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繁杂的政务-《世威大帝》

  蔺放完美地在六月之前就光复了整个江左之地。

  虞军前后伤亡一共是八千多人,斩首叛军几近二十万,俘虏一万一千多人,大小叛军头领的首级敬献三百六十七颗。

  江左的世家豪强,虽然说大部分没有灭族,但却被蔺放带兵将家产给抄得一干二净。

  沐津也不客气,将参与了叛乱的家族全部流放到江中的沼泽区,希望他们能够在沼泽区里活下来吧。反正他沐津已经很仁慈了,只是抄家没有灭族,剩下的就看皇天后土对他们仁慈不仁慈了。

  “江左之地应当迅速括田清户,臣下估计,当可朝廷增加至少百万人丁以及不下于五百万亩的土地。”苏授放下蔺放的公文道。

  “秋收之后,就让蔺放将军统兵三万,直击河北南部,靖北军南下直击河北中部。这样一来,河北仅剩的两支叛军就做不到守望相顾了,可以被我军一举荡平!”葛栩道,“至于洛川,就让朝歌将军统兵十万,先试探攻击三个月。如果能打下最好,打不下就撤军,无需困顿在东都坚城之下。”

  “就是可怜杨斌将军了,在阳关郡都待了这么些年了,都不知道生锈了没有。”苏授笑道。

  “阳关郡乃是西南北进重地,只要我军在阳关郡有两万人马,司马晋就必须在西关郡保持至少五万的人马。”葛栩笑道,“人少了,司马晋压根就没有信心挡住我大虞雄兵!”

  “不过,司马晋的军队也不多了,根据鸿胪寺那边送来的情报,司马晋现在的兵力只剩下了二十三万,其中真正能打的不过七万。”沐津道,“现在,还剩下的叛贼,除了占据河东、两京之地的司马晋,就剩下代北的卫国、河北中部的秦赵、河北南部的姚魏和西凉的庞秦了。”

  “朝廷现在一年的赋税收入,折合成铜钱的话,足有六千七百万贯。关税收入在两百万贯,朝廷控制的商队去年收入为一千七百多万贯。”苏授开口道,“朝廷现在一年的开支折合成铜钱的话,去年为五千八百九十三万贯,等到朝廷光复河北和东都后,因为减免赋税的缘故,朝廷的钱粮,极有可能会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

  “那就只能希望,从河北那些世家豪强的手里,多抄一些钱财出来了。”沐津叹道,“江左的世家豪强还是挺不错的,抄家光是黄金就抄了三万两、银子更是达到四百万两、铜钱不少于三千万贯、绢帛布匹不下三百万匹。不过,这笔财富还要一个半月才能运过来。

  说说吧,这笔钱该怎么用?还有,河中世家的搬家做得如何了?”

  “河中世家对于搬家还是很满意的,毕竟是搬到了江南这块膏腴之地,根据下面的回报,世家们都明白朝廷的打算,除了少数还没拿定主意干哪行,大部分的世家已经开始购买桑田,开起了丝绸工坊,还有一部分开起了酒楼茶庄。”苏授道。

  沐津很是满意点头,在江南那边只要是做丝绸生意,那就是稳赚不赔的买卖。更何况,沐津也没有让朝廷吃下这桩生意的打算,丝绸这种奢侈品,参与进来的人越多,质量才会越高。

  当然,还有瓷器,只不过,大虞的瓷器水平还不咋滴。瓷器虽然烧出来了,但对比沐津前世见过的那些,还是差得远。

  现在大虞高端的用品,还是各种漆器,瓷器还没上位。

  不过,高端的漆器工匠,基本上没有了。至于为什么没有了,这就得问河北江南当年的那场大叛乱了。

  漆器这一块,沐津没有让朝廷参与,朝廷只需要是主要的生漆生产方就行了。

  这时候,葛栩开口了:“不对,朝廷的邮政驿站的收入没有算。臣下没有记错的话,去年邮政驿站的收入大概是一百二十万贯的样子。”

  “扣除了所有开支吗?”沐津问道。

  “是的,殿下。”葛栩点头道。

  沐津“唔”了一声,心中开始细细盘算起来。

  沐津提出搞邮政的时候,就是看出了这个时代空白的信件传递业务,但沐津也没有想到,送信竟然这么赚钱!尤其是在邮政发达的自己最开始的封地,已经发展到只要赶路超过一个时辰,就宁肯写信都不愿意上门唠叨了。

  南凉县县城里的邮差,一天送的信要是少于五千封,就可以称为悠闲的一天。

  就连跨州郡送信,在西南也是常事了,尤其是商人之间。

  商人不怕赚少了钱,就怕赚不到钱,因此,他们对各地货物的价格极其敏感。邮政里的三百里快马送信,除了朝廷公文外,基本上都被商人给包圆了。

  至于驿站,在开放了民间住宿和路引制度放松后,官道上的人流量堪称是激增。

  这种激增的人流,让一些驿站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扩建。

  最大的一个驿站,客房容纳的人数达到了八百人,而且,申请继续扩建的条陈已经送上来了。或者说,这已经不叫驿站了,而是围绕驿站发展成一个小镇了。

  又讨论了一些政务,看看要结束了,葛栩开口道:“殿下,三省的宰相太少了,是需要加几个了。”

  沐津愣了下道:“暂时,不需要吧?”

  “殿下,既然设立了参知政事这个官职,那么就必须用上。”葛栩道,“况且,现在政务越来越多,臣下和苏相,已经有点忙不过来了。”

  “有人选吗?”想起现在越来越多的政务,沐津也意识到,三省确实需要增加人手了。

  “金州巡抚彭逢可升为尚书省参知政事,渝州太守狄浔可升为黄门省参知政事,云州长史霍刚、渝州司马武橡可升为中书省参知政事。另外吏部尚书余方、户部尚书苏垅、工部尚书玉书子道长、兵部尚书鲁昕可加为尚书省参知政事。”葛栩答道。

  “苏相觉得如何?”沐津看向苏授道,“另外,黄门令有合适的人选吗?”

  黄门令司徒铭并不合格,尤其是现在事务越来越多后,司徒铭也知道自己德不配位,已经上了好几次辞职书,想去安安心心修史。

  “司徒阁老可升为太傅,兼编修图书。黄门令的话,可让黄门左丞田秋担任。”葛栩摇摇头,表示自己没有人选,苏授认真思量了下后道。

  “嗯,就这样,赶紧草拟诏书送过来,孤用印后就迅速发下去。”沐津道。

  “是,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