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衍的头发黑直柔顺,特别容易梳理,宋瑶枝将他的头发绾成一个简单的发髻,用一个玉簪固定好,随后退后一步,仔细端详了片刻,满意地点点头:
“这样看起来精神多了。”
林衍抬头摸了摸头上的发簪,对着她露出一个温柔的笑脸:“还是娘子手艺好。”
随后站起身,在宋瑶枝的脸颊亲了一口,便拉起宋瑶枝的手往外走去:
“我们去用早膳吧,用完早膳后,娘子陪我到院子里散散步如何?我还未曾好好看看太子殿下安排的院子。”
宋瑶枝点点头,回握住林衍的手来到外间,桌子上已经摆好了几盘精致的小菜和白米粥。
早膳是两位公公直接安排的,前两天宋瑶枝没心情用早膳,便没留意早膳是如何的,现在心情好了,看到桌上的菜品相当精致,顿时感觉肚子都饿了。
只见那凉拌的黄瓜翠绿欲滴,上面还撒着些许白芝麻,看着就清爽开胃;旁边一碟蒸得软糯的山药糕,透着米白色的光泽,散发着的香气。白米粥熬得浓稠顺滑,上面还飘着几粒晶莹的枸杞,一看便知是用了心思的。
这些早膳与之前他们院中的早膳相比好多了,估计是出自东宫的手艺,这次沾了太子殿下的光了。
苏云莲姐俩知道宋瑶枝和林衍不喜人伺候,便没在跟前伺候。
两位公公怕林衍不方便,想要上前服侍林衍和宋瑶枝,宋瑶枝摆摆手也让他们下去了。
林衍伤的是右手,使用筷子颇为不便。宋瑶枝盛了一碗粥,轻轻搅拌着,打算先喂林衍。
林衍见状,道:“阿语,粥还烫着,你先吃点别的垫垫肚子,等粥凉些了我再吃。”
宋瑶枝没有忸怩,直接夹起一块黄瓜放入口中,那味道果然如想象中一样清香脆甜。
来到此地多日,今日才品尝到这般美味的膳食,她唇角不禁微微上扬。
她转头看向林衍,见他正含笑望着自己,眼中带着几分纵容和宠溺,便又夹起一块山药糕递到他嘴边,轻声道:
“你也尝尝这个,看起来就是软糯香甜,正好合适你现在吃。”
林衍微微张口接住,细细咀嚼着,点了点头,“确实不错,比咱们之前院子里吃的要精致许多,看来这东宫的厨子手艺当真不凡,你也试试这山药糕。”
宋瑶枝也吃了一块,连声称赞,她虽然开了状元坊,里面的菜肴主打就是独一无二。
若真要比起厨艺,可比东宫这些厨子差远了,人家能将简单的食材做出百般滋味,寻常的黄瓜经他们之手,竟能脆甜的这般爽口,山药糕更是入口即化,甜而不腻。
这般功夫,就是她认真钻研几年也学不来啊。
宋瑶枝把这些菜式都试了个遍,肚子已有五分饱,便舀起一勺粥吹了吹,试了试温度,感觉不烫了,才小心地喂到林衍的嘴边。
林衍顺从地喝着粥,目光始终落在宋瑶枝的脸上,看她认真细致的模样,心中一片柔软。
用完早膳,宋瑶枝便请高公公去告知镇国公和董神医,林衍已经苏醒。
镇国公不到两刻钟就来到了院子里。
宋瑶枝望向门外,前去通报镇国公的高公公尚未返回,镇国公却已先来了,由此便能看出镇国公的急切之情。
宋瑶枝把人请到外间,吩咐上茶之后,她便退出外间,留林衍与镇国公父子二人交谈。
镇国公神色略显激动,关切地端详了林衍一番。
可待林衍恭敬地向镇国公行了一礼,说道:“拜见镇国公。” 镇国公脸上的激动随之被一抹复杂之色取代。
他略微调整了一下神态,温和地询问道:“你身体感觉怎么样了?是否还有什么不适之处?”
林衍神色平静且恭谨地道:“已无大碍,仅手臂上有些皮外伤罢了。”
镇国公在得知林衍是自己的儿子之前,并未关注过林衍。平日里,他更多关注的是军中的庶务以及朝廷的动向。
像林衍这样的六品小官,他实在无暇顾及。
在知晓林衍是自己的儿子后,他急忙让属下返回镇国公府,查询当年夫人生产时的情况,还派人去了解了一下林衍。
临潼距离京城较远,两三天内在京城所能了解到的信息也有限。
可如今观察林衍的态度,并未展现出自己所预想的找到亲生父母后的欣喜,他心中也泛起了一丝淡淡的失落。
“那就好,不知宋氏是否告知过你,你是我亲生儿子这件事。我十分欣慰能有你这样出色的儿子。
当年之事,我仍在调查当中。归根结底,是我身为丈夫和父亲的疏忽,才让你在外受苦多年,也致使你母亲因此离世。 ”
镇国公的声音中隐隐带着一丝哽咽,他望着面容沉静的林衍,那双深邃的眼眸中翻涌着复杂的情绪,既有身为父亲的愧疚,又有对已逝夫人的怀念。
终究是血脉上的牵引,林衍心中不免涌起一阵难以言喻的复杂滋味,让他无法漠视那份天然的亲近。
他虽不了解当年的具体情形,却深知镇国公是守卫家国的顶天立地大英雄。
这么多年他未曾续弦,足见其对先夫人情深意笃,出言安慰道:
“您无需过度自责,我这些年的日子过得不算差。在乡间生活,虽没有锦衣玉食的奢华,却也过得自在安稳。
有对我恩重如山的师傅,他将一身本事倾囊相授;更有秀外慧中的妻子,她把我照顾得无微不至。”
“有这样一位妻子,我此生已无遗憾。现今能够知晓自己的亲生父母,也算是上天给予的恩赐了。”
林衍的这番话让镇国公听后心情复杂,他一方面为林衍生活尚好而感到高兴,另一方面又察觉到林衍并无认祖归宗之意。
林衍是自己和心爱之人所生的孩子,他本就对林衍心怀愧疚,再加上林衍与他母亲长得如此相像,镇国公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
“阿衍,你是否愿意认祖归宗?我膝下唯有你和你姐姐,镇国公府终究要有个继承人的。”
停顿片刻,镇国公又补充了一句,道:“我非常盼望你回府,成为镇国公府的世子。”
“这样看起来精神多了。”
林衍抬头摸了摸头上的发簪,对着她露出一个温柔的笑脸:“还是娘子手艺好。”
随后站起身,在宋瑶枝的脸颊亲了一口,便拉起宋瑶枝的手往外走去:
“我们去用早膳吧,用完早膳后,娘子陪我到院子里散散步如何?我还未曾好好看看太子殿下安排的院子。”
宋瑶枝点点头,回握住林衍的手来到外间,桌子上已经摆好了几盘精致的小菜和白米粥。
早膳是两位公公直接安排的,前两天宋瑶枝没心情用早膳,便没留意早膳是如何的,现在心情好了,看到桌上的菜品相当精致,顿时感觉肚子都饿了。
只见那凉拌的黄瓜翠绿欲滴,上面还撒着些许白芝麻,看着就清爽开胃;旁边一碟蒸得软糯的山药糕,透着米白色的光泽,散发着的香气。白米粥熬得浓稠顺滑,上面还飘着几粒晶莹的枸杞,一看便知是用了心思的。
这些早膳与之前他们院中的早膳相比好多了,估计是出自东宫的手艺,这次沾了太子殿下的光了。
苏云莲姐俩知道宋瑶枝和林衍不喜人伺候,便没在跟前伺候。
两位公公怕林衍不方便,想要上前服侍林衍和宋瑶枝,宋瑶枝摆摆手也让他们下去了。
林衍伤的是右手,使用筷子颇为不便。宋瑶枝盛了一碗粥,轻轻搅拌着,打算先喂林衍。
林衍见状,道:“阿语,粥还烫着,你先吃点别的垫垫肚子,等粥凉些了我再吃。”
宋瑶枝没有忸怩,直接夹起一块黄瓜放入口中,那味道果然如想象中一样清香脆甜。
来到此地多日,今日才品尝到这般美味的膳食,她唇角不禁微微上扬。
她转头看向林衍,见他正含笑望着自己,眼中带着几分纵容和宠溺,便又夹起一块山药糕递到他嘴边,轻声道:
“你也尝尝这个,看起来就是软糯香甜,正好合适你现在吃。”
林衍微微张口接住,细细咀嚼着,点了点头,“确实不错,比咱们之前院子里吃的要精致许多,看来这东宫的厨子手艺当真不凡,你也试试这山药糕。”
宋瑶枝也吃了一块,连声称赞,她虽然开了状元坊,里面的菜肴主打就是独一无二。
若真要比起厨艺,可比东宫这些厨子差远了,人家能将简单的食材做出百般滋味,寻常的黄瓜经他们之手,竟能脆甜的这般爽口,山药糕更是入口即化,甜而不腻。
这般功夫,就是她认真钻研几年也学不来啊。
宋瑶枝把这些菜式都试了个遍,肚子已有五分饱,便舀起一勺粥吹了吹,试了试温度,感觉不烫了,才小心地喂到林衍的嘴边。
林衍顺从地喝着粥,目光始终落在宋瑶枝的脸上,看她认真细致的模样,心中一片柔软。
用完早膳,宋瑶枝便请高公公去告知镇国公和董神医,林衍已经苏醒。
镇国公不到两刻钟就来到了院子里。
宋瑶枝望向门外,前去通报镇国公的高公公尚未返回,镇国公却已先来了,由此便能看出镇国公的急切之情。
宋瑶枝把人请到外间,吩咐上茶之后,她便退出外间,留林衍与镇国公父子二人交谈。
镇国公神色略显激动,关切地端详了林衍一番。
可待林衍恭敬地向镇国公行了一礼,说道:“拜见镇国公。” 镇国公脸上的激动随之被一抹复杂之色取代。
他略微调整了一下神态,温和地询问道:“你身体感觉怎么样了?是否还有什么不适之处?”
林衍神色平静且恭谨地道:“已无大碍,仅手臂上有些皮外伤罢了。”
镇国公在得知林衍是自己的儿子之前,并未关注过林衍。平日里,他更多关注的是军中的庶务以及朝廷的动向。
像林衍这样的六品小官,他实在无暇顾及。
在知晓林衍是自己的儿子后,他急忙让属下返回镇国公府,查询当年夫人生产时的情况,还派人去了解了一下林衍。
临潼距离京城较远,两三天内在京城所能了解到的信息也有限。
可如今观察林衍的态度,并未展现出自己所预想的找到亲生父母后的欣喜,他心中也泛起了一丝淡淡的失落。
“那就好,不知宋氏是否告知过你,你是我亲生儿子这件事。我十分欣慰能有你这样出色的儿子。
当年之事,我仍在调查当中。归根结底,是我身为丈夫和父亲的疏忽,才让你在外受苦多年,也致使你母亲因此离世。 ”
镇国公的声音中隐隐带着一丝哽咽,他望着面容沉静的林衍,那双深邃的眼眸中翻涌着复杂的情绪,既有身为父亲的愧疚,又有对已逝夫人的怀念。
终究是血脉上的牵引,林衍心中不免涌起一阵难以言喻的复杂滋味,让他无法漠视那份天然的亲近。
他虽不了解当年的具体情形,却深知镇国公是守卫家国的顶天立地大英雄。
这么多年他未曾续弦,足见其对先夫人情深意笃,出言安慰道:
“您无需过度自责,我这些年的日子过得不算差。在乡间生活,虽没有锦衣玉食的奢华,却也过得自在安稳。
有对我恩重如山的师傅,他将一身本事倾囊相授;更有秀外慧中的妻子,她把我照顾得无微不至。”
“有这样一位妻子,我此生已无遗憾。现今能够知晓自己的亲生父母,也算是上天给予的恩赐了。”
林衍的这番话让镇国公听后心情复杂,他一方面为林衍生活尚好而感到高兴,另一方面又察觉到林衍并无认祖归宗之意。
林衍是自己和心爱之人所生的孩子,他本就对林衍心怀愧疚,再加上林衍与他母亲长得如此相像,镇国公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
“阿衍,你是否愿意认祖归宗?我膝下唯有你和你姐姐,镇国公府终究要有个继承人的。”
停顿片刻,镇国公又补充了一句,道:“我非常盼望你回府,成为镇国公府的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