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利家报复初显现-《4合院之成为武术宗师》

  丁义珍刚把“第一件事——”三个字吐出口,办公室电话就响了。他没接,冲孙连城抬了抬手:“你继续,我在听。”

  孙连城刚张嘴,手机又震起来。他低头一看,脸立刻变了:“丁县长,施工队到农机厂了,大门被几辆大货车堵得严严实实,车上没人,门锁还被人焊死了。”

  丁义珍眉头一拧,抓起外套就往外走:“走,现场看看。”

  车开得快,风从半开的车窗灌进来,吹得他额前一缕头发来回晃。路上,程度打来电话,说那几辆车没牌照,车身漆都刮花了,像是专门用来挡道的。更巧的是,附近几个监控刚好“故障”,修了两天还没好。

  到了农机厂门口,果然几辆破旧货车横成一排,车门锁着,车窗贴着深色膜,里头黑乎乎的。几个穿工装的男人站在旁边,抱着胳膊,见车停下也不躲,就冷冷看着。

  丁义珍下车,直接问:“谁让你们停这儿的?”

  其中一个瘦高个咧嘴一笑:“港商租的地,我们送货。你们金山县政府要是有意见,找签合同的人去。”

  “合同?”丁义珍从包里抽出一份文件,“县国资办名下的工业用地,产权清晰,没出租记录,也没备案。你们拿的什么合同,能让我看看吗?”

  那人笑容僵了下,摆摆手:“我们就是干活的,不懂这些。”

  程度上前一步:“妨碍公务,伪造文书,够你们回去喝几天茶了。钥匙交出来,车挪开,现在。”

  对方互相看了一眼,还是不动。

  丁义珍掏出手机,拨通县土地局:“把农机厂地块的产权登记和近期变更记录,十分钟内发我邮箱。”又转头对程度说:“报警,拍视频,取证。车先扣下,人先别抓,让他们背后主子多露点脸。”

  回程路上,丁义珍坐在后排,手指在膝盖上轻轻敲。这招不新鲜,拖时间、造混乱,让人疲于应付。但敢这么明目张胆,说明对方已经不打算藏着了。

  刚进办公室,林耀东来电。

  “芯片那边出问题了。”林耀东语气沉,“原定下周发货的主控模块,供应商突然说海关卡了单子,暂停出货。”

  “海关?”丁义珍冷笑,“上周还说没问题,这周就卡了?查过那家公司吗?”

  “查了。”林耀东顿了下,“法人是空壳,实际控股方是利氏旗下一家离岸公司,七成股份代持,绕了三层。”

  丁义珍明白了。这是从两条路同时下手——一边堵门,一边断货。一明一暗,逼他退。

  “你那边能绕开吗?”他问。

  “能。”林耀东声音低下来,“甫光的船队有条线走新加坡中转,名义上是电子元器件贸易,实际可以走货。我已经安排了,三天内到保税仓。但你得让程度准备好清关材料,别让人在最后一环再做文章。”

  “材料没问题。”丁义珍说,“人有问题。”

  挂了电话,他转头叫来程度:“你带人去查那几个堵门的,重点查他们最近半个月的行踪、通话记录、消费记录。尤其是,有没有人给他们发过钱,或者安排过住处。”

  程度点头要走,丁义珍又补了一句:“别打草惊蛇。查归查,动作要轻。”

  程度走后,孙连城进来,脸色发白:“丁县长,施工队不敢进场了。说这事儿不对劲,万一惹上麻烦,饭碗都保不住。”

  丁义珍看着他:“你是怕,还是信不过我?”

  孙连城嘴唇动了动:“我不是不信您,可这……这不是正常竞争了,是冲着人来的。”

  “我知道。”丁义珍站起身,走到窗前,“有人觉得我动了他们的蛋糕,想用点手段让我知难而退。可他们忘了,这厂不是我一个人的,是金山全县百姓的机会。他们越急,越说明我们走对了。”

  他转身,盯着孙连城:“你现在有两个选择——要么退出,我绝不怪你;要么跟我一起,把这厂建起来,让那些想看笑话的人,自己变成笑话。”

  孙连城愣了几秒,猛地点头:“我干!”

  “好。”丁义珍拿起电话,“召集协调组所有人,十分钟后小会议室开会。”

  会上,他把两件事摊开讲了:堵门、断货。没人说话,气氛压得低。

  “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丁义珍扫了一圈,“是不是觉得这项目太招人恨?是不是觉得背后势力太大,咱们扛不住?”

  他停顿一下:“可我想问一句——咱们做事,是看有没有人反对,还是看对不对?”

  没人回答。

  “我们有资金,有技术,有政策支持,每一步都合规。他们不敢明着来,只能偷偷摸摸使绊子,说明什么?说明他们理亏,心虚,怕我们成!”

  他一掌拍在桌上:“那就别给他们留时间。原计划三周完成地基加固,现在——十天内必须完成招标和进场施工。设备采购改道新加坡,程度负责全程跟进。孙连城,你带人二十四小时轮班清场,今晚就开始。”

  有人小声问:“万一他们再来堵?”

  “再来就再清。”丁义珍眼神冷下来,“我倒要看看,是他们的车多,还是我们的推土机快。”

  散会后,钟小艾来电。

  “我爸最近没听说利家有动静。”她语气轻,但意思清楚,“倒是利孝权前两天被他老子骂了一顿,说他在外面惹事,丢了家族脸面。可骂归骂,没下正式禁令。”

  丁义珍听着,心里有数了。这是儿子挨了打,老子不替他出头,他就自己来报复。既不算家族行为,又能恶心人。

  “你提醒他一声。”丁义珍说,“别让利孝权把私怨搅进公事。真闹大了,谁都收不了场。”

  钟小艾笑了一下:“我说了,他回我一句‘儿子的事,老子管得了一时,管不了一世’。”

  丁义珍也笑了,挂了电话。

  他坐在办公室,翻出利孝权的资料——三十出头,利家旁支,仗着家族背景在地方横着走,去年还因强拆闹出人命,最后花钱摆平。这种人,最不怕规则,就怕没人敢惹他。

  正看着,程度进来,递上一份打印的通话记录。

  “查到了。”他指着其中一行,“堵门那几个人,有个叫王老三的,三天前打过一通电话,对方是利家安保主管的私人号码。通话时长四分钟,之后他就去了城东一家招待所,住了两晚,房费是现金支付。”

  丁义珍盯着那串号码,慢慢合上文件。

  “证据不够立案。”程度说。

  “够了。”丁义珍摇头,“够我看清谁在背后动手。”

  他站起身,走到白板前,写下三个字:利孝权。然后画了一条线,连向“堵门”“断货”“恐吓施工队”。

  “他们想拖,我们就快。”他拿起记号笔,在“十天”下面重重划了一道,“让他们看看,什么叫雷厉风行。”

  程度站在门口,犹豫了一下:“丁县长,万一他们下一步……动您呢?”

  丁义珍回头,笑了笑:“动我?我爹是棒梗,我岳父是钟正国,我老婆是钟小艾。他们要是敢动我,就得想好——是想让全家人一起去秦城喝茶,还是想让利家从地图上消失。”

  他拿起外套,大步往外走:“走,去农机厂。今晚第一车废料必须清出去。”

  夜风卷着尘土扑在脸上,丁义珍站在厂房前,看着推土机轰鸣着撞开第一堵残墙。碎砖哗啦倒下,腾起一片灰雾。

  他掏出手机,拨通林耀东:“芯片那边,确保万无一失。”

  “已经在路上。”林耀东说,“船名‘东方十六号’,后天凌晨靠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