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3章 留情!-《大唐:开局发老婆,我赚大了》

  “把这几日收集到的口供全部整理一下,上交朝廷,这种事情就不需要我们来做了,交给皇帝,万不可擅自行动。 ”

  庆修吩咐下,陈如松也自然心知肚明。

  这些假币贩子他们可以用任何手段收拾,但要扳倒他们的靠山,终究还是得借朝廷之手。

  ……

  当李二得知那些假币贩子竟然把生意做到了长安城这边,顿时气的勃然大怒,当场下令全国通缉所有的假币贩子,但凡敢有任何抵抗抓住了直接击毙!

  然而他到底是低估了庆修的雷厉风行程度,自己这边刚下命令,庆修竟然已经把整个关中的所有假币贩子抓起来,并且打包送往了刑部。

  而且据刑部的人说,这些被送来的假币贩子得知终于可以摆脱庆修时,一个个激动的鬼哭狼嚎,像是重焕新生似的。

  这一幕让刑部众人看得倍感不解,明明他们接下来是要被送入死牢,有什么可兴奋的?

  李二对那些假币贩子当然是没有半点慈念,他直接吩咐刑部将之处以极刑,并且把自己的一众心腹大臣全部叫来,大家一同琢磨庆修拿出来的这份情报。

  仔细琢磨这份情报之前,大家都以为这不过是民间的一些见钱眼开甚至连命都不要的帮派团体搞的鬼。

  可从情报深入一看,所有人都沉默不语了。

  他们发现这假币所牵扯的,比他们想象中庞大的太多了!

  尤其是李二,看到最后着实是怀疑,自己的大唐朝廷如今有多少“内鬼”!

  庆修从始至终一言不发,只是淡淡的看着众人各自神色十分精彩。

  “朕其实早就有所料想,搞假币,这些人绝对不是寻常者,但是能和朝廷有这么多牵连,朕也觉得着实是荒唐。”

  长孙无忌的神情有些尴尬,那份名单里还有不少是他亲自录取的门徒。

  这事儿虽说是和他没有半点关联,但毕竟门徒也混在其中了,考虑到避嫌他也没法就此事说什么。

  庆修淡淡道:“陛下觉得,此事到底是应该轻轻放下,还是应当往深了追究?”

  他这相当于是把麻烦直接甩给李二了。

  刚才你老人家可是口口声声说此事要从重处决,真打算因为一点“小障碍”就退让一步了?

  最终还是长孙无忌主动开口:“陛下,纸币推广是为我大唐国本,必须从重追究,在此事上以公废私者,都必当重罚!”

  长孙无忌如此表态倒也实属无奈,总不能为了那几个门生和正在气头的李二上硬刚吧?

  更何况这些门生蒙受了自己不少照顾,而且他们还明知道自己是支持朝廷推广纸币的,竟然还暗中掺和了这么一手,着实是不知死活了。

  既然长孙无忌连话都说到这个地步,李二再也没有必要顾虑了。

  正如他所说,纸币是国本,朝廷为了推广都到这个地步了,怎能因为些许顾虑放弃一追到底?

  这些人又不是朝廷的重量级大员,处决就处决了,动摇不了朝廷!

  “既然如此,参与其中的,就都从重发落吧!”

  李二当场拍板,随即他又看向庆修。

  后者当然明白李二是什么意思,这件事情恐怕要办成一个牵连十分广泛的铁案,要是没点手段和地位的,还真办不了这个案子。

  “陛下放心,此事我必妥善解决。”

  庆修并非是在说场面话,他是发自内心的要把此事办实。

  开玩笑,铸币权可是在他手里,这些人造假币最先损伤的就是他的利益。

  敢动庆修利益的人,有一个算一个,没人能稳妥善终。

  就在众人敲定时,房玄龄却突然开口:“庆国公,我还有一事要说,可否能等我说完?”

  “房大夫但说无妨,今日本来召集大家都是集思广益。”庆修当然不会不让房玄龄说话。

  “以我拙见,如今假币之事牵连过于广泛,说到底还是因为最初民间对纸币信任程度太低,不少官员也是。”

  “虽然如今纸币蔚然成风,并且也确确实实被民间信任,但这件事情也并非是朝廷一开始能预料到的,尤其是各部官员,他们应当也没有意料到,否则一开始也绝对不会暗中支持假币。”

  说到这里,房玄龄还看了一眼庆修,观察后者神态如何。

  不过后者并没打断他的话,只是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看到庆修并没有发难,他隐约有些安心了,才终于敢把后面的话说出来:“因此我觉得,这些官员是不是应当暂且网开一面,哪怕是革职查办 ,也要比直接斩首来的更稳妥一些。”

  说到最后,他还生怕李二不满,又补充一句:“不过是我个人拙见,若是陛下觉得不妥,大可按照庆国公的想法来。”

  李二皱起眉头,他刚要说什么,庆修却先一步开口:“我认为房大夫的提议可以参考。”

  李二微微一怔,他还以为庆修是在开玩笑,但二者相互一个眼神交流,他便察觉出来庆修的态度是认真的。

  “之后彻查此事时,我会参考房大夫的意见,能撤职绝不杀头,能降级绝不撤职,总之一切尽量从轻。”

  房玄龄当场松了口气,立刻道:“多谢庆国公采纳!”

  ……

  待到其他几位心腹大臣散去,此间只剩下长孙无忌、庆修以及李二时,三者十分默契的相互对视。

  “贤婿,刚才房玄龄的提议,你为何……”

  长孙无忌问出了此刻心中最为关心的事情。

  庆修笑道:“我看那里面有不少是我的好丈人提拔的门生,想给你留下几位作为朝廷的后继之人,不行吗?”

  “行了,别油嘴滑舌了!”

  长孙无忌摇了摇头,“咱们就事说事,这种事情你能就别人的一面之词,主动心软了?”

  “当然不可能!”

  庆修摇了摇头,“这些人不管是出于牟利,亦或是其他种种想法,本身所作所为就是已经折损了我大唐的国本利益,这可是用朝廷的信誉来推行纸币,若是出了任何差池不仅仅只是纸币推行失败,更是损伤朝廷的信用程度。”

  “其祸患程度,绝不仅仅只是一张纸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