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难办-《世威大帝》

  蔺放的奏章很快就到了武夏。

  “没想到,只不过八天的阴雨,就让蔺将军那边的局势给大变了。”苏授愁眉不展,“唉,天意弄人。”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世上从来没有十全十美的事,这也说明,江左的叛军,已经恐惧了。”葛栩接话道,“不然的话,他们的行动不会如此迅速。”

  “葛相,你说怎么办?”沐津问道。

  “殿下,朝廷现在可以动用的军队有多少?”葛栩问道。

  “十一万,其中四万在西南。”沐津开口道。

  葛栩盘算了下道:“那就全都拨调给蔺放将军,江左的战事,必须在夏季到来前结束!”

  “为什么?”苏授不解地问道。

  “如果能在夏季前结束的话,江左之地还可以种一季杂粮,葛相,对吧?”沐津开口道。

  葛栩点头道:“是的,为了以防万一,江左的战事还是在夏季到来前结束为好。”

  “现在户县阴雨连绵,朝将军发回来的奏报说晋军中瘟疫流行,应该撑不了多久了。”沐津道。

  “殿下,河中之地守住为好,如果雨水结束后晋军识趣退军,我军也别追击,将防线稳住在户县就行。”葛栩开言道,“现在,并不是对洛川动手的时机。”

  “那在葛相看来,什么时候对洛川动手较好?”苏授问道。

  “拿下河北后,再以雷霆之势兵临洛川,那个时候,方可一鼓而下!”葛栩道。

  沐津点头道:“孤明白葛相的意思了,对了,朝将军的奏报说户县发现了铁矿,让朝廷做好开矿的准备。葛相、苏相,你们说说,这户县的铁矿,是官营好、还是交给民间好?”

  “矿山必须官营,不过冶铁的话,可以让民间经营。”苏授开口道。

  “河中之地情况驳杂,不论是开矿还是冶铁,暂时都必须官营!冶铁就算要对民间开放,也当是三年之后!”葛栩开口道。

  “河中之地的大小家族,往哪安置比较好?”沐津问道,“孤打算安置在江中南边和江南如何?”

  “一部分安置在江南,一部分安置在江左,一部分安置到河北去。”葛栩想了想道,“就根据投诚的诚意来吧,诚意越足的,给的地方就越好,这样一来,就不会有太多说闲话的了。”

  沐津点头。

  “对了,殿下,关俞将军的奏章怎么处理?”苏授突然道。

  想起了关俞奏章里的内容,沐津的脸色不太好看,虽然有军法官的签押,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那些阵亡的将士根本不是阵亡的,而是因为天灾失踪的。

  “殿下,法外当有情!”葛栩突然开言道。

  沐津愣了愣,然后释然道:“这件事就交给葛相去办了,务必办得漂漂亮亮。”

  关俞的奏章,已经在兵部吵了很久了,就因为大家都看出了其中的猫腻,所以才耽搁到了现在。

  见再没有什么大事了,苏授和葛栩就告退了。

  出了两仪殿,苏授呼出口气到:“差点以为关将军的事情过不去。”

  葛栩却是摇摇头道:“兵部都是人精,要不然的话,也不会将关将军的奏章一直拖到现在。只不过,殿下执法甚严,才没人敢将这事捅出来。这不,我们两个一个从江中南边巡视回来了,一个从西南调派钱粮回来了,他们不就立即将奏章给报上来了么!”

  “一群人精。”苏授笑道。

  “没事,谁让咱们两个不在,他们没什么主心骨。”葛栩也笑道,“等他们摸清殿下的脾气了,只要有理,脖子硬的不会少的。”

  “说的也是。”苏授点头道。

  “对了,苏相,你觉得河中的世家,往哪里多安排?”葛栩问道。

  “往江南吧。”苏授答道,“江南现在缺人缺得紧,不少地方的田地都荒了。河中之地的大小世家,哪个不是有僮仆两三千的,将他们搬过去,正好补缺。不过,不能再让他们蓄养奴仆和建立庄园了,而是要学西南的世家,大造工坊和农场。”

  “这事得办好,办不好的话,又出来一批江南只盯着土地人丁的江南世家可不好了。”葛栩点头道,“还要多造海船,丝绸的生意,不能老是让胡商给做了。顺便,也去看看海外的天地,尤其是找找有没有金银铜多的地方!”

  “还得让关俞将军多练练,等以后天下太平了,水师得多去海外走走。”苏授大笑道。

  “正有此意。”葛栩也大笑道。

  ……

  晋军大营,在雨水中一片萧索。

  “元帅,已经有三千多人死于瘟疫了,军心,已经不稳了。”

  帅帐中,一众晋军将校个个脸色苍白,甚至好几个身子还在不停发颤,司马园压住咳嗽开口道。

  司马回生生压住咳嗽道:“有谁知道,这雨还要下多久?”

  一众将校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都低下了头。

  “早知天象若此,本帅就该撤军的,此皆是本帅之过!”司马回闭上双眼道,“军中药材还剩多少?”

  “一再节省,也在四天前用光了。”袁隗低声道。

  “也就是说,只能靠我们用身体扛了?”司马回道。

  “是的,元帅。”

  司马回闭上双眼,无力摆摆手道:“那么,就慢慢扛过去吧。”

  一众将校都挣扎着起身,施礼后穿好斗笠蓑衣,被亲兵搀扶着退了出去。

  见一众将校都离开了,司马回摆摆手,亲兵会意,撑着走过来将司马回搀扶起来。

  被亲兵搀扶着回到床上躺下,司马回喃喃道:“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为帅!”

  可是,后悔已经迟了。

  现在,就军中这瘟疫蔓延的情况,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着回去。

  晋军那边愁云惨淡,虞军这边,也挺郁闷的。

  看着一众垂头丧气的将校,朝歌笑道:“朝廷也是为了大家考虑,才特意下了诏书令无需追击。毕竟,就晋军那瘟疫的情况,一旦追击,搞不好我们就很难办了。”

  将校们还是垂头丧气,很显然,少了功劳都很不开心。

  朝歌无奈笑笑,明明能痛打落水狗,却因为瘟疫不能做,还真的难为了这群立功心切的将士们。

  虽然难办,还是得办下去。朝歌心里也很感慨,朝廷和自己都想到一块去了,宁可放弃追击,都不愿意惹上瘟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