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名诗
虞羲
一去濠水阳,连翩远为客。
二毛飒已垂,家贫无所择。
三径日荒疏,徭人心不怿。
四豪不降意,何事黄金百。
五日来归者,朱轮竟长陌。
六郡轻薄儿,追随穷日夕。
七发动音容,宾从纷奕奕。
八表服英严,光光满坟籍。
九流意何以,守玄遂成白。
十载职不移,来归落松柏。
……
赏析:
虞羲的《数名诗》独具特色,以数字贯穿全诗,描绘了主人公一生境遇,反映社会现象,抒发复杂情感。
一、结构精巧,数字串联人生轨迹
1. 以数为线,脉络清晰: 诗中巧妙运用从“一”到“十”的数字,构建起全诗框架。从“一去濠水阳”开启漂泊之旅,到“十载职不移”的官场沉浮,数字如同线索,串联起主人公人生不同阶段与重要事件,使诗歌叙事脉络清晰,层次分明。这种独特结构,使读者能直观感受主人公人生变化节奏,增强诗歌连贯性与节奏感。
2. 数字递进,强化情感层次: 随着数字递增,主人公境遇与情感不断变化深化。从初为远客的漂泊,到两鬓斑白的无奈,再到官场波折及最终归乡的沧桑,情感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数字不仅是简单计数,更像情感催化剂,强化了诗歌情感表达力度,让读者深刻体会主人公一生的起伏与心境变迁。
二、内容丰富,多面展现人生百态
1. 漂泊与贫困的无奈: “一去濠水阳,连翩远为客。二毛飒已垂,家贫无所择”,描绘主人公背井离乡,常年漂泊,两鬓斑白却因家贫生活困窘,对诸多事无奈。“连翩”写漂泊的持续,“飒已垂”形象刻画白发骤生,深刻展现生活重压下主人公的凄凉与无助,反映底层人民为生活奔波的艰辛。
2. 官场与世俗的写照: “三径日荒疏,徭人心不怿。四豪不降意,何事黄金百”,借庭院荒芜、徭役繁重,表达对官场烦扰与社会现状不满。“四豪”句则暗示世俗对财富与权势追逐,即便有黄金百两,若豪杰坚守志向,也无用处,凸显官场与世俗价值观冲突。“五日来归者,朱轮竟长陌。六郡轻薄儿,追随穷日夕”,描绘主人公归来时,朱轮马车满路,轻薄少年追随的场景,揭露世俗对权势财富趋炎附势,讽刺世态炎凉。
3. 荣耀与落寞的落差: “七发动音容,宾从纷奕奕。八表服英严,光光满坟籍”,展现主人公曾凭借才华声名远扬,宾客众多,事迹载入典籍的荣耀。“七发”代指才华出众,“光光满坟籍”强调声名显赫。然而,“九流意何以,守玄遂成白。十载职不移,来归落松柏”,又道出坚守学问却仕途不顺,十年未升职,最终归乡面对坟墓的落寞。荣耀与落寞巨大落差,反映人生无常与命运弄人。
三、情感复杂,交织感慨与愤懑
1. 对命运的感慨: 诗中处处流露出主人公对自身命运的无奈感慨。从年少漂泊,到年老归乡,一生历经坎坷,却未得理想归宿。如“二毛飒已垂,家贫无所择”“十载职不移,来归落松柏”,体现对时光流逝、命运波折的无力感,引发读者对人生境遇的思考。
2. 对社会的愤懑: 同时,诗歌蕴含对社会现象的愤懑。对徭役繁重、世俗趋炎附势及官场黑暗的描写,表达诗人不满与批判。“四豪不降意,何事黄金百”“六郡轻薄儿,追随穷日夕”,讽刺社会重财势、轻才德,揭示社会现实丑恶,抒发内心愤懑不平。
四、艺术特色
1. 巧妙用典,含蓄表意: 运用“七发”等典故,以简洁文字丰富诗歌内涵,使表达更含蓄。读者需了解典故才能深刻体会主人公才华与声名,增添诗歌文化底蕴与艺术魅力。
2. 对比鲜明,增强效果: 荣耀与落寞、坚守志向与世俗追逐形成鲜明对比。如“七发动音容,宾从纷奕奕”与“十载职不移,来归落松柏”对比,突出人生变化无常,强化诗歌感染力与表现力,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
解析:
1. 一去濠水阳,连翩远为客
- 解析:“一”作为起始数字,引出主人公的人生行程。“濠水阳”点明出发之地,“阳”表示濠水北岸。“连翩”描绘出主人公接连不断、一程又一程地远离家乡,开始了漫长的客居生涯。此句开篇便营造出一种离乡背井、漂泊不定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主人公毅然踏上远方征途的决然以及随之而来的孤独与未知。
2. 二毛飒已垂,家贫无所择
- 解析:“二毛”指代头发黑白相间,意味着岁月的痕迹。“飒已垂”生动地刻画出主人公两鬓白发迅速垂落的模样,尽显时光飞逝。在长期漂泊后,主人公面临“家贫”的困境,致使其在生活的诸多方面毫无选择的权利。此句深刻地展现了主人公在岁月与贫困双重压迫下的无奈与凄凉,引发读者对其艰难处境的同情。
3. 三径日荒疏,徭人心不怿
- 解析: “三径”在古代常指代隐士居住的庭院小路,这里暗示主人公家乡的庭院。“日荒疏”表明随着时间推移,家乡的小径逐渐荒芜,说明主人公离家已久且归期不定。“徭人”指服徭役之人,即主人公自己,“不怿”表示心情不悦。此句通过描写家乡的荒芜和主人公因徭役而产生的烦闷心情,反映出社会徭役给百姓带来的痛苦以及对主人公生活和心境的负面影响。
4. 四豪不降意,何事黄金百
- 解析:“四豪”通常指战国时期的四大公子,代表着豪杰之士。此句表明四方豪杰坚守自己的志向,不会轻易屈服。“何事黄金百”则反问,即使拥有百两黄金,对于坚守志向的豪杰又有何用呢?这体现了主人公对世俗以财富衡量一切价值观的质疑与不屑,突出了其对高洁志向的崇尚,同时也暗示了他在世俗社会中坚守自我的艰难。
5. 五日来归者,朱轮竟长陌
- 解析: “五日”点明时间节点,“来归者”指主人公归来。“朱轮”指代华丽的马车,“竟长陌”描绘出大路上满是朱轮马车的场景。主人公归来时如此排场,暗示其在外取得了一定的地位或财富,与前文漂泊贫困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人生境遇的巨大变化,同时也暗示了世俗对权势和财富的追捧。
6. 六郡轻薄儿,追随穷日夕
- 解析:“六郡”指代多个地方,“轻薄儿”指那些轻浮浅薄的少年。这些少年从早到晚追随主人公,“穷日夕”强调追随时间之长。此句进一步刻画了世俗之人趋炎附势的丑态,他们因主人公如今的地位或财富而追随左右,讽刺了这种只看重外在权势财富,不注重内在品质的社会风气。
7. 七发动音容,宾从纷奕奕
- 解析: “七发”是枚乘的一篇赋,以辞藻华丽、气势磅礴着称,这里借指主人公才华出众,如《七发》般能展现出动人的音容风采。“宾从纷奕奕”描绘出主人公身边宾客随从众多,场面盛大的情景。此句从才华和人气两方面,进一步渲染主人公归来后的荣耀与风光,展现出其在当时社会中的影响力。
8. 八表服英严,光光满坟籍
- 解析:“八表”指八方之外,代表天下。“服英严”表示主人公的英名和威严让天下人都为之信服。“光光满坟籍”强调其光辉事迹满满地记载在各种典籍之中,突出主人公声名远扬,在当时具有极高的声誉和地位,体现出其曾经的辉煌成就。
9. 九流意何以,守玄遂成白
- 解析:“九流”指代先秦至汉初的各种学术流派,代表各种思想学说。“意何以”是主人公对自己关于九流学说态度的反思。“守玄”表示主人公一直坚守着深奥的玄理,然而“遂成白”表明在长期坚守中,头发都渐渐变白了,却未得到与之匹配的回报。此句体现出主人公在追求学问和理想过程中的执着,以及面对岁月流逝、理想与现实落差的无奈。
10. 十载职不移,来归落松柏
- 解析: “十载”表明时间跨度之长,主人公在这十年里官职一直没有变动,反映出其仕途的不顺。“来归”表示最终归乡,“落松柏”描绘出归乡时面对墓地上松柏苍苍的景象,暗示家中长辈或亲人已逝,给人一种物是人非、沧桑悲凉之感。此句为全诗收尾,将主人公一生的起伏归结到这凄凉的结局,深刻表达出人生的无常与命运的无奈。
……
句译:
1. 一去濠水阳,连翩远为客:一旦离开濠水北岸,便接连不断地踏上远方,长久成为漂泊在外的游子。
2. 二毛飒已垂,家贫无所择:两鬓的白发已纷纷下垂,因为家境贫困,对生活中的诸多事情都没得选择。
3. 三径日荒疏,徭人心不怿:家园的小路一天天荒芜冷落,服徭役的我心中满是不快。
4. 四豪不降意,何事黄金百:四方豪杰不会降低自己的志向,即便有百两黄金又有什么用呢?
5. 五日来归者,朱轮竟长陌:到了五日归来之时,只见大路上尽是华丽的马车。
6. 六郡轻薄儿,追随穷日夕:各地那些轻薄的年轻人,从早到晚紧紧追随。
7. 七发动音容,宾从纷奕奕:凭借如《七发》般的才华展现出动人的音容,身边的宾客随从众多且盛大。
8. 八表服英严,光光满坟籍:天下人都敬服其英名威严,光辉事迹在典籍中满满记载。
9. 九流意何以,守玄遂成白:对于九流学说心意如何呢?长久坚守玄理,头发都因此变白了。
10. 十载职不移,来归落松柏:十年间官职未曾变动,归来时只见墓地松柏苍苍。
……
全译:
一旦离开濠水北岸,便不断远行,长久漂泊成为他乡之客。
如今两鬓白发纷纷下垂,只因家境贫寒,面对生活诸多无奈,毫无选择余地。
家园的小路日益荒芜,身为服徭役之人,心中满是愁绪。
四方豪杰坚守志向,不会轻易屈从,即便拥有百两黄金,又有何意义?
在外闯荡多日后归来,只见大道上华丽的马车络绎不绝。
各地那些轻薄少年,从早到晚紧紧追随在身边。
凭借出众才华展现出动人风姿,身旁宾客随从众多,场面盛大非凡。
声名远扬,天下人都敬服其威严,光辉事迹在各类典籍中记载满满。
对于九流学说有着怎样的心意呢?长久坚守其中玄理,不知不觉头发已然变白。
然而十年间官职始终未变,最终归乡,却只见墓地松柏苍苍,一片凄凉。
虞羲
一去濠水阳,连翩远为客。
二毛飒已垂,家贫无所择。
三径日荒疏,徭人心不怿。
四豪不降意,何事黄金百。
五日来归者,朱轮竟长陌。
六郡轻薄儿,追随穷日夕。
七发动音容,宾从纷奕奕。
八表服英严,光光满坟籍。
九流意何以,守玄遂成白。
十载职不移,来归落松柏。
……
赏析:
虞羲的《数名诗》独具特色,以数字贯穿全诗,描绘了主人公一生境遇,反映社会现象,抒发复杂情感。
一、结构精巧,数字串联人生轨迹
1. 以数为线,脉络清晰: 诗中巧妙运用从“一”到“十”的数字,构建起全诗框架。从“一去濠水阳”开启漂泊之旅,到“十载职不移”的官场沉浮,数字如同线索,串联起主人公人生不同阶段与重要事件,使诗歌叙事脉络清晰,层次分明。这种独特结构,使读者能直观感受主人公人生变化节奏,增强诗歌连贯性与节奏感。
2. 数字递进,强化情感层次: 随着数字递增,主人公境遇与情感不断变化深化。从初为远客的漂泊,到两鬓斑白的无奈,再到官场波折及最终归乡的沧桑,情感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数字不仅是简单计数,更像情感催化剂,强化了诗歌情感表达力度,让读者深刻体会主人公一生的起伏与心境变迁。
二、内容丰富,多面展现人生百态
1. 漂泊与贫困的无奈: “一去濠水阳,连翩远为客。二毛飒已垂,家贫无所择”,描绘主人公背井离乡,常年漂泊,两鬓斑白却因家贫生活困窘,对诸多事无奈。“连翩”写漂泊的持续,“飒已垂”形象刻画白发骤生,深刻展现生活重压下主人公的凄凉与无助,反映底层人民为生活奔波的艰辛。
2. 官场与世俗的写照: “三径日荒疏,徭人心不怿。四豪不降意,何事黄金百”,借庭院荒芜、徭役繁重,表达对官场烦扰与社会现状不满。“四豪”句则暗示世俗对财富与权势追逐,即便有黄金百两,若豪杰坚守志向,也无用处,凸显官场与世俗价值观冲突。“五日来归者,朱轮竟长陌。六郡轻薄儿,追随穷日夕”,描绘主人公归来时,朱轮马车满路,轻薄少年追随的场景,揭露世俗对权势财富趋炎附势,讽刺世态炎凉。
3. 荣耀与落寞的落差: “七发动音容,宾从纷奕奕。八表服英严,光光满坟籍”,展现主人公曾凭借才华声名远扬,宾客众多,事迹载入典籍的荣耀。“七发”代指才华出众,“光光满坟籍”强调声名显赫。然而,“九流意何以,守玄遂成白。十载职不移,来归落松柏”,又道出坚守学问却仕途不顺,十年未升职,最终归乡面对坟墓的落寞。荣耀与落寞巨大落差,反映人生无常与命运弄人。
三、情感复杂,交织感慨与愤懑
1. 对命运的感慨: 诗中处处流露出主人公对自身命运的无奈感慨。从年少漂泊,到年老归乡,一生历经坎坷,却未得理想归宿。如“二毛飒已垂,家贫无所择”“十载职不移,来归落松柏”,体现对时光流逝、命运波折的无力感,引发读者对人生境遇的思考。
2. 对社会的愤懑: 同时,诗歌蕴含对社会现象的愤懑。对徭役繁重、世俗趋炎附势及官场黑暗的描写,表达诗人不满与批判。“四豪不降意,何事黄金百”“六郡轻薄儿,追随穷日夕”,讽刺社会重财势、轻才德,揭示社会现实丑恶,抒发内心愤懑不平。
四、艺术特色
1. 巧妙用典,含蓄表意: 运用“七发”等典故,以简洁文字丰富诗歌内涵,使表达更含蓄。读者需了解典故才能深刻体会主人公才华与声名,增添诗歌文化底蕴与艺术魅力。
2. 对比鲜明,增强效果: 荣耀与落寞、坚守志向与世俗追逐形成鲜明对比。如“七发动音容,宾从纷奕奕”与“十载职不移,来归落松柏”对比,突出人生变化无常,强化诗歌感染力与表现力,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
解析:
1. 一去濠水阳,连翩远为客
- 解析:“一”作为起始数字,引出主人公的人生行程。“濠水阳”点明出发之地,“阳”表示濠水北岸。“连翩”描绘出主人公接连不断、一程又一程地远离家乡,开始了漫长的客居生涯。此句开篇便营造出一种离乡背井、漂泊不定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主人公毅然踏上远方征途的决然以及随之而来的孤独与未知。
2. 二毛飒已垂,家贫无所择
- 解析:“二毛”指代头发黑白相间,意味着岁月的痕迹。“飒已垂”生动地刻画出主人公两鬓白发迅速垂落的模样,尽显时光飞逝。在长期漂泊后,主人公面临“家贫”的困境,致使其在生活的诸多方面毫无选择的权利。此句深刻地展现了主人公在岁月与贫困双重压迫下的无奈与凄凉,引发读者对其艰难处境的同情。
3. 三径日荒疏,徭人心不怿
- 解析: “三径”在古代常指代隐士居住的庭院小路,这里暗示主人公家乡的庭院。“日荒疏”表明随着时间推移,家乡的小径逐渐荒芜,说明主人公离家已久且归期不定。“徭人”指服徭役之人,即主人公自己,“不怿”表示心情不悦。此句通过描写家乡的荒芜和主人公因徭役而产生的烦闷心情,反映出社会徭役给百姓带来的痛苦以及对主人公生活和心境的负面影响。
4. 四豪不降意,何事黄金百
- 解析:“四豪”通常指战国时期的四大公子,代表着豪杰之士。此句表明四方豪杰坚守自己的志向,不会轻易屈服。“何事黄金百”则反问,即使拥有百两黄金,对于坚守志向的豪杰又有何用呢?这体现了主人公对世俗以财富衡量一切价值观的质疑与不屑,突出了其对高洁志向的崇尚,同时也暗示了他在世俗社会中坚守自我的艰难。
5. 五日来归者,朱轮竟长陌
- 解析: “五日”点明时间节点,“来归者”指主人公归来。“朱轮”指代华丽的马车,“竟长陌”描绘出大路上满是朱轮马车的场景。主人公归来时如此排场,暗示其在外取得了一定的地位或财富,与前文漂泊贫困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人生境遇的巨大变化,同时也暗示了世俗对权势和财富的追捧。
6. 六郡轻薄儿,追随穷日夕
- 解析:“六郡”指代多个地方,“轻薄儿”指那些轻浮浅薄的少年。这些少年从早到晚追随主人公,“穷日夕”强调追随时间之长。此句进一步刻画了世俗之人趋炎附势的丑态,他们因主人公如今的地位或财富而追随左右,讽刺了这种只看重外在权势财富,不注重内在品质的社会风气。
7. 七发动音容,宾从纷奕奕
- 解析: “七发”是枚乘的一篇赋,以辞藻华丽、气势磅礴着称,这里借指主人公才华出众,如《七发》般能展现出动人的音容风采。“宾从纷奕奕”描绘出主人公身边宾客随从众多,场面盛大的情景。此句从才华和人气两方面,进一步渲染主人公归来后的荣耀与风光,展现出其在当时社会中的影响力。
8. 八表服英严,光光满坟籍
- 解析:“八表”指八方之外,代表天下。“服英严”表示主人公的英名和威严让天下人都为之信服。“光光满坟籍”强调其光辉事迹满满地记载在各种典籍之中,突出主人公声名远扬,在当时具有极高的声誉和地位,体现出其曾经的辉煌成就。
9. 九流意何以,守玄遂成白
- 解析:“九流”指代先秦至汉初的各种学术流派,代表各种思想学说。“意何以”是主人公对自己关于九流学说态度的反思。“守玄”表示主人公一直坚守着深奥的玄理,然而“遂成白”表明在长期坚守中,头发都渐渐变白了,却未得到与之匹配的回报。此句体现出主人公在追求学问和理想过程中的执着,以及面对岁月流逝、理想与现实落差的无奈。
10. 十载职不移,来归落松柏
- 解析: “十载”表明时间跨度之长,主人公在这十年里官职一直没有变动,反映出其仕途的不顺。“来归”表示最终归乡,“落松柏”描绘出归乡时面对墓地上松柏苍苍的景象,暗示家中长辈或亲人已逝,给人一种物是人非、沧桑悲凉之感。此句为全诗收尾,将主人公一生的起伏归结到这凄凉的结局,深刻表达出人生的无常与命运的无奈。
……
句译:
1. 一去濠水阳,连翩远为客:一旦离开濠水北岸,便接连不断地踏上远方,长久成为漂泊在外的游子。
2. 二毛飒已垂,家贫无所择:两鬓的白发已纷纷下垂,因为家境贫困,对生活中的诸多事情都没得选择。
3. 三径日荒疏,徭人心不怿:家园的小路一天天荒芜冷落,服徭役的我心中满是不快。
4. 四豪不降意,何事黄金百:四方豪杰不会降低自己的志向,即便有百两黄金又有什么用呢?
5. 五日来归者,朱轮竟长陌:到了五日归来之时,只见大路上尽是华丽的马车。
6. 六郡轻薄儿,追随穷日夕:各地那些轻薄的年轻人,从早到晚紧紧追随。
7. 七发动音容,宾从纷奕奕:凭借如《七发》般的才华展现出动人的音容,身边的宾客随从众多且盛大。
8. 八表服英严,光光满坟籍:天下人都敬服其英名威严,光辉事迹在典籍中满满记载。
9. 九流意何以,守玄遂成白:对于九流学说心意如何呢?长久坚守玄理,头发都因此变白了。
10. 十载职不移,来归落松柏:十年间官职未曾变动,归来时只见墓地松柏苍苍。
……
全译:
一旦离开濠水北岸,便不断远行,长久漂泊成为他乡之客。
如今两鬓白发纷纷下垂,只因家境贫寒,面对生活诸多无奈,毫无选择余地。
家园的小路日益荒芜,身为服徭役之人,心中满是愁绪。
四方豪杰坚守志向,不会轻易屈从,即便拥有百两黄金,又有何意义?
在外闯荡多日后归来,只见大道上华丽的马车络绎不绝。
各地那些轻薄少年,从早到晚紧紧追随在身边。
凭借出众才华展现出动人风姿,身旁宾客随从众多,场面盛大非凡。
声名远扬,天下人都敬服其威严,光辉事迹在各类典籍中记载满满。
对于九流学说有着怎样的心意呢?长久坚守其中玄理,不知不觉头发已然变白。
然而十年间官职始终未变,最终归乡,却只见墓地松柏苍苍,一片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