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定江南(十七)-《世威大帝》

  事情和最开始预估的一样,在歼灭了孙炳这一路军队的主力后,攻入江南后那叫一个畅通无阻。

  一路上经过的城池基本上就是接收,里面的叛军官员兵丁在朝廷大军到来前就逃散一空。

  可以说,大军最主要浪费时间的地方,就是路不太好走。

  每个城池都留下一个低级军官带着三百人留守,等江南安定下来了,那低级军官和留下的三百兵就地转为地方驻军。当然,朝廷还得管他们的娶妻生子,至于他们老婆的来源么,江南世家的女儿们不是最好的选择么。

  留驻在城里的将士,主要做好这么几件事:

  第一件事,没收城内外一切参与了叛梁的产业,将这些产业大部分收归朝廷,让朝廷重新分给百姓外,其余的赏给没有参与叛梁的地方豪强。

  第二件事,那就是稳住粮价,朝廷后续会从江中大量运送粮食过来,这些留驻的官兵要在粮食到来后,迅速将高昂的粮价给压下去!如果有人敢破坏朝廷压下粮价稳住整体物价的举措,刀枪箭矢伺候过去便是。

  第三件事,就是安排好耕种,将没收得到的农具和耕牛都发放下去,朝廷也会从西南之地调集大量农具过来,要做到公平公正的发放。当然,不是免费的,用百姓种出来的粮食来抵价,可以分期付款。

  第四件事,那就是大修道路和挖沟修渠了。道路的畅通有利于商业往来,更有利于大军调动。至于挖沟修渠,出了灌溉农田外,也可以发展小范围的水路运输。

  毕竟水路运输可比陆路运输的损耗小多了,运量也大多了。

  第五件事,就是维持治安,乱世用重点!凡是作奸犯科者,只要不是被胁迫的,那么人头要么去城里最热闹的地方挂着,要么在人流量最大的城门口挂着。

  反正,不会那么轻松。

  要想轻松,得等朝廷从西南那边抽调文官过来。

  但实际的情形是,江中地区的官吏数量,都还一大堆空缺呢。

  坐在摇晃的马车上,葛栩看着连输了十二盘棋都不放弃的沐津很是无奈,也算是对这位主公,未来的大虞皇帝的臭棋篓子水平有多离谱有了个清晰的认识。

  也难怪,每次殿下和陛下下棋,魏忠老总管就极度无奈。

  这水平,真的臭!

  葛栩在棋盘上干翻沐津最快的时间是半刻钟。

  沐津还是兴致勃勃,这个时代娱乐活动太少,歌舞又不能时时看,且歌舞也就那么几样,看久了也就疲劳了。所以,沐津最大的兴趣爱好就是下围棋了。

  和皇帝兄长沐肇下围棋,沐津总能体验到不一样的和棋乐趣,而和葛栩这些弈棋高手下棋,沐津更是乐不可支。啊,作死的感觉真的好爽。

  看着沐津兴致勃勃又将围棋摆好,葛栩痛苦地闭上了双眼,苍天啊,你为什么要让这么一个主公来折磨我。偏生,这个主公还是我葛栩自己挑的,且还甘之如饴。

  ……

  宁海郡宁海县,何森带着江右军的主要将校在西门处迎接。

  远远的,只见一片烈焰换换流过来。

  这个时候,正是穿布面甲的好时候,沐津亲自参与设计的虞军布面甲,都是用红色为基地,玄色线穿插其中。这样做除了壮观气势逼人外,还有就是红色能够很大限度缓解新兵在战场的恐惧感。

  不少新兵训练时勇猛无畏,但上了战场后,没被血腥味给吓到,却被四处飞溅的鲜血给刺激了。而红色,能够最大限度缓解四处飞溅的鲜血对新兵的刺激。

  “见过殿下,愿殿下福泽绵长!”见车驾过来,从里面走过一个身穿明光铠,外罩玄黄蟒龙袍的贵人,林森当即带着一众将校以军礼拜道。

  “平身。”沐津淡淡道。

  众人赶紧起身。

  沐津走下车驾,看着何森和一众江右军将校,很是感触道:“这些年,可是苦了江右军了。诏,全体江右军将士,都官升三级,赏钱十贯。”

  何森当即带着一众将校叩拜谢恩。

  赏赐看似只有十贯,但所有人清楚,这是平均的,每个人都能拿的,这也是从大虞旧朝延续过来的惯例。那就是对于一些奋战在艰苦之地的将士,朝廷会给人十贯钱的额外犒赏。这个十贯钱,是独立于功劳赏赐之外的,是额外的收入。

  至于其余的赏赐,自有人手去统计江右节度使府的将士这些年立下的大大小小的功劳。沐津特意下了嘱咐,要从江右节度使府成立那天算起。也就是说,沐辰已经驾崩了曾给江右军的赏赐,沐津会再给一遍。

  见沐津要给这么高的赏赐,随行的葛栩还有一众禁军将校却是一点都不意外,这也是大虞旧朝就有的惯例了,那就是拿了这么高的赏赐,你们就该离开原地了。

  可以说,是一种体面地让你下台的做法。

  成全了皇帝的贤德,让有功之臣能安稳善终。也让功臣很是安心,不用担心自己功高震主会累及家人。

  场面很是和气热烈。

  到了节度使府大厅,双方安歇了一阵后,何森站起身,走到挂起来的地图前很是惭愧道:“卑将无能,丧土失丁,愧对先皇厚恩,也愧对陛下和殿下的信任……”

  抬手制止了何森要抒情的长篇大论,沐津开口道:“何节度,废话就不多说了,直接说,要想覆灭叛梁,那条路最快!”

  何森脸色一肃,右手指在地图上缓缓移动起来,一直移动到叛梁的都城宁江道:“殿下,葛相,这条路是最快的,缺点就是一路上需要翻山越岭,粮草供应颇为不便。”

  “粮草是小问题,只要到了宁江城下,我大虞水师应该也歼灭叛军水师了。到时候,粮草运输完全可以走水路。”沐津点了点宁江城的位置,“宁江城的防御如何?”

  “城墙高三丈,内用夯土外用条石,很是坚固,踏橛箭难以入城墙中。且城外还有宽达三丈的护城河,至于护城河有多深,那是真不知道,但是护城河淹死的人是不少。”何森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