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界的流云总像被仙风淘洗过,轻得没有分量,远不如凡间的云,带着水汽与尘土的实在。
晨光漫过窗檐时,李莲花正蹲在阁楼的阳台上给一株七叶莲松根,指尖沾着些湿润的泥土。
月瑶端着个白瓷碗从屋里出来。
“早饭在灶上温着,是你昨儿念叨的莲子粥。”
虽然俩人现在已避谷,不用再吃食物来维持生命,但他们觉得吃东西不光是为了填饱肚子,而且也习惯了一日三餐,所以便延续了下来。
她把碗搁在桌上,弯腰看他手里的活计,“这七叶莲娇气,你下手轻点,别伤了须根。”
李莲花直起腰,拍了拍手上的泥土,笑道:“好的,这七叶莲可是好东西,我哪会不小心。”
说罢,他走到桌旁坐下,揭开碗盖,热气腾腾的莲子粥香气扑鼻。
李莲花舀了一勺粥,吹了吹递到月瑶嘴边:“尝尝?我闻着比上次你熬的甜些,许是莲子选得好。”
月瑶张嘴含住,舌尖触到温热的糯米,果然带着股清润的甜。
她抬手替他理了理歪掉的发带:“是后山泉眼边那塘里摘的,前儿去采药时见着莲蓬熟了,顺手摘了些。”
“我说呢。”李莲花自己也喝了一口,眉眼弯起来,“还是你心细。对了,昨儿晒的金银花该收了吧?我瞅着日头够足了。”
“早收了,在竹匾里晾着呢。”月瑶在他对面坐下。
月瑶和李莲花两人三两口就喝完了粥,李莲花把碗往桌上一放,忽然凑近她,“月月——”
月瑶挑眉看他,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李莲花趁她没反应过来,在她脸颊上偷了个香,然后迅速转身往草药那边走去,嘴里还念叨着:“我再去看看那株七叶莲!”
月瑶抬手摸了摸被他碰过的地方,嗔怪地看了一眼李莲花的背影,嘴里嘟囔着:“不正经。”
然而,她的眼神中却带着一丝甜蜜。
她脚步轻快得往厨房走去,灶台上的罐子正咕嘟咕嘟响着,那是她早起炖的参汤。
月瑶轻轻揭开锅盖,一股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她用勺子搅拌着参汤,心中却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李莲花。
她想象着他喝着自己炖的参汤时的满足表情,嘴角不禁泛起了一丝微笑。而他的那些小动作,让她无时无刻感到幸福。
——————————
这莲花楼是他们第一世的居所,如今经仙法修缮,更添了几分雅致。四匹雪白的马拉着雕花楼阁,车轮碾过青石路时几乎无声,只偶尔溅起几片落叶。
楼阁周身萦绕着淡淡的莲香,推开雕花木门,内里却别有洞天——药柜倚墙而立,格子里整齐码着晒干的草药;
靠窗摆着一张梨木桌,上面常放着未看完的医书与温着的茶;二楼的卧房挂着素色纱帘,帘外便是能望尽山水的阳台。
风雨来时,楼阁自动升起结界,晴日里又能敞开窗扉,任清风穿堂而过——正是他们游历凡间最好的归宿。
自与润玉辞行那日起,他们便驾着莲花楼缓缓驶入凡尘。
润玉站在南天门相送时,眼底藏着不舍,却终究只是拱手道:“此去一路平安,若有难处,传讯于我便是。”
月瑶望着他孤单的身影,心里微动,李莲花轻轻握了握她的手。
“润玉放心,我们不过是去凡间走走,行医历练,又不是去闯什么险地。”月瑶定了定神,眼底漾开明快的笑意,
“再说了,天界一日,凡间一年,按这算法,没准我们在凡间待上三五年,回天界时不过才过了几日呢?”
莲花楼在凡间的路走得缓慢而悠然,像是顺着溪流漂荡的叶舟,不追日月,只随心意。
白日里行至集镇,将木楼泊在镇口那棵老槐树下,树影如伞,恰好遮住半边药摊。
李莲花搬出自家做的木案,月瑶便在案头摆上青瓷药罐,罐沿还沾着些昨日熬药的药渣,倒添了几分烟火气。
“李大夫,您瞧我这老寒腿又犯了。”卖菜阿婆拄着拐杖挪过来,裤脚沾着晨露。
李莲花放下手里的药杵,示意她坐下:“把裤管卷起来些。”
指尖搭上阿婆膝盖时,他忽然笑了,“您这是又蹲在河边洗青菜了?”
阿婆不好意思地笑:“可不是么,新摘的菠菜嫩得很,不洗干净咋卖?”
“以后让你家小子洗。”月瑶递过一杯温水,“这药膏您回去每日抹两次,再用艾草煮水泡泡脚,别再沾凉水了。”
她从药箱里取出个陶盒,塞到阿婆手里,“分文不要,记得按时用。”
阿婆连连道谢,临了还往月瑶篮里塞了把菠菜,说是“换药钱”。
药箱里总备着寻常草药,也躺着些莹润的丹药——那是月瑶用仙草炼的,遇上急病重症便取出来,往往一粒便能见效。
午后日头渐烈,镇西的张婶抱着发高烧的孩子跑来,孩子烧得小脸通红,哭得气若游丝。
李莲花解开孩子衣襟,指尖在他眉心轻轻一点,又取出枚琥珀色的丹药化在温水里:“别怕,喝了就不烧了。”
孩子含着药汁哭闹,月瑶忽然从怀里摸出块麦芽糖,剥了纸递过去:“乖乖吃药,这块糖就给你。”
孩子抽噎着把药汁咽了,含着糖渐渐止了哭,大眼睛好奇地盯着月瑶发间的木簪——那簪子是李莲花用桃枝做的,还雕着朵小小的莲花。
“甜!”孩子含糊地说。
“甜就对了。”李莲花收拾着药箱,抬头看了眼西斜的日头,“等病好了,再给你两块。”
孩子眼睛一亮,刚要说话,却被张婶一把按住:“还不快谢谢李大夫和李夫人!”她掏出发皱的钱袋,却被月瑶按住了手。
“孩子病刚好,用钱的地方多着呢。”月瑶笑着把钱袋推回去,“再说了,我们这药摊,本就不为赚钱。”
张婶眼圈一红,抱着孩子千恩万谢地去了。暮色漫上来时,李莲花收起药摊,月瑶正把剩下的麦芽糖分给围着看热闹的孩童。
孩子们欢天喜地地跑远了,木案上还留着半篮没卖完的野果,是镇上的猎户送来的谢礼。
“今日倒清闲。”月瑶拍了拍手上的糖渣。
李莲花将最后一把草药收进箱里,抬头望见老槐树上落了只灰雀,正歪头啄食谷粒:“这样的日子,原就该清闲些才好。”
在江南水乡的某个小镇上,一场连绵不绝的秋雨悄然降临。
这场雨不仅给小镇带来了湿润的空气,还引发了一场可怕的瘟疫。
镇上的百姓们忧心忡忡,愁容满面,唉声叹气之声此起彼伏。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李莲花和月瑶来到此地。他们决定在莲花楼里连夜调配药方,以对抗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
李莲花和月瑶不辞辛劳地忙碌着,他们精心挑选药材研磨成粉,再按照古老的配方进行调配。
经过数日的努力,终于,雨过天晴,镇上的疫病也渐渐平息,人们的脸上重新露出了笑容。
阳光洒在小镇的街道上,李莲花和月瑶站在门口,微笑着接受着百姓们送来的礼物。
新鲜的蔬菜散发着泥土的芬芳,绣帕上的针线细密而精致,每一针都倾注了百姓们的心意。
李莲花和月瑶心中满是欣慰。这些礼物虽然简单,却是百姓们最真挚的表达。
他们带着百姓们的祝福,继续踏上了前行的道路。
“你瞧窗台上这盆薄荷,多精神。”月瑶指尖轻触叶片上滚动的露珠,水珠顺着叶缘坠下。
她望着那丛碧色,眉眼间漾着舒展的笑意,“这样的日子,总比在天界日日看云卷云舒要自在得多。”
李莲花正用素布擦拭手上残留的药汁,闻言笑着说道,“只要同你一处,哪里都是好日子。”
他握住她的手,“咱们在凡间行医救人,积些微薄功德,又能躲开天界那些是非纠缠,原就是最好的归宿了。”
白日里,莲花楼前总围着求医的乡邻,药香混着草木清气在风里漫开;待暮色漫上山头,便将楼阁泊在溪畔竹间,李莲花铺开棋盘,月瑶便执了黑子与他对弈。
经他这些时日耐心点拨,月瑶的棋艺早已不同往日。虽仍逊他半分,落子却添了几分灵慧,寻常人已是难敌。
润玉下凡的次数愈发频繁起来,他开始主动参与到李莲花和月瑶的生活中。
傍晚,夕阳如血,润玉的身影准时出现在莲花楼前。他轻轻推开门,微笑着走向小桌边,与李莲花和月瑶相对而坐。
李莲花继续讲述着凡间的奇闻异事,月瑶则专注地将草药分类晾晒。润玉静静地听着,眼神中透露出对平凡生活的向往。
三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凡间的粗茶淡饭。润玉夹起一块青菜,放入口中慢慢咀嚼,感受着那股淡淡的清香。
他不禁感叹:“原来平凡人的日子,这般有滋有味。”
月瑶笑着给他添汤,温柔地说:“你呀,也该多来凡间走走,才知道众生百态。像贫苦百姓,每天为了不饿肚子忙忙碌碌,可从没有如此悠闲的时候。”
润玉微微点头,心中涌起一股对凡人的敬佩之情。
夜晚的风吹过莲花楼,带来一丝凉爽,他们分享着彼此的喜怒哀乐,感受着平凡生活中的美好。
随着时间的推移,润玉在凡间的日子变得越来越充实。他懂得了珍惜平凡中的幸福。而这一切,都将成为他生命中最宝贵的回忆。
天界,锦觅因出生时就服了陨丹,断情绝爱,对着旭凤的深情浑然不觉;又听说旭凤为了她与天后争执。
月瑶和李莲花听着,往往只是相视一笑,并不多言,那是旭凤与锦觅的宿命与他们并无关系。
开春后,江南的桃花开得如云似霞,层层叠叠漫过山坡,将天地染成一片绯色。
莲花楼静静泊在桃林深处,李莲花正坐在竹席上整理草药,指尖捻着晒干的艾草,动作轻缓如流云。
润玉的身影恰在此时穿过花影而来,广袖拂过枝头,带起一阵落英纷飞:“此处风光,倒比天界瑶池多了几分野趣。”
月瑶刚采了半篮初绽的桃花,正将花枝插进青瓷瓶里,闻言回眸笑道:“那是自然,这地方是我寻了许久才定下的,原是想在此处多盘桓些时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莲花递过一盏桃花茶,琥珀色的茶汤里浮着两瓣粉蕊。
润玉接过浅啜一口,眉宇间漾开些微暖意,话锋却转回了天界:
“旭凤近来似是对那名唤锦觅的葡萄精灵动了心,只是天后那里断不会应允——她属意的儿媳,从来都是鸟族的穗禾公主。”
“早前便瞧出旭凤待她不同,却没料到会这么快。”
月瑶将花瓶摆上窗台,转头看向润玉,眼波流转间带着几分探究,“你呢?没对锦觅动过心思吧?”
润玉望着漫山桃花出神,闻言转回头,目光掠过月瑶与李莲花,语气清明如洗:“你们先前说过,她是寂灭之命。自那以后,我便刻意避着,怎会生情?”
他顿了顿,想起些传闻,又补充道,“听闻她性子单纯活泼,天界倒有不少人喜欢。”
“你只觉她单纯,就没发觉她那份懵懂吗?”月瑶追问,指尖轻轻点着瓶沿。
“懵懂……”润玉沉吟着,似在回味,“经你一提,倒真是如此。她对周遭诸事,总像隔着层薄雾,说不出的……混沌。”
“那是因她体内有枚陨丹,专能隔绝情爱。”月瑶缓缓道来,语气里带着几分了然,
“于‘喜欢’‘爱恨’这类情愫,她全然懵懂,旁人能接收到十分的情意,到她那里怕是连一分都留不住。
说起来,倒像是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行事随心,不大会顾及旁人感受——或许,她本就没这份认知。”这是她观锦觅言行,慢慢品出的道理。
润玉闻言默然,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茶盏边缘。
夜深时,桃林浸在溶溶月色里,花瓣上凝着晶莹的露。
润玉起身告辞,临行前从袖中取出一枚莹白星石,石面流转着细碎光纹:“此石能聚灵气,你们在凡间行医辛苦,带在身上可护心神安稳。”
李莲花伸手接过,笑意温软:“多谢。你在天界,也多保重。”
润玉拱手一笑,身影旋即融入夜色,只余一缕淡淡的星辉,在桃花间悄然弥散。
莲花楼内,李莲花正坐在灯下翻看医书,书页翻动的声响轻缓平和。
月瑶坐在他身侧,指尖捻着那枚星石,眸光随着石上流转的光晕微微晃动。
片刻后,月瑶转头看向李莲花,见他还沉浸在书本里,轻声说道:“该休息了,都忙了一天了!”
李莲花这才从书里抬起头,目光与月瑶交汇,眼中满是温柔。他看着月瑶手中的星石,微笑着说道:“润玉这礼物倒是实用。”
月瑶将星石放到桌上,轻轻地拉着他起身,“对了!明日咱们去集市转转,我想买些针线布料,再给你做身新衣裳。”
李莲花眉眼弯弯,应道:“好,正好我也帮你做两身新衣。”
“好啊,现在睡觉去!”
云雨过后,俩人洗漱完躺在床上,帐外月光漫过窗棂,如轻纱般洒在他们身上。
李莲花把月瑶往怀里拢了拢,感受着她的柔软与温暖。她的发丝蹭着他的颈窝,带着淡淡的药香,让他的心沉醉其中。
李莲花低头看了看怀中人,嘴角弯了弯,心中充满了幸福和满足。
帐内寂静无声,只余两人交缠的呼吸,伴着窗外偶尔的虫鸣,这美妙的声音漫进月色里,见证着他们的深情厚意。
喜欢莲花陪我闯影视世界
晨光漫过窗檐时,李莲花正蹲在阁楼的阳台上给一株七叶莲松根,指尖沾着些湿润的泥土。
月瑶端着个白瓷碗从屋里出来。
“早饭在灶上温着,是你昨儿念叨的莲子粥。”
虽然俩人现在已避谷,不用再吃食物来维持生命,但他们觉得吃东西不光是为了填饱肚子,而且也习惯了一日三餐,所以便延续了下来。
她把碗搁在桌上,弯腰看他手里的活计,“这七叶莲娇气,你下手轻点,别伤了须根。”
李莲花直起腰,拍了拍手上的泥土,笑道:“好的,这七叶莲可是好东西,我哪会不小心。”
说罢,他走到桌旁坐下,揭开碗盖,热气腾腾的莲子粥香气扑鼻。
李莲花舀了一勺粥,吹了吹递到月瑶嘴边:“尝尝?我闻着比上次你熬的甜些,许是莲子选得好。”
月瑶张嘴含住,舌尖触到温热的糯米,果然带着股清润的甜。
她抬手替他理了理歪掉的发带:“是后山泉眼边那塘里摘的,前儿去采药时见着莲蓬熟了,顺手摘了些。”
“我说呢。”李莲花自己也喝了一口,眉眼弯起来,“还是你心细。对了,昨儿晒的金银花该收了吧?我瞅着日头够足了。”
“早收了,在竹匾里晾着呢。”月瑶在他对面坐下。
月瑶和李莲花两人三两口就喝完了粥,李莲花把碗往桌上一放,忽然凑近她,“月月——”
月瑶挑眉看他,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李莲花趁她没反应过来,在她脸颊上偷了个香,然后迅速转身往草药那边走去,嘴里还念叨着:“我再去看看那株七叶莲!”
月瑶抬手摸了摸被他碰过的地方,嗔怪地看了一眼李莲花的背影,嘴里嘟囔着:“不正经。”
然而,她的眼神中却带着一丝甜蜜。
她脚步轻快得往厨房走去,灶台上的罐子正咕嘟咕嘟响着,那是她早起炖的参汤。
月瑶轻轻揭开锅盖,一股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她用勺子搅拌着参汤,心中却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李莲花。
她想象着他喝着自己炖的参汤时的满足表情,嘴角不禁泛起了一丝微笑。而他的那些小动作,让她无时无刻感到幸福。
——————————
这莲花楼是他们第一世的居所,如今经仙法修缮,更添了几分雅致。四匹雪白的马拉着雕花楼阁,车轮碾过青石路时几乎无声,只偶尔溅起几片落叶。
楼阁周身萦绕着淡淡的莲香,推开雕花木门,内里却别有洞天——药柜倚墙而立,格子里整齐码着晒干的草药;
靠窗摆着一张梨木桌,上面常放着未看完的医书与温着的茶;二楼的卧房挂着素色纱帘,帘外便是能望尽山水的阳台。
风雨来时,楼阁自动升起结界,晴日里又能敞开窗扉,任清风穿堂而过——正是他们游历凡间最好的归宿。
自与润玉辞行那日起,他们便驾着莲花楼缓缓驶入凡尘。
润玉站在南天门相送时,眼底藏着不舍,却终究只是拱手道:“此去一路平安,若有难处,传讯于我便是。”
月瑶望着他孤单的身影,心里微动,李莲花轻轻握了握她的手。
“润玉放心,我们不过是去凡间走走,行医历练,又不是去闯什么险地。”月瑶定了定神,眼底漾开明快的笑意,
“再说了,天界一日,凡间一年,按这算法,没准我们在凡间待上三五年,回天界时不过才过了几日呢?”
莲花楼在凡间的路走得缓慢而悠然,像是顺着溪流漂荡的叶舟,不追日月,只随心意。
白日里行至集镇,将木楼泊在镇口那棵老槐树下,树影如伞,恰好遮住半边药摊。
李莲花搬出自家做的木案,月瑶便在案头摆上青瓷药罐,罐沿还沾着些昨日熬药的药渣,倒添了几分烟火气。
“李大夫,您瞧我这老寒腿又犯了。”卖菜阿婆拄着拐杖挪过来,裤脚沾着晨露。
李莲花放下手里的药杵,示意她坐下:“把裤管卷起来些。”
指尖搭上阿婆膝盖时,他忽然笑了,“您这是又蹲在河边洗青菜了?”
阿婆不好意思地笑:“可不是么,新摘的菠菜嫩得很,不洗干净咋卖?”
“以后让你家小子洗。”月瑶递过一杯温水,“这药膏您回去每日抹两次,再用艾草煮水泡泡脚,别再沾凉水了。”
她从药箱里取出个陶盒,塞到阿婆手里,“分文不要,记得按时用。”
阿婆连连道谢,临了还往月瑶篮里塞了把菠菜,说是“换药钱”。
药箱里总备着寻常草药,也躺着些莹润的丹药——那是月瑶用仙草炼的,遇上急病重症便取出来,往往一粒便能见效。
午后日头渐烈,镇西的张婶抱着发高烧的孩子跑来,孩子烧得小脸通红,哭得气若游丝。
李莲花解开孩子衣襟,指尖在他眉心轻轻一点,又取出枚琥珀色的丹药化在温水里:“别怕,喝了就不烧了。”
孩子含着药汁哭闹,月瑶忽然从怀里摸出块麦芽糖,剥了纸递过去:“乖乖吃药,这块糖就给你。”
孩子抽噎着把药汁咽了,含着糖渐渐止了哭,大眼睛好奇地盯着月瑶发间的木簪——那簪子是李莲花用桃枝做的,还雕着朵小小的莲花。
“甜!”孩子含糊地说。
“甜就对了。”李莲花收拾着药箱,抬头看了眼西斜的日头,“等病好了,再给你两块。”
孩子眼睛一亮,刚要说话,却被张婶一把按住:“还不快谢谢李大夫和李夫人!”她掏出发皱的钱袋,却被月瑶按住了手。
“孩子病刚好,用钱的地方多着呢。”月瑶笑着把钱袋推回去,“再说了,我们这药摊,本就不为赚钱。”
张婶眼圈一红,抱着孩子千恩万谢地去了。暮色漫上来时,李莲花收起药摊,月瑶正把剩下的麦芽糖分给围着看热闹的孩童。
孩子们欢天喜地地跑远了,木案上还留着半篮没卖完的野果,是镇上的猎户送来的谢礼。
“今日倒清闲。”月瑶拍了拍手上的糖渣。
李莲花将最后一把草药收进箱里,抬头望见老槐树上落了只灰雀,正歪头啄食谷粒:“这样的日子,原就该清闲些才好。”
在江南水乡的某个小镇上,一场连绵不绝的秋雨悄然降临。
这场雨不仅给小镇带来了湿润的空气,还引发了一场可怕的瘟疫。
镇上的百姓们忧心忡忡,愁容满面,唉声叹气之声此起彼伏。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李莲花和月瑶来到此地。他们决定在莲花楼里连夜调配药方,以对抗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
李莲花和月瑶不辞辛劳地忙碌着,他们精心挑选药材研磨成粉,再按照古老的配方进行调配。
经过数日的努力,终于,雨过天晴,镇上的疫病也渐渐平息,人们的脸上重新露出了笑容。
阳光洒在小镇的街道上,李莲花和月瑶站在门口,微笑着接受着百姓们送来的礼物。
新鲜的蔬菜散发着泥土的芬芳,绣帕上的针线细密而精致,每一针都倾注了百姓们的心意。
李莲花和月瑶心中满是欣慰。这些礼物虽然简单,却是百姓们最真挚的表达。
他们带着百姓们的祝福,继续踏上了前行的道路。
“你瞧窗台上这盆薄荷,多精神。”月瑶指尖轻触叶片上滚动的露珠,水珠顺着叶缘坠下。
她望着那丛碧色,眉眼间漾着舒展的笑意,“这样的日子,总比在天界日日看云卷云舒要自在得多。”
李莲花正用素布擦拭手上残留的药汁,闻言笑着说道,“只要同你一处,哪里都是好日子。”
他握住她的手,“咱们在凡间行医救人,积些微薄功德,又能躲开天界那些是非纠缠,原就是最好的归宿了。”
白日里,莲花楼前总围着求医的乡邻,药香混着草木清气在风里漫开;待暮色漫上山头,便将楼阁泊在溪畔竹间,李莲花铺开棋盘,月瑶便执了黑子与他对弈。
经他这些时日耐心点拨,月瑶的棋艺早已不同往日。虽仍逊他半分,落子却添了几分灵慧,寻常人已是难敌。
润玉下凡的次数愈发频繁起来,他开始主动参与到李莲花和月瑶的生活中。
傍晚,夕阳如血,润玉的身影准时出现在莲花楼前。他轻轻推开门,微笑着走向小桌边,与李莲花和月瑶相对而坐。
李莲花继续讲述着凡间的奇闻异事,月瑶则专注地将草药分类晾晒。润玉静静地听着,眼神中透露出对平凡生活的向往。
三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凡间的粗茶淡饭。润玉夹起一块青菜,放入口中慢慢咀嚼,感受着那股淡淡的清香。
他不禁感叹:“原来平凡人的日子,这般有滋有味。”
月瑶笑着给他添汤,温柔地说:“你呀,也该多来凡间走走,才知道众生百态。像贫苦百姓,每天为了不饿肚子忙忙碌碌,可从没有如此悠闲的时候。”
润玉微微点头,心中涌起一股对凡人的敬佩之情。
夜晚的风吹过莲花楼,带来一丝凉爽,他们分享着彼此的喜怒哀乐,感受着平凡生活中的美好。
随着时间的推移,润玉在凡间的日子变得越来越充实。他懂得了珍惜平凡中的幸福。而这一切,都将成为他生命中最宝贵的回忆。
天界,锦觅因出生时就服了陨丹,断情绝爱,对着旭凤的深情浑然不觉;又听说旭凤为了她与天后争执。
月瑶和李莲花听着,往往只是相视一笑,并不多言,那是旭凤与锦觅的宿命与他们并无关系。
开春后,江南的桃花开得如云似霞,层层叠叠漫过山坡,将天地染成一片绯色。
莲花楼静静泊在桃林深处,李莲花正坐在竹席上整理草药,指尖捻着晒干的艾草,动作轻缓如流云。
润玉的身影恰在此时穿过花影而来,广袖拂过枝头,带起一阵落英纷飞:“此处风光,倒比天界瑶池多了几分野趣。”
月瑶刚采了半篮初绽的桃花,正将花枝插进青瓷瓶里,闻言回眸笑道:“那是自然,这地方是我寻了许久才定下的,原是想在此处多盘桓些时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莲花递过一盏桃花茶,琥珀色的茶汤里浮着两瓣粉蕊。
润玉接过浅啜一口,眉宇间漾开些微暖意,话锋却转回了天界:
“旭凤近来似是对那名唤锦觅的葡萄精灵动了心,只是天后那里断不会应允——她属意的儿媳,从来都是鸟族的穗禾公主。”
“早前便瞧出旭凤待她不同,却没料到会这么快。”
月瑶将花瓶摆上窗台,转头看向润玉,眼波流转间带着几分探究,“你呢?没对锦觅动过心思吧?”
润玉望着漫山桃花出神,闻言转回头,目光掠过月瑶与李莲花,语气清明如洗:“你们先前说过,她是寂灭之命。自那以后,我便刻意避着,怎会生情?”
他顿了顿,想起些传闻,又补充道,“听闻她性子单纯活泼,天界倒有不少人喜欢。”
“你只觉她单纯,就没发觉她那份懵懂吗?”月瑶追问,指尖轻轻点着瓶沿。
“懵懂……”润玉沉吟着,似在回味,“经你一提,倒真是如此。她对周遭诸事,总像隔着层薄雾,说不出的……混沌。”
“那是因她体内有枚陨丹,专能隔绝情爱。”月瑶缓缓道来,语气里带着几分了然,
“于‘喜欢’‘爱恨’这类情愫,她全然懵懂,旁人能接收到十分的情意,到她那里怕是连一分都留不住。
说起来,倒像是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行事随心,不大会顾及旁人感受——或许,她本就没这份认知。”这是她观锦觅言行,慢慢品出的道理。
润玉闻言默然,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茶盏边缘。
夜深时,桃林浸在溶溶月色里,花瓣上凝着晶莹的露。
润玉起身告辞,临行前从袖中取出一枚莹白星石,石面流转着细碎光纹:“此石能聚灵气,你们在凡间行医辛苦,带在身上可护心神安稳。”
李莲花伸手接过,笑意温软:“多谢。你在天界,也多保重。”
润玉拱手一笑,身影旋即融入夜色,只余一缕淡淡的星辉,在桃花间悄然弥散。
莲花楼内,李莲花正坐在灯下翻看医书,书页翻动的声响轻缓平和。
月瑶坐在他身侧,指尖捻着那枚星石,眸光随着石上流转的光晕微微晃动。
片刻后,月瑶转头看向李莲花,见他还沉浸在书本里,轻声说道:“该休息了,都忙了一天了!”
李莲花这才从书里抬起头,目光与月瑶交汇,眼中满是温柔。他看着月瑶手中的星石,微笑着说道:“润玉这礼物倒是实用。”
月瑶将星石放到桌上,轻轻地拉着他起身,“对了!明日咱们去集市转转,我想买些针线布料,再给你做身新衣裳。”
李莲花眉眼弯弯,应道:“好,正好我也帮你做两身新衣。”
“好啊,现在睡觉去!”
云雨过后,俩人洗漱完躺在床上,帐外月光漫过窗棂,如轻纱般洒在他们身上。
李莲花把月瑶往怀里拢了拢,感受着她的柔软与温暖。她的发丝蹭着他的颈窝,带着淡淡的药香,让他的心沉醉其中。
李莲花低头看了看怀中人,嘴角弯了弯,心中充满了幸福和满足。
帐内寂静无声,只余两人交缠的呼吸,伴着窗外偶尔的虫鸣,这美妙的声音漫进月色里,见证着他们的深情厚意。
喜欢莲花陪我闯影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