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江南要看的地方,主要就是宁江城这一带,因为其余地方都没有遭遇什么战火。
就像朝歌和沐肇、沐津兄弟俩看到的经历的一样,随着大批粮食的到来,粮价已经迅速稳住了。可是,粮价的稳住不代表就高枕无忧了。
随着朝廷在江南各项工程的缓慢开展,大量的钱财开始慢慢进入民间。
肚子吃饱了,就要想着开始吃好了。
就像西南一些富裕的郡县,百姓们一日三餐都得有荤腥,甚至还得喝上一口小酒,那才叫生活。而江中之地的百姓,三天能吃上一顿荤腥,就是美日子了。
而到了江南这里,百姓们表示,一个月能有一顿荤腥吃上,那就美翻天了。
以至于,朝廷开工程管饭因为顿顿有荤腥,虽然都是油汤,肉其实没多少,但也让大伙吃得那叫一个心花怒放。而且,朝廷的饭菜不仅油水足,盐也放的多,够味!
正对了他们这些干重活的胃口。
以至于,各村的青壮们都是早早起来集合,都不要家里准备干粮了,毕竟朝廷管三餐是真的说到做到!
当然,也和朝歌将各村青壮们安排的很合理有关。
基本上,青壮们上工的地方离他们家的路程不超过半个时辰。
能这么安排,也只能说江南的世家们太狠了,为了让下面没有上升的机会,是真的将江南的道路水利什么的……
无法形容就对了。
在镇抚使府里待了四天,沐肇和沐津踏上了回武夏的路程。
这次,两人是坐车。
摇晃的马车离,沐肇忍不住吐槽道:“二十二郎,这江南的路是真的得大修,看看西南,那马车走的那叫一个平稳。”
沐津开口道:“商会铺开的速度太慢了,江南那边缺货太多了,光靠江南本地现在那样子,过不了两个月,布匹的不足就是第一件大事。”
沐肇也点头道:“ 是啊,大虞的百姓一直缺布,朝廷户籍上的百姓,一年到头能有身新衣服就不错了。许多老百姓的衣服,能蔽体就不错了,更别提穿好和穿暖了。
朝廷户籍上的百姓还算好的,起码勉强有身衣服,许多佃户,听说一家就那么几件衣服,只有出去干活的才能穿。其余的人,就用茅草树叶将羞处遮住就算完事了。
以至于到了冬天,许多人撑不过去。”
见沐肇感叹,沐津也是心中长叹一声,但却也说不出什么指责的话语。
实际上,大虞除了文宗那个皇帝是真昏外,其余的你最多只能说是个庸君,而且许多皇帝前期还锐意改革。只不过,在短期看不到什么成效后,就迅速摆烂了。
沐肇和沐津的父亲沐辰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前面五年还做得挺好,甚至弄出了一波小中兴。但后来发现实在弄不动河北和江南两地的世家后,就开始摆烂了。
以至于本来有希望做个真正中兴的皇帝的,就这么半途而废了。
大概是天意弄人吧。
至于大虞的商会……
旧商会在天下彻底变成乱世后就分崩离析了,新的商会还没有出现,不过,沐津已经在西南建立了一个属于工部管辖的商会了。
当然,明面上是工部管辖,实际上兵部和鸿胪寺也参与了。
现在天下大乱,兵部通过商会来搜集其余势力的情报,而鸿胪寺则是对外。目前鸿胪寺的重心是搜集雪域高原的情报,其次是南边的各个藩属国。
但是,对两京之地的情报搜集很不顺利,司马家对来自西南的商队防范得死死的。西南过去的商队,只能在划定的范围内做买卖和休息,一出那范围,格杀勿论!
司马家现在是挺风声鹤唳的。
虽然占据了两京之地,拥有大虞最繁华的商道。但问题是,两京之地的货物产量,压根支撑不起商道上来往的货商需求。尤其是大虞现在平定了江南,最大的丝绸产地和司马家无关了。
想起现在的局势,两人都有点头疼。
大虞现在受困于江南,短时间内失去了出兵攻打江左和河中的能力。随着大虞新朝展现出来的强大战斗力,原本一团死水的局势瞬间沸腾起来,各大割据势力开始疯狂互相攻伐,好扩充自己的势力。
尤其以河中和江左之地最为疯狂!
傻子都能看出来,大虞新朝下一步要么河中要么江左,不会再有其它选择。而没有强大的实力,到时候怎么挡得住大虞禁军的兵锋。
“除了稳固江南外,还有就是打通海上的运粮通道,从江南往靖北节度使府运粮。靖北军能撑到现在,委实不容易。”沐津叹道。
想起靖北军现在的状况,沐肇深有同感点头。
“是啊,父皇留下的篓子,太多也太大了,只能慢慢补吧。”沐肇开口道。
沐津微微叹口气,就现在这生产力,目前靠着军队的强力,用物理手段可以说收拾掉了江南世家。但是,这不代表世家真的都收拾掉了。
西南和江中两地,可还是有大量世家存在。沐津也没想真的一把能收拾干净世家。
实力是一回事,人家恭顺你还去收拾就有点过分了。
更何况,西南的世家也都知道了沐津的态度,已经开始全面向沐津希望的工坊主和农场主转化了。江中的世家,目前还对土地和人丁比较执着,不过,看在他们对朝廷恭顺的份上,沐津表示以后有时间慢慢调教。
“两年后出兵河中和江左,尤其是打下江左后,就可以出兵河北,和靖北军形成夹击之势……”沐肇也有点兴奋起来,“或许不需要十年的功夫,就可以再次一统天下了!”
沐津却是摇摇头道:“未来的事情谁说得清楚,慢慢走着,慢慢看着吧。”
沐肇点点头道:“这次微服私访,算是见识了不少民间风景了。可惜,时间太短,只能看一点点。”
“没事,以后会有时间的。”沐津笑道,“来,大兄,路上无聊,我们俩继续下棋吧。”
“好。”
就像朝歌和沐肇、沐津兄弟俩看到的经历的一样,随着大批粮食的到来,粮价已经迅速稳住了。可是,粮价的稳住不代表就高枕无忧了。
随着朝廷在江南各项工程的缓慢开展,大量的钱财开始慢慢进入民间。
肚子吃饱了,就要想着开始吃好了。
就像西南一些富裕的郡县,百姓们一日三餐都得有荤腥,甚至还得喝上一口小酒,那才叫生活。而江中之地的百姓,三天能吃上一顿荤腥,就是美日子了。
而到了江南这里,百姓们表示,一个月能有一顿荤腥吃上,那就美翻天了。
以至于,朝廷开工程管饭因为顿顿有荤腥,虽然都是油汤,肉其实没多少,但也让大伙吃得那叫一个心花怒放。而且,朝廷的饭菜不仅油水足,盐也放的多,够味!
正对了他们这些干重活的胃口。
以至于,各村的青壮们都是早早起来集合,都不要家里准备干粮了,毕竟朝廷管三餐是真的说到做到!
当然,也和朝歌将各村青壮们安排的很合理有关。
基本上,青壮们上工的地方离他们家的路程不超过半个时辰。
能这么安排,也只能说江南的世家们太狠了,为了让下面没有上升的机会,是真的将江南的道路水利什么的……
无法形容就对了。
在镇抚使府里待了四天,沐肇和沐津踏上了回武夏的路程。
这次,两人是坐车。
摇晃的马车离,沐肇忍不住吐槽道:“二十二郎,这江南的路是真的得大修,看看西南,那马车走的那叫一个平稳。”
沐津开口道:“商会铺开的速度太慢了,江南那边缺货太多了,光靠江南本地现在那样子,过不了两个月,布匹的不足就是第一件大事。”
沐肇也点头道:“ 是啊,大虞的百姓一直缺布,朝廷户籍上的百姓,一年到头能有身新衣服就不错了。许多老百姓的衣服,能蔽体就不错了,更别提穿好和穿暖了。
朝廷户籍上的百姓还算好的,起码勉强有身衣服,许多佃户,听说一家就那么几件衣服,只有出去干活的才能穿。其余的人,就用茅草树叶将羞处遮住就算完事了。
以至于到了冬天,许多人撑不过去。”
见沐肇感叹,沐津也是心中长叹一声,但却也说不出什么指责的话语。
实际上,大虞除了文宗那个皇帝是真昏外,其余的你最多只能说是个庸君,而且许多皇帝前期还锐意改革。只不过,在短期看不到什么成效后,就迅速摆烂了。
沐肇和沐津的父亲沐辰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前面五年还做得挺好,甚至弄出了一波小中兴。但后来发现实在弄不动河北和江南两地的世家后,就开始摆烂了。
以至于本来有希望做个真正中兴的皇帝的,就这么半途而废了。
大概是天意弄人吧。
至于大虞的商会……
旧商会在天下彻底变成乱世后就分崩离析了,新的商会还没有出现,不过,沐津已经在西南建立了一个属于工部管辖的商会了。
当然,明面上是工部管辖,实际上兵部和鸿胪寺也参与了。
现在天下大乱,兵部通过商会来搜集其余势力的情报,而鸿胪寺则是对外。目前鸿胪寺的重心是搜集雪域高原的情报,其次是南边的各个藩属国。
但是,对两京之地的情报搜集很不顺利,司马家对来自西南的商队防范得死死的。西南过去的商队,只能在划定的范围内做买卖和休息,一出那范围,格杀勿论!
司马家现在是挺风声鹤唳的。
虽然占据了两京之地,拥有大虞最繁华的商道。但问题是,两京之地的货物产量,压根支撑不起商道上来往的货商需求。尤其是大虞现在平定了江南,最大的丝绸产地和司马家无关了。
想起现在的局势,两人都有点头疼。
大虞现在受困于江南,短时间内失去了出兵攻打江左和河中的能力。随着大虞新朝展现出来的强大战斗力,原本一团死水的局势瞬间沸腾起来,各大割据势力开始疯狂互相攻伐,好扩充自己的势力。
尤其以河中和江左之地最为疯狂!
傻子都能看出来,大虞新朝下一步要么河中要么江左,不会再有其它选择。而没有强大的实力,到时候怎么挡得住大虞禁军的兵锋。
“除了稳固江南外,还有就是打通海上的运粮通道,从江南往靖北节度使府运粮。靖北军能撑到现在,委实不容易。”沐津叹道。
想起靖北军现在的状况,沐肇深有同感点头。
“是啊,父皇留下的篓子,太多也太大了,只能慢慢补吧。”沐肇开口道。
沐津微微叹口气,就现在这生产力,目前靠着军队的强力,用物理手段可以说收拾掉了江南世家。但是,这不代表世家真的都收拾掉了。
西南和江中两地,可还是有大量世家存在。沐津也没想真的一把能收拾干净世家。
实力是一回事,人家恭顺你还去收拾就有点过分了。
更何况,西南的世家也都知道了沐津的态度,已经开始全面向沐津希望的工坊主和农场主转化了。江中的世家,目前还对土地和人丁比较执着,不过,看在他们对朝廷恭顺的份上,沐津表示以后有时间慢慢调教。
“两年后出兵河中和江左,尤其是打下江左后,就可以出兵河北,和靖北军形成夹击之势……”沐肇也有点兴奋起来,“或许不需要十年的功夫,就可以再次一统天下了!”
沐津却是摇摇头道:“未来的事情谁说得清楚,慢慢走着,慢慢看着吧。”
沐肇点点头道:“这次微服私访,算是见识了不少民间风景了。可惜,时间太短,只能看一点点。”
“没事,以后会有时间的。”沐津笑道,“来,大兄,路上无聊,我们俩继续下棋吧。”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