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东山鏖战(一)-《世威大帝》

  晋军大营沉默了三天。

  三天后,晋军还是开出了大营,列成战阵向着东山而去。

  晋军将领们商议了三天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打,必须打!如果就这么退回去,这里的将领有一个算一个,都落不了好!

  哪怕是大败回去,都比窝窝囊囊撤军好。

  见晋军的阵势,姜旭的眉头紧紧锁了起来,很快斥候就通过旗语将下面的情况汇报了上来。

  “四万人,看来对面要孤注一掷了。”姜旭低声道。

  然后,姜旭脸色一肃,唤过一个亲兵道:“快马绕路去城中,将这里的情况向元帅汇报。”

  “是,将军。”

  看着亲兵离开,姜旭吐出一口气低声道:“看样子,今天是一场鏖战了。”然后振奋起精神吼道:“令,做好准备!”

  旗语兵将旗语打了出去。

  虞军将士们迅速各就各位。

  很快,由数不清的小方阵组成的庞大晋军战阵到了山下。

  当大军列好战阵后,进攻的战鼓声就敲响了。

  晋军的床弩也开始前进,在推到离山脚还有三百步距离的时候停下,将床弩前面用木头垫高,再用绞轮上弦,然后对着山上射去。至于射到哪儿不重要,射到山上去了就行。

  “元帅,下面回报说敌人的床弩不用担心,全都射歪了。”旗语兵道。

  晋军前面的方阵是清一色的盾兵,很显然是被虞军的弓弩给射怕了。

  “咻咻”的声音中,数不清的弩箭从山上射下,时不时钉死一个盾牌没用好的晋军。但相比那天的进攻,这次弩箭的杀伤大大下降了。

  看着一路上没死伤太多人,晋军顿时欢欣鼓舞,爬山的动作也加快了。

  听着旗语兵汇报从下面传上来的消息,姜旭沉吟了一会道:“令,放下所有滚木后就立即后撤,无需和敌人在第一道防线纠缠!”

  很快,旗语兵就将旗语打了下去。

  “副帅,炮车床弩还不用吗?”宁远将军傅恒过来问道。

  “还不到时候。”姜旭指着下面晋军的战阵,“傅将军,晋军的战阵还是很注意的,各个小阵的距离都拉得比较开。这个时候用床弩炮车,不划算。”

  “明白了,副帅。”

  很快,晋军就爬到了虞军第一道防线不远处。

  “放滚木!”

  一听命令,虞军将士迅速将第一道防线上的滚木扔了下去,然后就往第二道防线撤去。

  盾牌是挡不住滚木的,尤其是晋军人数太多了,且越接近第一道防线人数越是密集。数不清的晋军士兵连人带盾牌被滚木给砸飞,甚至有的弹掉着往下的滚木,那威势……

  顷刻之间,晋军在第一道防线不远处留下了大片的尸体,许多晋军士兵还留着临死前惊骇的眼神。有些晋军士兵因为被多根滚木碾过砸过去,尸体都无法形容了。

  司马回对晋军的伤亡是眼皮子都没有眨一下,而是拼命催动鼓号,同时让督战队上前,逼着一个一个方阵的晋军往山上进攻。

  丛林里,晋军和虞军也杀成了一团。

  这个时候,虞军的盾枪阵和大量的臂张弩就展现出无与伦比的优势。

  虞军盾枪兵用的短枪,在这荆棘密布的丛林里灵活性一点都不受影响。而受大虞旧禁军影响的晋军,使用的多是丈八长枪,然后在这密林里……

  要转个身,要将长枪几乎笔直竖起来才行,斜着都不行,因为树与树之间太多藤藤蔓蔓了。可以说,晋军用这长枪压根就不是在和虞军作战,而是在跟树和藤蔓荆棘作战。

  晋军盾兵压根打不过虞军盾枪兵,师从西南边军的虞军盾枪兵,是靠着战阵,将长枪生生挤进对面的人体里面去,而不是靠着单手刺杀。这种严密的盾阵,晋军盾兵压根就破不了,因为他们装备的都是普通的长刀。

  很快,丛林里的晋军就被虞军杀得横尸处处,活着的丢盔弃甲赶紧逃了出去。

  “元帅,树林子那边根本打不过去!”袁隗盔歪甲斜地过来道,他就是负责带兵从树林子那边打过去的晋军主将,结果却被赶出了树林子,如果不是亲兵死命护卫,搞不好他的命就要丢在里面了。

  “里面能放火吗?”司马回冷冷地道。

  “不行,太潮了。”袁隗摇头,“而且敌人有大量弩兵,我们没法放火。更何况,风向也不好。”

  “元帅,停一下吧,将士们累了。”司马园过来轻声道。

  司马回这才发现,从山脚到打下虞军第一道防线,一个上午的时间已经过去了。而且,虞军这第一道防线还是主动放弃的。

  “令,暂时停止进攻,下面的赶紧埋锅造饭。”司马回冷冷道,“下面的吃饱了上山去,让山上的兄弟下来吃饭。”

  “是,元帅。”

  打仗可不同于平时,平时一天两餐没关系,打仗是必须一天三餐的。

  山上,虞军也开始埋锅造饭。

  姜旭用秫米饼子卷着一块烤肉干慢慢吃着,同时观察着下面的情况。

  很快,饼子吃完了,肚子也饱的差不多了。姜旭站起身,眉头微微皱起,考虑要不要打一个反冲锋。思量了半天后,姜旭还是否定了自己的想法,晋军现在的损失并不大,反冲锋打起来容易,如果做不到一波打崩晋军的话,自己就有点危险了。

  另一边,朝歌也在关心东山的状况,一波波斥候不停从城里派出去,将最新的消息送回来。

  “东山看来有的打了。”听完了斥候汇报的最新消息,朝歌对着大厅里的一众将校道。

  “元帅,我们要不要从后面给晋军来一下?”明威将军宋轶道。

  “晋军虽然猛攻东山,但还是留了一万多人马来看住我们。”宁远将军柳悼摇头道,“我们出兵少了没用,出兵多了城里就空虚了。”

  “现在就是熬,看谁熬不过谁。”朝歌站起身道,“不过,让斥候将外面盯仔细了,发现不对劲的地方要立即回报。虽然我们兵少,但如果抓到个好机会的,也是能咬下一块肉的。”

  “是,元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