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艺考举行!老臣回归朝堂!再次混乱的局势-《我就一昏君,能有什么坏心思?》

  科举制刚刚实施的时候,可没有那么多的人来参加。

  毕竟制度不完善。

  而罗林的武举实施时候,之所以人数比较多,那是因为有大量的世家子弟想要进入军事体系,开创一番功业。

  那么,艺考第一次实施,参与的人多吗?

  答案是——

  多!

  太多了!

  …………

  在如今的国际局势下。

  吴国和唐国都经常有人来大乾旅游。

  他们直接看傻了,只觉得到处都有人在参加艺考。

  绘画,作诗,跑步,水性……

  各种你能够想象得到的项目。

  最重要的是,这考试是允许围观的,不过是要交一些小钱。

  来旅游的人有钱啊。

  在古代,没有几个钱怎么可能云游四方。

  当然是能看的都看了。

  他们大受震撼。

  其中有一项最多人看。

  服装设计。

  一个个美女穿着新款的衣服走在台上,然后由一堆商人进行评分。

  这一项的项目是商人精心准备的。

  女红在这个时代基本上谁都会,制作衣服是女子的必修课,因此,参加的人比想象中的多。

  最重要的是,商人们给出了十分高的奖励。

  他们也是小算盘打着。

  把门票费用降低,然后在选手里面混入自家的职业裁缝所制作的衣服。

  最重要的是,借此机会,拉拢一些小世家,从此抱起大团,做大做强。

  这是一次大型广告,也是一场大型的服装盛会。

  在第一轮选拔成功后,商人们亲自走上台——如今已经不再是士农工商了,商人可不是社会最底层。

  他们得以在大庭广众之下露脸,主持各种事情。

  随后他们将奖金给了那些度过一次选拔的女子。

  …………

  罗林要是知道这些事情,怕不是得直接懵逼。

  只能说,在各种限制放开,各种制度革新,整个大乾都开始散发着生命力。

  人们的奇思妙想得以付诸现实,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

  …………

  江南一带。

  不少的世家家主聚集在了一起。

  “这艺考……”有家主的面色不是很好看。

  “你们那边,也输了?”另外一个家主说道。

  “你也是?”

  “嗯。”

  “唉……”

  几个家主聊了一下。

  最终发现了一个不得不承认的现实。

  这艺考,没想到最有优势的不是受到精英教育的世家子弟,而是平民。

  此时,一个家主拍了拍桌子:“哼!无所谓,反正那些艺官也是为咱们做事。比如说跑步最快的艺官,最后也不过是得了朝廷的一些福利,然后还不是给我家报纸跑腿?”

  这家主也是有东西的,他奇思妙想的想出来,把报纸送货上门。

  该项服务仅仅针对那些有钱的世家。

  真给他赚到不少钱。

  “他们的确是在为我们做事,但人家是有官身的。”另外一个家主幽幽的说道。

  其余人无奈。

  这言下之意也很明白。

  就以那个跑步最快的艺官为例子,如果遇到什么不公平,人家去报官会被优先处理,如果出了什么事情,锦衣卫也会来进行调查。

  当然……如果他对商家进行举报,官府同样会优先受理。

  “这些艺官真的是会感激我们给予了他们不错的职位吗?”一个世家家主说道,他已经一头的白发,眼眸里闪烁着睿智的光,“不,他会感激的是开创了艺考的当今圣上……更加不会感激我们,因为他们是在为我们打工,我们给予报酬,在他们的眼中是理所应当的。”

  “如今的百姓,已经没有那么好愚弄了。”

  “玩黑的也不行,锦衣卫的威势是这几十年以来最可怕的……”

  这一句话,让场面有些进行不下去。

  这些世家家主又聊了一会儿,只能够选择无奈的离开。

  而艺考则是依然轰轰烈烈的在大乾的土地上疯狂进行着。

  每一天都有艺官诞生,他们的权力很少,但依然享有一些福利。

  并且艺官的身份,对于他们而言就是一种能力的认可。

  大量的艺官诞生,获得了职位,或者是成为官吏。

  大乾的官员数量开始飙升。

  …………

  乾国,紫荆城。

  此时,一辆辆马车走入。

  不少的平民百姓都认出来了,这些是承载着官老爷的马车。

  “诶,这些……难不成是艺官吗?”

  “不是。艺官现在都在考呢。我看啊,这些是被陛下召回来的老臣!”

  “这样啊……”

  的确是这样!

  这些老臣们一个个的回到了紫荆城。

  一下子,就让原本的朝廷派系更加复杂。

  自从珂午清洗朝廷、罗林无视言官劝诫、百官伏阙觐见后,整个朝廷形成罗林的一言堂趋势。

  罗林成为乾纲独断,皇权握住手中的实权皇帝。

  而整个朝廷的大臣们,也陷入了一种无强大派系的状况。

  不。

  是有强大派系的。

  那就是内阁。

  内阁老哥们上下一心,跟随首辅,履行罗林的一个又一个命令。

  如今,随着这些老臣回归朝廷。

  刚刚有一些明朗的朝廷局势,再一次变得模糊起来。

  并未出现一个权力足够大的臣子。

  再加上锦衣卫的压力一直都给的很足。

  导致了如今朝廷上下,吏治清明,结党现象稀少的情况!

  “没想到,这么老了,还能够回到朝廷……”

  “真是世事无常啊。”

  一名老头从马车里走出来。

  他的眼中,隐隐的含着精光。

  “珂午,老林……没想到你们都已经被赶走了。”

  “现在的首辅竟然是一个工部出来的毛头小子?”

  “哼哼……”

  这老臣一阵苦笑,也不知道是在自嘲,还是在笑什么。

  …………

  大部分因为罗林诏令,而回归朝堂的老臣,心中都是对罗林抱有感恩之心的。

  但还是那句话,感恩在利益面前实在是不值一提,有的人可能会特别注重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的确有不少的老臣因为罗林的操作,已经决定为大乾肝脑涂地了。

  但同样,也有一些野心勃勃之辈,因为罗林的政策回到了朝堂。

  在他们的眼中,罗林的恩赐是上天给的好运,是他们的命好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该争的权力,他们绝不会放过任何一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