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大内三等侍卫李国桢-《重生崇祯,魏忠贤没死,挺急的》

  “这宋应星宋大人,可是当今圣上的心尖尖。

  你说你在街上欺负个平头老百姓,都能欺负到宋大人头上。

  这点子是有多背。

  你听叔叔的话,乖乖挨这一顿打,让圣上看见你的惨样,可以消消气。

  不然天子一怒,不见血是平息不了怒火的。

  揍完之后,你再乖乖被叔叔我绑上,任凭圣上处置。

  左右不会要了你的性命,顶多就是牢狱之灾。

  这诏狱里,没有比你许叔更人头熟的,那里的牢头和许叔我都是老交情了。

  当然那个往外泄露,杨涟绝笔信的牢头不算。

  后面再让你老爹,给你进宫求个情。

  这事情就能过去了。”

  “当真?”

  李国桢之前一直宅在府里,当个没心没肺的恶少,没有出去当过差。

  还是个眼神清澈的清纯少年,轻易就相信了许显纯。

  “那还能有假?

  许叔骗你作甚?

  许叔就是不说,你自己想想是不是这个理。

  又不是什么大事。

  顶多是几个家丁受伤。

  圣上论迹不论心,一切你都是未遂。

  你怕什么?”

  “对呀,一切都是未遂。

  喊打喊杀半天,侄儿可是一个人也没杀啊。

  放在俺们那些兄弟里,小侄简直就是大大的顺民。

  那好,侄儿一切听从许叔安排。

  侄儿只有一个小小的请求。

  只求等会许叔下手轻点。

  小侄不怕许叔笑话。

  小侄从小娇生惯养的。

  这辈子到现在,尽打别人了,自己还真没挨过打。

  小侄有点怕疼······”

  李国桢算是真情流露了,就差抱着许显纯的大腿哭泣了。

  奈何这条大腿不领情。

  此时的许显纯,已经不耐烦了。

  为了能麻利完成任务,他选择了迂回的方式方法。

  在李国桢这个襄城伯世子身上,他已经是费了不少口舌。

  这不符合他毛毛糙糙,直来直去的作风。

  “好了好了,别疼啊疼啊地喊了。

  喊得老子心烦。

  你要记住,挨打这事情,越喊越疼,还不如不喊。

  这件事情上,许叔最佩服的,就是那死鬼杨涟。

  你一个堂堂勋贵子弟,祖辈都是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

  你婆婆妈妈,扭扭捏捏怕疼作甚?

  揍你是没商量了。

  许叔给你想个法子吧。

  谁叫咱爷俩一见如故呢。

  放心,等会许叔保管你挨打后。

  那身上红一片紫一片,和开染料铺一样,没有一块好的地方,看起来特别凄惨。

  圣上看了第一眼,保管不忍看第二眼。

  但是你肯定觉不着疼。”

  说完话的许显纯,不再等李国桢的反应,问明到底是什么办法。

  许显纯斗大的大拳头,随着话声一落,就狠狠砸下。

  一梦千年。

  一昏迷,怎么说也要十天半个月的。

  ·······

  崇祯元年正月二十四,时间一晃就是一个月。

  老祖宗的节日,谁都要给点面子,这段时间波澜不惊,天灾人祸都没有。

  东亚这片土地上,中华文化圈之内,因为新年的到来一片祥和。

  热闹完的京城,恢复了平静。

  这天下午,十七岁的李国桢,穿着一身大内侍卫的服装,走在去往内书堂的路上。

  这时候的李国桢,脸上的淤青还没有消散,脚步也有点不稳当。

  也没有了天潢贵胄的骄横,反而是一脸的深沉和老成。

  年前最后几天,李国桢挨了一顿许显纯的老拳,当时确实没有感受到疼痛。

  那许显纯是说话算话的。

  可不代表李国桢,会对许显纯感恩戴恩。

  李国桢只是知道了实力对比的悬殊,把仇恨的种子深深地埋在了心里。

  等待着合适的时机破土发芽。

  那是因为当时许显纯,直接一拳把他揍晕了。

  揍晕了,自然是感觉不到疼痛的。

  打完一拳,自然是不算完的。

  许显纯接下来做的事情,才是惨无人道,罄竹难书的。

  许显纯在李国桢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

  好整以暇,按部就班地对他的身体使以暴行。

  据在场的韩五回忆道。

  那天少爷受的罪,就是他这个边军出来的铁骨铮铮的硬汉子,都有点看不下去。

  那是蒲扇大的拳头,捶你的小胸口。

  每每少爷被揍得疼醒的时候,许显纯这个匹夫,就会精准地一拳把少爷打晕。

  打晕之后,接着揍。

  如此循环往复多次,韩五也看出来了。

  少爷别看揍得和一块破抹布似的。

  可都是皮外伤,五脏六腑安然无恙。

  要不然韩五拼着尊卑有序不顾,也要冲上去护着少爷周全。

  最后还是皇帝陛下到来的及时,才拯救了如猫戏老鼠一样,被尽情折腾的李国桢。

  韩五说了,看的真真切切的。

  皇帝一身便装赶来的时候,直接喊了住手。

  才把陷入癫狂的许显纯,制止住了。

  往事不堪回首啊,关键是留下浑身疼痛的李国桢,他也没有记忆可以回首啊。

  呜呜呜,一阵寒风吹过。

  早春晨风的寒意,让李国桢不禁缩了缩脖子,紧了紧身上的夹袄。

  捂春晾秋,还是穿得少了一些。

  下次一定要多穿点,这晚上的守夜宿卫工作,可不是一般人能熬过去的。

  李国桢看着腰间的佩刀,还有挎包里的书籍。

  简直就是恍如隔世。

  这还是以前那个南街小霸王,人称风流下流一起流的玉面小郎君,襄城伯府世子爷吗?

  有了这一世和崇祯皇帝的邂逅,还有许显纯的邂逅。

  从此襄城侯的世子,多了不一样的人生。

  李国桢心中,不禁哀叹。

  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天天在这皇城里,比那尼姑庵里的师太还要难受。

  要是放在往年这个时候,小爷我早就出京师,呼朋唤友踏香山,携美人游昆明湖。

  让那碧云寺,积水潭还有不知名的野外青翠之地,处处都是小爷快乐无边的叫声。

  哪里还要在这里,苦哈哈地点卯应值。上午或者晚上在天街上站岗巡逻,下午还要去内书堂,和一群小太监小工匠学习新文化新知识。

  比那之乎者也,还要令人感到烦闷。

  晚上有空回到伯爵府,更要做好作业,做好预习,防备明天老师的提问。

  一旦明天老师的提问,自己答不上来。

  那就是上报司礼监,司礼监转给家长大人,真真是痛不欲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