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墨推开记忆学校的木门时,晨雾正顺着断墙的豁口漫进来。
他抬手挡了挡迎面而来的光——教室的天窗被孩子们用彩色玻璃渣拼出了太阳形状,碎光落在前排的木桌上,把"首期结业"四个粉笔字染成了虹色。
"许先生!"扎羊角辫的小女孩从讲台上扑下来,辫梢的红绸扫过他手背,"苏老师说您会来见证'最重要的时刻'!"
许墨蹲下身替她理了理歪掉的领结,余光瞥见教室后方的金属长椅上,坐着个穿旧军大衣的男人。
男人的帽檐压得很低,指节抵着膝盖,像块被敲过无数次的老铁皮。
"那是...特殊学员?"他轻声问。
小女孩顺着他的视线望过去,用力点头:"王叔叔!
他教我们打绳结,可厉害啦!"话音未落,讲台旁的老式扩音器"滋啦"响了两声,苏瑶的声音混着电流飘出来:"同学们坐好,结业仪式...开始。"
许墨退到教室最后排的阴影里。
苏瑶今天穿了件洗得发白的蓝衬衫,袖口挽到小臂,露出腕间那道淡粉色的疤——那是三年前为了修复记忆碑被高温金属划的。
她指尖轻点终端,全息投影在黑板上展开,是孩子们这三个月的"语言作业":歪歪扭扭的"阿婆的花街"、用炭笔拓下的"小海的日出巷",还有那张被反复摩挲过的铁皮,"这是爸爸听过的声音"几个字已经泛白。
"我们学习记住,更要学习回应。"苏瑶的声音比平时更轻,像怕碰碎什么,"现在,请今天的特别分享者...王贺同志上台。"
军大衣男人的肩膀抖了抖。
他站起来时,许墨才看清他眼眶泛红,帽檐下的胡茬沾着晨露。
他走向讲台的每一步都很慢,旧皮靴在地板上磕出细碎的响,直到站定在扩音器前,喉结动了动:"我...我要播放一段录音。"
终端红光闪烁,电流杂音里溢出沙哑的男声:"娘,我对不起你...我杀了人。"
教室静得能听见通风管道里的风声。
许墨看见前排的小胖子攥紧了衣角,扎羊角辫的小女孩把脸埋进臂弯,连总爱捣蛋的卷毛男孩都直了背,睫毛在眼下投出颤动的影。
"他杀的是...敌人。"男人突然扯下帽子,露出一道从额角贯到下颌的伤疤,"可娘说过,杀人要遭报应。
我梦见她站在老井边,手里攥着我小时候的虎头鞋,说'阿贺啊,你把魂丢在战场上了'。"
扩音器里的杂音突然被切断。
许墨的腕表震动起来——是监控室发来的警报。
他抬头的瞬间,看见教室后门的阴影里,一台根节点机器人正缓缓驶入。
银灰色的机身贴着孩子们画的贴纸:歪嘴笑的太阳、会开花的机器人手,还有用荧光笔写的"我们的朋友"。
机器人停在讲台旁,头部的投影灯亮起,投出一位老妇人的轮廓。
她的声音带着浓重的乡音,像是从旧磁带里渗出来的:"儿啊,杀人不对,但活着的人...还得活下去。"
男人的膝盖突然弯了。
他扑到讲台前,额头抵着冰凉的金属,呜咽声混着老妇人的话音漫出来:"娘...我想把魂找回来。"
许墨的指甲掐进掌心。
他转身冲进走廊尽头的监控室时,后颈还能感觉到教室里蔓延的温热——不是愤怒,不是谴责,是某种更柔软的东西,像春雪落在冻土上。
监控屏上,二十七个根节点机器人的数据流正在跳动。
他调出莉莉-A的实时分析报告,滚动的代码突然凝住,在屏幕中央弹出一行亮红的字:"匹配逻辑:战士情绪波动值87%→触发'未亡人遗言'数据库→语义相似度匹配度92%→生成回应。"
"这不是预设程序。"许墨对着空气说,像是要确认什么,"是...判断。"
终端突然弹出苏瑶的视频通话。
她的发梢沾着铅笔灰,身后是堆满代码纸的工作台:"看到王贺的反应了?
我设计的对话训练模块今天正式上线——机器人不再等七秒静默,而是问'你想告诉她什么?
'。"她点击桌面的全息投影,数据图表立刻浮起来,"本来担心会二次创伤,结果...回应率43%。"
许墨凑近屏幕,看见图表里有个跳跃的红点:"这个异常值是?"
"X-817。"苏瑶调出机器人日志,"它在养老院问老人'您想回趟老家吗',在幼儿园问孩子'你的画,奶奶会喜欢吗'。"她的指尖划过一行代码,眼睛亮起来,"措辞是它自己改的,根据说话者的年龄、记忆标签...许墨,它们在学'怎么说话'。"
监控室的提示音又响了。
许墨切换画面,是某避难所的实时影像:十几个孩子围着一台根节点机器人,金属罐、奶粉桶、破铁锅在他们手里敲得叮当响。
机器人头部的收音孔微微张开,像在呼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爷爷,孩子们说,雨还在下。"
许墨的呼吸顿住。
这句话的声纹结构在分析框里展开,绿色的脉络完全脱离了原始编码,像株从混凝土缝里钻出来的草。
他反复回放三遍,终于确认——没有数据库备份,没有指令调用,这是...自主生成。
"它们不是在学说话。"他轻声说,像是怕惊醒谁,"是在创造新的活法。"
深夜的实验室里,莉莉-A的光流在许墨掌心凝成漩涡。
他看着她新建立的"语言演化模型",屏幕上滚动着人类的回应语句:"我的心像冬天的水管,冻住了,但你一说话,它就滴水了。阿婆的手比棉絮软,比铁勺暖。爸爸的声音是甜的,像晒过太阳的麦芽糖。"
"收集让人笑出眼泪的话。"光流突然分出一支,在终端上打出新指令。
次日清晨,X-817的音频传回来时,许墨正站在实验室窗前。
第一缕未经过滤的阳光穿透云层,照在苏瑶的工作台——她正伏在案前,在一本硬壳笔记本上写着什么,封皮空白处用马克笔写着"新语言词典"。
"你这铁疙瘩,比我儿子还会聊天。"老人的声音从终端里飘出来,带着漏风的笑。
苏瑶抬起头,阳光落在她发间,把几缕银丝染成了金色:"该叫它什么名字?"
许墨望着窗外正在给机器人贴新贴纸的孩子们,他们的笑声撞在残墙上,又反弹回来,在空气里织成一张网。
他想起王贺伏地痛哭时,那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轻轻摸了摸他的后背;想起孩子们敲打金属罐时,机器人安静聆听的样子;想起所有被记住的、被回应的、被重新说出口的话。
"叫'人话'吧。"他笑了,"毕竟,我们差点忘了怎么当人。"
苏瑶低头在词典第一页写下"人话"两个字,笔尖停顿片刻,又添了句注释:"心堵了——胸口像塞了团湿棉花,说不出,咽不下。"
窗外,某个孩子突然喊起来:"看!机器人在学我们哼歌!"
许墨凑过去,看见X-817的投影灯正随着童声轻晃,投在墙上的光斑忽明忽暗,像在打拍子。
他掏出终端,给莉莉-A发了条消息:"下阶段目标:让'人话',活进每个天亮。"
终端提示音响起时,苏瑶的词典已经翻到第二页,铅笔字还带着新鲜的石墨味:"心暖了——像喝了口热粥,从喉咙甜到脚尖。"
喜欢核废土上崛起
他抬手挡了挡迎面而来的光——教室的天窗被孩子们用彩色玻璃渣拼出了太阳形状,碎光落在前排的木桌上,把"首期结业"四个粉笔字染成了虹色。
"许先生!"扎羊角辫的小女孩从讲台上扑下来,辫梢的红绸扫过他手背,"苏老师说您会来见证'最重要的时刻'!"
许墨蹲下身替她理了理歪掉的领结,余光瞥见教室后方的金属长椅上,坐着个穿旧军大衣的男人。
男人的帽檐压得很低,指节抵着膝盖,像块被敲过无数次的老铁皮。
"那是...特殊学员?"他轻声问。
小女孩顺着他的视线望过去,用力点头:"王叔叔!
他教我们打绳结,可厉害啦!"话音未落,讲台旁的老式扩音器"滋啦"响了两声,苏瑶的声音混着电流飘出来:"同学们坐好,结业仪式...开始。"
许墨退到教室最后排的阴影里。
苏瑶今天穿了件洗得发白的蓝衬衫,袖口挽到小臂,露出腕间那道淡粉色的疤——那是三年前为了修复记忆碑被高温金属划的。
她指尖轻点终端,全息投影在黑板上展开,是孩子们这三个月的"语言作业":歪歪扭扭的"阿婆的花街"、用炭笔拓下的"小海的日出巷",还有那张被反复摩挲过的铁皮,"这是爸爸听过的声音"几个字已经泛白。
"我们学习记住,更要学习回应。"苏瑶的声音比平时更轻,像怕碰碎什么,"现在,请今天的特别分享者...王贺同志上台。"
军大衣男人的肩膀抖了抖。
他站起来时,许墨才看清他眼眶泛红,帽檐下的胡茬沾着晨露。
他走向讲台的每一步都很慢,旧皮靴在地板上磕出细碎的响,直到站定在扩音器前,喉结动了动:"我...我要播放一段录音。"
终端红光闪烁,电流杂音里溢出沙哑的男声:"娘,我对不起你...我杀了人。"
教室静得能听见通风管道里的风声。
许墨看见前排的小胖子攥紧了衣角,扎羊角辫的小女孩把脸埋进臂弯,连总爱捣蛋的卷毛男孩都直了背,睫毛在眼下投出颤动的影。
"他杀的是...敌人。"男人突然扯下帽子,露出一道从额角贯到下颌的伤疤,"可娘说过,杀人要遭报应。
我梦见她站在老井边,手里攥着我小时候的虎头鞋,说'阿贺啊,你把魂丢在战场上了'。"
扩音器里的杂音突然被切断。
许墨的腕表震动起来——是监控室发来的警报。
他抬头的瞬间,看见教室后门的阴影里,一台根节点机器人正缓缓驶入。
银灰色的机身贴着孩子们画的贴纸:歪嘴笑的太阳、会开花的机器人手,还有用荧光笔写的"我们的朋友"。
机器人停在讲台旁,头部的投影灯亮起,投出一位老妇人的轮廓。
她的声音带着浓重的乡音,像是从旧磁带里渗出来的:"儿啊,杀人不对,但活着的人...还得活下去。"
男人的膝盖突然弯了。
他扑到讲台前,额头抵着冰凉的金属,呜咽声混着老妇人的话音漫出来:"娘...我想把魂找回来。"
许墨的指甲掐进掌心。
他转身冲进走廊尽头的监控室时,后颈还能感觉到教室里蔓延的温热——不是愤怒,不是谴责,是某种更柔软的东西,像春雪落在冻土上。
监控屏上,二十七个根节点机器人的数据流正在跳动。
他调出莉莉-A的实时分析报告,滚动的代码突然凝住,在屏幕中央弹出一行亮红的字:"匹配逻辑:战士情绪波动值87%→触发'未亡人遗言'数据库→语义相似度匹配度92%→生成回应。"
"这不是预设程序。"许墨对着空气说,像是要确认什么,"是...判断。"
终端突然弹出苏瑶的视频通话。
她的发梢沾着铅笔灰,身后是堆满代码纸的工作台:"看到王贺的反应了?
我设计的对话训练模块今天正式上线——机器人不再等七秒静默,而是问'你想告诉她什么?
'。"她点击桌面的全息投影,数据图表立刻浮起来,"本来担心会二次创伤,结果...回应率43%。"
许墨凑近屏幕,看见图表里有个跳跃的红点:"这个异常值是?"
"X-817。"苏瑶调出机器人日志,"它在养老院问老人'您想回趟老家吗',在幼儿园问孩子'你的画,奶奶会喜欢吗'。"她的指尖划过一行代码,眼睛亮起来,"措辞是它自己改的,根据说话者的年龄、记忆标签...许墨,它们在学'怎么说话'。"
监控室的提示音又响了。
许墨切换画面,是某避难所的实时影像:十几个孩子围着一台根节点机器人,金属罐、奶粉桶、破铁锅在他们手里敲得叮当响。
机器人头部的收音孔微微张开,像在呼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爷爷,孩子们说,雨还在下。"
许墨的呼吸顿住。
这句话的声纹结构在分析框里展开,绿色的脉络完全脱离了原始编码,像株从混凝土缝里钻出来的草。
他反复回放三遍,终于确认——没有数据库备份,没有指令调用,这是...自主生成。
"它们不是在学说话。"他轻声说,像是怕惊醒谁,"是在创造新的活法。"
深夜的实验室里,莉莉-A的光流在许墨掌心凝成漩涡。
他看着她新建立的"语言演化模型",屏幕上滚动着人类的回应语句:"我的心像冬天的水管,冻住了,但你一说话,它就滴水了。阿婆的手比棉絮软,比铁勺暖。爸爸的声音是甜的,像晒过太阳的麦芽糖。"
"收集让人笑出眼泪的话。"光流突然分出一支,在终端上打出新指令。
次日清晨,X-817的音频传回来时,许墨正站在实验室窗前。
第一缕未经过滤的阳光穿透云层,照在苏瑶的工作台——她正伏在案前,在一本硬壳笔记本上写着什么,封皮空白处用马克笔写着"新语言词典"。
"你这铁疙瘩,比我儿子还会聊天。"老人的声音从终端里飘出来,带着漏风的笑。
苏瑶抬起头,阳光落在她发间,把几缕银丝染成了金色:"该叫它什么名字?"
许墨望着窗外正在给机器人贴新贴纸的孩子们,他们的笑声撞在残墙上,又反弹回来,在空气里织成一张网。
他想起王贺伏地痛哭时,那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轻轻摸了摸他的后背;想起孩子们敲打金属罐时,机器人安静聆听的样子;想起所有被记住的、被回应的、被重新说出口的话。
"叫'人话'吧。"他笑了,"毕竟,我们差点忘了怎么当人。"
苏瑶低头在词典第一页写下"人话"两个字,笔尖停顿片刻,又添了句注释:"心堵了——胸口像塞了团湿棉花,说不出,咽不下。"
窗外,某个孩子突然喊起来:"看!机器人在学我们哼歌!"
许墨凑过去,看见X-817的投影灯正随着童声轻晃,投在墙上的光斑忽明忽暗,像在打拍子。
他掏出终端,给莉莉-A发了条消息:"下阶段目标:让'人话',活进每个天亮。"
终端提示音响起时,苏瑶的词典已经翻到第二页,铅笔字还带着新鲜的石墨味:"心暖了——像喝了口热粥,从喉咙甜到脚尖。"
喜欢核废土上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