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换了飞鱼服得了年休假的魏厂公,春风得意-《重生崇祯,魏忠贤没死,挺急的》

  魏忠贤嗫喏了一会,没挪动脚步,崇祯有点不耐烦。

  “还有事吗?”

  “嘿嘿嘿,还真有事。

  皇爷原谅老奴糊涂。

  倒是一件天大的喜事情。

  老奴该死,竟是放在了,最后才说。

  今天是腊月二十四日,是皇爷的生辰。

  虽说是国丧期间,皇爷敬重先皇,不让咱们操办万寿节。

  可老奴的一片孝心还是,要让皇爷知道的。

  老奴在张家口宣化佛猞猁寺,为皇爷求了一尊开光的玉佛,倒不是什么稀罕玩意。

  只想图个吉祥,保佑皇爷无病无灾,龙体安康。”

  崇祯是真没想到啊,是魏忠贤第一个记着给自己的生辰送礼物。

  自己的人总是太实诚了些,崇祯不让办万寿节。

  手下的人,就真个没有一个表示的。

  只有这魏忠贤还想着,今天是自己的生辰。

  人非草木,史书记载魏忠贤是大奸,可备不住人家真会做人,做奴婢啊。

  “魏大伴,你真是有心了。

  朕记着你的好,回去吧。

  朕给你放个年假,回肃宁老家探探亲。

  赐你斗鱼服,也让你老家人看看。

  你这老狗,在朕这里,也是荣宠不衰的。

  但是记住,就十天假,忙完家里的事情,就赶紧回来。

  朕和朕的内廷,都离不开你这条老狗。”

  崇祯此话一出,羡煞旁人,一些人嫉妒的眼睛都红了。

  魏忠贤哪管这些,一旦争宠,势必就要得罪人。

  “老奴感激涕零,谢主隆恩。”

  这下魏忠贤空落落的心,落回了地上。

  斗牛服也更新换代,变成飞鱼服了。

  魏忠贤美滋滋叩首离去,在经过门口的时候。

  正好和站了半天,当门神的曹化淳,对了个正面。

  两人目光交错之间,有太多的千言万语要讲,确实不能不讲。

  还是曹化淳,忍不住开口了。

  只见他,皮笑肉不笑地说道。

  “杂家真是要恭喜魏厂公了。

  平白为皇爷添了,一千万两银子的进项,算上之前的里库财富。

  魏厂公为了皇爷和大明的江山,已经捞了不下,五千万两白银了吧?

  如今的魏厂公,已经是皇爷离不开的财神爷了。

  杂家估摸着不久,魏厂公就要重新当上那九千岁,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

  啧啧啧啧啧。

  杂家先行在这里,恭喜恭喜了。”

  瞧瞧曹化淳这话说的,是一点委婉的遮掩都没有。

  酸,全是赤裸裸的酸味。

  魏忠贤也是知道这屋子里,他和别的人都能和解。

  就是唯独和这曹化淳,不能和解。

  既然认清了这个道理,那也就没什么好委婉的解释了。

  他魏忠贤既然重新爬起来了,自然就不是泥捏的性子。

  想到这里魏厂公,也是皮笑肉不笑地,怼了回去。

  “哪里哪里,杂家看曹公公站门口半天了。

  春风得意之色,依然不减。

  想必洛阳之行,肯定是收获满满,不会辜负皇爷的殷切期望。

  这张居正张江陵能沉冤得雪,他的后辈还能从福王手里要回祖产。

  真真是,曹公公的功劳。

  只是福王那里,杂家还是劝曹公公要慎重对待。

  福王就是再不修德行,名声再不好,扰得附近老百姓怨声载道,地方官苦不堪言。

  可他也是皇爷的亲叔叔,万历老皇爷最疼爱的儿子·······”

  魏忠贤的话没有说完,就拱拱手走了。

  留下脸色阴晴不定,显然已经把话听讲去的曹化淳,愣在当地。

  而魏忠贤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

  小皇帝的心思,非常人所能揣度,揣度过了头,可是要倒大霉的。

  魏忠贤自然亦非好心提醒,他就是想让曹化淳以平常人之心,揣度当今皇爷的心思。

  妄猜圣意,猜对了当然很好。

  天启皇帝就很好猜。

  猜错了就是大大的不妙,崇祯皇帝的心思就不好猜。

  而且魏忠贤看着曹化淳的脸色。

  已经看穿了,曹化淳这趟洛阳之行,对福王一家,没有太大的刁难。

  啧啧啧,那可就大大的不妙了。

  这时候已经走出,养心殿院门的魏忠贤,早就压不住,翘起老高的嘴角。

  跟杂家斗,潜邸的老人加一起都不是杂家的对手。

  此时的崇祯也发现了,门口两个老太监在那里瞎嘀咕。

  崇祯自然知道这两人的关系,不是那么好。

  那王安死了多少年了,影响力还那么大,不愧是三朝老太监。

  崇祯没好气的说道。

  “曹大伴,你和魏大伴瞎嘀咕什么呢?

  赶紧过来,汇报你的事情。

  磨磨蹭蹭的。”

  “来了,老奴。

  来了。

  皇爷。

  这不是多少天,没见着魏公公,稍微叙旧一下。

  还请皇爷原谅则个。

  奴婢也学魏公公,拾他的牙慧,祝皇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曹化淳满脸堆笑地从门口处,小跑过来。

  一边跑,一边还油腔滑调地解释。

  “狗屁的叙旧,你俩要是能叙旧。

  不说太阳从西边出来。

  最少也得是王安,那老家伙能起死回生,从棺材里爬出来才行。

  至于祝寿,后面有一个算一个,就别再说了。

  朕不办万寿节,也就不听祝寿词了。

  你们心里有就行。”

  崇祯的嘴巴还是那么直,那么毒,让每个人都遭不住。

  这一世,没人敢给崇祯,社会的毒打,崇祯就要活出一个耿直来。

  崇祯皇帝的话,曹化淳可真是接不住。曹化淳讪讪一笑,就开始叙述自己的洛阳之行。

  一盏茶的功夫,曹化淳汇报工作完毕,那描写详细经过的折子,也在崇祯手里放着。

  曹化淳静静站着,和魏忠贤刚才的情形一样,没等来崇祯的回复。

  崇祯一言不发,旁边的人也是如泥塑一般。

  只有曹静照还在,不紧不慢地揉捏着崇祯的脚丫子。

  “好了,曹女史,歇会吧。”

  崇祯温言开口道。

  曹静照乖乖听话,放下了纤纤玉手。

  曹静照还是坐在矮凳上,依偎在崇祯脚下,比那紫禁城的御猫还要温顺。

  崇祯接着开口了。

  “曹大伴,朕以为你是朕潜邸里,资历最深的老人,也是学问最高的老人。

  按说,也是最懂朕心思的老人。

  朕当了皇上,你们这些潜邸的老人,应该都是鸡犬升天,得了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