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百姓深感主公大恩-《三国凭实力截胡》

  小雨一直下个不停。

  县府。

  韩明站在庭院中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无奈地摇了摇头。

  没想到出兵的第二天就开始下雨,让大军安营扎寨后便带着几个文武来了昌邑。

  雨也没停,如今已经连下了一个周。

  虽然下雨对庄稼好,但影响交战了。

  没一会儿,郭嘉和荀攸周云来到庭院。

  三人看见韩明,也是赶忙过来行礼。

  “拜见主公!”

  “诸位免礼!”

  韩明微微点头。

  他知道,三人一起来,应该是有了各地情报了。

  他将三人带到一旁的亭子里。

  四人就站在亭子里看雨。

  郭嘉看了看雨,又看向韩明,开口道:

  “主公,我等已探得各地情报。”

  “嗯!”

  韩明点点头:“说吧!”

  郭嘉回道:“袁绍大军早已到了彭城,曹操发兵前往汉中。”

  “刘表刘璋眼下正按兵不动,看来两人是打算观望。”

  “不过刘璋想必是要稳定益州内部局势。”

  “但要不了多久,或许刘璋要增兵益州东北。”

  “袁术带兵四处攻城拔寨,据说张勋乐就等领兵两万去了广陵。”

  “刘勋桥蕤等领兵两万攻打豫州南部郡县。”

  “吕布在陈国按兵不动。”

  “西凉的马韩才结拜没多久便开始争夺西凉郡县。”

  “我并州幽州北方异族眼下也是按兵不动。”

  “对了,那个刘备一直坚守东莞,他不出兵与张合将军交战,也没有派兵偷袭或伏击张合将军兵马。”

  “此为眼下近况!”

  韩明闻言,微微点头。

  他缓缓开口转移话题:“你们说这雨还要下多久?”

  荀攸想了想,温声回道:

  “近日云卷,已向东移。”

  “天空虽乌云仍聚,但西方天际云层已现分际。”

  “此谓‘云垒如垣,夜雨昼收’。”

  “古谚云:‘云若鱼鳞,不雨也风颠’。”

  “而今云边缘渐晰,已是雨势将竭之兆。”

  “此雨,大小不一,落地四散而无核心。”

  “想来不日雨即停!”

  “不错!”

  郭嘉点点头,淡然一笑:“待雨停,我等便立刻出兵,早些败了袁绍,也好早些统一中原。”

  韩明微微点头,轻笑道:

  “你们说,袁绍会如何对抗我们呢?”

  荀攸沉吟道:“袁绍必然寻盟友,但袁绍与袁术的关系,恐怕袁术不会助他。”

  “吕布唯利是图,倒是难说。”

  “刘表守城之犬,也不会出兵徐州。”

  “如此,或袁绍与刘备联合与我们交战。”

  “但刘备定然不会尽全力,甚至刘备随时可能逃往南方。”

  “此战就是主公与袁绍的大战。”

  “袁绍大败,则败亡或逃往南方。”

  “我等大败,则退出中原。”

  “不过以主公势力,袁绍要败主公可不容易。”

  韩明闻言点了点头。

  对败袁绍他倒是很自信。

  官渡之战曹操占据了中原都还是险胜,如今袁绍只是一个徐州来对抗自己,而自己实力更是强大无比。

  袁绍要败自己可不容易。

  就算真的败了自己,自己完全可以在河北称霸。

  问题倒是不大。

  韩明想了想,又皱眉问道:

  “你们以为兖州还有多少人?”

  “主公!”

  荀攸缓缓开口:“去岁兖州饿死数十万人,还有很多逃离了兖州,恐怕人口不到两百万啊!”

  郭嘉点点头,淡然道:

  “若不是主公运冀州之粮来兖州,恐怕兖州人口有没有一百万还不好说。”

  “不错!”

  荀攸附和道:“主公也算救了兖州百万人,不,应该是两百万人。”

  郭嘉眼中光芒一闪:“眼下兖州所有百姓深感主公大恩,若是主公于兖州招兵买马,恐怕十万大军只在朝夕啊!”

  “嗯!”

  到了晚上,韩明对赵昱说了一些话。

  大多是告诉赵昱仁义治兖招收流民和在兖州屯田的策略。

  枣袛任峻等人也在兖州屯田过,所以很多事情到时候都只是水到渠成。

  倒也方便。

  两日后,雨也停了。

  韩明领着大军开始继续朝着任城而去。

  官道上,阳光明媚,去年的兖州虽然经历大旱,但现在的山上依旧是山青水绿。

  韩明等人笑吟吟地看着路边风景。

  大家边走边谈,倒也不觉得无聊。

  “若说埋伏,袁绍最适合的埋伏点便是亢父险道。”

  沮授笑着继续开口:“我军从任城前往彭城,如此亢父险道也算我军必经之路,届时遭遇埋伏是很正常的事。”

  “不错!”

  荀谌笑着点头附和道:“我军为了防止埋伏,也要做好防备。”

  “主公!”

  田丰沉声道:“虽然张辽郝昭将军有勇有谋,但战场上局势易难测,可派一支轻骑兵以为接应。”

  “嗯!”

  韩明点点头,转头看向赵云。

  “子龙,汝领两千骑兵在先锋军后方,随时接应张辽他们。”

  “诺!”

  ......

  三月初五,中午。

  亢父险道,两侧山崖陡峭,新发芽的草木在和煦的春风中瑟瑟作响。

  有些狭窄的小道蜿蜒于阴影之中,寂静中似乎透着杀机。

  张辽和郝昭看着前方的山道,两人眉头都微微皱起。

  他们知道,这里袁绍很可能派兵埋伏在两侧的某个地方。

  张辽头戴黑色铁盔,身披轻甲,手提月牙戟,一马当先。

  探马虽然说没有异常,但他还是小心警惕。

  他面容沉毅,目光如电,不断扫视着前方的崖壁。

  郝昭则勒马在他后面,他年轻的面容面容紧绷。

  不住回头,确保后军阵型在狭道中依旧保持连贯。

  “文远,此地险绝,若遇埋伏……”

  郝昭策马上前,与张辽并肩,声音压得极低。

  “吾知!”

  张辽点点头,打断他的话。

  两人派了大量探马查探,探马消息说没有异常。

  但他们知道肯定有伏兵,道始终要过的。

  不过两人也很聪明,他们过道的士卒有些分散。

  也算防止山上攻击时造成惨重伤亡。

  张辽面色严肃,道:“探马已派出三批,皆言前方无异动。”

  “然颜良非无谋之辈,传令下去,全军提速。”

  “盾备齐,刀出鞘,弩上弦,前军后队需首尾相顾。”

  他的语气沉稳如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