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资金洽谈遇波折-《4合院之成为武术宗师》

  丁义珍挂了林耀东的电话,手机在掌心转了半圈,顺势塞进裤兜。

  他没坐下,而是走到办公桌前,拉开最下层抽屉,取出一份烫金封面的文件夹,封面上印着“Vcd产业融资推进方案”八个字,右下角盖着县委公章。

  翻开第一页,目光落在“拟引入社会资本”那一栏,三个名字并列写着:北江电子、华腾资本、瑞丰实业。

  十分钟前,他还以为这三家企业是破局的突破口。现在,他只觉得这三个名字像三根钉子,等着往他脚上砸。

  按下内线:“程度,通知北江电子代表,九点半会议室见。另外,把周叔昨晚发的股权穿透图打印一份,我马上要用。”

  九点二十八分,县委小会议室。

  北江电子来的是一位姓李的副总,西装笔挺,领带打得像尺子量过,说话时总爱把“市场化运作”“资本效率”挂在嘴边。

  丁义珍听着,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两下,等对方说完,才慢悠悠翻开那份股权图。

  “李总,你们公司注册地在深南,实际控制人是王建国,对吧?”

  “是。”

  “王建国名下还有一家地产公司,叫海辰置业,对吧?”

  “没错。”

  “海辰置业有笔两千万的贷款,担保方是京海市城投,而城投的董事长,是赵立冬的老部下。”丁义珍抬眼,“这关系链,是不是有点巧?”

  李副总脸上的笑僵了半秒,随即摆手:“丁书记,这都是正常商业合作,我们北江电子独立决策,跟谁没关系。”

  “我也没说有关系。”丁义珍合上文件,“但你们刚才提的那个条款——五年内必须上市,否则无偿转让30%股权——这不叫投资,叫对赌,还是带刀的对赌。我们金山不是菜市场,想来就来,想割就割?”

  李副总干笑两声:“这是行业惯例,风险共担嘛。”

  “风险共担?”丁义珍冷笑,“你们出五千万,占股15%,五年内要是没上市,我们白送你们三成股份。可要是上市了,你们翻十倍都不止。这叫共担?这叫稳赚不赔的高利贷。”

  他站起身,绕到桌前:“这样,你们的方案我带回去研究,报县委常委会讨论。毕竟,这么大一笔资金,得走程序,对吧?”

  李副总还想说什么,丁义珍已经伸手做了个“请”的动作。那意思再明白不过:谈不拢,就到此为止。

  送走北江电子,丁义珍刚点上一支烟,程度就推门进来,脸色不太好看。

  “华腾那边出事了。”

  “说。”

  “他们原定今天签尽调协议,结果凌晨接到省发改委的问询函,问咱们Vcd厂的土地性质、环评流程、产能规划,一条一条列得比审计还细。华腾说,不合规查完前,资金流程暂停。”

  丁义珍吐出一口烟,眯眼:“发改委哪个口发的?”

  “京州市发改委工业处,处长叫刘志明。”

  “刘志明……”丁义珍缓缓点头,“赵立冬在城建局当副局长时的办公室主任。”

  他掐灭烟,抓起手机拨了个号,是王大陆。

  “你马上查刘志明最近三个月的出差记录、报销单据,特别是有没有去过深南或香江。另外,给我接省发改委梁副主任的秘书。”

  半小时后,电话通了。

  丁义珍没绕弯子:“老梁,我是丁义珍。金山那个Vcd项目,你们那边是不是有人在查?”

  “哦,小丁啊。”梁副主任语气平和,“是有这么个问询,流程上的事,你也知道,现在管得严。”

  “严是好事。”丁义珍声音沉了些,“但金山这个项目,是钟书记亲自过问过的,去年还列入了全省轻工技改试点。现在工地都开工了,设备订金也付了,突然来个合规问询,搞得投资人不敢签字,这算哪门子严?”

  电话那头沉默两秒。

  “……你说的也有道理。我回头看看,是不是哪个环节出了误会。”

  “误会最好。”丁义珍笑了笑,“我们不怕查,就怕有人拿程序当棍子,打不该打的人。”

  电话挂了,丁义珍靠在椅背上,闭了会儿眼。

  刚松一口气,程度又进来,手里拿着一份传真。

  “瑞丰实业刚发来的退出声明,说集团战略调整,暂时不对外投资。”

  丁义珍接过传真扫了一眼,冷笑:“战略调整?他们董事长上个月还在香江跟林耀东喝酒,说想在内地找个落脚点。这才几天,就战略调整了?”

  程度压低声音:“我刚打听到,瑞丰董事长的儿子,是京海市公安局经侦支队的副科长,上周被赵立冬叫去谈话,说‘年轻人要懂得站队’。”

  丁义珍把传真揉成一团,扔进垃圾桶。

  “赵家这是铁了心,要把路全堵死。”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经开区方向,几台塔吊静静立着,像被按了暂停键的机械巨人。资金链一断,再大的蓝图也得停工。

  他掏出手机,拨通林耀东。

  “林叔,麻烦您帮我做两件事。第一,你在香江金融圈放个风,就说钟正国书记,已经开始梳理汉东干部关联企业,尤其关注‘突击投资’和‘异常撤资’。第二,找瑞丰董事长的私人顾问,约顿饭,地点你定,钱我出。就说——金山以后要搞高端产业园,位置最好的地块,先给他留着。”

  电话挂了,他转身对程度说:“你去约王大陆和孙连城,一小时后小会议室,不带记录员。”

  王大陆和孙连城进门时,丁义珍已经把白板画满了。

  左边写着“财政过桥贷款”,右边是“预售订单质押”,中间一条粗线连着“省重点技改项目申报”。

  “北江想拿对赌条款吃人,华腾被发改委卡脖子,瑞丰直接被赵立冬拿儿子威胁。”丁义珍拿起笔,“三条路,全被堵了。”

  王大陆皱眉:“接下来怎么办?工地等钱,设备商催款,再拖半个月,工人就得放假。”

  “不等了。”丁义珍在白板中央写下四个字:“自力更生。”

  “我准备启动县级财政过桥贷款,先拿五千万应急。同时,把咱们跟长虹、康佳签的预售订单拿去质押,找省信托融资。双轨并行,先把设备款付了。”

  孙连城犹豫:“可财政这笔钱,得县人大批,流程至少十天。”

  “我明天就提上常委会。”丁义珍眼神沉下来,“谁敢卡,我就问他——你是为金山发展,还是为谁守门?”

  他顿了顿,又说:“另外,我马上起草一份《Vcd产业园阶段性建设说明》,申报省级重点技改项目。政策性资金一旦批下来,不仅能补缺口,还能反压赵家一头。”

  王大陆点头:“这招好,从被动融资变成主动要政策,格局打开了。”

  丁义珍没笑,只说:“他们想用钱压死我们,我们就用政策撬开他们的手。”

  会议结束,人都走了。丁义珍独自站在白板前,盯着“瑞丰实业”四个字看了很久。他拿起笔,在旁边补了一句:“人情可施压,也可反制。”

  他正要放下笔,手机又响了。

  是周叔。

  “义珍,刚收到消息,瑞丰董事长的顾问答应见面了,时间定在后天晚上,地点在香江半岛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