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魔在他心底疯长,那些关于 “她目光永远停在别人身上” 的念头,像毒蛇般啃噬着他仅剩的理智。
他宁愿阿姐的鞭子落在自己身上,宁愿她用最狠的手段对待自己,也不愿她将半分注意力分给旁人。
何辑每一声痛苦的呻吟,都像是在提醒他——阿姐对这个人,终究是不同的。
他忍不住踹翻身边的案几,瓷器碎裂的声响在殿内回荡,却驱不散心头那股蚀骨的嫉妒。
‘该死!’
刘楚玉端坐在龙椅上,听着底下大臣们七嘴八舌的劝谏,心里忍不住咒骂!
“陛下,国祚绵延,子嗣为重,还请陛下广纳后宫,以固国本。”
“是啊!陛下,前朝动乱刚平,正需皇嗣安定人心,还望陛下三思。”
“陛下,臣有一子甘愿入宫。”
……
一声声 “广纳后宫”,密密麻麻扎进刘楚玉血肉里。
她不是不愿,只是觉得这场景荒诞得可笑。
从前身为公主,不过是养了几个面首,就被群臣指着鼻子骂 “淫乱宫闱、败坏纲常”,唾沫星子几乎要将她淹死;
如今登了帝位,反倒被这群人追着劝 “广纳后宫”,仿佛她的身体成了生育工具,后宫成了必须填满的粮仓。
她刚登基不久,江山还在摇晃,流民的哭声犹在耳畔,吏治的积弊盘根错节,这些人不想着如何安抚百姓、整顿吏治,反倒急着往她后宫里塞人。
他们嘴上说着 ‘祖制’‘国本’,眼底藏的却是争权夺利的算盘。
好似谁家儿子先入了她的眼,将来若能诞下皇子,便等于攥住了半个天下,这心思昭然若揭,龌龊得让她作呕。
刘楚玉深吸一口气,将涌到喉头的冷笑咽回去,沉声道:“此事容后再议……退朝。”
回到御书房,她抓起案上奏折狠狠掷向地面。
折页四散飞落,墨汁从裂开的卷轴中渗出,在青砖上蜿蜒出狰狞的痕迹,像极了当年那些御史用朱砂笔写下的弹劾奏章上,一道道刺目的红批。
而后,连饮两杯凉茶,茶水顺着脖颈淌进衣襟,带来一丝凉意,可心底的火气却烧得更旺。
窗外阳光炽烈,照得殿内亮如白昼,可满地的笔墨却显得格外刺眼,似乎朱笔、奏折,都在无声地嘲弄她如今的处境。
笑她从前是任人唾骂的浪荡公主,如今是被人算计的生育工具,无论身份如何变,都逃不开被人用 ‘男女之事’衡量的命。
“一群狼心狗肺的东西。” 她低声骂了句,指尖攥得发白。
宋国百废待兴,她夜夜难眠想的是如何让百姓安康,他们却在算计她的后宫、她的子嗣,把江山社稷当成了家族富贵的赌注。
怒意尚未平息,殿门处的珠帘忽地轻响。
溪诏一袭墨色锦衣,不知何时已立于对侧,唇角噙着那抹惯常的笑意,可那双多情的眸子此刻却沉静得出奇,目光穿透晃动的光影,直直落在她微蹙的眉间。
“陛下为何事忧心?”声音放得极轻,像在哄个闹脾气的孩子,指尖却不着痕迹地按住了她面前那本奏章。
刘楚玉抬眸,眼尾微微上挑的弧度依旧妩媚,眼底却凝着寒意:“还不是那些老顽固……” 指尖轻叩案几,三言两语将朝堂之事道来,每个字都裹着心底的怨气。
溪诏闻言,挑了挑眉,唇角笑意更深了:“那陛下可有人选?”
刘楚玉一怔,指腹不自觉按上小腹,那里还只是微微隆起的弧度,却藏着一个鲜活的生命。
“没有。”
溪诏见状向前一步,腰腹处的玉佩不经意扫过案角,发出清脆的响:“那陛下觉得我如何?”
刘楚玉抬眼睨他,唇角勾起一抹讥诮:“国师要自荐枕席?”
“有何不可?再说我们……”
“不好……”
溪诏的话被打断……
殿门 “吱呀” 推开。
刘子业斜倚在门框上,手里把玩着颗蜜饯,一双黑眸笑意盈盈:“溪诏,你已经是国师了,阿姐还让碧落教重回祖庭,为皇室效力,对你已经不错了,莫要得寸进尺。”
溪诏淡笑转身,文武袖在空中划出利落的弧度:“小阿业,真让人寒心。前几日是谁拉着我的袖子求帮忙?这才几天啊,就过河拆桥。”
“那不一样!” 刘子业吞下蜜饯,几步跳进来,玄色靴底碾过地上的宣纸,“那是为了阿姐,可不是为了你。”
“哦?那我如今也是为了陛下分忧。”
“你分明是想占阿姐便宜!”
“总好过某些人只会打打杀杀。”
“论打打杀杀我哪里及你半分?”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像极了争食的狼与狸,吵吵嚷嚷间竟让御书房里凝滞的空气活络了几分。
反倒是刘楚玉眉头越蹙越紧,指节抵在太阳穴上重重揉了两下,伸手将茶盏往案上重重一搁:“都出去。”
瓷盏与檀木相击的脆响让刘子业霎时噤声。
少年天子扁了扁嘴,袖中的手悄悄攥紧蟒纹衣角,脚下却像生了根似的纹丝不动。
溪诏也收了笑,垂眸立在一旁。
御书房内的空气凝固一瞬,只剩下窗外风吹树叶的沙沙声。
刘楚玉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眼底的烦躁已化为不容置喙的威严:“朕说,出去。”
刘子业这才不情不愿地挪了步,走到门口时还回头瞪了溪诏一眼,那模样活像只被抢了食的狸猫。
溪诏对着他的背影勾了勾唇角,随即也躬身告退,轻轻带上了殿门。
殿内终于安静下来,刘楚玉却没了半分处理政务的心思。
她缓步踱至窗前,望着日影自东廊渐渐西斜,在窗棂上投下细长的金线,指尖无意识地描摹着光影的轨迹。
肚子里的孩子似乎感受到她的烦躁,轻轻动了一下,那微弱的触感让她心头一软,随即又被更深的复杂情绪淹没——疯狂的报复欲与一丝连自己都不愿承认的纠结,在她心底交织翻涌。
宫漏声歇时,檐角最后一道霞光也被夜色吞噬。
琉璃瓦渐渐浮起泠泠清辉,像有谁将整条银河泼洒在了九重宫阙之上。
刘楚玉裹着玄色常服,螭纹墨玉在腰间随步晃荡。独自行过月华流淌的回廊,缎鞋踏碎满地清辉。
掌心玉瓶被反复摩挲,釉质的凉意丝丝渗入肌理,堪堪镇住血脉里奔涌的燥热。
偏殿门隙透出浓重黑暗,死寂中忽然漏出几声抽气,像钝刀在生锈的皮囊里拉扯。
他宁愿阿姐的鞭子落在自己身上,宁愿她用最狠的手段对待自己,也不愿她将半分注意力分给旁人。
何辑每一声痛苦的呻吟,都像是在提醒他——阿姐对这个人,终究是不同的。
他忍不住踹翻身边的案几,瓷器碎裂的声响在殿内回荡,却驱不散心头那股蚀骨的嫉妒。
‘该死!’
刘楚玉端坐在龙椅上,听着底下大臣们七嘴八舌的劝谏,心里忍不住咒骂!
“陛下,国祚绵延,子嗣为重,还请陛下广纳后宫,以固国本。”
“是啊!陛下,前朝动乱刚平,正需皇嗣安定人心,还望陛下三思。”
“陛下,臣有一子甘愿入宫。”
……
一声声 “广纳后宫”,密密麻麻扎进刘楚玉血肉里。
她不是不愿,只是觉得这场景荒诞得可笑。
从前身为公主,不过是养了几个面首,就被群臣指着鼻子骂 “淫乱宫闱、败坏纲常”,唾沫星子几乎要将她淹死;
如今登了帝位,反倒被这群人追着劝 “广纳后宫”,仿佛她的身体成了生育工具,后宫成了必须填满的粮仓。
她刚登基不久,江山还在摇晃,流民的哭声犹在耳畔,吏治的积弊盘根错节,这些人不想着如何安抚百姓、整顿吏治,反倒急着往她后宫里塞人。
他们嘴上说着 ‘祖制’‘国本’,眼底藏的却是争权夺利的算盘。
好似谁家儿子先入了她的眼,将来若能诞下皇子,便等于攥住了半个天下,这心思昭然若揭,龌龊得让她作呕。
刘楚玉深吸一口气,将涌到喉头的冷笑咽回去,沉声道:“此事容后再议……退朝。”
回到御书房,她抓起案上奏折狠狠掷向地面。
折页四散飞落,墨汁从裂开的卷轴中渗出,在青砖上蜿蜒出狰狞的痕迹,像极了当年那些御史用朱砂笔写下的弹劾奏章上,一道道刺目的红批。
而后,连饮两杯凉茶,茶水顺着脖颈淌进衣襟,带来一丝凉意,可心底的火气却烧得更旺。
窗外阳光炽烈,照得殿内亮如白昼,可满地的笔墨却显得格外刺眼,似乎朱笔、奏折,都在无声地嘲弄她如今的处境。
笑她从前是任人唾骂的浪荡公主,如今是被人算计的生育工具,无论身份如何变,都逃不开被人用 ‘男女之事’衡量的命。
“一群狼心狗肺的东西。” 她低声骂了句,指尖攥得发白。
宋国百废待兴,她夜夜难眠想的是如何让百姓安康,他们却在算计她的后宫、她的子嗣,把江山社稷当成了家族富贵的赌注。
怒意尚未平息,殿门处的珠帘忽地轻响。
溪诏一袭墨色锦衣,不知何时已立于对侧,唇角噙着那抹惯常的笑意,可那双多情的眸子此刻却沉静得出奇,目光穿透晃动的光影,直直落在她微蹙的眉间。
“陛下为何事忧心?”声音放得极轻,像在哄个闹脾气的孩子,指尖却不着痕迹地按住了她面前那本奏章。
刘楚玉抬眸,眼尾微微上挑的弧度依旧妩媚,眼底却凝着寒意:“还不是那些老顽固……” 指尖轻叩案几,三言两语将朝堂之事道来,每个字都裹着心底的怨气。
溪诏闻言,挑了挑眉,唇角笑意更深了:“那陛下可有人选?”
刘楚玉一怔,指腹不自觉按上小腹,那里还只是微微隆起的弧度,却藏着一个鲜活的生命。
“没有。”
溪诏见状向前一步,腰腹处的玉佩不经意扫过案角,发出清脆的响:“那陛下觉得我如何?”
刘楚玉抬眼睨他,唇角勾起一抹讥诮:“国师要自荐枕席?”
“有何不可?再说我们……”
“不好……”
溪诏的话被打断……
殿门 “吱呀” 推开。
刘子业斜倚在门框上,手里把玩着颗蜜饯,一双黑眸笑意盈盈:“溪诏,你已经是国师了,阿姐还让碧落教重回祖庭,为皇室效力,对你已经不错了,莫要得寸进尺。”
溪诏淡笑转身,文武袖在空中划出利落的弧度:“小阿业,真让人寒心。前几日是谁拉着我的袖子求帮忙?这才几天啊,就过河拆桥。”
“那不一样!” 刘子业吞下蜜饯,几步跳进来,玄色靴底碾过地上的宣纸,“那是为了阿姐,可不是为了你。”
“哦?那我如今也是为了陛下分忧。”
“你分明是想占阿姐便宜!”
“总好过某些人只会打打杀杀。”
“论打打杀杀我哪里及你半分?”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像极了争食的狼与狸,吵吵嚷嚷间竟让御书房里凝滞的空气活络了几分。
反倒是刘楚玉眉头越蹙越紧,指节抵在太阳穴上重重揉了两下,伸手将茶盏往案上重重一搁:“都出去。”
瓷盏与檀木相击的脆响让刘子业霎时噤声。
少年天子扁了扁嘴,袖中的手悄悄攥紧蟒纹衣角,脚下却像生了根似的纹丝不动。
溪诏也收了笑,垂眸立在一旁。
御书房内的空气凝固一瞬,只剩下窗外风吹树叶的沙沙声。
刘楚玉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眼底的烦躁已化为不容置喙的威严:“朕说,出去。”
刘子业这才不情不愿地挪了步,走到门口时还回头瞪了溪诏一眼,那模样活像只被抢了食的狸猫。
溪诏对着他的背影勾了勾唇角,随即也躬身告退,轻轻带上了殿门。
殿内终于安静下来,刘楚玉却没了半分处理政务的心思。
她缓步踱至窗前,望着日影自东廊渐渐西斜,在窗棂上投下细长的金线,指尖无意识地描摹着光影的轨迹。
肚子里的孩子似乎感受到她的烦躁,轻轻动了一下,那微弱的触感让她心头一软,随即又被更深的复杂情绪淹没——疯狂的报复欲与一丝连自己都不愿承认的纠结,在她心底交织翻涌。
宫漏声歇时,檐角最后一道霞光也被夜色吞噬。
琉璃瓦渐渐浮起泠泠清辉,像有谁将整条银河泼洒在了九重宫阙之上。
刘楚玉裹着玄色常服,螭纹墨玉在腰间随步晃荡。独自行过月华流淌的回廊,缎鞋踏碎满地清辉。
掌心玉瓶被反复摩挲,釉质的凉意丝丝渗入肌理,堪堪镇住血脉里奔涌的燥热。
偏殿门隙透出浓重黑暗,死寂中忽然漏出几声抽气,像钝刀在生锈的皮囊里拉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