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放满面笑容地坐在户县的县衙里,城中的喊杀声已经安静了下来,虞军已经组成了巡逻兵,一面开始安民,一面无情绞杀想趁火打劫的地痞流氓。
有了援兵后,连半个月都没有的功夫,蔺放就将江左叛军的十万联军给灭了,而自己损失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蔺放估算,伤亡加起来应该不超过三千,最大的伤亡应该还是今天的攻城战。
很快,林兴也过来缴令了,从北城逃出的叛军都被歼灭。叛军斗志高昂,不听从招降,因此全被歼灭。
听了林兴的汇报,又想想东西两城的汇报,蔺放很无语,都是全歼,没有俘虏。
当然,城里的战斗也没有好到哪去,都是说叛军对朝廷极度仇恨,不愿投降,因此都是全歼了。
什么全歼?不就是对世家私兵极度仇恨,下手一点都不留情么。
大虞禁军的将士大部分都是出身寒门和曾经的佃农,少部分是西南的世家子弟,对于其余地方的世家那是一点好感都没有。西南的世家,在大虞的世家体系中可以说是忽视的存在,一直饱受歧视。
因此,对于大虞禁军有这番作态,蔺放是一点都不意外。
想想葛栩在宁江放的那把火,朝堂上目前以西南子弟为主的官员表面上抨击葛栩有伤天和,暗地里一个个对葛栩吹捧上天就知道他们的心态了。
歼灭这十万叛军,江左的各个叛军,基本上已经没有再联合对抗朝廷的实力了,因为他们的主力私兵可以说被一扫而空了。
甚至可以说,他们的兵源已经枯竭了。
江左的这些世家,是不敢征召佃农充兵的。不然的话,都不需要蔺放打过去,那些拿到了武器的佃农,都能将江左的世家们给生撕了。
看看河北江南当年的大叛乱,当佃农们有了制式武器后,对世家的坞堡有多舍生忘死就可知一二了。
四天后,战场都打扫完毕了,战果也统计出来了。
斩首叛军六万多级,逃跑的叛军估计有万多人的样子,剩下找不到脑袋的,基本上是践踏的尸体都融合在一起实在没法分清,或者是被火油弹给灭杀的,或者是伤重死的。而现在大虞军令,斩首一般是计算阵斩,那些伤重死在后面的,虽然也算军功,但不算斩首。
可以说,漂亮的歼灭战。
虞军的伤亡没有超过蔺放的估计,伤亡一共是三千六百七十四人,其中阵亡将士两千一百二十二人,而这阵亡的将士中,一千八百零七人是阵亡在攻城战中的。
可以说,寻常的刀枪箭矢,已经难以对虞军将士造成伤害了。但一打起攻城战,再怎么精良的防护,面对滚木礌石狼牙拍这些玩意还是……
看来以后,能不打攻城战还是不打攻城战。
可惜,不是所有的城池都是宁江城。要是这样的话,都学葛相那种火攻破城就是极好了。
迅速写就一封报捷文书,蔺放就命将士们原地休整,等五天后就再度出发。
……
四天后,报捷的文书送到了武夏城。
“好!好!好!”难得来一次两仪殿的沐肇放下手里的棋子,看着报捷文书一连称了三个“好”。
“陛下、殿下,大军需要暂时休整,根据时间来算,明天或者后天,蔺将军就将再度出发了,以臣来看,接下来可以说没有恶仗大仗了。”苏授笑道。
“二十二郎,得赏,得厚赏!”将文书递给了沐津,沐肇喜不自胜道,然后就去研究棋盘了。
葛栩心中暗暗翻个白眼,这报捷文书为什么要这个时候送来,以至于自己要忍着两个臭棋篓子。但是,葛栩也不得不开口,说的却是另一件事:“陛下,殿下,现在的官场,大部分都是西南子弟出身。而大虞已经有了江中、河中、江南、西南四地,官场,需要平衡一下了。”
葛栩的意思很明白了,西南人在官场上一支独大,对于大虞以后的发展是很不利的。在葛栩看来,大虞最好的官场,当属大虞旧朝时期仁宗时期的官场,各个地方的人的官吏数量,是一个极好的平衡。仁宗皇帝敢对世家随意抹杀,也和这种平衡有着很深的关联。
至于为什么抹杀世家却不破平衡,葛栩表示自己也看不懂仁宗先皇的操作,或许朝廷得到西都后,得到了旧朝的档案,应该就能明白了。
沐津也知道只用一个地方为官的人的坏处,沐津前世历史再稀烂,对于明朝的党争也算是了解不少的。毕竟,明朝的电视剧不少,网络上也不缺扒明朝党争的。
光是朱元璋时期的南北榜,就被网友们扒了无数次了。
可以说,朝堂中一个地方的人多了,因为地方利益的干系,就会不由自主的结成朋党。所以,这种朋党关系,就目前的生产力状态,打破的难度其实挺高的,只能是掺沙子弄出一个平衡。
就像仁宗先皇一样。
这个平衡,不是官吏之间弄出来的平衡,而是皇权主动弄出来的平衡。官吏自己弄出来的平衡,一旦打破就容易失衡,最后形成一家独大。
但皇权主动弄出来的平衡……
怎么平衡皇帝说了算?至于官员认不认为平衡,那不重要。
葛栩的意思很明白了,殿下,该您出手了。
“从西南的官吏中,选出一批政绩的,去江南、河中、江中任官,让他们用治政地方的经验,治理好新的地方。江南、河中、江中这边,也挑选一些优秀子弟,去西南那边当官,学习学习、学习学习。”沐津开口道,“具体怎么操作,两位宰相就去商议着办吧。”
“是,殿下。”葛栩和苏授一起起身,“陛下、殿下,臣等告退。”
“果然,还是我们两个要忙。”苏授笑道。
“这样也好,到时候出了事,先从我们两个下手,然后顺着下去,一锅端。”葛栩也笑道。
“自从这个省部制出来,以后的皇帝只要别脑袋发昏,搞出一个独相来,天下应该能平安不少。”苏授道。
“皇权下放,相权分割,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平衡。”葛栩叹道,“毕竟,一个皇帝一个丞相的情况下,都太依赖一个人了。”
有了援兵后,连半个月都没有的功夫,蔺放就将江左叛军的十万联军给灭了,而自己损失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蔺放估算,伤亡加起来应该不超过三千,最大的伤亡应该还是今天的攻城战。
很快,林兴也过来缴令了,从北城逃出的叛军都被歼灭。叛军斗志高昂,不听从招降,因此全被歼灭。
听了林兴的汇报,又想想东西两城的汇报,蔺放很无语,都是全歼,没有俘虏。
当然,城里的战斗也没有好到哪去,都是说叛军对朝廷极度仇恨,不愿投降,因此都是全歼了。
什么全歼?不就是对世家私兵极度仇恨,下手一点都不留情么。
大虞禁军的将士大部分都是出身寒门和曾经的佃农,少部分是西南的世家子弟,对于其余地方的世家那是一点好感都没有。西南的世家,在大虞的世家体系中可以说是忽视的存在,一直饱受歧视。
因此,对于大虞禁军有这番作态,蔺放是一点都不意外。
想想葛栩在宁江放的那把火,朝堂上目前以西南子弟为主的官员表面上抨击葛栩有伤天和,暗地里一个个对葛栩吹捧上天就知道他们的心态了。
歼灭这十万叛军,江左的各个叛军,基本上已经没有再联合对抗朝廷的实力了,因为他们的主力私兵可以说被一扫而空了。
甚至可以说,他们的兵源已经枯竭了。
江左的这些世家,是不敢征召佃农充兵的。不然的话,都不需要蔺放打过去,那些拿到了武器的佃农,都能将江左的世家们给生撕了。
看看河北江南当年的大叛乱,当佃农们有了制式武器后,对世家的坞堡有多舍生忘死就可知一二了。
四天后,战场都打扫完毕了,战果也统计出来了。
斩首叛军六万多级,逃跑的叛军估计有万多人的样子,剩下找不到脑袋的,基本上是践踏的尸体都融合在一起实在没法分清,或者是被火油弹给灭杀的,或者是伤重死的。而现在大虞军令,斩首一般是计算阵斩,那些伤重死在后面的,虽然也算军功,但不算斩首。
可以说,漂亮的歼灭战。
虞军的伤亡没有超过蔺放的估计,伤亡一共是三千六百七十四人,其中阵亡将士两千一百二十二人,而这阵亡的将士中,一千八百零七人是阵亡在攻城战中的。
可以说,寻常的刀枪箭矢,已经难以对虞军将士造成伤害了。但一打起攻城战,再怎么精良的防护,面对滚木礌石狼牙拍这些玩意还是……
看来以后,能不打攻城战还是不打攻城战。
可惜,不是所有的城池都是宁江城。要是这样的话,都学葛相那种火攻破城就是极好了。
迅速写就一封报捷文书,蔺放就命将士们原地休整,等五天后就再度出发。
……
四天后,报捷的文书送到了武夏城。
“好!好!好!”难得来一次两仪殿的沐肇放下手里的棋子,看着报捷文书一连称了三个“好”。
“陛下、殿下,大军需要暂时休整,根据时间来算,明天或者后天,蔺将军就将再度出发了,以臣来看,接下来可以说没有恶仗大仗了。”苏授笑道。
“二十二郎,得赏,得厚赏!”将文书递给了沐津,沐肇喜不自胜道,然后就去研究棋盘了。
葛栩心中暗暗翻个白眼,这报捷文书为什么要这个时候送来,以至于自己要忍着两个臭棋篓子。但是,葛栩也不得不开口,说的却是另一件事:“陛下,殿下,现在的官场,大部分都是西南子弟出身。而大虞已经有了江中、河中、江南、西南四地,官场,需要平衡一下了。”
葛栩的意思很明白了,西南人在官场上一支独大,对于大虞以后的发展是很不利的。在葛栩看来,大虞最好的官场,当属大虞旧朝时期仁宗时期的官场,各个地方的人的官吏数量,是一个极好的平衡。仁宗皇帝敢对世家随意抹杀,也和这种平衡有着很深的关联。
至于为什么抹杀世家却不破平衡,葛栩表示自己也看不懂仁宗先皇的操作,或许朝廷得到西都后,得到了旧朝的档案,应该就能明白了。
沐津也知道只用一个地方为官的人的坏处,沐津前世历史再稀烂,对于明朝的党争也算是了解不少的。毕竟,明朝的电视剧不少,网络上也不缺扒明朝党争的。
光是朱元璋时期的南北榜,就被网友们扒了无数次了。
可以说,朝堂中一个地方的人多了,因为地方利益的干系,就会不由自主的结成朋党。所以,这种朋党关系,就目前的生产力状态,打破的难度其实挺高的,只能是掺沙子弄出一个平衡。
就像仁宗先皇一样。
这个平衡,不是官吏之间弄出来的平衡,而是皇权主动弄出来的平衡。官吏自己弄出来的平衡,一旦打破就容易失衡,最后形成一家独大。
但皇权主动弄出来的平衡……
怎么平衡皇帝说了算?至于官员认不认为平衡,那不重要。
葛栩的意思很明白了,殿下,该您出手了。
“从西南的官吏中,选出一批政绩的,去江南、河中、江中任官,让他们用治政地方的经验,治理好新的地方。江南、河中、江中这边,也挑选一些优秀子弟,去西南那边当官,学习学习、学习学习。”沐津开口道,“具体怎么操作,两位宰相就去商议着办吧。”
“是,殿下。”葛栩和苏授一起起身,“陛下、殿下,臣等告退。”
“果然,还是我们两个要忙。”苏授笑道。
“这样也好,到时候出了事,先从我们两个下手,然后顺着下去,一锅端。”葛栩也笑道。
“自从这个省部制出来,以后的皇帝只要别脑袋发昏,搞出一个独相来,天下应该能平安不少。”苏授道。
“皇权下放,相权分割,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平衡。”葛栩叹道,“毕竟,一个皇帝一个丞相的情况下,都太依赖一个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