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天上掉下馅饼-《嫁给温柔残疾农家举子》

  陆山长拉着宋瑶枝聊了好一通,从开铺子、再到人手的安排、最后还聊到了做账的问题。

  宋瑶枝将自己的账本拿出来给陆山长看,陆山长拿起宋瑶枝的手中账簿,首先看到一个小小的糕点铺,一个月的收入竟然有900多两,很是惊讶。

  待再认真地看着做账的表格,简明扼要,一目了然,心头一震。

  何世清此时正在和宋祁安、何文宇聊天,神情和蔼可亲,让宋祁安、何文宇不自觉地放松下来与之交谈。

  在何世清看来,这两人虽然比起林衍是差远了,毕竟林衍这样有天赋的人万里挑一。不过何世清觉得这两人若能得到好好栽培也是不错的苗子。

  他正想让陆山长也来考教一番宋祁安和何文宇两人,见到陆山长神色严肃,极其认真地看着账册,好奇地凑过去看。

  这一看,何世清眼睛都挪不开了,好一会儿之后,称赞道:

  “林娘子,这是你设计的账册?这种记账方式颇具巧思,较往日逐笔誊抄之法,当真是事半功倍。”

  “若将此式颁行六部,怕不止事半功倍,真乃利在千秋的国计良模啊。”

  “若林娘子不介意,可否将此记账方式献于朝廷?”

  宋瑶枝没想到自己的一本小小账册,居然会得到何大儒的青睐。

  别人说这番话或许会让人觉得夸大其词,但从何世清口中说出来,那基本上就是板上钉钉之事。

  谁叫人家的学生在朝堂之上举足轻重呢。

  林衍见自家娘子被先生这般称赞,一点都不意外,他娘子就是这么有才华之人。

  宋瑶枝乖巧答应道:

  “先生谬赞若此,倒叫小女子愧煞了,不过是一点拙思,岂敢与国之度支重器相较?若蒙先生不弃,愿将此式誊抄数份,若真能为账房省去半分笔墨,亦觉不胜欣慰。”

  “好,好,我必将你的功绩一起呈献上去。”何世清开心地抚了抚发白的胡子。

  一旁的何文宇和宋祁安听到他们的对话,有些目瞪口呆。

  这两人不是青篱书院的夫子吗?怎么还能干涉朝廷的事情。

  两人很想问林衍这两位夫子的来头,无奈林衍一直看着自己的娘子,完全无视了他们二人。

  陆山长见识到宋瑶枝的才能,也终于明白何世清没有夸大其词,他甚至觉得何世清对宋瑶枝的评价有些轻描淡写了。

  何世清对这个账本感兴趣,拉住宋瑶枝跟他讲里面的细节。

  陆山长见此有些无奈,何世清道:“这两位学子后天要参加青篱书院的考试,是个不错的苗子。”

  意思便是让陆山长不要跟他抢宋瑶枝了,去做他这个山长该做的事情去吧。

  陆山长见此,也不再与何世清抢人,便和宋祁安、何文宇聊天。

  经过刚才何世清的一番话,宋祁安和何文宇心思都认真了不少。

  陆山长和两人谈了好一会儿,这两人能考上秀才,基础知识也算不错,就是一些策论政见比较稚嫩。

  如何世清所说,若多加培养,也是不错的苗子。

  几人谈了好一会儿,门口便停了几辆马车,糕点铺的众人回来了。

  林衍便和何世清、陆山长介绍了大伙儿。

  大伙儿有礼貌地对两人行礼,随后便各自去忙了。

  看着这些年纪小小的孩子,眼神清澈,行事张弛有度,何世清、陆山长又对林衍和宋瑶枝称赞再次提了一个度。

  再看原本觉得是不错苗子的宋祁安和何文宇两人,此时觉得他们应该会有一番造化。

  于是乎,陆山长当面便通知他们不用参加后天的书院考试,十天内直接去书院报到。

  宋祁安和何文宇两人懵了,一时间反应不过来,这夫子啥意思?

  林衍看着呆呆的两人,出言道:

  “你们还不赶紧谢谢陆山长,陆山长直接给你们免试入读青篱书院了。”

  两人这才反应过来,这,这就是青篱书院的陆山长,哪里是林衍所说的普通夫子。

  两人赶紧行礼,“谢谢陆山长的垂爱,学生定当焚膏继晷,以报山长与夫子青蓝之望。”

  这真是人在家中坐,馅饼从天上掉,刚好砸到他们头上。

  从来没敢想过的好事,居然就发生在他们身上。

  两人心中万分激动,但在山长和夫子面前,两人努力压下心中的激动,但微红的眼眶还是出卖了他们。

  陆山长和蔼可亲地笑了笑,示意他们不必多礼。

  随后林衍又介绍何世清给两人认识,“这是我的先生,何世清何先生。”

  林衍没有过多地介绍何世清,因为他不需要,任何一个读书人就没有不认识何世清的。

  什么?

  林衍刚刚说这是谁?

  两人激动得跳了起来,这次真的是激动得毫不掩饰,不,是掩饰都掩饰不了的激动。

  两人语无伦次道:“何,何大儒,您,您好。”

  “学,学生,刚刚,在您面前班门弄斧了,望,望您不要见怪。”

  又是何世清的小迷弟,何世清已经见怪不怪这样的场面,笑呵呵道:

  “今天没有什么大儒,今天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夫子,来自己学生家做客。你们不必拘谨。”

  话说,倒是林衍和宋瑶枝见自己时很镇定,果然是自己的学生,成熟稳重,何世清心道。

  很快晚膳便准备好了,本来林衍是准备自己、宋祁安、何文宇三人与两位先生同一桌的,但是何世清和陆山长随意坐到二娃他们一桌。

  他们想和二娃这群孩子聊天,既然何世清和陆山长有此意,林衍也没有意见。

  林衍和宋瑶枝也随意坐到其他桌上,宋祁安和何文宇则跟着林衍同一桌。

  只是他们两人今天太激动了,见到了两位偶像,还获得免考入读青篱书院的机会,一大桌子的美食就没那么吸引了。

  他们也知道了林衍的用心良苦,对林衍很是感激,两人不停地给林衍夹菜,看着碗里冒尖的菜,林衍有些哭笑不得。

  何世清和陆山长那一桌,孩子们不知道这两人的身份,就只当他们是老爷爷长辈一般对待,时不时给他们夹菜。

  孩子们被齐婆婆教导了一年多,吃饭也是规规矩矩、细嚼慢咽,完全看不出是曾经的乞丐身份。

  面对何世清和陆山长的问题,就连最小的十一娃也能做到条理清晰,有条不紊地回答。

  从孩子们的口中,何世清还知道,林衍除了安置这些孩子的生活,还给他们请了夫子,每天他们都有读书,只是今天刚好夫子休沐了。

  用完晚膳后,两位夫子都满意地回了青篱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