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崇祯的商人情节-《重生崇祯,魏忠贤没死,挺急的》

  “你站在一个纯粹商人的,角度上来看,你给朕说说。

  说实话就行。

  朕就爱听实话。

  放心就是,朕不好杀人,不要有伴君如伴虎的压力。

  朕的这个大明皇家公司,朕想重商挣钱靠谱吗?”

  崇祯问出这个问题。

  其实证明了他的内心,也是忐忑的。

  历史虽然证明西方的黄金时代,核心就是重商主义。

  可是历史的长河里,还有不断回旋的小旋涡。

  特定时段内,崇祯践行重商主义,会不会引发连锁反应。

  导致明末,本就脆弱不堪的农耕经济彻底崩盘。

  穿越者是先知先觉,可他这个穿越者没有系统。

  就预示着他在这个时代,不是万能的。

  一招不慎,也有可能满盘皆输,根本没有翻盘的可能。

  崇祯拥有着超越,这个时代所有人的眼光和知识宽度。

  那是他身后有数不清的时代巨人,并不是他真正的本事。

  但崇祯眼巴前做的事情,却是更需要专业知识深度更深的人。

  去给予他明智的意见,让他做事情不能太自以为是。

  亢同德听了崇祯的话,有点意外。

  他没有想到这个少年天子。

  去开个玩笑杂耍一样的公司,还会这么慎重。

  对于皇帝来说,失败了大不了就是失去了经商的兴趣,根本无足轻重。

  商人还是千百年受打压的局面,无论是不是奸商。

  他不明白皇帝,为什么要这么重视商人,天下之大,都是他的,何必还要费心费力去挣钱呢。

  不过皇帝重视商人,重视利益,对于他们商人来说,那是千年不遇的大好事。

  崇祯皇帝问得恳切,他也要斟酌好了才好作答。

  亢同德突然有一种历史的庄重感,有一种君主问计于先贤治国之道的场面。

  亢同德知道,他配不上历史上那些先贤,可他就是有这种感觉。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他这一刻找到了,大明商人除了挣钱之外的另一种人生意义。

  那就是货与帝王家。

  亢同德沉默了一会。

  才对崇祯皇帝说道。

  “陛下,恕臣斗胆,揣摩圣上心思。

  在回答陛下的问题之前,臣可不可以先问陛下一个问题。

  因为这个问题决定了,臣应该给陛下一个什么样的答案?”

  亢同德的话音刚落,崇祯还没明白过来。

  那边魏忠贤已经暴怒了。

  “大胆!

  你一个小小的商人,刚蒙圣上恩宠,竟敢恃宠而骄,反问陛下······”

  崇祯摆手制止了魏忠贤的训斥。

  “那亢爱卿打算问朕什么,说来听听。”

  “臣斗胆,问陛下。

  大明皇家公司,陛下愿倾注多少心血?

  陛下愿意重商,是否只是一时玩心大起?

  一遇挫折,随即抛弃,弃之若蔽。”

  崇祯看着一脸郑重的亢同德,也郑重的回答道。

  “朕终其一生,矢志不移。

  重商重农,农商不分家,在朕有生之年,这是基本国策。”

  “嘿嘿嘿,亢大人,真是多虑了。

  皇爷要是不重视商人。

  何以成立大明皇家公司。

  有怎么愿意召见你一个商人,还擢拔你为公司理事,挂东厂六品衔。”

  魏忠贤在旁边敲边鼓。

  “谢魏公公提醒。

  卑职也只是想从陛下这里,得到一个明确的答案。

  如此卑职就能给出陛下,一个中肯的答案。”

  “若是朕说只是玩玩而已,你是怎么回答?”

  “臣自会赞美陛下尧舜禹汤,乃当世圣君。

  陛下做一切都是正确的,成立皇家公司自然是无往不利。

  臣自会尽心竭力,当好差事。”

  “嗯,那现在说出你心中,朕想听的答案。”

  “是,陛下。

  臣认为之前魏公公传达的圣谕里,您有两句话很重要。

  其实这两句话,就是臣要给陛下的答案。

  只要陛下真的做到这两句话,大明皇家公司就是内部再有问题。

  以后会经历再多的挫折,它也会扶摇直上九万里。

  它会变成比晋商,还要强大百倍的商业团体。

  为陛下,为大明带来数不尽的财富。”

  “哦,哪两句话?”

  “第一条,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干。

  第二条,大明的官府不会成为公司的掣肘,而是公司的保护伞。”

  “哈哈哈哈,英雄所见略同。

  亢爱卿声名不显,可堪比陶朱公啊。

  魏大伴,你和亢同德去吧。

  后续的事情,朕不插手,你们和孙督师、方大伴商量着办。

  魏大伴,记住,你是主要负责人,他俩是给你打下手的。

  张家口的晋商处理完之后,就在那里成立大明皇家公司分公司。

  争取年前处理好。

  事成之后,回京过个好年。”

  送走两人后。

  崇祯俯身拾起还在地上的两枚棋子,放在灯光下端详。

  良久,他才感叹一句。

  “朕就是那象棋里的老将。

  暂时还出不了这九宫之格。

  只好拜托魏大伴你这个士。

  去替朕走走张家口了。

  其实朕其实也想出去走走的,只是不想被人说成类堡宗而已。

  紫禁城,待时间长了,真他娘像个监狱。”

  众人听了,都是不由自主瞅向崇祯手中那两枚棋子。

  一个正好是将,另一个正好是士。

  那些小卒子已经,滚落尘埃里了。

  ……

  “好了,咱们也收拾收拾,准备摆驾回宫。”

  崇祯看向杨时化,微笑着说道。

  “杨爱卿,要是朕晚一会再说回宫。

  怕是你现在已经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了。”

  杨时化郑重一礼 ,说道。

  “陛下,君子一诺千金。

  陛下一诺自然比千金还重。

  陛下早就说过,晚上必回宫,不会在城外过夜。

  做臣子的,跟了陛下那么多天。

  自然是知道我皇,说到做到,绝不出尔反尔,戏弄臣下。”

  “哈哈哈哈,好,算你杨爱卿会说话。”

  崇祯环视四周,缓缓说道。

  “此间朕待得也够了,该给你们打的样也已经打完了。

  剩下的都交给内书堂的学生们,自己干吧。

  朕要回宫继续当吉祥物了。

  这里明天就不再来了。

  告诉王虎和老郭头,他们的五爷最近出远门,让他俩继续干自己的活。

  吉祥物是什么?

  喏,就是你们想象中,垂拱而治的帝王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