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启的脸色一点点变得苍白,呼吸也急促了起来。
谢安石的死固然可惜,但是丢了河阳更让赵启觉得愤怒。
这河阳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一旦落入联军手中,那么朔方就没有了其他的屏障。
而朔方可是北周的要塞,是绝对不能出问题的地方。
此时的赵启心头涌上了巨大的悲愤,几乎要将他整个人吞噬。
赵启狠狠地将战报揉成一团,重重地砸在了地上,胸口剧烈的起伏着。
李德全吓得魂飞魄散,急忙趴在了地上,连头都不敢抬。
他从未见过赵启如此失态,心中暗叫一声不好,看来这一次,天真的塌下来了。
就在李德全认为接下来会迎接皇帝的雷霆震怒的时候,赵启的呼吸却渐渐地平复了下来。
赵启用力闭上眼睛,等他重新睁开眼时,眼神便已经完全看不出喜怒了。
他是北周的皇帝,肩负着一统天下、鲸吞四海的大志,这么一点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呢。
难不成,现在的困难还会比先祖创业的时候更加艰难吗?
赵启是一个有雄心壮志的皇帝,他一心想要超宗越祖,故此心态强的可怕。
他不停的在心里警告自己,此时绝对不能慌。
他若是慌了,那么整个北周都会跟着慌。
赵启深吸了一口气,声音重新变得平静,甚至比之前还要沉稳。
“李德全......”
“奴才在!”李德全急忙应道。
“传朕旨意,即刻召集文武百官入宫议事。”
“是......是!”李德全愣了一下,他不敢多想,连忙磕头应下,转身匆匆去传旨了。
李德全走后,殿内重新恢复了寂静。
赵启缓步走到窗台前,望着窗外漆黑的夜色,指尖不由的握紧......
李德全的效率很高,仅仅只用了半个时辰,那些文武百官就在睡梦中被惊醒。
当他们接到深夜急召的旨意后,心中都咯噔了一下。
这深更半夜的,皇帝如此急切地召集他们议事,用屁股想都知道绝对不可能是好事。
一时间,各府的灯火相继亮起,官员们来不及细想,匆忙的穿上衣服,带着满心的疑虑还有不安,或骑马或坐上轿子,朝着皇宫的方向赶了过去。
没一会,皇宫太极殿内就聚集了不少的身影。
这些官员们三三两两的站着,压低了声音窃窃私语,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份凝重,无形之间,众人的心头都蒙上了一层阴影。
又过了一会,百官们悉数到齐,他们分列两侧站好,就在这个时候,身穿龙袍的赵启在内侍的簇拥下,面色如常的从后殿缓步走出。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当赵启出现的那一刻,百官们整齐划一的山呼万岁。
赵启抬手,示意众人平身。
等殿内完全安静下来后,他的目光扫过众人。
“今日朕深夜召集众卿,想来尔等心中也有不少疑惑。”
赵启顿了顿,目光微微下沉。
“方才,朕收到了前线传来的战报......”
“河阳城......如今已经落入了联军的手中!”
赵启说完之后,殿内先是一片死寂,紧接着,便是一股抑制不住的骚动。
“什么!”
“这怎么可能呢!”
“那谢安石是废物嘛,竟然这么轻易就被联军夺下了河阳!”
“就是啊,谢安石搞什么东西,枉费陛下如此信任他,他竟然如此懈怠,臣要弹劾谢安石!”
此时殿内惊呼声、咒骂声响成一片,不少官员的脸上都瞬间失去了血色,眼中写满了难以置信。
听到有些官员说要弹劾谢安石,赵启忍不住微微抬头,声音中带着一丝沉重说道。
“谢将军......力战殉国,已经壮烈牺牲了......”
听到谢安石战死,刚刚还想要弹劾他的那几个官员立马悻悻地闭上了嘴巴。
河阳城丢了,连谢安石都战死了,这两个消息就像是炸弹一样,在百官们心中炸响。
不少人开始交头接耳,恐慌也像是瘟疫一般逐渐在众人心头蔓延开来。
可,就在这一片混乱的时候,坐在龙椅上的赵启面色平静如水,仿佛刚刚宣布的消息并不是什么足以动摇国本的噩耗,而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
那些官员不经意抬头,当他们看到赵启平静的神情后,也逐渐被赵启感染,心中紧张的情绪逐渐的缓解。
也不知道是谁先闭上了嘴巴,随后,骚动的声音渐渐地小了下去。
百官们默默地垂下脑袋,想着皇帝都如此淡定,肯定是有什么应对之策,所以没什么好慌的。
赵启将百官的神情和反应都尽收眼底,心中微微颔首。
他一直强迫自己保持淡定,要的不就是这个效果嘛。
只要他不慌,那百官们就有了主心骨。
“事已至此,惊惶无用。”赵启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
“联军锋芒毕露,气焰正盛,想来他们的野心也绝不止于此。”
“诸位爱卿,接下来,朕想听听你们的想法,有什么话但说无妨,朕绝对不会怪罪。”
短暂的沉默之后,终于有官员鼓起勇气走了出来。
“陛下,河阳已失,按照联军出兵的方向,他们的目的应该是朔方!”
“联军远道而来,他们的后勤压力肯定不小,他们必然是希望速战速决的。”
“而我北周占据地理优势,加上朔方有安国公坐镇,还有神策军驻守,想来应该是万无一失的。”
“不错!”立马有人应和了起来,“安国公智勇双全,当年征战蛮族,连强悍的蛮族都被他打到远遁,区区联军又算得了什么呢!”
群臣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了起来,不难从他们的话语中发现,此时他们对于联军并没有多少恐慌。
而他们这份信心的来源,自然是因为对安国公的信赖,而另一部分,则是来自皇帝赵启。
连皇帝陛下都这么淡定,说明局势并没有坏到哪里去,那他们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赵启静静地听着百官们分析,他的心中也同样认为联军不足为虑。
镇守朔方的可是安国公和神策军,联军虽然强大,但是赵启对自己麾下的臣子更加有信心。
他觉得,就算安国公不能击败联军,但是守住朔方绝对不成问题的。
只要能拖住联军,那么时间一久,联军便会不攻自破!
谢安石的死固然可惜,但是丢了河阳更让赵启觉得愤怒。
这河阳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一旦落入联军手中,那么朔方就没有了其他的屏障。
而朔方可是北周的要塞,是绝对不能出问题的地方。
此时的赵启心头涌上了巨大的悲愤,几乎要将他整个人吞噬。
赵启狠狠地将战报揉成一团,重重地砸在了地上,胸口剧烈的起伏着。
李德全吓得魂飞魄散,急忙趴在了地上,连头都不敢抬。
他从未见过赵启如此失态,心中暗叫一声不好,看来这一次,天真的塌下来了。
就在李德全认为接下来会迎接皇帝的雷霆震怒的时候,赵启的呼吸却渐渐地平复了下来。
赵启用力闭上眼睛,等他重新睁开眼时,眼神便已经完全看不出喜怒了。
他是北周的皇帝,肩负着一统天下、鲸吞四海的大志,这么一点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呢。
难不成,现在的困难还会比先祖创业的时候更加艰难吗?
赵启是一个有雄心壮志的皇帝,他一心想要超宗越祖,故此心态强的可怕。
他不停的在心里警告自己,此时绝对不能慌。
他若是慌了,那么整个北周都会跟着慌。
赵启深吸了一口气,声音重新变得平静,甚至比之前还要沉稳。
“李德全......”
“奴才在!”李德全急忙应道。
“传朕旨意,即刻召集文武百官入宫议事。”
“是......是!”李德全愣了一下,他不敢多想,连忙磕头应下,转身匆匆去传旨了。
李德全走后,殿内重新恢复了寂静。
赵启缓步走到窗台前,望着窗外漆黑的夜色,指尖不由的握紧......
李德全的效率很高,仅仅只用了半个时辰,那些文武百官就在睡梦中被惊醒。
当他们接到深夜急召的旨意后,心中都咯噔了一下。
这深更半夜的,皇帝如此急切地召集他们议事,用屁股想都知道绝对不可能是好事。
一时间,各府的灯火相继亮起,官员们来不及细想,匆忙的穿上衣服,带着满心的疑虑还有不安,或骑马或坐上轿子,朝着皇宫的方向赶了过去。
没一会,皇宫太极殿内就聚集了不少的身影。
这些官员们三三两两的站着,压低了声音窃窃私语,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份凝重,无形之间,众人的心头都蒙上了一层阴影。
又过了一会,百官们悉数到齐,他们分列两侧站好,就在这个时候,身穿龙袍的赵启在内侍的簇拥下,面色如常的从后殿缓步走出。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当赵启出现的那一刻,百官们整齐划一的山呼万岁。
赵启抬手,示意众人平身。
等殿内完全安静下来后,他的目光扫过众人。
“今日朕深夜召集众卿,想来尔等心中也有不少疑惑。”
赵启顿了顿,目光微微下沉。
“方才,朕收到了前线传来的战报......”
“河阳城......如今已经落入了联军的手中!”
赵启说完之后,殿内先是一片死寂,紧接着,便是一股抑制不住的骚动。
“什么!”
“这怎么可能呢!”
“那谢安石是废物嘛,竟然这么轻易就被联军夺下了河阳!”
“就是啊,谢安石搞什么东西,枉费陛下如此信任他,他竟然如此懈怠,臣要弹劾谢安石!”
此时殿内惊呼声、咒骂声响成一片,不少官员的脸上都瞬间失去了血色,眼中写满了难以置信。
听到有些官员说要弹劾谢安石,赵启忍不住微微抬头,声音中带着一丝沉重说道。
“谢将军......力战殉国,已经壮烈牺牲了......”
听到谢安石战死,刚刚还想要弹劾他的那几个官员立马悻悻地闭上了嘴巴。
河阳城丢了,连谢安石都战死了,这两个消息就像是炸弹一样,在百官们心中炸响。
不少人开始交头接耳,恐慌也像是瘟疫一般逐渐在众人心头蔓延开来。
可,就在这一片混乱的时候,坐在龙椅上的赵启面色平静如水,仿佛刚刚宣布的消息并不是什么足以动摇国本的噩耗,而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
那些官员不经意抬头,当他们看到赵启平静的神情后,也逐渐被赵启感染,心中紧张的情绪逐渐的缓解。
也不知道是谁先闭上了嘴巴,随后,骚动的声音渐渐地小了下去。
百官们默默地垂下脑袋,想着皇帝都如此淡定,肯定是有什么应对之策,所以没什么好慌的。
赵启将百官的神情和反应都尽收眼底,心中微微颔首。
他一直强迫自己保持淡定,要的不就是这个效果嘛。
只要他不慌,那百官们就有了主心骨。
“事已至此,惊惶无用。”赵启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
“联军锋芒毕露,气焰正盛,想来他们的野心也绝不止于此。”
“诸位爱卿,接下来,朕想听听你们的想法,有什么话但说无妨,朕绝对不会怪罪。”
短暂的沉默之后,终于有官员鼓起勇气走了出来。
“陛下,河阳已失,按照联军出兵的方向,他们的目的应该是朔方!”
“联军远道而来,他们的后勤压力肯定不小,他们必然是希望速战速决的。”
“而我北周占据地理优势,加上朔方有安国公坐镇,还有神策军驻守,想来应该是万无一失的。”
“不错!”立马有人应和了起来,“安国公智勇双全,当年征战蛮族,连强悍的蛮族都被他打到远遁,区区联军又算得了什么呢!”
群臣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了起来,不难从他们的话语中发现,此时他们对于联军并没有多少恐慌。
而他们这份信心的来源,自然是因为对安国公的信赖,而另一部分,则是来自皇帝赵启。
连皇帝陛下都这么淡定,说明局势并没有坏到哪里去,那他们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赵启静静地听着百官们分析,他的心中也同样认为联军不足为虑。
镇守朔方的可是安国公和神策军,联军虽然强大,但是赵启对自己麾下的臣子更加有信心。
他觉得,就算安国公不能击败联军,但是守住朔方绝对不成问题的。
只要能拖住联军,那么时间一久,联军便会不攻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