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楼道里的小老师-《落土的星星》

  早读课的铃声刚歇,楚运欢就被赵晓慧堵在了三楼楼道。她怀里抱着本卷边的《古文观止》,手指捏着《岳阳楼记》的页脚,指尖泛白:“楚运欢,你帮我看看,‘气象万千’的‘象’为啥不是‘像’?我总写错,语文老师说我没理解本义。”

  楚运欢刚把英语单词本塞进书包,闻言便蹲下身,捡起地上半截粉笔。楼道的水泥地有些斑驳,他在空白处画了头简笔画大象,长鼻子卷着朵云:“你看这‘象’字,本义是大象,古人觉得大象体型庞大、形态万千,后来就用‘象’指事物的样子,比如天象、景象。”他又画了朵飘着的云彩,“就像咱村看云彩猜天气,乌云滚滚是要下雨,白云朵朵是晴天,这就是‘气象’——用看到的景象判断情况,所以是‘象’不是‘像’。”

  赵晓慧的眼睛突然亮了,掏出错题本飞快地记:“原来这么简单!我之前总记成‘好像’的‘像’,现在看这大象画,一下子就记住了。”她翻到之前满是红叉的文言文翻译页,指着“淫雨霏霏”问,“那这个‘淫’是‘过多’的意思,是不是和咱村雨季雨水太多一个道理?”

  “对!”楚运欢用粉笔圈出“淫”字,“就像去年夏天雨水太多,玉米地都淹了,爹说‘淫雨误农’,就是这个‘淫’——过多、过量的意思。”他又在地上写了“霏霏”,“这俩字带雨字头,形容雨下得密,像咱村清晨的雾,飘在玉米叶上,连成片就叫‘霏霏’。”

  赵晓慧掏出铅笔,在错题本上跟着画了头小大象,旁边标着“气象=景象 大象(本义)”。上课铃响时,她突然惊呼:“我懂了!原来文言文不是瞎背的,和种地一样,得懂根!”楚运欢看着她错题本上第一次出现的红勾——是刚才自己帮她改的“气象万千”,心里像灌了蜜,比自己做对物理题还甜。

  这之后,楚运欢的楼道“小课堂”渐渐成了常态。每天课间,总有同学拿着习题册找他,三楼靠窗的那块空白水泥地,被他用粉笔画满了知识点:左边是文言文实词的象形字图解,右边是物理公式的农具演示图,连英语单词都被他写成“玉米地分垄表”,“harvest”旁边画着镰刀,“irrigation”下面标着“水渠浇水”。

  周三下午的体育课自由活动,王磊突然凑了过来。他手里攥着本皱巴巴的物理练习册,封面还沾着点网吧的烟味——以前他总逃课去网吧,最近却把网费换成了习题册。“楚运欢,”王磊的耳朵有点红,把练习册翻到浮力题那页,“这个浮力计算,能再用木桶演示一次不?上次你在表彰大会讲的,我没太听懂。”

  楚运欢拉着他蹲在操场边的树荫下,捡起两个空矿泉水瓶,一个装满沙子,一个空着。“你看,”他把装满沙子的瓶子放进水桶,瓶子沉了下去,“这就像装满水的木桶,重力大于浮力,所以下沉;把沙子倒出来一半,瓶子就漂起来了,因为重力和浮力平衡了。”他又在地上画了受力分析图,“浮力等于排开液体的重量,就像你挑水时,桶越重,排开的井水越多,你用的力气也越大。”

  王磊突然掏出草稿纸,上面画着歪歪扭扭的受力图:瓶子的重力向下,浮力向上,旁边还标着“G=F浮”。虽然线条粗糙,却能看出他认真琢磨过。“我昨天在家试了,用塑料盆装水,把石头和木块放进去,果然石头沉、木块漂。”他挠了挠头,“就是计算时总忘乘液体密度,你再教教我?”

  楚运欢刚要开口,就看见吴文娇举着手机跑过来,镜头对着他们:“别动!这幕太有意义了!”她把照片发在班级群里,配文“田埂上的星星在发光”——照片里,楚运欢蹲在地上画受力图,王磊趴在旁边记笔记,阳光透过树叶洒在两人身上,像镀了层金边。群里瞬间热闹起来,李萌萌发了个“点赞”的表情包,戴眼镜的男生说“下次讲杠杆带我一个”。

  周五下午,楚运欢正在楼道给赵晓慧讲“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先”字,突然听见楼下传来熟悉的大嗓门。他探出头,看见张大山背着个蛇皮袋,里面装着扶贫物资,正和门卫大爷说话。军绿色胶鞋在水泥地上蹭出灰痕,旱烟杆别在腰后,显然是来学校送东西的。

  张大山抬头时正好看见楚运欢,眉头皱了皱,却没像往常那样嘲讽,只是嘟囔了句“还真当自己是先生了”,就跟着后勤老师往仓库走。楚运欢心里有点发紧,手里的粉笔都捏断了——他怕张大山又说他“装模作样”。

  没想到放学后,李老师把楚运欢叫到办公室,指着桌上一兜土鸡蛋笑:“张村长送的,说给你补补脑子。”鸡蛋是用粗布包着的,还带着点泥土的湿气,显然是刚从鸡窝里捡的。“他刚才来仓库送扶贫物资,撞见你在楼道讲题,嘴上说‘别耽误人家学习’,却悄悄把鸡蛋放我这了,还特意说‘要土的,洋鸡蛋没营养’。”

  楚运欢拿起个鸡蛋,蛋壳上还沾着根细鸡毛,暖乎乎的像揣了个小太阳。他突然想起上次表彰大会,张大山站在后排悄悄收起旱烟杆的样子,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下——这个总爱唱反调的村长,其实也在偷偷关注他。

  “对了,”李老师从抽屉里掏出本《农村常见物理现象解析》,“这是给你的,里面有很多和种地相关的物理知识,你讲题时能用得上。”书的扉页写着“教学相长”,是李老师的笔迹,“你现在不仅自己学得好,还能带动同学,这就是最大的进步。”

  楚运欢抱着鸡蛋和书往宿舍走,楼道里还留着他下午画的粉笔字,被夕阳照得泛着暖光。王强从后面追上来,拍着他的肩膀:“听说张大山给你送鸡蛋了?行啊你,都能让他改变态度了!”他晃了晃手里的篮球,“周末去你家打球,顺便让你用老黄牛讲受力分析,我也学学‘农具物理’。”

  “好啊!”楚运欢笑着点头,把鸡蛋小心翼翼地放进书包,“我还能教你用篮球讲抛物线,投篮时的角度和力度,就是物理里的抛体运动。”

  回到宿舍,楚运欢把土鸡蛋分给室友,自己留了两个。他翻开《农村常见物理现象解析》,看到“牛拉犁的力学平衡”那页,突然想起吴文娇在他家牛圈外讲的匀速直线运动。他掏出笔,在空白处画了头老黄牛,旁边标着“拉力=摩擦力 阻力”,下面写着“王磊要学的浮力计算,下周用木桶再演示一次”。

  台灯下,楚运欢的单词本摊在桌上,第九颗星星旁又多了个小小的粉笔头图案,旁边写着“今天帮赵晓慧和王磊讲题,他们都懂了”。窗外的月光洒进来,把字迹照得清清楚楚,像在为这个“楼道小老师”的成长鼓掌。

  他突然觉得,自己不再是那个需要别人鼓励的自卑少年了。就像田埂上的玉米,从需要父亲浇水施肥,到能为身边的“小苗”遮风挡雨,这才是真正的成长。而那些曾经质疑他的人,比如张大山,也渐渐被他的努力打动,就像春天的冰雪,在温暖的阳光下慢慢融化。

  周末回家时,楚运欢特意给张大山带了本自己整理的“农具物理笔记”。村长蹲在小卖部台阶上编竹筐,接过笔记时手有点抖,翻开看到里面画的拖拉机履带和扁担受力图,嘴角忍不住往上翘:“你这小子,还真把种地和读书揉到一块了。”他往楚运欢手里塞了个烤红薯,“下次讲题时,也叫上二柱家的小子,他总说读书没用,让他听听你的‘种地学问’。”

  楚运欢咬着烤红薯,甜丝丝的汁水在舌尖散开。他望着远处的玉米地,风一吹,叶子沙沙响,像无数个正在学习的孩子。楼道里的粉笔字会被擦掉,但那些被他点亮的知识和信心,会像种子一样,在同学们心里扎根、发芽,长成一片充满希望的庄稼地。而他这个“楼道小老师”,也会继续带着这份责任,往更高处生长,直到能照亮更多人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