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行来,数月光阴流转。他们踏过荒村野店,行过繁华城镇,渡过大江小河,翻越崇山峻岭。
见识了市井小民的狡黠与温情,也目睹了豪强劣绅的贪婪与狠毒;化解了因愚昧迷信引发的悲剧,也扳倒了仗势欺人的地头蛇;超度过含冤而死的孤魂,也救助过挣扎求生的贫弱。
每一桩事件,都像一块沉重的砖石,垒砌在蓝忘机的心头,也化作他笔下越来越详实、越来越深刻的记录。
那本最初只是零星记载的笔记,已经变得厚重。
不再仅仅是事件经过,更多的是他的观察、分析、困惑、思考以及魏无羡那些看似离经叛道却又直指核心的点拨。
他将魏无羡的“钥匙论”、“因势利导”、“借力打力”、“规则之辨”等思想,结合具体案例,都原原本本、分门别类地记录了下来。
在一个宁静的山间客栈,窗外月色如水。蓝忘机在灯下整理着厚厚的书稿,墨迹未干。
他神情专注,时而凝眉思索,时而提笔疾书。魏无羡斜倚在窗边,看着爱人认真的侧影,眼中带着温柔的笑意。
“蓝湛,”魏无羡轻声开口,“这本东西,快成了吧?”
蓝忘机停下笔,抬起头,琉璃色的眼眸在烛光下显得格外清亮。
他抚摸着厚厚的书稿,沉默片刻,郑重地点了点头:“嗯。我想将它整理成书。”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前所未有的坚定。
“哦?叫什么名字?”魏无羡来了兴致,走到他身边。
蓝忘机看着书稿,又望向窗外无垠的夜空和层叠的山峦,缓缓道:“《尘寰录》。”
尘寰,意指人间俗世。录,是记录,也是镜鉴。
“好名字!”魏无羡赞道,“记浮世百态,录人心幽微,照世道明暗。蓝二公子,你这是要开一派之先河啊!”
蓝忘机微微摇头:“非为开宗立派。只为…记我所见,思我所惑,明我所行。
世间苦难,非尽妖邪所致;人心鬼蜮,更需慧眼明心。
愿此书,能为后来者…提一盏微灯,多一分警醒,少走些…我们曾困惑过的弯路。”
他看向魏无羡,眼中带着感激,“若无你…我走不出云深不知处的高墙,也…写不出这《尘寰录》。”
魏无羡笑着揽住他的肩:“你我之间,何须言谢。这书,是你的心血,是你的眼睛看到的世界。我只是…偶尔在你迷路时,指指方向罢了。”
他拿起桌上的一页稿纸,上面记载着处理豪绅夺地案的策略,他指着其中一段关于“借势”的分析,说道:“比如这里,你说‘借势而为,以正律破邪法’,思路极好。
不过,还可以补充一点:势有强弱,律有疏密。借势之时,需辨清何势可借,何势不可沾。
正律若腐,则借势亦需慎之又慎,恐引狼驱虎,反噬其身。” 他点出的,是更深层的政治智慧与风险。
蓝忘机眼中闪过一丝明悟,立刻提笔记下,又在旁边细细标注。
烛光摇曳,映照着两人并肩的身影。
窗外,是广阔而复杂的人间世;窗内,是一本正在诞生的、试图理解并指引这人世的书卷。
魏无羡看着蓝忘机专注书写的侧脸,心中充满了宁静与满足。
他的蓝湛,不再是那个只知雅正、非黑即白的含光君了。
他在成长,在思考,在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和应对这个他曾高高在上俯视、如今却深陷其中并深爱着的复杂人间。
《尘寰录》的墨香,与山间的夜雾一同弥漫开来。
这不仅仅是蓝忘机个人的修行记录,更是他们二人携手游历人间、洞悉世情、寻求济世之道的共同见证。
未来路长,书未写完,他们的故事,也还在继续。
而魏无羡知道,无论前路还有多少光怪陆离、人心鬼蜮,他都会陪在他的蓝二公子身边,看他书写属于他的、也属于这人间的华章。
喜欢魔道之拯救我的最爱
见识了市井小民的狡黠与温情,也目睹了豪强劣绅的贪婪与狠毒;化解了因愚昧迷信引发的悲剧,也扳倒了仗势欺人的地头蛇;超度过含冤而死的孤魂,也救助过挣扎求生的贫弱。
每一桩事件,都像一块沉重的砖石,垒砌在蓝忘机的心头,也化作他笔下越来越详实、越来越深刻的记录。
那本最初只是零星记载的笔记,已经变得厚重。
不再仅仅是事件经过,更多的是他的观察、分析、困惑、思考以及魏无羡那些看似离经叛道却又直指核心的点拨。
他将魏无羡的“钥匙论”、“因势利导”、“借力打力”、“规则之辨”等思想,结合具体案例,都原原本本、分门别类地记录了下来。
在一个宁静的山间客栈,窗外月色如水。蓝忘机在灯下整理着厚厚的书稿,墨迹未干。
他神情专注,时而凝眉思索,时而提笔疾书。魏无羡斜倚在窗边,看着爱人认真的侧影,眼中带着温柔的笑意。
“蓝湛,”魏无羡轻声开口,“这本东西,快成了吧?”
蓝忘机停下笔,抬起头,琉璃色的眼眸在烛光下显得格外清亮。
他抚摸着厚厚的书稿,沉默片刻,郑重地点了点头:“嗯。我想将它整理成书。”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前所未有的坚定。
“哦?叫什么名字?”魏无羡来了兴致,走到他身边。
蓝忘机看着书稿,又望向窗外无垠的夜空和层叠的山峦,缓缓道:“《尘寰录》。”
尘寰,意指人间俗世。录,是记录,也是镜鉴。
“好名字!”魏无羡赞道,“记浮世百态,录人心幽微,照世道明暗。蓝二公子,你这是要开一派之先河啊!”
蓝忘机微微摇头:“非为开宗立派。只为…记我所见,思我所惑,明我所行。
世间苦难,非尽妖邪所致;人心鬼蜮,更需慧眼明心。
愿此书,能为后来者…提一盏微灯,多一分警醒,少走些…我们曾困惑过的弯路。”
他看向魏无羡,眼中带着感激,“若无你…我走不出云深不知处的高墙,也…写不出这《尘寰录》。”
魏无羡笑着揽住他的肩:“你我之间,何须言谢。这书,是你的心血,是你的眼睛看到的世界。我只是…偶尔在你迷路时,指指方向罢了。”
他拿起桌上的一页稿纸,上面记载着处理豪绅夺地案的策略,他指着其中一段关于“借势”的分析,说道:“比如这里,你说‘借势而为,以正律破邪法’,思路极好。
不过,还可以补充一点:势有强弱,律有疏密。借势之时,需辨清何势可借,何势不可沾。
正律若腐,则借势亦需慎之又慎,恐引狼驱虎,反噬其身。” 他点出的,是更深层的政治智慧与风险。
蓝忘机眼中闪过一丝明悟,立刻提笔记下,又在旁边细细标注。
烛光摇曳,映照着两人并肩的身影。
窗外,是广阔而复杂的人间世;窗内,是一本正在诞生的、试图理解并指引这人世的书卷。
魏无羡看着蓝忘机专注书写的侧脸,心中充满了宁静与满足。
他的蓝湛,不再是那个只知雅正、非黑即白的含光君了。
他在成长,在思考,在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和应对这个他曾高高在上俯视、如今却深陷其中并深爱着的复杂人间。
《尘寰录》的墨香,与山间的夜雾一同弥漫开来。
这不仅仅是蓝忘机个人的修行记录,更是他们二人携手游历人间、洞悉世情、寻求济世之道的共同见证。
未来路长,书未写完,他们的故事,也还在继续。
而魏无羡知道,无论前路还有多少光怪陆离、人心鬼蜮,他都会陪在他的蓝二公子身边,看他书写属于他的、也属于这人间的华章。
喜欢魔道之拯救我的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