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连城入职促协调-《4合院之成为武术宗师》

  程度的警车刚拐出县委大院,丁义珍已经站在办公室窗前,手里捏着一张刚打印出来的园区巡逻路线图。阳光斜照进来,把图上几处标记照得发白。他盯着那几个重叠的圈,眉头没松。

  这图是程度昨晚送来的,标着工业园四周的卡口布防、巡逻频次、重点监控点。看着密,实则漏洞不少。交警的移动卡口设了,可信息不往公安情报组送;特巡警两小时一巡,可路线固定得像上班打卡;更别提招商办那边,压根没人跟公安对过物流进出时间。

  丁义珍把图折了两下,塞进抽屉。他刚坐下,桌上的电话响了。

  “丁县长,组织部老刘刚来电话,孙连城手续全办完了,人现在就在楼底下,等您指示。”

  “让他上来。”

  不到两分钟,门被敲了两下。孙连城穿着件灰蓝色夹克,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手里拎着个旧皮包,肩带磨得发亮。

  “来了?”丁义珍没起身,指了指对面的椅子。

  “到了。”孙连城坐下,包放在腿上,背挺得直。

  “程度走了,你管县委办。但不是管文件收发、会议记录那种。”丁义珍开门见山,“现在的问题是,事没人统,话没人传,活儿干了没人知道,卡了没人管。我一天到晚听汇报,还得自己拼图。”

  孙连城点头:“我明白。中枢不转,前线再猛也白搭。”

  “给你三个权限:第一,各部门的文件你随时调阅;第二,涉及招商、工程、治安的事,你可以直接召集协调会;第三,所有重点事项,你建台账,我只看汇总。”

  孙连城掏出笔,翻开本子记下,写完抬头:“那我今天就开始。”

  “去吧。”

  孙连城走出办公室,直奔档案室。他没先翻文件,而是叫来办公室老张,问近两周的公文流转情况。

  “招商局报了个园区用地审批,国土局退了三次,每次理由就一行字:‘材料不全’。”

  “材料呢?”

  “又退回去补了。”

  孙连城皱眉:“补什么?”

  “没说。”

  他立刻调出原始材料清单,对照审批要求一条条核,发现缺的只是个环评预审意见——可这意见早在五天前就批下来了,招商局也交了,国土局那边却说“没收到”。

  “电话问过吗?”孙连城问老张。

  “打过,对方说‘再等等’。”

  孙连城冷笑一声,抓起电话打给国土局办公室:“我是县委办孙连城,请你们王局长半小时内到三号小会议室,招商局李局也来,有急事。”

  挂了电话,他又给公安情报组打电话:“把工业园最近三天的巡逻记录、交通卡口抓拍、特巡警路线图,全部调一份,十点前放我桌上。”

  十点整,三号小会议室。

  招商局李局、国土局王局、公安情报组小赵,三人坐定。孙连城把环评意见复印件往桌上一拍:“这个,五天前就交了,你们说没收到?”

  王局脸色一变:“可能是……流程上漏了?”

  “流程不是借口。”孙连城把公文流转单摊开,“从招商局送到你们科长手里,用了两天;科长签‘补材料’,没写具体缺啥;你们办公室也没电话确认,直接退件。这是工作,还是踢皮球?”

  李局忍不住插话:“我们补了三次,每次都像在猜谜。”

  孙连城转向小赵:“公安这边呢?巡逻路线和交通卡口数据,跟招商的物流进出时间对得上吗?”

  小赵摇头:“对不上。我们按固定路线走,招商那边发货时间不提前报。”

  “那要是有人趁夜运货,或者故意选盲区拍照,怎么办?”孙连城问。

  屋里没人说话。

  “从今天起,三条规矩。”孙连城站起身,“第一,凡是涉及园区的事,48小时内必须书面反馈,写不清的,当面问;第二,招商、国土、公安三家,每月第一周开联合签批会,重大事项现场签;第三,所有审批进度、执法动态、物流信息,统一录入‘重点事项督办台账’,我每天汇总报丁县长。”

  他掏出一张自己刚设计的表格:“就长这样,责任单位、时间节点、风险等级,一栏一栏填。谁漏报,谁负责。”

  散会后,孙连城回到办公室,开始建台账。他把招商项目、在建工程、治安监控三类信息分列三栏,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进度。刚填到一半,信访办老周急匆匆进来。

  “孙主任,城南市场那边炸了锅,七八个商户堵在信访局门口,说警方查封影响生意,要求恢复‘管理费’。”

  孙连城眼皮一跳:“程度昨天不是刚通报,那‘管理费’是敲诈吗?”

  “他们不管,就说‘我们自愿交的’,还说要集体上访。”

  孙连城立刻调出台账,翻到“护商行动”重点监控区,城南市场赫然在列。他又让老周把今天早上的《治安动态》和《项目进展》拿过来,两份材料摊在桌上。

  《治安动态》写着:“昨夜停车场闯入未遂,嫌疑人未露脸,监控拍到模糊身影。”

  《项目进展》写着:“城南建材市场招商入驻率提升15%,预计下周签约三家连锁品牌。”

  他盯着这两条,突然抓起电话打给公安情报组:“把昨晚停车场的监控再调一遍,重点看有没有车辆在附近徘徊超过十分钟的。另外,查查今天早上有没有商户集体通话记录。”

  不到一小时,情报组回话:“昨晚九点十七分,一辆临市牌照的面包车在停车场外停了二十三分钟,司机用手机拍了围栏和岗亭。今天早上八点,有六个商户的电话集中打给一个号码,机主姓赵,是赵瑞龙远亲。”

  孙连城把信息记下,又让老周把信访商户的名单要来,发现带头的几个,全是之前被收“管理费”最多的。

  他立刻起草了一份《情况综述》,建议三点:第一,由公安出面,公开通报查封依据和证据;第二,招商局同步发布市场升级规划,承诺商户利益不受损;第三,安排丁县长明天去市场走访,但不露面,只听不答。

  材料打好,他亲自送到丁义珍办公室。

  丁义珍看完,抬头:“你这台账,不光记事,还看出门道了。”

  “信息连起来,路就出来了。”孙连城说。

  “明天走访,你跟车,不说话,只记。”

  “明白。”

  下午四点,孙连城召集办公室全体开会,宣布从明天起,每天早上八点开“三线简报会”:招商、工程、治安三方各派一人,汇总前日情况,形成一页纸摘要,直接呈送丁义珍。

  “我不搞虚的。”他说,“谁报假,谁漏,谁拖,台账上记着,月底一并算。”

  会开完,他回到桌前,把今天的台账合上,封皮上写着五个大字:“重点事项督办”。他拿起红笔,在城南市场那一栏,画了个三角标记,旁边写:“风险升级,需盯。”

  刚放下笔,电话响了。

  “孙主任,停车场那边,刚才有辆摩托车贴着铁门慢驶,骑手戴着头盔,没挂牌。”

  孙连城抓起外套就往外走。

  他一边下楼一边掏出笔记本,翻开新的一页,在顶部写下:“协调不是和稀泥,是把钉子一颗颗敲进板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