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还是人口的问题-《世威大帝》

  当然,除了马车交通外,沐津也不是没想过搞水运。

  最后,沐津发现,自己搞砸了。

  早知道当初修沟沟渠渠就多做点冗余了!

  好了,现在南凉县境内的沟沟渠渠,灌溉什么的没问题,一个人撑个独木舟在里面晃悠也没问题,但正儿八经的运货运人的船……

  直接卡死。

  太浅了,太窄了。

  关键是,伴随着这些沟渠修建完工的是道路的修建和农田的垦荒。这些沟渠基本上是一边道路一边农田或者两边都是农田。

  果然,事先规划没做好,后悔药都没得吃。

  坐在书房里,拿着南凉县和三安郡的地图,沐津开始发愁起来。

  南凉县现在还有不少地方待开发,但却没得人。

  三安郡经历了一场乱子,人丁损失不少,也给不了南凉县人。

  至于崖林郡……

  得益于以前的官员不做人,现在的太守苏授接手了一堆的烂摊子。苏授在搞定了一堆大窟窿后,也在疯狂开发崖林郡的潜力,也给不了沐津人。

  至于南边的两藩国……

  唉,算了,不提也罢。

  崖林郡北边的郡,南池郡不属于人口富足的郡,就算能弄来人估计连打牙祭都算不上。南池郡上头的繁新郡和都陵郡,人口倒是有,但沐津和两郡的太守没交情,和那里的世家豪强们更没交情,只能通过奴隶交易的方法来获得人丁。

  但西南诸郡的奴隶交易规模不大,一次大型的奴隶交易,也不过才百多人。不像两京之地,没超过三千人的奴隶交易都不配叫大型。甚至巅峰的时候,一次交割的奴隶就有一万!

  至于河北,那更是疯狂,听说河北世家之间的奴隶交易,动不动就两三万。

  不过,现在河北世家算是完蛋了。

  先是天灾引发河北诸郡全境的大民乱,然后河北世家又舍不得粮食,民乱迅速演变成叛乱。最后河北世家举荐的世家将领又是个垃圾,没能灭掉叛乱不说,还送了叛军一堆装备。

  现在,靖北节度使又出现了……

  啧啧啧,好开心!

  一念至此,沐津又不禁想到当时带着禁军去河北平叛的那个世家出身的汪卫。禁军大败后,这个家伙挣了条命逃了出来。

  不过……

  不是他本人逃出来。

  是的,逃出来的那个人确实也叫“汪卫”,但其实是真汪卫的替身,就是战况不利时穿着真汪卫的装束去送死的。结果嘛,假汪卫拼死冲杀,在不知情的禁军护卫下愣是逃了出来。反而是真汪卫在自家家族护卫下跑错了地方,被叛军给抓住全给杀了。

  如果不是蔺琛有门路,沐津都还不知道这么戏剧化。

  该送死的人没死,想活的人没活。

  嗯,叛军干得很不错。

  将地图收起来,既然暂时找不到思路,再盯着地图也是没用。

  心情郁闷的沐津将地图放回柜子,在王府里溜达起来。

  两个王妃目前都是孕妇,沐津请了洞虚真人把脉,确定了两个都是双胞胎。

  嗯,自己的本事就是强。

  本来想去看两孕妇的脚步顿了顿,沐津转过身,决定还是去找岳父大人聊天。因为没猜错的话,去找那两孕妇,话题不外乎是让沐津再招几个姬妾入门,两个孕妇目前都伺候不了沐津,男人嘛,也是需要泻火的。

  对于沐津这段时间经常来找自己说话,蔺琛已经习惯了。

  南凉县因为人口问题,目前进入了瓶颈,要想再来个大发展是做不到的。三安郡现在还是恢复状态,比南凉县有潜力,但也不多。

  从三安郡世家豪强们嘴里掏出来的人丁,用于开发三安郡都显得不够,压根来不了南凉县。

  人口,还是人口。

  要想给南凉县弄来人口,还是得从北方尤其是河北还有两京之地想办法。

  但是,从北方来的人口来南凉县,水土不服是一个难题。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有水土不服这个问题。

  像杨斌他们这些待遇不佳的禁军,因为待遇不佳习惯了风吹雨打,再加上身体健壮,对于水土不服适应的就很快。像沐津,虽然年幼就跑来了这边,但因为在皇宫过的是苦日子,但身体也很不错, 适应起来也很快。

  撑不过水土不服的,基本上就是老幼病弱。

  这就是为什么朝廷移民实边的时候,都是挑选壮年男女。因为只有壮年男女,才容易在水土不服中活下来。

  除此以外,大虞的百姓还安土,不愿意迁移。除非逼不得已,没有人愿意离开祖辈生活的地方。

  当然,还可以买奴隶。但能够大规模买卖奴隶的地方,要么是两京,要么是河北。

  从这些地方买奴隶,送到西南这边来鬼知道路上要死多少。

  其余地方的奴隶交易规模都不大,哪怕是世家力量同样雄厚的江南,奴隶交易规模都不大。

  江南那边,更看重的是丝绸交易。

  奴隶要想安稳,最好还是就近交易。

  所以,蔺琛现在也给不了沐津在人口增长上的好办法。

  见从岳父这里也得不到好办法,沐津叹口气,决定快马去三安县一趟,看看能不能从苏塘和苏坪那里弄个主意出来。

  想到就做,沐津回了王府,安排好王府的事宜后,第二天一大早就坐马车往三安县赶去。

  沐津虽然急,但也知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所以在路上的时间用了一天。当然,还是派了快马去三安县通报了沐津的来意,也给了苏塘等人一晚上的时间想办法。

  当沐津赶到三安县的时候,苏塘已经是正襟危坐在大厅了。

  “长史,如今三安郡和南凉县,都缺乏人丁,长史可有良策?”坐下后,沐津就迫不及待开口道。

  “还真有一策!”苏塘开口道。

  “快快说来。”

  “赎人!”

  沐津愣住了,赎人,这是什么办法?

  苏塘解释道:“各地世家豪强手里皆有大量佃农,说是佃农,实际上和奴隶没什么区别。主公要做的,就是替这些佃农出赎身钱,不过,没必要出全家,只赎家中的非长子以及非长女。”

  沐津顿时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