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江南四大才子方以智、侯方域等等-《重生崇祯,魏忠贤没死,挺急的》

  “等等,吴三桂,不用你找了。

  别耽误了你上课,你功课本来就不好。

  我可是答应陛下的。

  在你离京之前,最少让你懂得物理方面的基础知识点。

  我安排别人去吧。

  外面是哪位公公当值,烦劳告诉司礼监王公公一声。

  让他派人帮忙,找找逃课的曹变蛟。”

  吴三桂一脸幽怨地从门口,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坐了下去。

  只是刚一坐下,吴三桂的心情就更不好了。

  因为他能很清楚地听到,后排两个人的窃窃私笑。

  “这北侉子,傻了吧唧的。

  他那点心思都写在脸上。

  宋先生是给他面子,才没指出来。”

  “就是,跟这样的人同堂听课,简直就是耻辱。”

  说话的声音很小,却并不避讳吴三桂。

  分明是在嘲笑自己美梦落空,吴三桂不忿,回头瞪了两人一眼。

  示意两人注意点,自己不是木头人,听得可是很清楚。

  哪知道后面两个文弱书生,根本不害怕魁梧的吴三桂。

  其中一个年纪轻点的,直接回瞪了回去。

  还满脸的讥笑。

  那表情仿佛在说,就是说你了,你能咋滴我吧?

  这会儿的文臣可不怕,手握兵权的武将。

  各地按察使和兵备道,还有兵部有司,御史监军,死死掐住了武将的脖颈。

  任你武力值再高,也只能俯首做文臣的看门狗。

  万历年间的戚继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戚继光给当朝首辅张居正的,书信来往中,一般都是自称“门下走狗”的。

  吴三桂这会儿,却没有这样的顾虑。

  凡事都有例外,他吴三桂就是这个例外。

  没来京城之前,吴三桂还想认监军王德化一个太监当干爹呢。

  以图朝中有人好说话。

  这进了京城面圣以后,直接被崇祯夸奖纠纠少年将,当代霍骠姚,可谓一人勇冠三军。

  还被封了一个大内三等侍卫的头衔。

  吴三桂立刻觉得不用,认王德化当干爹了。

  自己可以进一个目标,认王承恩当干爹。

  这吴三桂少年心高气傲,没有体会到捧得越高,摔得越重的道理。

  这些天就飘飘然的吴三桂,哪里受得了这样的嘲笑。

  直接比那少年书生,眼珠子瞪得更大,身体前倾,早就忘了这里是教室。

  吴三桂当即腾的一下,雄壮的身子站了起来,吓了身后两位才子一大跳。

  也把讲桌前准备翻开讲义,开始讲课的宋应星吓了一跳。

  宋应星扶了扶,有点滑落到鼻尖的眼镜。

  看着站起来的吴三桂,开口问道。

  “吴三桂,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吴三桂见宋应星问,眼珠子一转,指着身后两人,义正言辞地告起状来。

  “报告。

  宋先生。

  方以智和侯方域两人,在后面窃窃私语,言语挑衅学生。

  还嘻嘻哈哈,影响其他同学们学习。”

  宋应星听了这两个名字,有点懵。

  方以智?

  侯方域?

  这两个人是班上的学生吗?

  入职没两天的宋应星,有点不熟悉自己学生,分不清谁是谁?

  吴三桂看出来,宋应星的迟疑。

  体贴入微的吴三桂,急人之所急,赶紧开口介绍道。

  “宋先生,这两个人来得晚点。

  过了年以后,才来内书堂上课的,所以您可能有点不认识。

  我给您介绍一下。

  这个方以智,个子不高,吊梢眉的。

  是朝廷尚宝司卿,方孔炤家的公子哥。

  那个个子刚够到桌子,使劲仰头的叫侯方域。

  是朝廷河南道御史,侯恂的老来得子。”

  “哦……”

  还没等宋应星“哦”完。

  那边早就引发了天雷地火。

  吴三桂的花像个炮仗一样,彻底点燃了一堆干柴。

  “吴三桂,你这个兵痞。

  我早就看你不顺眼了。

  果然是粗鲁的武夫。

  胆敢直呼,我父亲的名讳?”

  “就是就是,什么老来得子?

  你这分明是讥讽我,娇生惯养,不学无术。

  还有我那个子,比桌子高多了。”

  方以智和侯方域站了起来,仰头看向吴三桂。

  南方人个子不高,气势确实很足。

  “笑话。

  我怎么不能叫侯恂和方孔炤。

  你爹的名字,有什么忌讳与我何干?

  名字起了就是给人叫的,不然起了干什么?

  难道到死了,那名字只供奉到牌位上,让人看看不成?

  我是不介意你们,直呼我爹名讳的。”

  吴三桂一副滚刀肉的架势,言语中更是肆无忌惮。

  一方面是他和这些子,才子书生处不来。

  二方面是他也想活跃一下,课堂气氛。

  这如同嚼蜡,淡出鸟来,天书一般的物理课,他实在是一刻钟也不想上了。

  只是他没有曹变蛟那夯货胆子大。

  曹变蛟那夯货也是被皇帝陛下一顿夸,一样和吴三桂封了个大内三等侍卫。

  吴三桂还能收着点,毕竟性格深沉,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曹变蛟这小子就收不住了。

  早就乐得,找不着北了。

  想想也是,皇帝都夸他宠他,知道他。

  那天下真真是武将第一,就是他曹变蛟。

  几天的功夫,曹变蛟就像卸了笼头的小马驹。

  把这皇城,除了后宫,基本上都逛了个遍。

  要是换成旁人,早就轩然大波,御史们骂得他原地自尽了。

  可偏偏皇帝陛下还宠曹变蛟,如同自家子侄。

  这皇帝还没皇室子嗣呢,不知道从哪里来的老父亲情怀。

  好几次在皇宫中,曹变蛟不小心冲撞了大臣和勋贵。

  大臣勋贵们找到御前,崇祯也只是口头训斥曹变蛟两句。

  连曹变蛟一根手指头都没动过。

  对递上弹劾奏折的御史们,崇祯就是不回应。

  再加上曹变蛟的叔父曹文诏,没有在身边管束。

  曹文诏还在京郊练兵。

  曹变蛟这个混小子在皇宫里,越发无法无天。

  不过最近,曹变蛟在教室可是坐不住了,三天两头往外跑。

  想到这里,吴三桂无名业火更旺了。

  都是皇帝宠信的年轻将领,这差距有点大啊。

  曹变蛟,之前在关宁军,就是一个小透明的存在。

  他叔父曹文诏只是一个游击将军,也没有放在吴三桂的眼里。

  曹文诏调出来也好,下一步辽西将门打算积极支持,袁巡抚的辽人守辽土的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