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山娃壮年83集-《两代人的爱情》

  “小李啊!你不觉得这个合同章很奇怪吗?”汪海枫抬起头,看着他问道,又继续解释说:

  “这么大的合同章,我还是第一次见,而且从这份《合同》来看,他们订的正好是咱们厂积压的老式仿革凉鞋,价格也不低,咱们厂都是免运费的,而他们还主动付给运费五千块,这一切都奇怪和太巧合了吧?”

  李晋宇听了汪海枫的话,心中一紧,他也开始意识到事情可能不像自己想的那么简单。就一脸疑惑地,蹙着双眸对他说:

  “汪厂长!我当时也觉得这个合同章有点奇怪?不过,他们说这是他们那边的习惯,合同章大显得信誉高、实力强,而且合同上写了‘货到付款’,我想应该不会有问题。”李晋宇有些忐忑不安地解释道。

  汪海枫摇了摇头,拧着双眸说: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现在市场上的骗子太多了,各种手段层出不穷,咱们不得不防。这样吧,我们一起去找曹厂长,听听他的意见吧?”

  两人起身,朝着曹厂长的办公室走去。一路上,李晋宇的心里像有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的,他不停地在脑海中回忆着和那对男女签合同的每一个细节,希望能找到一些线索,证明这份合同是安全的、可靠的。

  来到曹厂长的办公室,曹厂长正坐在办公桌前喝茶。看到汪海枫和李晋宇进来,他热情地招呼两人坐下,然后问道:

  “你们俩一起来,是不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啊?”

  汪海枫将合同递给曹厂长,把自己的疑虑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曹厂长接过合同,戴上眼镜,仔仔细细地看了好几遍,然后靠在椅背上,陷入了沉思……

  过了好一会儿,曹厂长突然哈哈大笑起来,他看着汪海枫和李晋宇说:

  “你们俩呀,就是想得太多了。合同专用章大,说不定人家是重视这份合同呢!你们再找找河南省其他经销商所签订的合同,看看合同章有没有这么大的呢?”

  李晋宇听了曹厂长的话,觉得有几分道理,他立刻回到自己的办公桌前,翻箱倒柜地找了起来。不一会儿,他真的找出了两份河南省其他县签订的合同,合同专用章同样大得出奇,和长垣县那份签订的合同所盖的合同章,印模几乎是一模一样。

  李晋宇拿着那两份合同,匆匆回到曹厂长的办公室,气喘吁吁地说:

  “曹厂长!汪厂长!你们看:还真有两份合同的章也是这么大,说不定他们河南那边真的允许把合同专用章刻得大一些,就是为了让咱们厂家更重视和信任。”

  汪海枫看着这两份合同,脸上的担忧并没有减少。忧心忡忡地说:

  “也许是这样,不过这个合同章?看起来实在太扎眼了,和其他地方的合同章完全不一样,我还是担心是骗子。现在的骗子太狡猾了,防不胜防啊。”

  曹厂长点了点头,表态说:

  “你们俩说的都有道理。不过,咱们主要还是要看回款的约定。合同上不是写了‘货到付款’吗?这样吧,送货时你们俩亲自押车去,到了那里,如果对方不给钱,你们就别卸货,直接把货拉回来。这样既能保证咱们的货物安全,又能履约这笔生意,怎么样?”

  汪海枫和李晋宇对视了一眼,两人都觉得这个办法可行。汪海枫信心满满地说:

  “好好!就按曹厂长说的办。这一万双仿革凉鞋,五百箱,差不多正好装一辆五吨载重量的东风二汽车。货送到地方,必须付款!不给钱我们就把货拉回来,谅他们也耍不出什么花样。”

  李晋宇也连忙点头说:

  “对对!有汪厂长亲自去,我心里就更有底了。这积压的老式仿革凉鞋,本来还想着降价处理呢,现在有人要,价格还不低,又能货到付款,正是个好机会。大不了就像汪厂长说的,要是有问题,我们把鞋再拉回来。”

  第二天一大早,阳光刚刚洒在工厂的院子里,司机王练州开着一辆东风二汽卡车,就缓缓地驶进了厂区。工人们忙碌了起来,将送往河南省长垣县中兴鞋帽批发部的仿革凉鞋一箱箱地搬上车,整整齐齐地码放好,用苫布仔细地苫好,再用绳子牢牢地绑紧,确保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出现散包、掉货等现象。

  汪海枫和李晋宇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司机王练州发动了汽车,满载着五百箱凉鞋的东风二汽,缓缓的驶出了工厂。

  一路上,阳光明媚,道路两旁的景色飞速地向后退去,但汪海枫和李晋宇的心情却并不轻松。他们的脑海中始终萦绕着那份合同,担心着将要面临的突发和未知情况。

  随着汽车逐渐靠近河南省长垣县,李晋宇的心跳也越来越快。他不停地在心里想着,这次的生意到底能不能顺利完成履约呢?那个神秘的中兴鞋帽批发部,又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

  四月的日头,在中原大地上,毒辣得像要把柏油路烤化,东风二汽的长箱板货车在尘土飞扬的国道上颠簸了整整一天一夜,车斗里满载的一万双仿革凉鞋被晒得发烫,隐隐透出一股塑料和橡胶混合的气味。司机王练州抹了把额头上的汗,把车稳稳停在临街两大间门脸房前,方向盘上的胶套都被他攥得发黏,被汗水沁得湿漉漉的。

  “到了吧?”副驾驶座上的汪海枫,揉了揉僵硬的脖颈,问着他俩说。他穿着件的确良短袖,后背早已被汗渍洇出深色的印记。李晋宇从车窗探出头,眼里带着熬过夜的红血丝,却难掩一丝丝地松快,瞅了瞅外面说:

  “汪厂长!我看卸货的指定地点就是这儿,‘城外老街道门脸商品库房’,旁边还有个小卖部,正好能借个电话问问姚总,告诉他货已送到。”

  司机王练州把车停在了两大间库房门前,李晋宇业务主管和汪海枫副厂长先后下了车,汪厂长打着哈欠,伸了一个懒腰。李晋宇却着急地向小卖部跑了过去。

  那小卖部是间低矮的砖房,门帘被风吹得啪嗒响,门口摆着几箱可乐和橘子汽水;一个大冰柜里,装着速冻食品;玻璃柜里摆着花花绿绿的糖果和方便面,看得人眼晕。

  李晋宇推门进去时,一股夹杂着酱油和肥皂味的凉气扑面而来,一个穿着碎花围裙的中年妇女正坐在小马扎上扇着蒲扇,见有人进来,眼皮慢悠悠抬了抬,打量他的眼神就像在估摸着什么货物的价钱一样。

  “大姐您好?”李晋宇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亲和,指了指柜台上那部老旧的拨号电话,继续说:

  “想借用一下您的电话,给当地我们的客户姚总经理,打一个电话,告诉他我们把货送到了。”

  那位妇女挑了挑眉,河南口音带着点拖腔:“中中!打吧。先说好了,不是长途,本地通话,一次一块钱。”

  李晋宇心里嘀咕了一句“这价钱够黑的”,但眼下也没别的办法,赶紧从裤兜里摸出一张皱巴巴的一元纸币递过去。指尖触到电话听筒时,冰凉的塑料让他打了个激灵,他对着合同上的号码一个个拨下去,听着里面“嘟…..嘟”的提示音,心莫名提了起来——这趟货关系着厂里的资金周转,可不能出岔子。

  电话接通了,“喂?喂!是中兴鞋帽部的姚发财经理吗?”李晋宇的声音都带了点急切,又大声说道:

  “我是兴隆县塑料厂的业务员小李啊!前几天鞋帽展销会上,您和我们签的合同?想起来了吗?”

  “奥奥!小李啊!”电话那头的姚发财声音洪亮,带着点生意人特有的热络,接着传来了:

  “记得记得!我和金香花一起跟你们签的,一万双仿革凉鞋嘛。送到了?汪厂长也来了?那太好了!我这就去准备现金,拢共九万块,没错吧?”

  “没错没错!”李晋宇赶紧应道,他稍稍松了口气,对着听筒又笑呵呵地说:

  “呵呵!您现在在哪儿?要不先和我们汪厂长见个面?”

  “我在单位呢,离你们卸货的地方不远,那儿就是我们库房,鞋直接卸那儿就行。”姚发财在那头也笑了两声,接着说:

  “我让我的助理金香花带几个装卸工过去,先把货卸了,你们跟她去饭店吃饭,汪厂长亲自来了,咱得尽地主之谊好好招待。我这边备齐了现金,就去饭店找你们。”

  “姚经理!”李晋宇赶紧打断他,语气也严肃起来说道:

  “按合同约定的规矩,得先付款才能卸车,这是汪厂长交代的。”

  话音刚落,汪海枫就掀帘走了进来,小卖部里的热气混着肥皂味让他皱了皱眉。他看到小李正在给姚总打电话,就赶忙抢过来话筒,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严厉说:

  “姚经理吗?我是汪海枫。货送到了,一万双仿革凉鞋,按合同约定来,先付九万块现金,或者给我们厂电汇,但要看见电汇的回单,不然的话,车上的货是不能动的。”

  “汪厂长您放心!”姚发财在那头打了个哈哈,解释道:

  “现金正从银行提着呢,数额大,得一笔笔的来,您别着急。让金香花先陪你们去吃饭,她把装卸工也带上了,趁吃饭的功夫把货卸了,我这边一弄好现金,就去饭店给你们送钱,咱俩见面再细聊,中不中?”

  汪海枫沉默了几秒,对着听筒道:

  “那!那我们和您的金助理见了面再说吧。”

  他说完,就把话筒递给了小李,小李接过来就挂了电话。就在这时,那中年妇女就“啪”地一声,把蒲扇往柜台上一拍,操着河南口音喊:

  “那不中!你这电话打了快十分钟,哪能就收一块钱?再补一块!”

  李晋宇愣了一下,看了看汪海枫,看到他不耐烦地摆了摆手。李晋宇只能无奈地摇摇头,又掏出一块钱递过去,心里把这小卖部的老板娘暗骂了几句——这分明是见钱眼开,坐地起价讹人。

  两人走出小卖部,毒辣的日头晒得人皮肤发疼。王练州正靠在车边抽烟,见他们出来,掐了烟问:“汪厂长!咋说啦?”

  “等会儿对方来人,先去吃饭。”汪海枫回答说着,眼睛瞟向远处。就在这时,一辆白色面包车“吱呀”一声停在了货车旁边,车门一开,先跳下来四个光着膀子的小伙子,个个皮肤黝黑,胳膊上全是肌肉,一看就是干体力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