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被派往取龙关的五千之军,好不容易生死一搏渡过了河谷,却还没走出两日之程便又被急令回城。
余萧依令率银焰骑驻守于河谷以逸待劳,五日之间伏击了敌军两趟,出时浩浩五千之众,一趟劳奔来回于河谷再战后仅剩千数未及,主将被余萧当阵斩杀,余下军众纷纷弃甲投降。此处援军便不复所存。
西面澜下守将收得长容援报后即也倾巢而出,临行前分调了涵安岭守军入驻澜下。
同远侯一道调走澜下几乎全部守军的军令于此城而言实为大局不妙之兆,驻守在涵水之畔劫粮观局的百里允容亦趁此良机买通了城中内应四布谣言。
反正事到如今那同远侯败局已定,就是垂死挣扎也蹦跶不得几日了,于是百里允容干脆一步到位,将同远侯的死讯传遍了涵安岭与澜下。
如此先酿了几日民疑军动后,终于在八月初一这日夜里吩咐城中内应将涵安岭高处的旗帜更为女帝的大旗,并于澜下城中喊起归降之声。
城中饱经战火的百姓无不期盼着早日结束这般水深火热的日子,而余下的那寥寥守城义军也早在这无望的大局中被磨灭了最初的血性,事到如今也只希望能回到安宁的日子。
维系此城防守的军心民情本就已只系乎一线之间,便如透潮的窗纸一般,轻轻一点即破,根本无需费力。
百里允容便在城中哀歌遍鸣之际兵临城下,告以城民女帝仁慈招降之意,此城之中便再无尺寸之兵足以为击。再瞧了涵安岭上居高扬曳的月舒国帜,便是留城的守将也无心再为徒劳之争,于是令启了城门,迎了青虎军入城。
当此之时,被撼铁军与沧城军紧紧包围的长容城中的曲悠尚无暇知晓西面澜下与涵安岭已归降女帝之讯,只还苦苦支撑着等待两方援军。
如此一夜苦战至天明,城楼之下遍地折戟断箭,城中叛军亦已战至精疲力竭。这般绝境之下,曲悠凭着残兵败将却仍能与重甲编伍的撼铁军战至如此地步,其血性之顽强还是远超了林轸与容萋的预料。
“长容城高防坚,而曲悠亦掌军多年,不比容瑛易战,若是对她迫之太紧只怕更为困兽之斗。”
穷寇勿迫,对战血性顽强之人最怕其绝死拼杀,毕竟古亦有言“置之死地而后生”,故依容萋看来还是不可对此一方武侯轻视太甚。
林轸言语不便,点头以示认可。
“便传书余帅吧。”
林轸又听此言,依然点头为应。
原本曲悠以为长容城中只剩三千守兵必然已是败局无疑,生死一战,她却不愿弃战言败,凭此一道锐气竟让她与外头两部之军战平开,以此谋得了城下一线生机。
如今她调往取龙关的五千兵马虽已在河谷被歼,却仍有澜下的八千兵马将援往此方。
无论如何,只要她能与那八千兵马会合,一切就都还有转圜之机。
昨夜至今晨的那一场鏖战,于城外的撼铁军与沧城军而言亦是乏劳。
曲悠在城中休整了半日后,傍晚之际又登上了城郭远远看瞧外头包围着城池的军营状况,只见那营中篝火炊烟升起,显然亦为休整之状。
“传令诸将,整甲待列,准备突围!”
夜幕初降之际,城门悄然开启,曲悠披夜色为掩,率领余下千数残众冲向那方休整大营。
“敌军来袭!敌军来袭!”
了望塔上的哨兵急忙敲响警钟,而曲悠策马飞驰,是时已杀至大营门前。
只率千数残众的曲悠此来只为趁其不备突袭而出,是以入营一路直冲,只顾杀开一条生路。
两位主将便只各自在其帐中看着营中一片混局,如此乱归乱,实际却无几分阻挡之意,半推半就的便将曲悠给放了出去。
_
由寒漱山东出,顺北寒川水流所向行至北寒川下游便可绕开长容抵达漠海之南。
段也先前来向女帝汇报曲悠漠海地库之讯时亦贴心的送来了一份地图,那图中所示乃是鬼市与漠帮穿行漠海的一条便捷之途,只要循此道一路北往,在白风城西北二十里处能看见一片乱葬岗,曲悠的地库就藏在那里。
是日之晨,一只传信的猎鹰飞入驻扎在漠海的女帝营中。信中向女帝汇报了撼铁军与沧城军围剿叛首曲悠的结果。
那日之夜,曲悠率一千残军突围而出向西而往,欲与澜下八千兵众会和,却在半途被余萧所率轻骑截杀,一千叛军全部歼灭,曲悠本人亦被余萧斩于阵前。
“曲悠既死,凛州这场叛乱也可结束了。”
花非若将阅过的书信放入火盆中燃去,至此终于彻底松了口气。
八月初七,未知长容已败的澜下援军在野落原与余萧的银焰骑狭路相逢,然而余萧的帅旗上正悬挂着曲悠的人头。
见此之状,那率领军众的将领也知大势已败,而他们前无长容落脚,后无澜下可踞,凛州之境中已尽为朝廷军队所掌。于是那将领也颇识时务的不再作无谓之争,而直接归降了。
收复澜下八千叛军的消息稍晚了几日也送入了漠海,是时花非若已循地图找到了那处藏着地库的乱葬岗。
月舒凛州与漠海相连的边境也与朝云的朔安一般,有一个专为流放犯人而设的苦役之营,名为西漠营。凡被流放至此处者皆终此一生不得再归故土,只能死在这凄苦的边荒之境,而这处乱葬岗便是这些流放西漠营中的犯人的魂归之所。
乱葬岗中并无墓碑之设,尸体拖到此处也就只草草挖个坑埋了完事,便常会引来些野兽抛开坟包,是以此间亦处处可见散落狼藉的骨骸。
花非若原以为被曲悠安置在此处的地库应该会被藏得十分隐蔽,然实况却并没有他想得那么复杂。因为此处一埋多人的坟包普遍都如小丘一般格外高大,便轻而易举的就藏住了夹在坟包中间的一处石砌的围院,院里铸炉铁器一应俱全,竟是一处私造兵器之所。
不过这里的铸炉已经完全冷却,炉中也积起了一层灰黄的尘沙,看来是早在动兵之前就停用了。
士兵里里外外搜查此院的同时,花非若亦在此间细细观察,终于让他找到了铸炉之后一条通向地下的密道。
慕辞陪着他掌灯而入,果然这条狭长的甬道尽头就是一处内里宽敞的储粮之仓。
花非若俯身从地上捡起了几颗沾灰的粟米,再看这仓中已是空空如也,看来这数月之战也已经把曲悠耗得差不多了。
“备此一战,曲悠也是蛰伏谋划了多年,结果到头来还是功亏一篑……”
花非若低言笑叹着,又将手中粟米撒了回去。
兵伐斗战、朝权暗争,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免不得各种相争。然而无论生前如何丰功伟绩,最终都免不得化为尘土一途……
也不知在被杀的那一瞬间,曲悠是否会后悔自己谋划的这一切?
“启禀陛下,方才巡逻的士兵在乱葬岗外抓住了叛贼容瑛!”
喜欢关于我老公是女帝这件事
余萧依令率银焰骑驻守于河谷以逸待劳,五日之间伏击了敌军两趟,出时浩浩五千之众,一趟劳奔来回于河谷再战后仅剩千数未及,主将被余萧当阵斩杀,余下军众纷纷弃甲投降。此处援军便不复所存。
西面澜下守将收得长容援报后即也倾巢而出,临行前分调了涵安岭守军入驻澜下。
同远侯一道调走澜下几乎全部守军的军令于此城而言实为大局不妙之兆,驻守在涵水之畔劫粮观局的百里允容亦趁此良机买通了城中内应四布谣言。
反正事到如今那同远侯败局已定,就是垂死挣扎也蹦跶不得几日了,于是百里允容干脆一步到位,将同远侯的死讯传遍了涵安岭与澜下。
如此先酿了几日民疑军动后,终于在八月初一这日夜里吩咐城中内应将涵安岭高处的旗帜更为女帝的大旗,并于澜下城中喊起归降之声。
城中饱经战火的百姓无不期盼着早日结束这般水深火热的日子,而余下的那寥寥守城义军也早在这无望的大局中被磨灭了最初的血性,事到如今也只希望能回到安宁的日子。
维系此城防守的军心民情本就已只系乎一线之间,便如透潮的窗纸一般,轻轻一点即破,根本无需费力。
百里允容便在城中哀歌遍鸣之际兵临城下,告以城民女帝仁慈招降之意,此城之中便再无尺寸之兵足以为击。再瞧了涵安岭上居高扬曳的月舒国帜,便是留城的守将也无心再为徒劳之争,于是令启了城门,迎了青虎军入城。
当此之时,被撼铁军与沧城军紧紧包围的长容城中的曲悠尚无暇知晓西面澜下与涵安岭已归降女帝之讯,只还苦苦支撑着等待两方援军。
如此一夜苦战至天明,城楼之下遍地折戟断箭,城中叛军亦已战至精疲力竭。这般绝境之下,曲悠凭着残兵败将却仍能与重甲编伍的撼铁军战至如此地步,其血性之顽强还是远超了林轸与容萋的预料。
“长容城高防坚,而曲悠亦掌军多年,不比容瑛易战,若是对她迫之太紧只怕更为困兽之斗。”
穷寇勿迫,对战血性顽强之人最怕其绝死拼杀,毕竟古亦有言“置之死地而后生”,故依容萋看来还是不可对此一方武侯轻视太甚。
林轸言语不便,点头以示认可。
“便传书余帅吧。”
林轸又听此言,依然点头为应。
原本曲悠以为长容城中只剩三千守兵必然已是败局无疑,生死一战,她却不愿弃战言败,凭此一道锐气竟让她与外头两部之军战平开,以此谋得了城下一线生机。
如今她调往取龙关的五千兵马虽已在河谷被歼,却仍有澜下的八千兵马将援往此方。
无论如何,只要她能与那八千兵马会合,一切就都还有转圜之机。
昨夜至今晨的那一场鏖战,于城外的撼铁军与沧城军而言亦是乏劳。
曲悠在城中休整了半日后,傍晚之际又登上了城郭远远看瞧外头包围着城池的军营状况,只见那营中篝火炊烟升起,显然亦为休整之状。
“传令诸将,整甲待列,准备突围!”
夜幕初降之际,城门悄然开启,曲悠披夜色为掩,率领余下千数残众冲向那方休整大营。
“敌军来袭!敌军来袭!”
了望塔上的哨兵急忙敲响警钟,而曲悠策马飞驰,是时已杀至大营门前。
只率千数残众的曲悠此来只为趁其不备突袭而出,是以入营一路直冲,只顾杀开一条生路。
两位主将便只各自在其帐中看着营中一片混局,如此乱归乱,实际却无几分阻挡之意,半推半就的便将曲悠给放了出去。
_
由寒漱山东出,顺北寒川水流所向行至北寒川下游便可绕开长容抵达漠海之南。
段也先前来向女帝汇报曲悠漠海地库之讯时亦贴心的送来了一份地图,那图中所示乃是鬼市与漠帮穿行漠海的一条便捷之途,只要循此道一路北往,在白风城西北二十里处能看见一片乱葬岗,曲悠的地库就藏在那里。
是日之晨,一只传信的猎鹰飞入驻扎在漠海的女帝营中。信中向女帝汇报了撼铁军与沧城军围剿叛首曲悠的结果。
那日之夜,曲悠率一千残军突围而出向西而往,欲与澜下八千兵众会和,却在半途被余萧所率轻骑截杀,一千叛军全部歼灭,曲悠本人亦被余萧斩于阵前。
“曲悠既死,凛州这场叛乱也可结束了。”
花非若将阅过的书信放入火盆中燃去,至此终于彻底松了口气。
八月初七,未知长容已败的澜下援军在野落原与余萧的银焰骑狭路相逢,然而余萧的帅旗上正悬挂着曲悠的人头。
见此之状,那率领军众的将领也知大势已败,而他们前无长容落脚,后无澜下可踞,凛州之境中已尽为朝廷军队所掌。于是那将领也颇识时务的不再作无谓之争,而直接归降了。
收复澜下八千叛军的消息稍晚了几日也送入了漠海,是时花非若已循地图找到了那处藏着地库的乱葬岗。
月舒凛州与漠海相连的边境也与朝云的朔安一般,有一个专为流放犯人而设的苦役之营,名为西漠营。凡被流放至此处者皆终此一生不得再归故土,只能死在这凄苦的边荒之境,而这处乱葬岗便是这些流放西漠营中的犯人的魂归之所。
乱葬岗中并无墓碑之设,尸体拖到此处也就只草草挖个坑埋了完事,便常会引来些野兽抛开坟包,是以此间亦处处可见散落狼藉的骨骸。
花非若原以为被曲悠安置在此处的地库应该会被藏得十分隐蔽,然实况却并没有他想得那么复杂。因为此处一埋多人的坟包普遍都如小丘一般格外高大,便轻而易举的就藏住了夹在坟包中间的一处石砌的围院,院里铸炉铁器一应俱全,竟是一处私造兵器之所。
不过这里的铸炉已经完全冷却,炉中也积起了一层灰黄的尘沙,看来是早在动兵之前就停用了。
士兵里里外外搜查此院的同时,花非若亦在此间细细观察,终于让他找到了铸炉之后一条通向地下的密道。
慕辞陪着他掌灯而入,果然这条狭长的甬道尽头就是一处内里宽敞的储粮之仓。
花非若俯身从地上捡起了几颗沾灰的粟米,再看这仓中已是空空如也,看来这数月之战也已经把曲悠耗得差不多了。
“备此一战,曲悠也是蛰伏谋划了多年,结果到头来还是功亏一篑……”
花非若低言笑叹着,又将手中粟米撒了回去。
兵伐斗战、朝权暗争,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免不得各种相争。然而无论生前如何丰功伟绩,最终都免不得化为尘土一途……
也不知在被杀的那一瞬间,曲悠是否会后悔自己谋划的这一切?
“启禀陛下,方才巡逻的士兵在乱葬岗外抓住了叛贼容瑛!”
喜欢关于我老公是女帝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