许大茂这三家。

  要买下他们的房子还需要费点劲。

  不过杨磊并不急。

  “杨磊,我听你的。”徐慧真觉得杨磊说得很有道理,就点头同意了。

  “慧真,你开个小酒馆确实有点大材小用了。”

  杨磊笑着说道。

  “杨磊,那我要是不开小酒馆还能干什么?”

  徐慧真听杨磊说自己开小酒馆是大材小用,心里自然很高兴。

  杨磊淡然一笑,他早就有主意了。

  “慧真,可以开宾馆、酒楼。

  年后来帝都的人会比以前多好几倍。

  这些人来了要有地方住,要吃饭。

  开宾馆和酒楼能赚不少钱。”

  “杨磊,我觉得开宾馆和酒楼这事我有不同看法。

  咱们帝都的国营旅社和饭店不少。

  外地人来了,凭什么非得住我们开的宾馆,来我们酒楼吃饭呢?”

  陈雪茹提出了反对意见。

  其实她这样说并非是要反驳杨磊,而是因为她心里不舒服。

  杨磊刚才夸了徐慧真,却没有提到她的本事,这让陈雪茹心里很不是滋味。

  “说得好!”杨磊笑了笑,这样做就是想用激将法刺激陈雪茹。

  陈雪茹和徐慧真一直在暗暗较劲,这十年因为有大风浪,两人没法比,只能偃旗息鼓。

  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陈雪茹和徐慧真都在憋着一股劲,这也是杨磊希望看到的。

  所以他故意夸徐慧真而不提陈雪茹,就是要激起陈雪茹的心劲。

  果然。

  陈雪茹上当了,中了杨磊的激将法。

  “雪茹,你住过国营旅社吗?吃过国营饭店的饭吗?”

  杨磊笑眯眯地望着陈雪茹问道。

  “杨磊,我又不是没见过世面的人。

  我不仅住过帝都的旅社,还住过外地的旅社。”

  “很好,雪茹。

  你觉得这些国营旅社有什么特点?”

  杨磊点点头,继续问。

  “什么特点?”

  这下可把陈雪茹问住了。

  “杨磊,我知道,国营旅社的工作人员都像大爷,住店的客人都是孙子。”

  徐慧真想了一会,自己先开口说道:“哈哈,还是慧真说到关键了!没错,这就是国营旅社的特点!不仅旅社这样,连国营饭店也一样。

  服务态度特别差,最扯淡的就是在国营饭店的墙上挂着一块写着‘禁止员工随意打顾客’的小黑板。”

  杨磊简直无语了,这样的国营宾馆怎么可能不被淘汰?

  杨磊问:“你是说我们开的宾馆和酒楼要从服务下手?”

  徐慧真以前开过小酒馆,当时就把顾客当朋友,结果小酒馆生意特别火。

  后来范金有当了公方经理,他照样按照国营那一套来,把顾客全得罪了,小酒馆只能关门。

  徐慧真深有体会,所以她直指要害:“没错,从环境和服务入手,尤其是服务,这很重要。”

  杨磊点头表示同意。

  他知道这个时代什么都还是国营的,国营员工上班就是混日子,干得好坏跟他们没关系,根本没有服务意识。

  “服务才是关键,酒楼开起来一定要注意这点。”

  “杨磊,我开宾馆,雪茹开酒楼行不行?”

  陈雪茹马上就想超过徐慧真。

  她以前也开过小酒馆,现在做宾馆虽然不太熟悉,但愿意学。

  徐慧真笑着心想,雪茹是怕她因为之前开过小酒馆,在开酒楼方面更占优势。

  让她去开宾馆,雪茹就能避开这个劣势。

  最关键的是,住宾馆的基本都是外地人,而到酒楼吃饭的主要是本地人。

  陈雪茹在正阳门经营绸缎庄多年,觉得自己有人脉优势,觉得开酒楼更有把握。

  而徐慧真在这方面明显弱一些。

  陈雪茹还怕徐慧真跟她争,没想到徐慧真一口答应了。

  “那我呢?”于莉急忙问。

  杨磊已经离开红星轧钢厂了,她自然不想留在那里。

  而且她已经跟阎解成提出离婚,担心如果继续在轧钢厂工作,他会天天来找麻烦。

  “于莉,你就继续做会计吧。

  酒楼和宾馆虽然分开算账,但都是同一个集团管理。”

  这样的安排让于莉很开心。

  “那我呢?”

  秦淮茹也着急了。

  陈雪茹开了家酒楼,徐慧真开了家宾馆,于莉成了总会计。

  她倒像是个闲着没事干的。

  \"淮奴,你最擅长什么?\"

  杨磊笑着看向秦淮茹,问她。

  \"我……\"

  杨磊一问出口,秦淮茹的脸都红了。

  她真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干点什么。

  这些年秦淮茹就在红星轧钢厂人事科混日子。

  有杨磊罩着,她也没想过要进步。

  以前她还跟着徐慧真学点文化知识。

  后来,秦淮茹又懒散起来。

  她觉得在人事科长待着真是舒服死了。

  想上班就去,不想去就在家躺着。

  反正也没人管她。

  但好日子结束了。

  现在杨磊要大家各自发挥特长。

  这下秦淮茹傻眼了。

  她才意识到之前在红星轧钢厂待着太安逸了,就像被温水煮的青蛙一样。

  \"杨磊,要不让淮茹跟我一起干吧。

  我想咱们不能只开一家宾馆,东城、南城、北城、西城都要开。

  以后京城人多了,咱们还得继续开。

  对了,听说南方那边的宾馆水平特别高,我还想让你带我去看看呢。

  \"

  徐慧真看秦淮茹被问住,主动开口把她拉了过来。

  这也算是帮秦淮茹解了围。

  杨磊对此也很高兴。

  毕竟他希望大家都和睦相处。

  于是杨磊做了人事安排。

  让秦淮茹和徐慧真负责宾馆的事。

  苏语冰和陈雪茹去开餐馆。

  丁秋楠对做生意没兴趣。

  她已经是协和医院的主任医生,事业正处于上升阶段。

  她本来就没什么经商的想法,自然不会掺和进去。

  至于杨磊的其他女人,丁秋楠也不嫉妒。

  反而很感激她们。

  丁秋楠知道,要是没有这些姐妹帮忙分担,她的身体可撑不住。

  事情安排下去后,除了丁秋楠,其他几个女人都憋着一股劲。

  \"慧真,雪茹,你们每人启动资金十万块。

  一年看看谁赚得多。

  \"

  吃完年夜饭,饭桌收拾完后。

  杨磊直接拿出二十万块钱放在桌上。

  1979年最大面值才十块。

  二十万块堆桌上就跟小山似的。

  丁秋楠一脸惊讶。

  \"杨磊,你从哪弄这么多钱来的?\"

  丁秋楠心里嘀咕着,觉得杨磊挣的这笔钱不太干净。

  杨磊笑了笑说:“秋楠别担心,我的钱来源绝对正当。

  这是跟俄国人做买卖赚的,还是雪茹帮牵的线呢。”

  他所说的俄国人就是叶琳娜和弗朗西斯科夫。

  这事得追溯到二十年前。

  当时陈雪茹确实帮忙牵线搭桥,让杨磊和叶琳娜合作。

  不过杨磊做的不是直接做生意,而是答应帮叶琳娜救她爸爸。

  作为回报,叶琳娜给了他一座位于俄国首都的古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