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身着绯红色孔雀补子官服的叶轩出现在朱元璋面前。
“叶卿,想必你已明了朕召你进宫之意。”朱元璋开门见山地说。
叶轩自然心知肚明,礼部官员已向他透露过此事。
本届乡试人数锐减,这对于旨在通过科举选拔官员的朱元璋而言,无疑意味着朝廷可用之才减少,他对此颇为不悦。
“叶卿,朕深知你才华横溢。”
“对你的识人之能从无怀疑。”
“但你出的题目,委实太难了。”
叶轩一时语塞,随即委婉回应:
“皇上,臣已尽力降低考题难度。”
“其实乡试题目难度适中。”
“只要考生解题思路正确,便可通过。”
朱元璋揉了揉额头。
“考题难度暂且不论。”
“单说这一届秋闱中举人数,较往年几乎减半。”
“叶卿,朝廷正值用人之时。”
“亟需更多人才啊。”
“大明正日益强盛,官员需求俱增,单论高丽,地域辽阔,亟需官员治理。”
“老四目前采取军事管制。”
“这非长久之策。”
“故考虑派遣大明官员至高丽,协助老四管理广袤地域。”
“至于高丽民众,难以信任。”
“让他们掌管要害之地,实难安心。”
“且隐患重重,恐对老四构成威胁。”
“因此,派遣大明官员更为妥当。”
“自家人,用得放心。”
“如此,也不必忧虑高丽人生事,老四亦能安稳统治高丽。”
“叶卿,此计如何?”
叶轩表面附和朱元璋,内心却颇为无奈。
他洞悉了朱元璋的真实意图:欲借派遣官员之手,掌控高丽,实则削弱朱棣权势,使其徒有虚名。
当初朱元璋允诺,藩王征服之地即为藩国,可自治。
而今此举,无疑是违背前言,剥夺藩王实权。
藩王之位虽存,有权无权,天壤之别。
再者,高丽已为朱棣藩国,地域虽广,朱棣既可任用本地官员,亦可提拔高丽人士,管理非难事。
何须朱元璋插手?
实则,朱元璋意在夺权,欲将高丽据为己有,以制衡藩王。
美其名曰为子考虑,实则虚伪至极。
“叶卿,高丽需我大明官员治理,而今朝中官员匮乏。”
“那便需比往年多选些官员。”
“可如今中举人数锐减。”
“这可如何是好?”
朱元璋面带忧虑。
他欲让叶轩主持科举,选出更多为朝廷效力之才,不料叶轩筛选之下,人数愈发稀少,乡试中举者不及往届半数。
如此下去,何谈派遣官员至高丽?
加之朱标、徐达已征服东瀛大半,他亦需派遣官员管理东瀛。
官员,实在是太少了!
他渴求更多官员!
“皇上以为该如何是好?”
叶轩问道。
乡试结果已出,人选已定,且得朱元璋认可,岂有反悔之理?
然朱元璋之意,究竟何为?
事已至此,难道还能回炉重造?
不过,选拔更多人才,亦非无解。
另寻他法亦可。
……
叶轩思绪纷飞之际,朱元璋开口了。
“朕欲让你考量,能否给予落榜考生再试之机。”
“试题难度过高,落榜者怨声载道。”
“若再予选拔之机,既可平息怨念,亦可为朝廷增添人手。”
叶轩眉宇轻蹙,“皇上之意,是让落榜考生重考,即补考?”
“正是!”
朱元璋颔首。
他心中暗赞叶轩聪慧,能迅速领悟其意。
补考之事,叶轩自是熟悉。
前世,考试不及格者,常有补考之举。
不过是重新出题,再考一次罢了。
有何难哉?
叶轩离了皇宫,步入礼部。
“叶大人,您竟亲自来了。”
“叶大人。”
礼部众官员见叶轩,皆露惊异之色。
叶轩鲜少至礼部,此刻现身,实乃稀奇。
乡试既已落幕,礼部于叶轩而言,暂无要务。
常理之中,叶轩身影难觅。
然而,他却在此刻出现。
“于乾、海宽。”
“速将礼部所有科举考官召集。”
“吾等又有新任。”
于乾等人面露疑惑。
乡试既毕,何来新事?
待杨乾知、顾江陵等考官齐聚,叶轩传达了上意。
落榜考生,可获补考之机。
叶轩言:
“通知那些才情出众却落榜的考生,来京补考。”
“补考通过者,皆赐予举人身份。”
第339章 大明CPU大师!叶轩
“啊!”
“上意果真如此?”
“落榜考生可补考,且通过即为举人?”
“前所未有啊!”
“还能补考,这届落榜考生待遇过厚了吧?”
于乾等人惊骇万分。
补考一事,大明开国至今,未尝有之!
“叶兄,上意真要落榜考生补考?”
杨乾知审慎问道。
叶轩答:
“自然,乃皇上亲言。”
“落榜考生怨言颇多。”
“为平此怨,皇上特允有才落榜者补考。”
“大明官员匮乏,皇上此举,意在增员。”
闻叶轩此言,众人对补考再无异议。
随即忙碌开来,筛选试卷优异却落榜的考生。
“此考生如何?”
“字迹端丽。”
“文笔亦佳。”
“此考生不堪大用,文笔与字迹尚可,但解题思维贫瘠,理解力欠佳,题目尚未通透,学识自然有限。”
“那这一位呢?”
“解题思维尚算清晰。”
“只是文笔稍显逊色。”
“这名考生勉强可列入候选。”
……
杨乾知等人逐一翻阅乡试落榜考生的试卷,试图从中挑出文采尚可之辈。
时光匆匆,夜幕悄然降临。
杨乾知等人却毫不犹豫地点亮烛火,决心加班加点。
叶轩心中暗叹:
这群人真是够拼的,俸禄微薄,还如此内卷,实在……令人钦佩。
叶轩自知无法与他们比肩,但作为科举主考官,他怎能在下属未离席前独自离去?
于是,叶轩站起身,神色庄重地说:
“选拔补考考生责任重大,我们必须审慎行事。天色已晚,诸位还是先回去养精蓄锐,明日再战。”
“若今日疲惫不堪,明日又怎能全神贯注地选拔补考考生?我可不希望看到你们明日顶着黑眼圈,精神萎靡地前来。”
杨乾知等人闻言一愣,随即心生感动。
叶轩真是体贴,担心他们精力不足,影响选拔。
若是换成朱元璋,定会让他们不眠不休地工作。
杨乾知等人觉得叶轩言之有理,今日若不休息好,明日何来精神选拔补考考生?
此事万万马虎不得。
“那我们便先回去休息,养足精神,明日再继续选拔补考考生。”
杨乾知等人收拾好试卷,随后离去。
叶轩心中暗自庆幸,终于找到了不加班的理由。
接下来的几日,叶轩带领着杨乾知等人继续筛选补考名单。
最终,上千名需补考的考生被甄选而出。
他们的试卷表现尚可,却遗憾未入榜单。
简而言之,他们具备些许才情,却不够出众。
随后,礼部发布通告,召集这批乡试落选的考生前往京城参加补考。
补考的公告与名单遍布大明城的每个角落。
军士刚贴上公告,便被好奇的民众团团围住。
“名单上的乡试落榜者可前往京城补考。”
“补考通过者,能直接成为举人?”
“哇——!!!”
“补考?”
“还有这等好事?”
围观的人群中,不乏同样落榜的秀才,他们对公告的内容惊喜交加。
没想到还有补考的机会!
一旦通过,便能跻身举人行列,为朝廷效力,甚至步入仕途!
这简直是意外的恩赐!
他们满怀激动地浏览着补考名单。
“我在上面!”
“我被挑中了!!”
“我也有资格去京城补考!!”
“我也被选了!!”
那些被选中的落榜考生,兴奋得欢呼雀跃。
“那边为何如此喧嚣?”
同样是乡试落榜,且已落榜两次的杨春,注意到不远处城墙下人群聚集,还隐约听见有人激动地喊着“我被选中了”之类的字眼。
本是外出购买纸张的杨春,不由自主地走近,看到了城墙上的公告。
“补考?”
杨春阅读公告内容,愣了几秒后才回过神来。
他心中激动万分。
这意味着,自己也有机会补考,成为举人?
他继续浏览名单。
杨春。
自己的名字赫然在目。
这意味着他也能进京补考。
杨春的心情由阴转晴。
原本以为乡试落榜后,还需苦等三年。
没想到竟又迎来了一次宝贵的机会。
“听说补考的主考官还是叶轩。”
“叶轩?要是题目还像之前那么难,补考也难通过啊。”
“但叶轩给了我们补考的机会。”
“或许这次真能通过,成为举人!”
“叶轩真是大好人。”
“没有他,我们还得等三年才能再考。”
“不管怎样,尽力一试吧。”
杨春无意中听到旁人的议论。
叶轩?补考和他有关?是他安排的补考?
叶轩真是好人,又给落榜的我们一次机会。
补考的消息迅速传开,被选中的考生纷纷称赞叶轩,认为是他给了他们新希望。
“叮!名望值提升!”
叶轩听到脑海中的系统提示,有些惊讶。
这些考生已经被他虐习惯了?现在给点小恩小惠就这么感激?
这或许是个增加名望值的好办法。
叶轩开始思考,是否能利用这些考生。
而那些补考考生,正满怀欢喜地收拾行李,前往京城,全然不知已被叶轩注意。
经过长途旅行,他们终于抵达京城。
“叶卿,想必你已明了朕召你进宫之意。”朱元璋开门见山地说。
叶轩自然心知肚明,礼部官员已向他透露过此事。
本届乡试人数锐减,这对于旨在通过科举选拔官员的朱元璋而言,无疑意味着朝廷可用之才减少,他对此颇为不悦。
“叶卿,朕深知你才华横溢。”
“对你的识人之能从无怀疑。”
“但你出的题目,委实太难了。”
叶轩一时语塞,随即委婉回应:
“皇上,臣已尽力降低考题难度。”
“其实乡试题目难度适中。”
“只要考生解题思路正确,便可通过。”
朱元璋揉了揉额头。
“考题难度暂且不论。”
“单说这一届秋闱中举人数,较往年几乎减半。”
“叶卿,朝廷正值用人之时。”
“亟需更多人才啊。”
“大明正日益强盛,官员需求俱增,单论高丽,地域辽阔,亟需官员治理。”
“老四目前采取军事管制。”
“这非长久之策。”
“故考虑派遣大明官员至高丽,协助老四管理广袤地域。”
“至于高丽民众,难以信任。”
“让他们掌管要害之地,实难安心。”
“且隐患重重,恐对老四构成威胁。”
“因此,派遣大明官员更为妥当。”
“自家人,用得放心。”
“如此,也不必忧虑高丽人生事,老四亦能安稳统治高丽。”
“叶卿,此计如何?”
叶轩表面附和朱元璋,内心却颇为无奈。
他洞悉了朱元璋的真实意图:欲借派遣官员之手,掌控高丽,实则削弱朱棣权势,使其徒有虚名。
当初朱元璋允诺,藩王征服之地即为藩国,可自治。
而今此举,无疑是违背前言,剥夺藩王实权。
藩王之位虽存,有权无权,天壤之别。
再者,高丽已为朱棣藩国,地域虽广,朱棣既可任用本地官员,亦可提拔高丽人士,管理非难事。
何须朱元璋插手?
实则,朱元璋意在夺权,欲将高丽据为己有,以制衡藩王。
美其名曰为子考虑,实则虚伪至极。
“叶卿,高丽需我大明官员治理,而今朝中官员匮乏。”
“那便需比往年多选些官员。”
“可如今中举人数锐减。”
“这可如何是好?”
朱元璋面带忧虑。
他欲让叶轩主持科举,选出更多为朝廷效力之才,不料叶轩筛选之下,人数愈发稀少,乡试中举者不及往届半数。
如此下去,何谈派遣官员至高丽?
加之朱标、徐达已征服东瀛大半,他亦需派遣官员管理东瀛。
官员,实在是太少了!
他渴求更多官员!
“皇上以为该如何是好?”
叶轩问道。
乡试结果已出,人选已定,且得朱元璋认可,岂有反悔之理?
然朱元璋之意,究竟何为?
事已至此,难道还能回炉重造?
不过,选拔更多人才,亦非无解。
另寻他法亦可。
……
叶轩思绪纷飞之际,朱元璋开口了。
“朕欲让你考量,能否给予落榜考生再试之机。”
“试题难度过高,落榜者怨声载道。”
“若再予选拔之机,既可平息怨念,亦可为朝廷增添人手。”
叶轩眉宇轻蹙,“皇上之意,是让落榜考生重考,即补考?”
“正是!”
朱元璋颔首。
他心中暗赞叶轩聪慧,能迅速领悟其意。
补考之事,叶轩自是熟悉。
前世,考试不及格者,常有补考之举。
不过是重新出题,再考一次罢了。
有何难哉?
叶轩离了皇宫,步入礼部。
“叶大人,您竟亲自来了。”
“叶大人。”
礼部众官员见叶轩,皆露惊异之色。
叶轩鲜少至礼部,此刻现身,实乃稀奇。
乡试既已落幕,礼部于叶轩而言,暂无要务。
常理之中,叶轩身影难觅。
然而,他却在此刻出现。
“于乾、海宽。”
“速将礼部所有科举考官召集。”
“吾等又有新任。”
于乾等人面露疑惑。
乡试既毕,何来新事?
待杨乾知、顾江陵等考官齐聚,叶轩传达了上意。
落榜考生,可获补考之机。
叶轩言:
“通知那些才情出众却落榜的考生,来京补考。”
“补考通过者,皆赐予举人身份。”
第339章 大明CPU大师!叶轩
“啊!”
“上意果真如此?”
“落榜考生可补考,且通过即为举人?”
“前所未有啊!”
“还能补考,这届落榜考生待遇过厚了吧?”
于乾等人惊骇万分。
补考一事,大明开国至今,未尝有之!
“叶兄,上意真要落榜考生补考?”
杨乾知审慎问道。
叶轩答:
“自然,乃皇上亲言。”
“落榜考生怨言颇多。”
“为平此怨,皇上特允有才落榜者补考。”
“大明官员匮乏,皇上此举,意在增员。”
闻叶轩此言,众人对补考再无异议。
随即忙碌开来,筛选试卷优异却落榜的考生。
“此考生如何?”
“字迹端丽。”
“文笔亦佳。”
“此考生不堪大用,文笔与字迹尚可,但解题思维贫瘠,理解力欠佳,题目尚未通透,学识自然有限。”
“那这一位呢?”
“解题思维尚算清晰。”
“只是文笔稍显逊色。”
“这名考生勉强可列入候选。”
……
杨乾知等人逐一翻阅乡试落榜考生的试卷,试图从中挑出文采尚可之辈。
时光匆匆,夜幕悄然降临。
杨乾知等人却毫不犹豫地点亮烛火,决心加班加点。
叶轩心中暗叹:
这群人真是够拼的,俸禄微薄,还如此内卷,实在……令人钦佩。
叶轩自知无法与他们比肩,但作为科举主考官,他怎能在下属未离席前独自离去?
于是,叶轩站起身,神色庄重地说:
“选拔补考考生责任重大,我们必须审慎行事。天色已晚,诸位还是先回去养精蓄锐,明日再战。”
“若今日疲惫不堪,明日又怎能全神贯注地选拔补考考生?我可不希望看到你们明日顶着黑眼圈,精神萎靡地前来。”
杨乾知等人闻言一愣,随即心生感动。
叶轩真是体贴,担心他们精力不足,影响选拔。
若是换成朱元璋,定会让他们不眠不休地工作。
杨乾知等人觉得叶轩言之有理,今日若不休息好,明日何来精神选拔补考考生?
此事万万马虎不得。
“那我们便先回去休息,养足精神,明日再继续选拔补考考生。”
杨乾知等人收拾好试卷,随后离去。
叶轩心中暗自庆幸,终于找到了不加班的理由。
接下来的几日,叶轩带领着杨乾知等人继续筛选补考名单。
最终,上千名需补考的考生被甄选而出。
他们的试卷表现尚可,却遗憾未入榜单。
简而言之,他们具备些许才情,却不够出众。
随后,礼部发布通告,召集这批乡试落选的考生前往京城参加补考。
补考的公告与名单遍布大明城的每个角落。
军士刚贴上公告,便被好奇的民众团团围住。
“名单上的乡试落榜者可前往京城补考。”
“补考通过者,能直接成为举人?”
“哇——!!!”
“补考?”
“还有这等好事?”
围观的人群中,不乏同样落榜的秀才,他们对公告的内容惊喜交加。
没想到还有补考的机会!
一旦通过,便能跻身举人行列,为朝廷效力,甚至步入仕途!
这简直是意外的恩赐!
他们满怀激动地浏览着补考名单。
“我在上面!”
“我被挑中了!!”
“我也有资格去京城补考!!”
“我也被选了!!”
那些被选中的落榜考生,兴奋得欢呼雀跃。
“那边为何如此喧嚣?”
同样是乡试落榜,且已落榜两次的杨春,注意到不远处城墙下人群聚集,还隐约听见有人激动地喊着“我被选中了”之类的字眼。
本是外出购买纸张的杨春,不由自主地走近,看到了城墙上的公告。
“补考?”
杨春阅读公告内容,愣了几秒后才回过神来。
他心中激动万分。
这意味着,自己也有机会补考,成为举人?
他继续浏览名单。
杨春。
自己的名字赫然在目。
这意味着他也能进京补考。
杨春的心情由阴转晴。
原本以为乡试落榜后,还需苦等三年。
没想到竟又迎来了一次宝贵的机会。
“听说补考的主考官还是叶轩。”
“叶轩?要是题目还像之前那么难,补考也难通过啊。”
“但叶轩给了我们补考的机会。”
“或许这次真能通过,成为举人!”
“叶轩真是大好人。”
“没有他,我们还得等三年才能再考。”
“不管怎样,尽力一试吧。”
杨春无意中听到旁人的议论。
叶轩?补考和他有关?是他安排的补考?
叶轩真是好人,又给落榜的我们一次机会。
补考的消息迅速传开,被选中的考生纷纷称赞叶轩,认为是他给了他们新希望。
“叮!名望值提升!”
叶轩听到脑海中的系统提示,有些惊讶。
这些考生已经被他虐习惯了?现在给点小恩小惠就这么感激?
这或许是个增加名望值的好办法。
叶轩开始思考,是否能利用这些考生。
而那些补考考生,正满怀欢喜地收拾行李,前往京城,全然不知已被叶轩注意。
经过长途旅行,他们终于抵达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