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入了情,才能断情-《禁忌武夫》

  凉国万年县,陈丽君心事重重的回到家中。

  虽与长安相识不久,但也很欣赏他。

  无论是见识,还是实力,都让人折服。

  赵家村所发生的一切,震动了整个修真界。

  一己之力灭一寺一道三宗,而且还把天蛛殿、崂山教、天武圣殿的化神境强者直接斩杀。

  这样的人,这样的事,给星河洲带来的风暴,不是用言语能表达的。

  她去看了那一座人头山,极为震憾。

  那是对精神和心灵的拷打。

  并没有人敢去拆人头山,那是无声的威胁。

  猛虎隐于暗中,随时噬人而食。

  问天阁也对他下了悬赏令,死,可得一百万元宝。生,两百万元宝,还有一块问天令。

  现如今,无数人心思涌动,都想成为幸运者。

  这可是一步登天的机会。

  隐藏在暗处的老怪,也蠢蠢欲动。

  一场真正的猎杀游戏,已在酝酿当中。

  长安虽强,但双拳难敌回手。

  只是,没有一个人想抢先动手。

  暴风雨之前的宁静,让长安可以喘一口气。

  “丽君,不开心?”

  “师父,他会死吗?”

  她的师父是红尘圣者叶童,表面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子。

  见她如梦中所见,总看不清其脸。

  “哦,我们家丽君,也动了真情?”

  陈丽君不由脸一红,娇嗔道,

  “师父!”

  “我们修的是红尘之道,情也是其中的一部分。不必拒绝,而是直面内心。师父,也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陈丽君低下了头,神思恍惚。女子心头尖,怎敌一个愁字。

  “入了凡尘,可人在修真界。不曾有人为朋友,而他恰恰入了眼。可,这样一个说话人,也将失去。”

  叶童摘着菜,看着透过窗户的阳光,感慨道,

  “你这是动了真心。”

  “怎么可能?”

  “真正喜欢一个人,不因时间长短,而是无缘无故的心灵契合。丽君,这也是你修红尘大道的劫。没度过,一切归零。度过,将修成大道,成为圣者。”

  “师父,我要如何做?”

  “你什么也不要做,遵从自己的内心。因为入了情,才能断情。”叶童接着又说道,

  “我曾以为:风有约,花不误,年年岁岁不相负。后来才明白:半生花开半世落,回首过往半生路,七分酸楚三分甜。最后才懂得:给时间时间,给开始开始,给过去过去,看雪落,看花开,待春来。”

  “师父,我不明白!”

  叶童笑了笑道,

  “现在你不需要??,只要记住师父的话。终有一日,你自会明白。”

  陈丽君点了点头,把师父的话记在心中。

  坐在窗前,看着从问天阁重金买来关于长安的资料。

  “师父,他的一生,很精彩。”

  “这样的人,也很危险。”

  她托着腮,看着窗外飞舞的蝴蝶,感叹万千,自由自在真好!

  “师父,我想把他写成话剧,一定很精彩。”

  “既有所念,就去做。师父支持你!”

  “谢谢师父!”

  起笔,思绪如潮水,笔尖流淌。

  剧起,那是他的开始。

  一个孤儿,一步一步成长到如今的高度,让人惊叹,更让人心疼。

  天生不祥之人,内心深处多么孤苦。

  周大宝夫妇、段文鸯、沐如雪、宁皇、李三昧、胡可可、金豆子、纤盈……..

  每一个人,皆有形有色,有肉有灵魂。

  万年县演真楼,陈丽君新戏,长安传记,这是连续新剧。

  每天一场,一连十五场。

  消息传开,人潮涌动。

  整个万年县已传开,无数人的期待,那可是陈丽君的新戏。

  那一日,鞭炮齐鸣,烟花四起。

  锣敲鼓响,唢呐吹。二胡、笛子,奏鸣曲。

  第一场,起于微澜。

  一声唱响,天上人间。

  一声哀叹,满目柔情。

  声声催人泪,句句扎人心,愿你只识曲中意,愿你不做曲中人。

  起伏跌宕的故事,错综繁杂的人生。

  让观者沉入其中。

  鲜花满园,泣声、笑声,一阵阵。

  当那一场唱罢,掌声雷动,久久回味。

  谢幕时,陈丽君唱起结尾曲。

  一曲定重楼,一眼半生筹。看的都是那诡谲云涌。入得此门不回首,无需宣之于口。我对案再拜那风雨飘飘的残陋,再聚首。戏子多秋,可怜一处情深旧,黄泉故事无止休,戏无骨难左右,换过一折又重头,只道是人间不能留。误闯天家,劝余放下手中砂。张口欲唱却哑,粉面披衣那个假……..

  众人沉醉,泪眼婆娑。

  陈丽君的长安传,一炮而红。

  一传十 ,十传百,众人传唱。

  艺曲界,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陈丽君的名字,像一阵风,席卷全国。

  演真楼已被团团围住,争相购买下一场演出票。

  就在此时,演真楼公布了第二场的片名:兄弟之情。

  人群再次沸腾,加票之声不绝于耳。

  官府此时也派人来维持秩序,以防不测。

  第二日,演真楼外围,依旧人山人海。

  他们看着抢到票之人,昂首挺胸进场,手心之水都快捏出来。

  有些人,牙齿咬得咯吱吱的响。

  全国戏曲爱好者,齐齐奔赴。

  陈丽君一如既往,唱、打依旧稳定。

  演真楼内,无人言语,已沉醉其中。

  第二场毕,众人不愿离场。

  高呼之声,震天动地。

  长安传,再一次推上高潮。

  不仅仅是受艺者,更多王公贵族,皆对其感兴趣。

  当演至第五场时,周边各国,皆有人赶到。

  万年县内已是人满为患,甚至县外都有人搭篷。

  当陈丽君演绎完,就有人把话本抄下,卖到各个唱艺台。

  不少人因为此买卖,发家致富。

  第十场时,修真界也有人来听。

  陈丽君之名,也在修真界传开。

  第十五场完毕时,烟花四起,无数人欢呼。

  城内城外好似过年。

  有人问,还有后续吗?

  陈丽君说,他们的人生正在进行,如有更进一步,我将再次演绎。

  世间之事,哪有完美。

  就像长安,现已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这样的故事,民间很喜欢。

  说书人,酒楼,到处都是长安的传说。

  陈丽君的修为,好似气球,极速膨胀。

  红尘圣者也不由感叹,

  “十五天的红尘之力,胜过一百年的苦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