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光环效应-《刷视频:震惊古人》

  【三:光环效应。】

  【张三:聪明、勤劳、冲动、固执、爱嫉妒。

  李四:很爱嫉妒,冲动、固执、勤劳、聪明。】

  【这两个人,你觉得谁更好?】

  【大多数人对张三的评价比对李四的评价高,这就是陷入到了光环效应。】

  【因为对这两个人的描述是完全一样的。】

  【光环效应指的是:接触信息时,顺序很重要。】

  【第一条信息,权重更大。】

  【人们会根据第一条信息构建人、事、物的情况或故事。】

  【比如张三挺好的,虽然冲动固执,但谁没点毛病?

  李四就不太行,再聪明勤劳,他爱嫉妒、爱冲动,这人就不行!】

  【初始信息,会影响人们对事物全貌的看法。】

  【第一次和人约会,对方表现的挺好,就算后来做了一些负面的事,你还是会觉得他整体不错。】

  【很多人会觉得进口车质量就是好,国产就是差点意思。】

  【不评价他们谁好谁坏,只是大多数人都不会想去从用料、装配、测试结果等等方面去客观的研究。】

  【很多研究表明:外表好、气质佳的人会自动被认为更诚实、更聪明。】

  【一个学生写的两篇作文,如果第一篇是高分,那第二篇往往会得到比真实情况更高的分数。】

  【你当然可以放任光环效应不管,但光环效应导致的后果,需要自己买单。】

  【你会在识人、社交、消费等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做错误的决策,导致得不到想要的结果。】

  【因为光环效应带来的看法,本身就是扭曲的。】

  【有的公司在开会的时候,提前收集大家对议程的看法。

  避免第一批说话的人被赋予太多权重,尤其是避免老板先说话。

  这就是为了避免光环效应。】

  【其实避免光环效应就一个原则:当我们对人、事、物下判断的时候,记住自己正在通过有限信息,幻想出结论,提醒自己要客观。】

  ~~~~~~~

  大明,洪武年间。

  晋王瞅着朱棣端着碗越走越近,腿肚子抖得厉害,不知道还以为他在敲摩斯密码。

  他忙扯着嗓子喊:“爱屋及乌!”

  “一俊遮百丑!”

  “以貌取人!”

  朱元璋转头瞥他,眉梢一挑:“哦?你也想学你二哥,给咱讲讲天幕的理论?”

  晋王狠狠点头,声音还发颤:“爹!儿知道‘光环效应’的例子!”

  “言之有物,就许你坐着。”老朱看着他,语气松了些。

  晋王缩了缩脖子,“您……您不会翻以前的旧账吧?”

  “不会。”老朱手指天幕。

  晋王这才松了口气,咽了口唾沫道:“《资治通鉴》里记载,宋太祖那会儿,有个进士武济川,就因‘材质最陋,问对失次’,直接被黜落了。”

  “还有宋真宗时期,新喻的萧贯和胶水的蔡齐一同被皇帝召见。”

  “蔡齐‘仪状秀伟,举止端重’,皇帝心中属意于他,寇准又以‘南方下国人不宜冠多士’为由支持,蔡齐遂成为状元。”

  “黄巢、钟馗因貌失状元,虽为话本演义戏说,却也暗合此理。”

  他顿了顿,偷偷瞄了眼朱元璋。

  “最近的则是洪武四年,郭翀在殿试中原本被拟为状元,但爹您因他容貌丑陋,将状元之位换成了吴伯宗。”

  “这都是天幕说的光环效应啊。”

  朱元璋点点头,忽然问:“那依你看,咱是不是该自省自纠,把状元位还给郭翀?”

  晋王吓得立马蹦起来:“万万不可!天子无错!”

  他急着辩解,声音都高了些。

  “状元是朝廷门面!”

  “而且还是咱大明开国的第一位状元!”

  “天子当然不会以貌取人,但天下万民以貌取人者何其多也!”

  “父皇知道万民所想,为了顾全朝廷体面,才没让郭翀当状元。”

  “是天下万民愚昧无知,只会以貌取人,才导致郭翀失了状元之位!”

  “这是万民的错,不是天子的错!”

  “站起来。”老朱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

  “咱问你,要是日后有大才,偏生样貌丑,不给状元就服不了众,咱该咋办?”

  晋王“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小声嘟囔:

  “要让俺跪,就让俺跪,找这么多理由做甚?”

  老朱故作疑惑:“老三,你跪啥?”

  晋王懵了。

  “啊?您不是故意出难题为难儿臣?”

  老朱摇摇头,把他拉起来。

  “你是咱儿子,不能光提出问题不给解决办法啊,这样和那群言官有什么区别?”

  “你得学唐朝的魏征,既能提出问题,还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法子。”

  晋王红了眼圈,耷拉着脑袋。

  “爹,儿没能耐,想不出法子。”

  老朱扯着袖子给他擦眼泪,语气软下来:“咱倒有个法子,你帮咱琢磨琢磨。”

  “既然万民爱以貌取人,状元位不能给貌丑之人。”

  “那咱能不能用别的法子补偿他,比如……让他给咱儿子当师傅?”

  晋王想都没想,立马拍马屁道:“爹这法子好!太妙了!”

  朱元璋忽然咧嘴一笑,露出点坏相。

  “你也觉得好?那从你开始吧。”

  “咱就让郭翀当你师傅,教你四书五经,学仁义道德!”

  “……”

  晋王僵了片刻,苦着脸道:“爹,要不……儿还是跪着吧?”

  “老四,拿剑来!”老朱朝朱棣喊了一声。

  晋王立马改口,腰杆都直了:“爹!儿愿意!”

  “鼎甲之一当师傅,这福气旁人求都求不来!”

  “儿一定好好学!”

  ~~~~~~

  广德府。

  看到屏幕里“以初始印象断人全貌”的解说,再想起洪武四年之事,郭翀握着笔的手顿了顿,指节泛了白。

  起初是沉默,指尖无意识摩挲着书页上的墨痕。

  直到天幕说‘扭曲的看法要自己买单’,他才轻轻叹了口气,声音带着点自嘲:“原来此事,在后世竟有个这么新奇的名号。”

  旁边书童替他打抱不平:“先生,您本是状元之才,陛下因貌改授探花,这是委屈了您啊!”

  郭翀抬头望向天幕,眼底没了往日的郁结,反倒多了丝释然。

  “世人多以貌取人,陛下选状元要顾全朝廷体面,也是常理。”

  “从前只觉不公,今日才懂,是那‘容貌’二字,成了压在我身上的‘光环’。”

  “他们见我貌丑,便先入为主觉得我撑不起状元门面,连我的文章、才学,都被这‘丑’的印象盖过了。”

  他顿了顿,拿起笔继续批注,笔尖落纸沙沙响。

  “陛下虽未给状元之名,却仍授我一府之尊,也算没全被这‘光环’误了。”

  “如今天幕点破这层理,往后看人论事,倒能多份清醒,也算一桩收获。”

  书童仍替自家老爷觉得冤,“您那好友,吴老爷如今已是国子助教,已经半步迈入东宫……”

  郭翀轻打了一下书童脑袋,正色道:“雷霆雨露,皆是天恩!”

  “在东宫辅佐储君,在府县治理一方,都是为大明、为百姓做事!”

  书童揉着脑袋,应了一声,“老爷,小的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