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呢?百里将军人在哪!”
几个月城军营里的副将气势汹汹的闯入帐来,却只独见慕辞在此。
与百里允容那样显然经验不足的年轻将领不同,慕辞人只是静静的往那一坐,便是一股威势不怒自成。
慕辞站在沙盘之侧,见得那几人入帐便转过身来,就瞧着那几人面面相觑了一阵,像是谁也拿不定主意似的。
“眼下营中诸务正忙,主将此方也无何事召令,几位将军不在自己营里安心办事,却是何由相邀至此?”
慕辞泊言而问,语气之中几乎没有半点起伏,却偏偏就有那股泰山之势,叫这几个本就是怀着找茬的心思来的将官也不得不先屈礼顺服。
“末将等心中有疑,不敢不问百里将军。”
“百里将军不在这里,你们想问什么,我一样可以作答。”
那四个将领又彼此相望了一番,终于是由一人开口问了:“眼下东海战况正紧,玄鲛军与维达胶着难分……百里将军不思援往,却在卓阳河中建堤修防!末将等实不解其意,故来求问!”
“主将为策自有其虑,尔等既为率下分将,只管听令办事便是,忧虑主将可不是你们的分内之职了。”
此来四人中,有一将平素里就是个火爆脾气,一听这话便不乐意了,“听不听令也得看其令合不合乎时宜!眼下海上战事正激,此处空屯重兵候备,不应往援战,反在内河中筑堤?说好听的是设防为备,实际却是怯战之行!”
慕辞转眼顾之,“那依阁下之见,眼下当如何行军?”
“自当援往战局!”
“好啊,既然何将军另有上策,不妨就在此处先签下军状,而后自可点兵而往,若能战退敌军得胜归来,则此主将之位百里将军合当拱手让贤,若是不成,要么战至身殉,要么便提头回来领罪。何将军可有此意?”
言及生死重责,对面当即哑然。
慕辞顺而又将堂下之众扫看了一番,眼中锐色显怒,“行军之重非同儿戏,身为首将军师,我和百里将军早就将自身性命与战局牵于一线,胜俱生,败同亡!尔等若是不愿担此重责,便安心听令办事,倘若我发现军中有流言声动扰乱军心之举,军法之下概不留情。”
于势威压不足,于理也辩言不过慕辞的四人终是灰溜溜的离了此帐,乖乖各归营里安守其职。
候至黄昏,百里允容也从卓阳河筑堤的营中赶回了此间大营,而那方只留了一员青虎军副将继续监工。
夜于平原临河岸边,百里允容独向慕辞细言汇报了各方布军之状。
“卓阳河安排的三万人马足可惹人注目,我在那营中守了三日,见了拨维达探子。”
“于维达而言,还是水路上的情报最便于打探。”慕辞继而又问:“内况又如何?”
“只要殿下备好时机,将消息放出去,必可诱鱼上钩。”
慕辞点了点头。
百里允容又问:“不知陛下可曾予殿下回文?”
慕辞摇了摇头,“只要让他知道了此状即可,往来联络多了,反而泄密。”
“也是。”
“只要我们先将军中内奸收拾干净,朝中自然无碍。”
百里允容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而慕辞沉默时,眉眼间总不免流露出些忧色,百里允容窥得,于是探然又问:“殿下可记挂着女帝陛下?”
慕辞看了他一眼,一笑坦言:“自然。”
“女帝后宫郎臣众多,独殿下用情至深?”
“情甘以命相护。”
“难怪……”
慕辞惑然瞧他,“难怪什么?”
“难怪在经了氐人湾那一战凶险后,殿下还愿请缨再战恶敌。”
虽然百里允容不曾亲历那一战,更也早在那之前便离开了朝云,却也能从广传的流言里揣知那一战于慕辞而言是多大的冲击。
灭尽一营、麾下将才百不存一,如此惨况已非“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能概,而几乎是同归于尽了。
“那一战,实在不能算‘赢’。”
百里允容也为一叹,缓而颔首却不置可否。
“先前就已经说好了,你一回营便收网。”
“全听殿下安排。”
慕辞应而一笑,转身轻拍了拍他的肩便向大营而去。
_
维达军中得到了内应的消息——百里允容备防卓阳河,实意却将攻白湾镇。
_
七月十三,月城军将荀茵奉命率两万兵马从沧城北营兵发东南白湾镇。
从六月末至今,玄鲛军一直与黑魔舰队交锋于白港南面海域,重兵屯于流波镇。
维达闻号而动,趁夜悄悄从渚港派遣了战舰南援,而白湾镇里的守军则悄悄出城,提前埋伏在了北面来军前往白湾镇的必经之途。
月舒东南临海之境平原林深,每逢夏季大雨林中便雾气弥漫,便是白日也极易于伏行。
荀茵远观林中一阵鸟群惊起,便知将入围境,于是先击了鼓声三响,后列则应之一声金鸣——这是她提前与后方青虎将约定好的前后相应信号,以免在林雾中失散。
于是前后便一直如此不时金鼓相应着,直入林深。
一声锐矢裂风击中后列战车骖左,正值一声金鸣。后方青虎将领当即觉知伏兵袭来,于是立即令下战鼓擂响,而两方林中箭如石雨般投至,一列列黑甲的异族士兵幽鬼般的身影在林雾中映如压眼的黑墙。
厮杀之声漫林而嚣,那方乱影便是隔着浓雾也能辨得局势。
前队正待坐享其成时,忽闻此林中又一方战鼓声起,荀茵诧异抬眼循声望去,却已闻战马冲锋之啸。
百里允容策马冲锋在前,战鼓声下横杀冲入乱局,打了那维达伏兵一个措手不及。
眼见状况大失其算,荀茵也当即带人冲入战局与友军同抗维达。
_
白湾镇外战起同日,原本重兵把守原是无碍的渚港亦忽受袭惊,无数圆木顺卓阳河下游湍流激滚而来撞在关墙阻船的栅门下,囤沉压重。
正当守关之将以为那重铁的栅门拦得住再一倍的圆木时,只听一声爆破巨响,这道关墙竟直接被内藏火药的圆木炸了个断顶。
与此同时,港中警钟狂响,西面城门受袭!
趁着北面河关爆破吸引了港中大量兵力之际,慕辞亲率五千兵马冲进港关,挥舞如飞的九尺陌刀之下血光横溅,那匹性子暴躁的黑马披上战甲后狂奔战场之间便与它的主人一般宛同凶兽。
跟随在慕辞身后的三千轻骑也为那股强盛的杀气鼓舞了士气,势如破竹。
维达是一个以战为生、天性勇猛的民族,即便遭受了如此猛烈的入侵,每一个披甲的士兵也都能在第一时间整好态势全力应战。
他们从来不在乎混乱,只要有敌入侵,其他任何急事都可以暂缓处理。
慕辞冲阵的狠劲一半源于天生血性,而另一半便是与维达交战练就。
眼见前方维达步卒已聚成了一片黑压压的乱阵,盾甲之下矛刺冷张。异族低沉如万千凶兽怒啸的喊杀声更似有海啸般的威力,震得对面冲杀而来的骑兵心中皆起颤栗。
而冲在最前的慕辞却没有丝毫迟疑,仍然疾策加鞭,银甲之影疾掠如电,单臂挥起陌刀裂影破光,几乎就在触刃的一瞬之间那些迎面刺上的矛戈碎断如屑,黑马踏下人仰盾裂。
原看来是一堵无可突破的甲墙,却在慕辞冲势之前分崩离析。
早已无人能看清他手中乘马旋飞的重刀如何劈斩,只能见他所过之处血雾与人头断肢横飞,那柄远非常力能使的陌刀在他手中也似有了生命魂识,舞得自在如电如蛇。
骑兵一列随着慕辞冲过这条杀开的血道,披荆斩棘似的只消跟着砍开两边伸过来的阻碍便是。
“Doku ya!”
(撤退!)
海边传来了退兵的号角声,是时慕辞的人马已趁乱势冲进了港关深处,然而情况果然也如他所料那般,不仅不见摩亚达在此,就连他身边的亲信将领也不在。
看着泊港的战船纷纷撤离,慕辞亦于栈桥勒马令止后列,不再追击。
喜欢关于我老公是女帝这件事
几个月城军营里的副将气势汹汹的闯入帐来,却只独见慕辞在此。
与百里允容那样显然经验不足的年轻将领不同,慕辞人只是静静的往那一坐,便是一股威势不怒自成。
慕辞站在沙盘之侧,见得那几人入帐便转过身来,就瞧着那几人面面相觑了一阵,像是谁也拿不定主意似的。
“眼下营中诸务正忙,主将此方也无何事召令,几位将军不在自己营里安心办事,却是何由相邀至此?”
慕辞泊言而问,语气之中几乎没有半点起伏,却偏偏就有那股泰山之势,叫这几个本就是怀着找茬的心思来的将官也不得不先屈礼顺服。
“末将等心中有疑,不敢不问百里将军。”
“百里将军不在这里,你们想问什么,我一样可以作答。”
那四个将领又彼此相望了一番,终于是由一人开口问了:“眼下东海战况正紧,玄鲛军与维达胶着难分……百里将军不思援往,却在卓阳河中建堤修防!末将等实不解其意,故来求问!”
“主将为策自有其虑,尔等既为率下分将,只管听令办事便是,忧虑主将可不是你们的分内之职了。”
此来四人中,有一将平素里就是个火爆脾气,一听这话便不乐意了,“听不听令也得看其令合不合乎时宜!眼下海上战事正激,此处空屯重兵候备,不应往援战,反在内河中筑堤?说好听的是设防为备,实际却是怯战之行!”
慕辞转眼顾之,“那依阁下之见,眼下当如何行军?”
“自当援往战局!”
“好啊,既然何将军另有上策,不妨就在此处先签下军状,而后自可点兵而往,若能战退敌军得胜归来,则此主将之位百里将军合当拱手让贤,若是不成,要么战至身殉,要么便提头回来领罪。何将军可有此意?”
言及生死重责,对面当即哑然。
慕辞顺而又将堂下之众扫看了一番,眼中锐色显怒,“行军之重非同儿戏,身为首将军师,我和百里将军早就将自身性命与战局牵于一线,胜俱生,败同亡!尔等若是不愿担此重责,便安心听令办事,倘若我发现军中有流言声动扰乱军心之举,军法之下概不留情。”
于势威压不足,于理也辩言不过慕辞的四人终是灰溜溜的离了此帐,乖乖各归营里安守其职。
候至黄昏,百里允容也从卓阳河筑堤的营中赶回了此间大营,而那方只留了一员青虎军副将继续监工。
夜于平原临河岸边,百里允容独向慕辞细言汇报了各方布军之状。
“卓阳河安排的三万人马足可惹人注目,我在那营中守了三日,见了拨维达探子。”
“于维达而言,还是水路上的情报最便于打探。”慕辞继而又问:“内况又如何?”
“只要殿下备好时机,将消息放出去,必可诱鱼上钩。”
慕辞点了点头。
百里允容又问:“不知陛下可曾予殿下回文?”
慕辞摇了摇头,“只要让他知道了此状即可,往来联络多了,反而泄密。”
“也是。”
“只要我们先将军中内奸收拾干净,朝中自然无碍。”
百里允容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而慕辞沉默时,眉眼间总不免流露出些忧色,百里允容窥得,于是探然又问:“殿下可记挂着女帝陛下?”
慕辞看了他一眼,一笑坦言:“自然。”
“女帝后宫郎臣众多,独殿下用情至深?”
“情甘以命相护。”
“难怪……”
慕辞惑然瞧他,“难怪什么?”
“难怪在经了氐人湾那一战凶险后,殿下还愿请缨再战恶敌。”
虽然百里允容不曾亲历那一战,更也早在那之前便离开了朝云,却也能从广传的流言里揣知那一战于慕辞而言是多大的冲击。
灭尽一营、麾下将才百不存一,如此惨况已非“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能概,而几乎是同归于尽了。
“那一战,实在不能算‘赢’。”
百里允容也为一叹,缓而颔首却不置可否。
“先前就已经说好了,你一回营便收网。”
“全听殿下安排。”
慕辞应而一笑,转身轻拍了拍他的肩便向大营而去。
_
维达军中得到了内应的消息——百里允容备防卓阳河,实意却将攻白湾镇。
_
七月十三,月城军将荀茵奉命率两万兵马从沧城北营兵发东南白湾镇。
从六月末至今,玄鲛军一直与黑魔舰队交锋于白港南面海域,重兵屯于流波镇。
维达闻号而动,趁夜悄悄从渚港派遣了战舰南援,而白湾镇里的守军则悄悄出城,提前埋伏在了北面来军前往白湾镇的必经之途。
月舒东南临海之境平原林深,每逢夏季大雨林中便雾气弥漫,便是白日也极易于伏行。
荀茵远观林中一阵鸟群惊起,便知将入围境,于是先击了鼓声三响,后列则应之一声金鸣——这是她提前与后方青虎将约定好的前后相应信号,以免在林雾中失散。
于是前后便一直如此不时金鼓相应着,直入林深。
一声锐矢裂风击中后列战车骖左,正值一声金鸣。后方青虎将领当即觉知伏兵袭来,于是立即令下战鼓擂响,而两方林中箭如石雨般投至,一列列黑甲的异族士兵幽鬼般的身影在林雾中映如压眼的黑墙。
厮杀之声漫林而嚣,那方乱影便是隔着浓雾也能辨得局势。
前队正待坐享其成时,忽闻此林中又一方战鼓声起,荀茵诧异抬眼循声望去,却已闻战马冲锋之啸。
百里允容策马冲锋在前,战鼓声下横杀冲入乱局,打了那维达伏兵一个措手不及。
眼见状况大失其算,荀茵也当即带人冲入战局与友军同抗维达。
_
白湾镇外战起同日,原本重兵把守原是无碍的渚港亦忽受袭惊,无数圆木顺卓阳河下游湍流激滚而来撞在关墙阻船的栅门下,囤沉压重。
正当守关之将以为那重铁的栅门拦得住再一倍的圆木时,只听一声爆破巨响,这道关墙竟直接被内藏火药的圆木炸了个断顶。
与此同时,港中警钟狂响,西面城门受袭!
趁着北面河关爆破吸引了港中大量兵力之际,慕辞亲率五千兵马冲进港关,挥舞如飞的九尺陌刀之下血光横溅,那匹性子暴躁的黑马披上战甲后狂奔战场之间便与它的主人一般宛同凶兽。
跟随在慕辞身后的三千轻骑也为那股强盛的杀气鼓舞了士气,势如破竹。
维达是一个以战为生、天性勇猛的民族,即便遭受了如此猛烈的入侵,每一个披甲的士兵也都能在第一时间整好态势全力应战。
他们从来不在乎混乱,只要有敌入侵,其他任何急事都可以暂缓处理。
慕辞冲阵的狠劲一半源于天生血性,而另一半便是与维达交战练就。
眼见前方维达步卒已聚成了一片黑压压的乱阵,盾甲之下矛刺冷张。异族低沉如万千凶兽怒啸的喊杀声更似有海啸般的威力,震得对面冲杀而来的骑兵心中皆起颤栗。
而冲在最前的慕辞却没有丝毫迟疑,仍然疾策加鞭,银甲之影疾掠如电,单臂挥起陌刀裂影破光,几乎就在触刃的一瞬之间那些迎面刺上的矛戈碎断如屑,黑马踏下人仰盾裂。
原看来是一堵无可突破的甲墙,却在慕辞冲势之前分崩离析。
早已无人能看清他手中乘马旋飞的重刀如何劈斩,只能见他所过之处血雾与人头断肢横飞,那柄远非常力能使的陌刀在他手中也似有了生命魂识,舞得自在如电如蛇。
骑兵一列随着慕辞冲过这条杀开的血道,披荆斩棘似的只消跟着砍开两边伸过来的阻碍便是。
“Doku ya!”
(撤退!)
海边传来了退兵的号角声,是时慕辞的人马已趁乱势冲进了港关深处,然而情况果然也如他所料那般,不仅不见摩亚达在此,就连他身边的亲信将领也不在。
看着泊港的战船纷纷撤离,慕辞亦于栈桥勒马令止后列,不再追击。
喜欢关于我老公是女帝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