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天下第一女侠赵姬-《刷视频:震惊古人》

  求志园外。

  在震天的喝彩声中,张幼于像个得胜归来的将军,昂首挺胸,向着求志园大门进发。

  那架势,不像是去参加文会,倒像是去接收战利品的。

  冯家的求志园确实气派,占地广阔,抵得上四五个足球场。

  园内布局精巧,一座假山拔地而起,山顶亭台乃是核心人物才能登临的“VIp包厢”。

  山下引水成溪,一座木桥是通往“权力中心”的唯一通道。

  溪边游廊环绕着小湖,算是“次等座席”。

  至于那些挤在竹林边远观的,大概只算买了“站票”。

  园内风景虽好,但张幼于暂时无缘观赏,因为他还被“卡”在大门外验票。

  门口两排彪形大汉,虽作奴仆打扮,但那鼓胀的肌肉和凌厉的眼神,分明写着“生人勿近”,摆明了是要给他个下马威。

  戚继光凑近低语,语气带着几分过来人的戏谑:“师弟,瞧见没?等你走到中间,他们便会齐声高呼你的名号,声势骇人。”

  “寻常士子,就算有准备也得吓一哆嗦,你这把年纪,若是一个不稳栽倒,那乐子可就大了,也就没脸进去了。”

  他揶揄地补充,“要不要我先帮你找团棉花塞住耳朵?”

  张幼于斜睨他一眼:“哟,师兄对这门道,倒是清楚的很啊?”

  戚继光面皮一抽,无奈道:“陛下召见时,仪仗更吓人。”

  张幼于冷哼一声,满脸不屑:“原以为师兄是儒将,没想到是个莽夫。”

  他随即下巴一扬,露出狡黠的笑容。

  “我张幼于,今日偏不如他们意!”

  “我要让他们自己出来,恭迎我进去!”

  天幕暂停播放的时候,虽不全然放的是动画片,但还是放了两部。

  说罢,张幼于猛地转身,对身后乐班一挥手!

  霎时间,一阵极其熟悉、魔性十足的旋律炸响。

  这调子经由天幕传播,早已响彻大江南北,围观百姓一听就乐了。

  只见张幼于清了清嗓子,竟跟着节奏,用他那天赋异禀的破锣嗓子高声唱起了自己填词的“侯景传奇”。

  “侯哥侯哥,你真了不得。

  慕容绍宗困不住你,杀出个南行者。

  侯哥侯哥,你真太难得。

  寿阳景再艳,没改变老侯的本色。

  拔一根毫毛,吹兵十万个,

  眨一眨眼皮,能把佛摧破。

  翻个跟头,直插丹阳里。

  抖一抖威风,台城宫阙灭!

  哪里有变都有你,哪里有叛都有哥。

  身经百战打头阵,惩恶扬善清君侧。

  你的名讳万人传,你的故事千家说。

  宇宙将军永闪烁,饿杀萧家佛!”

  歌词把南北朝反复横跳的悍将侯景那点破事编得朗朗上口,又暗含讥讽。

  一曲唱罢,不等园内反应,旋律陡然一变,成了更洗脑的《猪猪侠》。

  张幼于手舞足蹈,又唱起了“尔朱荣创业史”:

  “噜啦噜啦咧,噜啦噜啦咧。

  噜啦噜啦咧,噜啦噜啦咧。

  勇敢进京城,太后是叛逆。

  我要跑第一,要玩割据,要抗旨意,要收小弟,要刮地皮,要铸金人,要立皇帝, 不要太贪心。

  ……

  万俟丑奴被伏击,我把关中当根据地,让我们呼啦啦啦啦啦高歌一曲。

  我来谋反呀,你拍马屁。

  我要立威仪,我要去河阴。

  我要树党羽,还要加九锡。

  我要当皇帝,不能太费力。

  高欢和我心有灵犀,陈庆之也没问题。

  我已率军绕后去偷袭,元子攸做了孝明帝,这不过是禅让的前戏。

  ……

  我来谋反呀,你拍马屁。

  我要立威仪,我要去河阴。

  我要树党羽,还要加九锡。

  我要当皇帝,不能太费力,高欢和我心有灵犀。”

  这两首历史神曲一出,全场爆笑如雷。

  百姓们觉得新奇有趣,而园内复古派们,脸都绿了。

  这两首歌调子本就被天幕播放数日,三岁小孩都会唱。

  若再让他唱出第三首,比如司马懿之歌,复古派的脸面真要丢尽了。

  张幼于唱得兴起,一把夺过戚继光枪头的酒葫芦,“咕咚咕咚”灌了几口,酣畅淋漓。

  戚继光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内心哀嚎:“我的三十年陈酿啊!”

  但他也瞬间明白了张幼于的底气。

  这老小子太懂了!

  什么诗词歌赋传播最快?

  就是这种俚俗小调!

  今天这事要是不赶紧平息,明天全大明的街头巷尾,哼唱的就是这两首了。

  这就好比在后世网络时代,正儿八经发篇论文没人看,但要是做成鬼畜视频,瞬间就能冲上热搜榜首。

  复古派“文会雅集”的新闻,哪扛得住这种病毒式传播的冲击?

  不要觉得不可能,你就想想那个网络不发达,甚至座机都算奢侈品的年代,全国上下都会唱一首歌:“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炸药包我去炸学校,校长不知道,一拉线我就跑,回头一看学校就没了。”

  园主冯时可再也坐不住了,拉着张幼于的哥哥张凤翼,急匆匆赶了出来,挥手驱散了壮汉家丁。

  “张二爷!我的张二哥!”冯时可一脸苦瓜相,“您非要搅黄这文会不可吗?”

  张幼于鼻孔朝天,懒得搭理。

  张凤翼先向戚继光行礼致歉,然后对弟弟说:“二弟,让乐班散了吧,老盟主请你进去。”

  “不行!”张幼于脑袋摇得像拨浪鼓,“请乐人花了五十两,说好唱一天!”

  “现在让人走,工钱照付,我还得赔违约金,里外里亏一百两,这亏本的买卖我不干!”

  冯时可只想尽快息事宁人,掏出一张百两银票塞过去:“我补!我补总行了吧!”

  张幼于立马变脸,笑呵呵地收下,顺手递给赵姬一个眼神。

  赵姬心领神会,掏出二十两银子递给乐班头领:“十两是工钱,另外十两是冯八爷赏的!”

  乐班头领高声大喊:“谢冯八爷赏银十两!”

  冯时可眼前一黑,差点背过气去。

  十两?我特么张幼于给了一百两!

  明天全苏州都会说我冯八爷抠门抠到姥姥家了!

  走进竹林,冯时可气得直哆嗦:“老疯子!你连我都坑?”

  张幼于却一本正经地安慰:“冯兄,往好处想。”

  “第一,这两首歌必火,你花一百两就冠名赞助,偷着乐吧。”

  “你今天办文会花了几千两,能有我这传播效果?”

  “第二,”张幼于继续忽悠,“你回松江,找队乐人赏一百两,就说苏州乐人只值十两,但松江的值一百两,松江父老还不把你夸上天?”

  冯时可咬牙切齿:“我……我谢谢你全家!”

  松江倒是把我夸上天了,但我住在苏州府,我以后还出不出门了?

  ~~~~

  穿过竹林,眼前豁然开朗,小桥流水,假山亭台,等级森严。

  张幼于对戚继光耳语:“师兄,你去桥头站着,效仿张飞据水断桥,今日我给你扬名!”

  “你叫张献翼,你才像张翼德!”

  戚继光虽一脸黑线,但还是依言站定,威仪自成。

  假山上,王世贞本想和戚继光打招呼,但被汪道贯拦住。

  “盟主,元敬先生今日是对方护卫,您亲自迎接不合礼数,待我去探探口风。”

  汪道贯隔空拱手:“元敬词宗先生,别来无恙,家兄时常念叨您呐。”

  汪道贯暗示戚继光:咱们才是一边的,别站错队。

  戚继光心知肚明,朗声道:“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戚某今日只保幼于安全,文事不预!”

  汪道贯放心了:“先生多虑,今日以文会友。”

  另一边,赵姬小声问张幼于:“元敬先生是张飞,那我扮谁?”

  张幼于笑答:“巾帼不让须眉。”

  花魁不是光有姿色就行,琴棋书画、经史子集都要懂。

  所以赵姬一听,就知道张幼于说的是梁红玉。

  赵姬美目流转:“那你今日便是韩世忠,要演一出大破金兵?”

  张幼于摇头,神秘一笑:“不,今日我乃……卧龙散人。”

  恰在此时,汪道贯看到张幼于站在赵姬侧后方,出声讥讽:“啧啧,天下闻名的张幼于,竟需躲在女子身后?”

  张幼于不气不恼,反而又后退半步,彻底站在赵姬身后,高声宣言:

  “宋有梁红玉击鼓战金山,我大明亦有赵女侠单刀护知己!”

  “此女乃常山赵子龙后人,天下第一女侠赵姬,今日特来护我周全。”

  “巾帼不让须眉,岂是你们这些只知狎妓饮酒的腐儒能懂的?”

  赵姬闻言,感动得差点真哭出来,拼命忍住,维持高冷女侠人设。

  赵姬名字不叫姬,这个姬是指高档妓女,也就是俗称的花魁。

  她也不是赵子龙的后代,甚至都不姓赵,她的赵姓是老鸨子取的。

  园内自然有人认出她是秦淮花魁,但碍于规矩,无人点破。

  今日之后,她这“女侠”名头是成为美谈还是笑话,全看张幼于接下来一搏了。

  汪道贯见挑衅无效,便直入主题:“幼于先生,既来文会,不知是想切磋诗词,还是辩论时政?”

  复古派早已得知汪道贯张幼于今天砸场子,无非是想以各种诡辩证明《金瓶梅》是两位老盟主或复古派骨干所写。

  又或者证明复古派写诗仿汉唐,却写不出汉唐韵味,是因为汉唐诗人下马写诗、上马杀敌,而复古派的人只会写诗罢了。

  汪道贯心中冷笑,复古派早已备好万全之策,等着张幼于掉进预设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