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日常43:托比欧的异常-《JOJO:命运,真的如此牢固吗》

  托比欧为什么会那么活跃?

  一个假身份,为何老板要专心经营?

  托比欧这个身份对老板很重要吗,甚至重要到必须持续活跃,让所有人认为这个人存在?

  ……

  以上三个问题,构成了奈迈尔第二次探查的目标核心,但很快,他发现了问题。

  如果只是要用假身份掩盖老板自身的存在,推一个代理者或假名在幕前,老板应当没有必要如此照顾托比欧,

  毕竟假身份随时可以换,有组织巨大的结构做视线转移,便不会有人质疑,只要老板不是神经有问题,就应该知道这一点。

  所以,从逻辑上,老板没理由对一个假身份加大投入,经营这么久也依旧保留。

  因此,奈迈尔改变了猜想。

  ——或许并不是老板专心经营假身份用以掩盖自身,而是这个假身份本身就代表着什么东西,令老板无法舍弃。

  “难道托比欧不是假身份,而是一个真正的人……可如此一来,托比欧就必须和老板有些紧密的关系才是啊,否则这么多的照顾又是为何?”

  奈迈尔百思不得其解。

  [威尼卡·托比欧],假设此人真实存在,而非一个假身份,那么非亲非故,老板又有什么理由如此突然地推托比欧做秘书,甚至不允许组织的人质疑?

  可是从调查来看,托比欧的过去一片空白,别说和老板有没有关系了,就光是查一个来源就毫无头绪。

  托比欧此人,就仿佛正好出现时,也正好同时成为老板的秘书,一切恰巧地根本不像是正常会发生的事情。

  这种诡异的调查困境,令奈迈尔不得不转变思路。

  ——既然托比欧的过去调查不了,那老板的呢?

  ——老板会如此突然地推托比欧上位,那他的过去中,总有和托比欧重合的地方吧?否则他有什么理由?

  ……

  然而,这一调查,就是三天。

  老板本名即迪亚波罗,并非是后改的名,而是原本就是如此。

  迪亚波罗的过去存在谜团,奈迈尔用常规手段也只能调查到迪亚波罗建立热情组织的起末,在那之前的过去,都被迪亚波罗用一场大火掩盖。

  1967年出生于意大利的女性监狱,母亲是被判入狱第二年的女囚犯,年幼时期被萨丁尼亚岛的神父所收养。

  这就是常规手段所能知道的全部。

  ——很少,对吧,但这的确就是迪亚波罗暗中掩盖过去以后,留下的仅有信息。

  ——甚至这还是奈迈尔念写到迪亚波罗身份后调查到的东西,如果以普通人而言,首先就会因为不知晓老板是迪亚波罗,而无法进行调查。

  奈迈尔当即意识到,迪亚波罗的目标或许真的就只是想要隐藏自身,以及自身的过去,隔绝一切自己被他人探究的可能性。

  偏偏就是这样的目标,再加上迪亚波罗冷漠的行事作风,让眼下所能看到的状况变得更加恶劣。

  为此,奈迈尔只能继续使用念写——虽然对这种强制窥探他人隐私的事,奈迈尔并不喜欢做,但眼下也只能如此。

  奈迈尔也不想等到老板真的盯上布加拉提小队后,乔鲁诺遇到危险才开始调查迪亚波罗。

  “1985年在撒丁尼亚岛……?”

  念写成功了,但结果有些出乎意料。

  奈迈尔得到的并不是迪亚波罗自己的情报,而是一位和迪亚波罗曾有过关系的女人的情报。

  撒丁尼亚岛,又称撒丁岛,是意大利以西、距离意大利亚平宁半岛200公里的旅游胜地。

  而在那里,有一位名为特里休·乌纳的女孩,身上流着迪亚波罗的血脉。

  查到特里休·乌纳的第一时间,奈迈尔就感到了警觉,因为并非只有他在调查这个女孩,同时也有组织的人。

  ——是迪亚波罗在调查?

  奈迈尔感到奇怪,迪亚波罗不是想隐藏在幕后么,怎么好像一副要找回女儿的样子?

  大张旗鼓找回女儿,那迪亚波罗还怎么隐藏?总不能连女儿也一起藏起来吧?那又何必找回来呢,就让她待在撒丁岛不就好了吗?

  ——反正也没人知道特里休和迪亚波罗的关系吧?

  “……不会吧!?”

  但很快,

  一个怪异的想法出现在奈迈尔的脑海,令他不由得眉头紧皱,露出一副嫌恶的表情。

  ——迪亚波罗要隐藏在幕后。

  这意味着迪亚波罗必须掩盖所有可以追查到他的信息。

  ——特里休·乌纳是迪亚波罗的女儿。

  这意味着特里休·乌纳……可能被有心人利用,追查到迪亚波罗……

  ——所以迪亚波罗并不是想找回女儿,而是想囚禁,或者杀死自己的女儿,杜绝自己被追查到的可能性!

  “迪亚波罗……”奈迈尔抿了抿嘴,在心底思考迪亚波罗做出这番行动的可能性有多少。

  特里休·乌纳,她甚至不知道迪亚波罗的存在,她的母亲也对迪亚波罗失望,从未留下迪亚波罗的信息。

  (此处做修改,特里休·乌纳原本应当是知道迪亚波罗的,但现在改为不知道,方便剧情推进和压缩。番外真的不能再长了。)

  在这种情况下,迪亚波罗应当不用担心特里休·乌纳会影响到他才对。

  ——然而很可惜,答案是几乎必然。

  迪亚波罗能为了隐藏自身而推举不明来源的托比欧上位,能无视被害的波尔波,在波尔波死亡当天指明布加拉提上位干部……

  迪亚波罗所做的一切,目的性实在太强,谨慎且果断。

  这种人,绝不会对一个互相之间没有抚养关系、也不具备感情的女儿留情。

  远远隔着人群,奈迈尔注视着特里休·乌纳的身影。

  他在思索,如果现在直接将特里休带走,迪亚波罗会不会大乱阵脚?

  特里休被带走,普通人可能还以为只是绑架,但在心存疑虑的迪亚波罗眼里就是有人知晓了特里休的身份。

  越是慌乱,就越容易暴露破绽,迪亚波罗的过去就越可能被揭露。

  然而,带走特里休,就意味着特里休依旧会被卷入这场事件中,这可能是特里休本人不愿意的。

  犹豫之中,奈迈尔还是选择在旁观望。

  想让迪亚波罗慌张,也并不一定要带走特里休,动手阻止迪亚波罗带走特里休,也是一样的。

  更何况以迪亚波罗的谨慎,他甚至可能会将带走特里休的任务交给新上任却本质上被组织孤立的布加拉提。

  要是现在特里休就已经脱离迪亚波罗视野,或许还会对乔鲁诺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