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乱心-《世威大帝》

  “夫君,朝廷的情况是不是很不好?”

  将两个孩子喂饱哄睡了,蔺瑜看着沐星河拿着书发呆,就端着一杯温水走过来轻声道。

  将书放下,沐星河接过水仰头喝下,将杯子放到一边道:“这次民乱颇大,已然成了燎原之势。朝廷不出精兵良将是扑灭不了的,且就算扑灭了,祸乱的种子已经种下,难以再安宁了。”

  “祸乱的种子已经种下?”蔺瑜不解地问道。

  沐星河点点头道:“民乱蔓延地太快了,短短的时间就席卷了江南和河北,朝廷在这两地的威严已然扫地。就算民乱平定了,江南和河北这两地只要有人再次登高一呼,叛乱随时能再起。

  这还不是最让人忧心的。

  最让人忧心的是,这两地的世家会趁机拼命吞没土地人丁,江南和河北,可能无法再给朝廷提供大量的钱粮了。”

  说实在的,大虞开国初期是和世家相当不对付的,虽然没杀到人头滚滚的地步,但高祖、太宗、仁宗三个皇帝,杀得世家也是真胆寒了。

  尤其是仁宗,别看庙号是“仁”,但对于世家是一点都不仁,世家最恨的大虞皇帝,非仁宗莫属。至于为什么给上仁宗这个庙号,是世家真的被杀破胆了,用“仁”这个庙号换喘一口气。

  也还真让他们喘一口气过来了。

  仁宗后面是武宗,武宗时期世家也是和鹌鹑一样,一点起跳的心思都没有。可惜的是,武宗后面的文宗听了世家宣讲的一套,开始给世家壮大大开方便之门。

  再后来,世家就越来越控制不住了。

  不过,虽然世家越来越控制不住,但朝廷在江南和河北两地还是控制着大量的土地和人丁。同时,朝廷死死控制着军权,即使军中大部分将领都出自世家。

  可以想象,这次民乱过后,河北江南两地将会陷入糜烂的状态,朝廷失去了最为稳定的赋税来源。

  没有了稳定的赋税来源,军权,就要不稳了。

  更何况,还走了蔺琛这么一个寒门出身的名将。

  沐星河摇摇头,算了,这些都不是自己该考虑的。自己现在要做的,就是大力发展南凉县,将这个自己起家的本钱好好建设好。

  一夜再无话。

  吃过早饭后,沐星河就去矿场了。

  此时的矿场,不再是三五十人的小矿场了,而是拥有矿工两千多人的大矿场,开了煤矿洞两个,铁矿洞两个。

  准确来说,这个矿山就是一个煤铁复合矿。从矿洞里,不时开凿出煤矿和铁矿石混合在一起。

  最重要的是,这里的铁矿品位极高,一斤的铁矿石冶炼过后,矿渣才半两。

  不仅如此,随着工匠们对高炉的熟悉,锻冶的效率不断提升,而且铁匠们还在水淬的基础上,开发出了油淬。只不过,沐星河对于淬火压根就不懂,也就没法指导了。

  还能记得前世那个土高炉已经很不错了。

  出了矿场,沐星河又去看了看另外两座碎石山。

  现在,两座碎石山虽然称不上郁郁葱葱,但也不再是一眼望去都是石头的灰白色了。尤其是大前年,沐星河通过商队弄来了皇竹草和甜象草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

  皇竹草和甜象草在南凉县这里堪称如鱼得水,王府里的三十只山羊已经吃不过来了。

  至于买牛……

  世家那群不是人的玩意将牛控制的死死地!

  猪的话不是沐星河不想养,而是猪仔得去河北那边购买,这个世界的南方是禽肉和鱼肉,北方是牲肉。当然,这也和这个世界的粮食有很大的关系。

  而且,因为此时的人们缺乏油脂,所以喂养牲畜看重的不是出肉率,而是出脂率。简单来说,就是用粮食喂养牲畜的话,牲畜长得肥肉越多越好。

  粱米和秫米喂养鸡鸭鹅出肥肉多,但喂牛羊猪却是出瘦肉多;麦、粟和谷喂养牛羊猪出肥肉多,喂鸡鸭鹅则是出瘦肉多。

  南方多吃鱼也是因为南方江河湖塘多,不愁鱼吃,只愁没有打渔的器具。

  鸭子的话也养了,就王府附近的那个大池塘里,不多,才五十来只。不过,这两年南凉县养鸭子的人也多了起来,每次粮收过后,就好些人赶着鸭子趁还没有犁田去田里了。

  至于鹅,今年也开始有人养了。

  养鸭养鹅除了宰杀吃肉外,鸭羽鹅翎也是重要的军用物资。

  箭羽要用的翎毛,最好的当然是雕翎,其次是鹰羽。但问题是,鹰雕这类猛禽人工批量饲养难度大,可以说,最好的箭羽材料难以最大大规模生产。

  次要的材料就是雁翎了。

  天上的大雁不是很好打,但是吧,鸭子和鹅还是很容易弄的。

  鸭和鹅都是雁形目的生物。

  这个知识点,还是前世沐星河在林场上班时获得的知识点。

  也是,如果没有大量合适的翎毛材料,中国古代的弓弩产业怎么那么发达。

  而穿越过来的这个大虞王朝,弓弩产业也还可以。

  除了肉和羽毛外,鸭绒和鹅绒也是重要的保暖材料。尤其是鹅绒,因为味道小甚至没有味道,是备受世家推崇的衣物填充物。

  说实在的,在看到大虞王朝的羽绒制品后,沐星河是极度惊叹的。

  大虞王朝没有棉花,但北方为了度过严寒的冬季,对于保暖材料的开发可以说到了极致。

  皮草制品就不多说了,绒毛方面,鸭绒、鹅绒和羊绒真的可以说被开发到了极致,只能说,世家的享受也是有好处的。当然,也和大虞对丝绸的开发不够有关,没开发出丝绵这玩意。

  要是开发出了丝绵,想想前世一个朋友得瑟他的蚕丝被,就大虞这些极度崇尚享受的世家贵族们来说,恐怕就会将鸭绒和鹅绒给扔到一边去了。

  毕竟,鸭绒和鹅绒的清洁对于此时的生产力来说,可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观看了一番王府欣欣向荣的产业,沐星河就准备去县城逛逛了。有段时间没有逛县城了,也不知道县城繁华到了什么地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