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4章 再执一子-《秦凤药传奇》

  做出决定并没费她多少力气。

  她道,“本宫愿意,只是不知如何做?是不是需要本宫面见皇上为凤姑姑陈情?”

  凤药笑了,那一笑若春风拂面。’

  德妃猛然感觉到这个面冷的姑姑年轻时也该是明媚如花的女子。

  “对手打了娘娘的脸,娘娘是忍气吞声还是亮出兵器?”

  德妃道,“若有兵器自当使用,可本宫手上空空。”

  “请娘娘稍安,凤药稍侯有东西给娘娘。”

  “娘娘与凤药有缘,这东西本是给旁人备的,既然你我今日见面,这件东西便给了娘娘吧。”

  她离开未央宫,不多时再次返回时,手上多了件东西,是份奏折。

  “这东西娘娘莫打开,请令尊大人直接朝会时递交给右丞相赵大人,保娘娘心想事成。”

  赵大人任右相之后,李嘉奉旨整顿户部,打算一点点接手户部之事。

  赵大人便可从户部琐事中脱身,再过段时间可自然解去户部尚书一职。

  李嘉虽然浪荡,户部差事却也顺利。

  皇上很是欣赏李嘉办差的利落,多次当着众臣面嘉许六皇子。

  这日早朝,沈大人递上折子,皇上打开,扫了眼折题,眼前一片花,只见上面漂亮的楷书写着几个大字“劾李嘉结党营私乱户部事折”。

  原来曹元心素知自己儿子浪荡不羁,李嘉接了户部差事后,她在户部中安插从前曹家旧部,帮李嘉分担政事。

  却不想这件事是如何被人盯上,成了攀咬李嘉结党营私的理由。

  而且折子里着重提到曹家旧部皆由贵妃伸手安插,贵妃干政,左右国事,曹家更有不轨之嫌。

  云之亲弟弟常安之出列请奏,说此事很有可能是小人污蔑,请求出任监察官来调查此事,还六皇子清白。

  皇上既怒又惊,准了安之奏请。

  接着沈大人再上折子,请求前往灾区,赈灾救民,为皇上分忧。

  这差事皇上本来应许李嘉前往。

  李嘉想去南边为的是办过差,好有借口去趟南疆,探望徐棠,哪里料到有人盯的是赈灾这份肥差。

  十几个地区受灾,朝廷的银子便如流水般过赈灾官之手。

  政绩和银子都摆在眼前,谁不想接?

  这折子沈大人当时接到便读过,震惊不已,这是动曹家的外孙,当今圣上的亲儿子,他本没这个胆量。

  但德妃娘娘捎来亲手书信,叮嘱他莫要怀疑,一定要将此奏疏一字不差交给皇上。

  信上最后道,“想高升就得冒险,安稳当个小吏,一生只能在底层挣扎,京中藏龙卧虎,父亲兄弟何时才能出头?”

  “想爬到权贵之位就得先要敢动权贵。”

  “女儿有把握,这折子递上去,父亲可得治水之差,再次高升。”

  沈家人自微末小吏一步步爬上来,就是靠着胆大投机。

  自家女儿,父亲最是了解,他次次升迁,哪次没有女儿的暗中打探帮助?

  所以这次要赌就赌大的,参皇子!

  沈大人赌对了,御史中丞常安之铁面无私,不苟私情,火速查明李嘉身旁亲信皆出自曹家旧部。

  跟着自家打过仗的老军士们从军职出来改文职,安排差事,也算寻常事。

  哪怕是李嘉亲自现调来人手都没问题。

  问题是,这些人是贵妃伸手安排的,而且安排到户部的时间比李嘉到任时间早。

  这件事马上变了味儿。

  一是涉及贵妃提前打听圣意,知道皇上要安排李嘉去户部当差。

  二是涉及后宫干政。

  妃子不得干政,是铁打的规矩。

  曹元心被这道折子打懵了。

  接下来的就是接连的噩耗。

  皇上下旨解除李嘉户部之职,同时禁足贵妃,罚俸一年。

  禁足之令下发,本是禁于紫兰殿,不知何故,皇上又下首圣旨,让贵妃挪到“慈宁堂”省得她依旧“生出许多妄想。”

  传旨的是秦凤药,她静如深潭的眼睛让曹元心既怒又怕,接了旨她抬头盯着凤药问,“你!是你与德妃串通一气,陷害本宫对不对?”

  凤药收起圣旨对她说,“贵妃还不生记性?皇上亲口说了,省得贵妃生出许多妄念,贵妃怎么就当耳边风?”

  元心一生没受过这样的嘲弄,起身就往凤药身上扑,她恨不得掐死这个坑害儿子的罪魁祸首。

  两个太监挡住贵妃,凤药退后一步道,“贵妃娘娘,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娘娘静心在慈宁堂抄一抄经书,对您和睿王都有好处。”

  她一双眼睛深深注视着贵妃突然小声说了句什么,随后离开。

  贵妃被皇上的旨意击昏头脑。

  她瘫坐在紫檀太师椅中,眼睁睁看着凤药在太监宫女的护送下离开紫兰殿。

  她的目光追着凤药,却见凤药走到大门边回首,望向自己的目光藏着说不清的含义。

  像安慰又像责备,她已无力追究。

  贵妃移居慈宁堂,进屋就看到桌案上摊开放着经书。

  笔墨纸砚一一摆放整齐。

  念了两句经文,却觉得血气上涌,跟本平静不下来。

  这么多年,她唯一的心事就是李嘉。

  现在又添心事,很怕曹家被徐家彻底压下去。

  正是因为有母家的支持,有儿子撑腰,她才做到能在被皇帝冷落,或其他妃嫔上位时,淡然面对。

  这份底气,不是皇上给的,是强大的娘家带来的。

  皇上不过是男人,喜新厌旧是常情,又是帝王,后宫那么多女子。

  贵妃未出阁时也过想与夫君举案齐眉。

  然而这愿望放在帝王身上,太艰难了。

  她要忍受多少嫉妒与苦涩?

  不在意,是因为不敢在意。

  ……

  时间变得慢下来,不管元心多么暴躁,在时间的安抚下,她慢慢平静。

  躺在床上,索性回想这段时间发生的所有事。

  她忽然想起凤药宣读圣旨,最后低声说的那句话,当时自己没听清,也没在意。

  以及凤药走到门口时回头看她的眼神,似有深意。

  这个女人,她从没读懂过对方。

  秦凤药似乎可以做到不受任何人影响和摆布,元心最讨厌她那宠辱不惊的样子。

  她究竟在告诉自己什么?

  不管秦凤药花言巧语说了什么,元心告诉自己,别相信那个女人。

  不是朋友,那就是敌人!

  曹家不会看着自己被禁足而放任不管的。

  她只需熬过这些日子,总有出去的那天,到时再和秦凤药算账。

  只是不知李嘉现在怎么样了。

  ……

  凤药成功离间了沈氏和元心。

  又迫使李嘉离开户部,令沈大人接了赈灾的差事。

  一举三得。

  夜来,她独坐窗前,蹙眉沉思。

  不止思索前途,还责问自己,为何现在的她心肠冷硬如铁?面不改色便满口谎话?

  她最大的同情心,也不过是在读过圣旨后提醒贵妃一句,福祸相依,自己并没害她。

  真正设计要害之人时,毫不动容在心中判了政敌死刑。

  自责,却还能坚定这样做,那点自责便一文不值。

  已是三更天,大白的月亮高悬空中,她能听见自己的心跳。

  这颗心以前多软啊。

  正思量,只听到脚步声向着落月阁而来。

  这脚步声她很熟悉——

  她托腮不动,没人通报,门被推开。

  皇上疲倦的面容出现在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