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4章 瑞典稳了,莫斯科北方就彻底稳了-《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27 岁的贝拉女亲王若阿纳,她的中文名叫做朱淑娅,25 岁的卡塔里娜公主,其中文名为朱淑娣。这两位公主和特奥多西奥三世一样,都是朱徽妍最早出生的三个孩子,而且她们也是唯三被朱由校册封了汉名的葡萄牙王子、公主。

  至于贝拉女亲王的爵位,这可是若昂四世赐予他嫡长女的特殊荣耀,就如同在尚未册封王太子之前,特奥多西奥被封为巴西亲王一样。

  然而,对于女王这个概念,朱由校却并不感兴趣,他自然也不会去遵循欧洲的习俗。正因如此,两位公主便自动从继承人的位置上被排除掉了。

  那么,按照长幼有序的原则,年长的阿方索理应成为最佳的王位继承人人选。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个小家伙从一出生起就与众不同,甚至在三岁时就不幸瘫痪,如今他的精神状况也相当不稳定。如果葡萄牙国内政局稳定,或许朱由校会考虑长幼有序。可如今国都没了,不给葡萄牙挑选一位能够在未来扛起复国大业的国王,他死后怎么有脸去面对自己的妹妹和妹夫?

  就这样,经过深思熟虑后,朱由校毅然决然地跳过了阿方索,将葡萄牙的王位册封给了佩德罗。这个决定不仅改变了葡萄牙的历史走向,而15岁的佩德罗在圣彼得堡冬宫成功登位,他就是世人所知的佩德罗二世。

  为了进一步巩固佩德罗的地位,朱由校还特意与若阿纳和卡塔里娜商议。经过一番权衡,他最终决定将卡塔里娜许配给尚未婚配的不列颠联合王国国王查理二世。这个联姻无疑给佩德罗增添了重要的筹码,使得他在欧洲的政治舞台上更具影响力。

  查理二世对于大明皇帝的求亲自然是满心欢喜,他欣然接受了这门亲事。这场跨国联姻让三国之间的关系愈发紧密,彼此之间的合作也更加顺畅。

  处理完这两件大事后,朱由校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马不停蹄地接连下达了数道圣旨。

  第一道圣旨犹如雷霆万钧,直直地砸向了波罗的海沿岸的所有造船厂。他以皇帝之尊,严令这些船厂必须在一年内完成对北海舰队所有战船的修缮工作,不得有丝毫延误。不仅如此,他还要求这些船厂务必保证在天启四十四年时,能够向北海舰队交付整整 50 艘完全可以投入使用的战舰。

  这道圣旨一下,整个波罗的海沿岸的造船厂都被震动了。工人们加班加点,日夜赶工,只为了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而那些船厂老板们,则一边紧张地监督着工程进度,一边暗自祈祷不要出现任何意外。

  第二道圣旨则如春风拂面,吹向了荷兰王国。朱由校在圣旨中表示,他非常关注荷兰王国的造船厂恢复情况。他要求荷兰王国在一年内恢复所有的造船厂,如果船厂老板们遇到资金不足的问题,他的皇家银行莫斯科分行将非常乐意提供必要的贷款服务。而且,一旦这些船厂恢复正常运营,大明帝国将会给予他们庞大的造舰订单,这足以让这些老板们迅速恢复元气,重振旗鼓。

  这道圣旨对于荷兰王国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船厂老板们纷纷奔走相告,对大明皇帝的慷慨相助感激涕零。他们下定决心,一定要尽快让船厂恢复生产,不辜负皇帝的期望。

  最后一道圣旨,朱由校将它赐给了坐镇瑞典、挪威建设地方的北方集群司令多尔衮。这道圣旨虽然简短,但却蕴含着朱由校对多尔衮的信任和期望。

  自从瑞典投降并帮助丹麦复国后,挪威地区作为一份谢礼被赠予了大明帝国。这几年以来,全靠多尔衮在北欧地区坐镇,才使得局势相对稳定。

  卡尔十一世,这位继位仅五年的瑞典国王,对多尔衮简直是崇拜到了极点,恨不能拜他为义父。多尔衮在他眼中,简直就是无所不能的英雄。然而,多尔衮究竟是何许人也?他可是伪后金国大汗的继承者,历经无数风浪,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

  别看卡尔十一世年纪尚小,其实他内心深处藏着一个叫做野心的东西。这小子绝非表面上看起来那么人畜无害,他心里的算盘打得可精着呢。等他长大成人之后,谁能保证他不会在莫斯科背后捅刀子呢?

  就在多尔衮接到朱由校的圣旨,准备率领大军离开瑞典之际,突然传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年幼的卡尔十一世竟然突患怪病,医治无效,不幸去世,年仅十岁。

  在 17 世纪的欧洲,幼儿夭折的现象屡见不鲜,尤其是那些活不过十岁的孩子更是多如牛毛。如果不是因为卡尔十一世特殊的身份,恐怕根本不会引起任何人的关注,更不会有人觉得这件事情有什么奇怪之处。

  卡尔十一世,这位被寄予厚望的瑞典公国继承人,他的突然离世,让整个国家陷入了一片恐慌和混乱之中。人们不禁担忧,这是否意味着瑞典公国将彻底绝嗣,失去合法的统治者?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原来,卡尔十世还有一位表妹,她就是瑞典瓦萨王朝的最后一位国王——克里斯蒂娜女王。而卡尔十世的王位,正是继承自她的表妹——前前任国王古斯塔夫二世,一位杰出的瑞典陆军改革家的独生女,克里斯蒂娜。

  在侄子卡尔十一世继位之后,克里斯蒂娜女王选择回到瑞典,以直系亲属的身份,与原王太后海德维希·埃莱奥诺拉一同辅佐年幼的卡尔十一世。然而,命运总是充满了变数。卡尔十一世的过早离世,使得瑞典公国的贵族们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后继无人。

  在无奈之下,这些贵族们不得不放下身段,捏着鼻子向遥远的东方大国——明朝的皇帝朱由校递交了国书。他们恳请朱由校能够册封克里斯蒂娜为瑞典女公爵,以确保瑞典公国的统治能够延续下去。

  对于新教徒身份的克里斯蒂娜来说,她在瑞典国内的处境并不乐观,甚至可以说是相当艰难。这一点不仅是她个人的困扰,也是整个瑞典国内的问题。正是因为如此,当瑞典方面向朱由校提出请求,希望能够再度册封克里斯蒂娜为瑞典女公爵时,朱由校几乎没有过多犹豫就答应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