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三,慕辞亲率三千卒自御淆山与寒漱山交界之地杀出北阴关,而容瑛早已亲率一万大军在此关外等候多日,原以为能凭此万数之军将那寥寥三千兵马拦于关下,大挫其锐气。孰料她完阵以待,自以为坚不可摧的方橹之阵竟让对面轻骑一冲而破。
突围队列之前,慕辞一马当先,手中一杆九尺陌刀挥起尘风如刃,在敌阵之中横突直撞如入无人之境,拦前的士兵临此重刀之下皆是人甲俱碎。
便是曲悠拥兵镇守此方荒境多年,也未曾见过这等悍勇之将,而追随慕辞出关破阵的军士见得主帅勇猛若此,自也平添七分胆气,于是士气倍增,战鼓擂擂之下更起冲杀呐喊之声震耳,便是后随的步卒亦是大刀阔斧,势如破竹。
眼见对面士气之盛排山倒海,而己方军阵却已显慌乱颓势,于是曲悠立马鸣金撤退,倒是及时保住了此军精锐。
却隔日,慕辞又于野落原凛澜江河谷之地伏击了曲悠派遣援往澜下的四千兵马,这一战便不似昨日曲悠坐镇尚能留保撤军了,领队的前锋大将被慕辞当阵斩杀,剩下的三千余数士兵则是纷纷弃甲投降。
此方慕辞两战告捷,其母国朝云亦出兵来助,不过当下月舒国中状况尚未失控至需得邻国援战的程度,于是朝云军便只进至漠海中白沙赤地与西漠交界之处,以威慑那蠢蠢欲动的涵北诸国。
经与慕辞一战后,曲悠显然更为谨慎了不少,退回邑城长容之后便坚守不出。而澜下此方,楚贞见同远侯都踞城闭关不出了,便也不再与青虎军拼命,而退归城池与山关之中防守避战。
眼看当下数战连胜,士气大好,正当众人皆以为慕辞会继续一鼓作气,逐一攻下那三座城池之时,他却是出乎意料的返回了北阴关。
此前慕辞出关迎战时,特意留了余萧在关中保护女帝,余萧自也恪尽职守,日日亲守于关门之上,今日既见慕辞亲驾回关,便立即带人迎下了门楼。
“郎主此番出战捷报连归,叛侯既已退归长容,何不趁此良势,一鼓作气先取祁城?”
城关之下不便议言,是以慕辞并未言答此问,“余帅所问,想必亦是女帝之所疑,此处不便长议,待我先入见陛下再一并汇报。”
出战的轻骑踏尘奔归关门,军士自归营中,而慕辞与余萧则循盘山阶梯而上,守在山腰处营门的士兵上前牵马归厩,两人则行过崖间悬桥,来到倚崖的军堂前请见。
两人入堂时,正好瞧见段也亦坐在堂中,不知与女帝商议什么。
瞧见慕辞入堂,段也自然起身行礼,“许久未见,今闻郎主屡战屡胜,实在可喜可贺。”
“段先生。”
随后段也又转而向余萧拱手示了一礼,便向女帝请辞,“在下所探之情报已向陛下尽言,日后若再有所获,亦会前来拜访。眼下郎主与将军既已归来,在下便不再叨扰陛下议言正事,这就先告辞了。”
“段先生慢走。”
俞惜为段也引道而出,待此间门闭后花非若亦免了两人行礼繁琐,而直接请他们入座详谈。
“你于外战报朕皆已阅知,眼下战势大好,你却此时归来,莫非有何顾虑?”
“眼下曲悠与楚贞皆据城坚守而不出战,其城中储备俱丰,若是围城只怕耗日持久。”
听出慕辞所言的目标里仅有澜下与长容两城,而并未将祁城纳入其中,便不禁是余萧疑惑,花非若亦有所不解,“祁城恰在两城之间,常卿不打算先取此城为踞?”
“若启攻城之战,城中百姓难免受殃。陛下此番与同远侯开战本是为收复民心而来,故依臣郎之见,不宜攻城伤民。”
“可那两叛贼若始终坚守不出又当如何?届时耗日持久,待城中粮材耗尽,仍难免百姓受殃。”
余萧愁言而问,慕辞听罢则亦坚定答予女帝,“断不会耗日持久。臣郎心中已有取城之策,只还需陛下调沧城军来助阵。”
此番至凛州与同远侯作战,虽然早也在庙算中将沧城军与月城军列入行中,但若倾巢而出,一来耗损民力太甚,二来国都与海关俱空亦为不妥,故花非若只先遣了三军而往,而留月城军与沧城军为后备。
“可。须调兵多少?”
“御蛟战舰两艘。”
沧城军驻守于月舒东海,既为巡海之军,亦兼国中护河之职,故其战舰“御蛟”既可行于近海,亦可入于国中大河作战。
“眼下撼铁军已驻于北寒川南畔,沧城军此来便是与撼铁军同阵而战,两条水路当行上阳河入北寒川更为迅捷。”
上阳河乃是朝云边境之河,所幸两国已成连海守港之盟,如此借行其边境河道就方便了不少。
于是花非若点头,“依你所言,行上阳河之道。”
“即便借行了上阳河,沧城军至此仍需五至七日路程,于此期间则须另以诱敌之策耗其士气,如此便须余帅出战。”
余萧闻言即颔首以应,随后便也面向女帝,“末将愿效犬马之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此外,刚才段先生来,倒是给朕透露了个或也有用的消息。那漠海之中藏有曲悠的地库,就在西漠近北之处,与不应城相距不远。”
眼下整个凛州俱为曲悠所控,凭一条涵水联络东西输运辎重,而取龙关之所在,正好守住了他们的命脉涵水。
“澜下背倚涵安岭而建,城防坚固难攻,而漠海的物资若要运于此处,必循境外之途以涵水输运,从取龙关至涵安岭尚有一段距离,由此处亦可截其粮资。”
“断河途所拦乃是澜下之资,至于长容,怕是还得先取其漠海地库。”
慕辞点了点头,“确当如此。不过那地库若为曲悠命脉,则不待寻至,只需往那方行军便足以激其乱阵,如此待得沧城军至,正可攻其薄弱。”
花非若笑了笑,难得他的思路竟然还能跟上战神的,对于他这战场小白来说也算是个不错的表现了。
“既定了战策如此,接下来遣调之事便仍由容胥代劳。”
当于外臣之面,慕辞自然也循礼数应令,“臣郎领命。”
慕辞罢礼时,抬眼正与花非若目光相触,尽管已交兵权遣调重任,而花非若凝视他的眼神仍是温柔如常。
即便是与他血脉相连的生父,也不会比如今女帝对他的信任更深。
为臣为将,作战之时能得此君王如此全然信任,于旁也无他求了。
喜欢关于我老公是女帝这件事
突围队列之前,慕辞一马当先,手中一杆九尺陌刀挥起尘风如刃,在敌阵之中横突直撞如入无人之境,拦前的士兵临此重刀之下皆是人甲俱碎。
便是曲悠拥兵镇守此方荒境多年,也未曾见过这等悍勇之将,而追随慕辞出关破阵的军士见得主帅勇猛若此,自也平添七分胆气,于是士气倍增,战鼓擂擂之下更起冲杀呐喊之声震耳,便是后随的步卒亦是大刀阔斧,势如破竹。
眼见对面士气之盛排山倒海,而己方军阵却已显慌乱颓势,于是曲悠立马鸣金撤退,倒是及时保住了此军精锐。
却隔日,慕辞又于野落原凛澜江河谷之地伏击了曲悠派遣援往澜下的四千兵马,这一战便不似昨日曲悠坐镇尚能留保撤军了,领队的前锋大将被慕辞当阵斩杀,剩下的三千余数士兵则是纷纷弃甲投降。
此方慕辞两战告捷,其母国朝云亦出兵来助,不过当下月舒国中状况尚未失控至需得邻国援战的程度,于是朝云军便只进至漠海中白沙赤地与西漠交界之处,以威慑那蠢蠢欲动的涵北诸国。
经与慕辞一战后,曲悠显然更为谨慎了不少,退回邑城长容之后便坚守不出。而澜下此方,楚贞见同远侯都踞城闭关不出了,便也不再与青虎军拼命,而退归城池与山关之中防守避战。
眼看当下数战连胜,士气大好,正当众人皆以为慕辞会继续一鼓作气,逐一攻下那三座城池之时,他却是出乎意料的返回了北阴关。
此前慕辞出关迎战时,特意留了余萧在关中保护女帝,余萧自也恪尽职守,日日亲守于关门之上,今日既见慕辞亲驾回关,便立即带人迎下了门楼。
“郎主此番出战捷报连归,叛侯既已退归长容,何不趁此良势,一鼓作气先取祁城?”
城关之下不便议言,是以慕辞并未言答此问,“余帅所问,想必亦是女帝之所疑,此处不便长议,待我先入见陛下再一并汇报。”
出战的轻骑踏尘奔归关门,军士自归营中,而慕辞与余萧则循盘山阶梯而上,守在山腰处营门的士兵上前牵马归厩,两人则行过崖间悬桥,来到倚崖的军堂前请见。
两人入堂时,正好瞧见段也亦坐在堂中,不知与女帝商议什么。
瞧见慕辞入堂,段也自然起身行礼,“许久未见,今闻郎主屡战屡胜,实在可喜可贺。”
“段先生。”
随后段也又转而向余萧拱手示了一礼,便向女帝请辞,“在下所探之情报已向陛下尽言,日后若再有所获,亦会前来拜访。眼下郎主与将军既已归来,在下便不再叨扰陛下议言正事,这就先告辞了。”
“段先生慢走。”
俞惜为段也引道而出,待此间门闭后花非若亦免了两人行礼繁琐,而直接请他们入座详谈。
“你于外战报朕皆已阅知,眼下战势大好,你却此时归来,莫非有何顾虑?”
“眼下曲悠与楚贞皆据城坚守而不出战,其城中储备俱丰,若是围城只怕耗日持久。”
听出慕辞所言的目标里仅有澜下与长容两城,而并未将祁城纳入其中,便不禁是余萧疑惑,花非若亦有所不解,“祁城恰在两城之间,常卿不打算先取此城为踞?”
“若启攻城之战,城中百姓难免受殃。陛下此番与同远侯开战本是为收复民心而来,故依臣郎之见,不宜攻城伤民。”
“可那两叛贼若始终坚守不出又当如何?届时耗日持久,待城中粮材耗尽,仍难免百姓受殃。”
余萧愁言而问,慕辞听罢则亦坚定答予女帝,“断不会耗日持久。臣郎心中已有取城之策,只还需陛下调沧城军来助阵。”
此番至凛州与同远侯作战,虽然早也在庙算中将沧城军与月城军列入行中,但若倾巢而出,一来耗损民力太甚,二来国都与海关俱空亦为不妥,故花非若只先遣了三军而往,而留月城军与沧城军为后备。
“可。须调兵多少?”
“御蛟战舰两艘。”
沧城军驻守于月舒东海,既为巡海之军,亦兼国中护河之职,故其战舰“御蛟”既可行于近海,亦可入于国中大河作战。
“眼下撼铁军已驻于北寒川南畔,沧城军此来便是与撼铁军同阵而战,两条水路当行上阳河入北寒川更为迅捷。”
上阳河乃是朝云边境之河,所幸两国已成连海守港之盟,如此借行其边境河道就方便了不少。
于是花非若点头,“依你所言,行上阳河之道。”
“即便借行了上阳河,沧城军至此仍需五至七日路程,于此期间则须另以诱敌之策耗其士气,如此便须余帅出战。”
余萧闻言即颔首以应,随后便也面向女帝,“末将愿效犬马之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此外,刚才段先生来,倒是给朕透露了个或也有用的消息。那漠海之中藏有曲悠的地库,就在西漠近北之处,与不应城相距不远。”
眼下整个凛州俱为曲悠所控,凭一条涵水联络东西输运辎重,而取龙关之所在,正好守住了他们的命脉涵水。
“澜下背倚涵安岭而建,城防坚固难攻,而漠海的物资若要运于此处,必循境外之途以涵水输运,从取龙关至涵安岭尚有一段距离,由此处亦可截其粮资。”
“断河途所拦乃是澜下之资,至于长容,怕是还得先取其漠海地库。”
慕辞点了点头,“确当如此。不过那地库若为曲悠命脉,则不待寻至,只需往那方行军便足以激其乱阵,如此待得沧城军至,正可攻其薄弱。”
花非若笑了笑,难得他的思路竟然还能跟上战神的,对于他这战场小白来说也算是个不错的表现了。
“既定了战策如此,接下来遣调之事便仍由容胥代劳。”
当于外臣之面,慕辞自然也循礼数应令,“臣郎领命。”
慕辞罢礼时,抬眼正与花非若目光相触,尽管已交兵权遣调重任,而花非若凝视他的眼神仍是温柔如常。
即便是与他血脉相连的生父,也不会比如今女帝对他的信任更深。
为臣为将,作战之时能得此君王如此全然信任,于旁也无他求了。
喜欢关于我老公是女帝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