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清君侧-《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

  占巴塞王城内,硝烟裹挟着血腥气在街巷间弥漫。

  青石板路上,暗红血水与残破旌旗、兵刃残骸交织流淌,偶尔传来清军清剿残兵的呵斥声与零星反抗的枪声。

  士兵们逐院搜查顽固抵抗的贵族与残军,火枪扫射过后,鎏金器皿、珍珠宝石被尽数打包登记,由专人押送中军帐,百姓紧闭门户,仅敢从门缝窥视这肃清之势。

  城内一处宅邸议事厅内,张煌身着染血军装端坐主位,目光冷冽扫过阶下被缚的猜也库曼与翁隆,二人衣衫褴褛、满脸血污,正瑟瑟发抖。

  南掌王国玛哈亲王立于侧畔,恭敬却难掩亢奋。

  “张将军,此二人勾结暹罗抗拒王师,致生灵涂炭,当即刻处死,以绝后患!”

  韩文忠上前半步:“将军,二人身为一国之主,贸然处死是否需先奏请圣意?”

  张煌指尖轻叩桌案,沉声道。

  “皇上早有旨意,南掌国内务由南掌人自决,无需奏请。

  此二人勾结暹罗、引兵祸国,乃南掌国贼,当由南掌亲手处置,既合民心,亦符圣意。”

  言罢,张煌目光锐利扫向玛哈亲王,威严不容置喙。

  玛哈亲王连忙躬身应道。

  “临行前我王已授便宜处置之权,此类国贼无需姑息!”

  翁隆与猜也库曼瞬间脸色惨白,浑身抖如筛糠,尿水顺着裤管滴落,在地面晕开水渍。

  二人噗通跪倒,额头磕得鲜血直流。

  “将军饶命!愿献所有财宝换条贱命!”“我是被暹罗胁迫,求开恩留生路!”

  玛哈亲王怒斥:“当初引兵入境时何等嚣张,如今求饶晚矣!”

  韩文忠踱步至翁隆面前,脚尖轻踩其脊背。

  “我军攻入万象时府库已空,金银粮草藏于何处?”

  翁隆如抓救命稻草:“藏在城外山洞!还有密道通暹罗!我带你去取,只求不死!”

  “凭这点东西想换命?”韩文忠冷笑抽刀,寒光闪烁,“财物即便无你也能查到,如实招来或能留个体面,否则定让你尝尽苦楚!”

  翁隆脸色灰败瘫倒,猜也库曼亦放弃挣扎,眼神空洞。

  玛哈亲王厉声喝问:“还不快说!敢隐瞒便凌迟处死!”

  张煌起身沉声道:“带下去严加审讯,务必追回全部藏匿财物,查清明细后按亲王之意处置,以儆效尤!”

  士兵拖拽着哭嚎的二人向外走去,铁链摩擦地面的刺耳声响渐渐远去。

  议事厅内刚恢复片刻沉寂,郑信便跨步出列,抱拳朗声道。

  “大帅,此战暹罗主力折损大半,军心溃散,何不乘胜追击,一举灭掉暹罗!”

  韩文忠闻言挑眉,看向郑信的眼神带着几分惊讶。

  暹罗绝非万象、占巴塞这类小国可比,其人口六百余万,疆域辽阔,即便此番精锐尽失,底蕴仍在,绝非轻易可破。

  张煌却眼底含笑,点头赞许:“郑师长所言,深得吾心!

  暹罗连遭两场大败,精锐几乎覆灭,国力大损。

  且波隆摩阁横征暴敛,民间积怨已久,若我军暗中煽风点火,引动民乱,再以大军压境,覆灭暹罗并非难事。”

  郑信眼睛骤然一亮,连连颔首,愈发认同这乘胜追击之策。

  不料张煌话锋陡转,语气沉了下来。

  “只不过,皇上此前早有交代,西洋诸国本就不满我大清在南洋扩张,此番灭万象、占巴塞,已是借‘援藩平乱’之名行事。

  即便如此,西洋各国恐已暗流涌动,断不会坐视我大清势力再进一步。”

  张煌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因此,暹罗战事,暂时不宜再起。”

  郑信脸上的喜色瞬间褪去,满是遗憾。

  “可此番时机实属难得!暹罗擅自派兵闯入藩属旧地,无视大清天威,即便不灭国,也该让其赔款割地,以儆效尤!”

  张煌闻言轻笑,笑意却未达眼底。

  “赔款割地,看似扬威,实则是短视之举。银钱易耗,土地难守,今日迫其割让一寸,明日便可能成为西洋诸国煽动暹罗民怨的借口。

  他们巴不得我大清与暹罗结下死仇,好暗中扶持暹罗残余势力,将其打造成牵制我大清南洋布局的棋子,届时首尾牵制,反为不美。”

  郑信与韩文忠对视一眼,脸上皆露狐疑,仍未参透其中深意。

  张煌缓缓踱步至厅中,目光最终落在郑信身上,语气凝重却带着笃定。

  “诸位莫急,皇上密旨早有定夺,割地赔款乃下下之策,徒增疆土治理之累与外邦干涉之隙。

  南洋局势错综复杂,西洋诸强环伺,我大清欲长远经略,需的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谋略。

  而这谋略的核心,便是扶持一位亲清新王,此人非郑师长莫属!”

  郑信浑身一震,眼中满是错愕。

  韩文忠也面露惊色,随即恍然,郑信本是暹罗名将,在军民中颇有威望,此前因遭披耶·披猜谗言陷害,被波隆摩阁下令处死,幸得国安局暗中营救才得以脱险。

  这般身份,既能借“平反冤屈”之名凝聚暹罗民心,又因与波隆摩阁有不共戴天之仇,必然对大清忠心耿耿。

  张煌继续道:“你在暹罗军中多年,威望深厚,军民皆知你蒙冤受害。

  如今波隆摩阁丧师辱国,民心尽失,正是你归乡拨乱反正的良机。

  我已下令,拨你麾下一个师的兵力,全员换装暹罗服饰,你以‘清君侧、诛奸佞、报冤屈’为名,率军入暹罗境内。”

  张煌话锋一转,加重语气。

  “与此同时,我会让国安局密探同步在暹罗全境散播波隆摩阁的暴君行径,渲染他为凑军费横征暴敛,强征民夫致家破人亡。

  夸大他听信谗言滥杀忠臣、株连无辜。

  再编造他奢靡无度、不顾百姓死活的流言,让民众知晓,暹罗今日之祸皆由他一人造成。

  如此双管齐下,动摇其统治根基,你的‘清君侧’之举方能一呼百应。”

  张煌顿了顿,补充道。

  “此外,大清会同步向暹罗施压,派使者赴王城问责,历数波隆摩阁擅自出兵藩属、残害忠良、暴虐治国三大罪状,逼他公开为你平反,惩治当年构陷你的奸佞余党,以示悔过。

  他若不从,我军便以‘保护藩属、安抚暹罗万民’为名,增兵边境,形成大兵压境之势,让他内外交困、腹背受敌。”

  郑信眼中的遗憾瞬间化为熊熊烈火,跪地抱拳朗声道。

  “末将多谢大帅与皇上器重!若能率部归乡、清君侧、复冤屈,定当奉大清为宗主,永世归顺,绝不辜负这份知遇之恩!”

  韩文忠亦颔首附和。

  “皇上深谋远虑,大帅布局精妙。

  以流言乱其心、以重兵压其境、以郑师长收其众,三线配合,既掩人耳目,又能稳控暹罗局势,实为万全之策!”

  张煌见郑信战意高昂,眼底精光一闪,沉声道。

  “兵贵神速,此事宜早不宜迟!你部今夜便清点兵力、领取服饰军械,明日拂晓即拔营出发,沿湄公河隐蔽西进,直插暹罗腹地!”

  郑信猛地抬头,眼中燃着复仇与建功的火焰,重重叩首。

  “末将领命!明日定不负大帅所托,率军直捣王城,清君侧、安万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