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云章、景王和齐王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
许闲和林青青也是参加过几次战争的。
他们对蒙战的话非常认同,滇南土司军事力量虽然不强,但他们占尽地利与人和。
“蒙战说的没错。”
苏云章看着舆图,沉吟道:“滇南不比北方,没有一马平川的平原,到处都是崇山峻岭,瘴气泥沼,一不小心,我军就会损失惨重,而且后勤补给是非常关键的,所以我们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说着,他看向蒙战,问道:“我们先驻守元江城,然后让太子从周围省府向元江城调集粮草如何?等我们有了充足的物资补给,再定夺攻打滇南土司之事,反正这一仗我们并不着急。”
蒙战忙应声道:“其实末将就是这么想的,而且末将想再修建几座隐蔽的粮仓。”
苏云章问道:“你怕滇南土司会混入元江城,火烧粮草?”
蒙战道:“不是没有这种可能,毕竟滇南土司见朝廷不远千里之遥,调集两万精锐前来元江城,恐怕不会坐以待毙,所以我们必须做好防守。”
“还有便是让北方将士,充分适应滇南气候,熟悉滇南作战环境,这样才能在战场之上充分发挥出将士们的战斗力,降低伤亡。”
苏云章应声道:“你说的没错,那就按你的办法来。朕来负责筹措各项物资补给。”
说着,他转头看向景王和齐王,“你们两人负责两万南征大军的日常训练,尽快让将士们适应滇南气候和环境。”
景王和齐王揖礼道:“儿臣领命。”
大战很快就会开始。
所以景王和齐王如今也不敢有任何马虎。
因为他们若是马虎一点,那就不知道要丢多少南征大军将士们的性命。
蒙战插话道:“末将会令蒙飞协助两位王爷。”
齐王应声道:“如此甚好。”
苏云章又转头看向许闲和林青青两人,“你们就负责看好这五个小子便是,如果有什么想法,随即可以提出来,大家共同商议。”
他对许闲的聪明才智,还是非常尊重的。
许闲微微点头,“臣领命。”
苏云章再次看向蒙战,“那就由你来统筹全局,你对滇南和滇南土司最为熟悉,自朕以下全部听从你调遣!”
蒙战镇守云南多年,对于滇南和滇南土司了如指掌。
所以关键时刻,苏云章也不会胡乱指挥。
作为皇帝,自然要知人善用。
蒙战闻言,十分欣慰,揖礼道:“末将领命。”
众人一拍即合,随后各自散去,忙碌自己的事情。
苏瑾一行五人围在许闲身边,眼巴巴的看着他,“舅舅,那我们现在干点什么?”
方才蒙战那一番话,对他们的影响也很大。
他们现在也能懂,战争究竟有多么的残酷,尤其是这次滇南之战。
他们也终于明白了,什么叫一将功成万骨枯。
虽然滇南之战还未开始,但他们却不清楚,这两万南征大军有几人能归。
许闲想着,沉吟道:“我带你们去军营走走如何?让你们看看将士们的未来这段日子的生活环境,看看能为将士们做些什么。”
既然苏瑾几人已经跟来滇南。
那许闲自然就不能让他们白来,毕竟他们也是未来的掌权者。
许闲自然要让他们体会到三军将士的不易与疾苦。
苏瑾忙点头道:“那我们就去军营。”
随后许闲带领苏瑾众人,直奔那南征军大营而去。
元江城是座小城,城高也才丈余,所以南征军全部住在城外。
蒙战已经为将士们选好扎营地点,就在城外不远处的一片高地之上。
滇南多雨,闷热潮湿,高地之上不易存水。
片刻。
许闲带领苏瑾众人来到了南征大军营地处。
苏瑾众人望着南征军的营地,皆是瞠目结舌。
他们自然是见过营地的,南征军行军途中也会扎营。
但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怪异的营地,因为每一座营帐不是扎在地上的,而是扎在木架之上的,距离地面有一定高度。
林青青见此一幕,不由赞叹道:“蒙战将军还真是一个细心之人,竟然在营帐区搭建了这么多木架,想来也费了不少功夫。”
“确实。”
许闲微微点头,认同道:“蒙战将军是真将,将士们放在心中了。”
说着,他看向苏瑾几人,问道:“你们知道为何要在营帐区搭建木架,将营帐扎在木架上吗?”
苏辉小眼睛转着,忙道:“我知道!我知道!”
许闲轻笑道:“好,那你来说说。”
苏辉忙应声道:“首先可以防潮防涝,滇南多雨,气候潮湿,若是营帐直接扎在地面上,会导致潮气渗入营帐之内,将营帐悬于木架之上,可以保持营帐干燥,除此之外还能防止蛇虫鼠蚁,还可以令营帐内更加凉快。”
苏辉身为齐王的儿子,那聪明劲是有的。
他们混入南征军中的主意,就是他这个活祖宗想出来的,凡事他都喜欢琢磨。
许闲满意点头,“苏辉说的不错,将营帐扎于木架之上,为的就是如此。”
说着,他继续道:“南征军还未到,我们也并未要求,可蒙战将军却提前将木架搭架好了,这就叫心系将士,这才是一名合格将领对于全局的把控你们明白吗?”
“为将者不能只顾眼前,要纵观全局,既然了解敌人,更要了解自己,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便是这个意思。”
“蒙战将军若是不这么做,任由南征军将士们自生自灭,不加理会,加之我们不熟悉环境,那战争都还未开始,疾病便会在南征军中肆虐,你们明白没有?”
虽然战争还未开始。
但许闲却非常有信心,尤其是对蒙战有信心。
他镇守云南多年,还能如此稳扎稳打,不骄不躁,那他每一次出手对于滇南土司而言,都将是致命的。
苏瑾几人揖礼道:“明白了。”
许闲没有带领走上营地,而是走向营地不远处的伙房区。
由于营地区都在木架之上,所以伙房区便在远离营地之处,这也是为了安全起见,怕意外失火。
这若是失火,将士们必将损失惨重。
许闲和林青青也是参加过几次战争的。
他们对蒙战的话非常认同,滇南土司军事力量虽然不强,但他们占尽地利与人和。
“蒙战说的没错。”
苏云章看着舆图,沉吟道:“滇南不比北方,没有一马平川的平原,到处都是崇山峻岭,瘴气泥沼,一不小心,我军就会损失惨重,而且后勤补给是非常关键的,所以我们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说着,他看向蒙战,问道:“我们先驻守元江城,然后让太子从周围省府向元江城调集粮草如何?等我们有了充足的物资补给,再定夺攻打滇南土司之事,反正这一仗我们并不着急。”
蒙战忙应声道:“其实末将就是这么想的,而且末将想再修建几座隐蔽的粮仓。”
苏云章问道:“你怕滇南土司会混入元江城,火烧粮草?”
蒙战道:“不是没有这种可能,毕竟滇南土司见朝廷不远千里之遥,调集两万精锐前来元江城,恐怕不会坐以待毙,所以我们必须做好防守。”
“还有便是让北方将士,充分适应滇南气候,熟悉滇南作战环境,这样才能在战场之上充分发挥出将士们的战斗力,降低伤亡。”
苏云章应声道:“你说的没错,那就按你的办法来。朕来负责筹措各项物资补给。”
说着,他转头看向景王和齐王,“你们两人负责两万南征大军的日常训练,尽快让将士们适应滇南气候和环境。”
景王和齐王揖礼道:“儿臣领命。”
大战很快就会开始。
所以景王和齐王如今也不敢有任何马虎。
因为他们若是马虎一点,那就不知道要丢多少南征大军将士们的性命。
蒙战插话道:“末将会令蒙飞协助两位王爷。”
齐王应声道:“如此甚好。”
苏云章又转头看向许闲和林青青两人,“你们就负责看好这五个小子便是,如果有什么想法,随即可以提出来,大家共同商议。”
他对许闲的聪明才智,还是非常尊重的。
许闲微微点头,“臣领命。”
苏云章再次看向蒙战,“那就由你来统筹全局,你对滇南和滇南土司最为熟悉,自朕以下全部听从你调遣!”
蒙战镇守云南多年,对于滇南和滇南土司了如指掌。
所以关键时刻,苏云章也不会胡乱指挥。
作为皇帝,自然要知人善用。
蒙战闻言,十分欣慰,揖礼道:“末将领命。”
众人一拍即合,随后各自散去,忙碌自己的事情。
苏瑾一行五人围在许闲身边,眼巴巴的看着他,“舅舅,那我们现在干点什么?”
方才蒙战那一番话,对他们的影响也很大。
他们现在也能懂,战争究竟有多么的残酷,尤其是这次滇南之战。
他们也终于明白了,什么叫一将功成万骨枯。
虽然滇南之战还未开始,但他们却不清楚,这两万南征大军有几人能归。
许闲想着,沉吟道:“我带你们去军营走走如何?让你们看看将士们的未来这段日子的生活环境,看看能为将士们做些什么。”
既然苏瑾几人已经跟来滇南。
那许闲自然就不能让他们白来,毕竟他们也是未来的掌权者。
许闲自然要让他们体会到三军将士的不易与疾苦。
苏瑾忙点头道:“那我们就去军营。”
随后许闲带领苏瑾众人,直奔那南征军大营而去。
元江城是座小城,城高也才丈余,所以南征军全部住在城外。
蒙战已经为将士们选好扎营地点,就在城外不远处的一片高地之上。
滇南多雨,闷热潮湿,高地之上不易存水。
片刻。
许闲带领苏瑾众人来到了南征大军营地处。
苏瑾众人望着南征军的营地,皆是瞠目结舌。
他们自然是见过营地的,南征军行军途中也会扎营。
但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怪异的营地,因为每一座营帐不是扎在地上的,而是扎在木架之上的,距离地面有一定高度。
林青青见此一幕,不由赞叹道:“蒙战将军还真是一个细心之人,竟然在营帐区搭建了这么多木架,想来也费了不少功夫。”
“确实。”
许闲微微点头,认同道:“蒙战将军是真将,将士们放在心中了。”
说着,他看向苏瑾几人,问道:“你们知道为何要在营帐区搭建木架,将营帐扎在木架上吗?”
苏辉小眼睛转着,忙道:“我知道!我知道!”
许闲轻笑道:“好,那你来说说。”
苏辉忙应声道:“首先可以防潮防涝,滇南多雨,气候潮湿,若是营帐直接扎在地面上,会导致潮气渗入营帐之内,将营帐悬于木架之上,可以保持营帐干燥,除此之外还能防止蛇虫鼠蚁,还可以令营帐内更加凉快。”
苏辉身为齐王的儿子,那聪明劲是有的。
他们混入南征军中的主意,就是他这个活祖宗想出来的,凡事他都喜欢琢磨。
许闲满意点头,“苏辉说的不错,将营帐扎于木架之上,为的就是如此。”
说着,他继续道:“南征军还未到,我们也并未要求,可蒙战将军却提前将木架搭架好了,这就叫心系将士,这才是一名合格将领对于全局的把控你们明白吗?”
“为将者不能只顾眼前,要纵观全局,既然了解敌人,更要了解自己,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便是这个意思。”
“蒙战将军若是不这么做,任由南征军将士们自生自灭,不加理会,加之我们不熟悉环境,那战争都还未开始,疾病便会在南征军中肆虐,你们明白没有?”
虽然战争还未开始。
但许闲却非常有信心,尤其是对蒙战有信心。
他镇守云南多年,还能如此稳扎稳打,不骄不躁,那他每一次出手对于滇南土司而言,都将是致命的。
苏瑾几人揖礼道:“明白了。”
许闲没有带领走上营地,而是走向营地不远处的伙房区。
由于营地区都在木架之上,所以伙房区便在远离营地之处,这也是为了安全起见,怕意外失火。
这若是失火,将士们必将损失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