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渭水城大胜-《徒孙都剑仙了,老祖还在苟着!》

  乾元士兵们如潮水般节节败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相继倒下,鲜血浸染着大地。

  城楼之上,韩安信目光如鹰隼般敏锐,见时机已然成熟,果断向诸葛孔明和郭嘉下达指令:“击鼓传信!”

  “是韩将军!”

  “咚咚咚……”

  那战鼓声犹如汹涌的雷暴震天动地,好似饱含焦灼与狂暴之意,在渭水城上空中剧烈震荡传开。

  战鼓之声一波波向四周蔓延开来。

  两侧山林中,早已严阵以待的士兵们听到这激昂的鼓声讯号,胸腔内的热血瞬间沸腾至顶点。王侯与郭无忌相视一眼,而后振臂高呼:“全军出击!”

  声浪滚滚,响彻山林。

  骑兵们更是在这震耳欲聋的鼓声刺激下,如汹涌的钢铁洪流般杀出。此时的乾元帝国士兵本就处于节节败退的困境之中,防线脆弱不堪。

  “轰隆隆!”

  刹那间,惊天动地的马蹄声如雷鸣般炸响,大地都为之震颤。

  白铁衣抬眼望见眼前一万骑兵这排山倒海般的冲来,脸色瞬间变得煞白,惊恐地大喊道:“不好!有埋伏!”声音中满是慌乱,不过也是转瞬间战场经验让他变得镇定。

  “挺住!”

  “无论如何都不能让他们突破防线。”

  “那些筑基仙人呢?”

  “贾大人呢?说好的支援在哪?”

  “给我顶住!十几万兄弟在身后,若大秦铁骑突破,大军覆灭,我们便是乾元罪人!”

  “传令官,速去请示贾大人!”

  ......

  战场上狂风呼啸,战旗猎猎作响。大秦帝国骑兵的喊杀声渐近,气氛剑拔弩张,士兵们满脸坚毅,却难掩心底焦虑。

  “轰!”

  大秦骑兵已经冲锋,如钢铁洪流与乾元士兵轰然相撞,仿若末日降临。

  “杀啊!”

  “顶住!阵形不能乱!”

  “怎么大秦帝国左右都有骑兵!”

  ......

  一时间,喊杀声、惨叫声交织。

  大秦骑兵们挥舞着长刀,每一次挥动都带起血雾,他们红着眼,声嘶力竭地吼叫,在敌阵中左冲右突,虽然一名骑兵已劈翻数名乾元帝国士兵,然而在这十几二十万规模的浩瀚战场,不过是沧海一粟。

  在乾元大军的阵营之中,尽管遭受突如其来的猛烈冲击,却也不乏能征善战之将。

  这些将领久经沙场,目光敏锐,眼见局势急转直下,瞬间反应过来。他们在混乱之中挺身而出,犹如中流砥柱。只见其中一位将领面色冷峻,手中令旗挥舞,口中高呼调兵之令。

  “还好!还不至于溃败!”

  白铁衣刚刚说完话,便望见远方八万步兵如汹涌浪潮般呈合围之势压来,大地在他们的脚步下微微颤抖,扬起的尘土遮蔽了半边天。

  “什么!”

  “怎么还有伏兵!”

  “陷阱!这是陷阱!”

  “上,给我顶住!杀了他们”

  ......

  白铁衣面色凝重,心中洞悉这是大秦帝国领军将领的狡诈计谋。那如黑色狂飙般的骑兵,正以锐不可当之势妄图冲垮他们的阵型,而后步兵便会如包饺子一样包抄过来,将他们困于绝境,血腥屠戮。

  “快点!顶住!”

  “不要让他们合拢!”

  他深知,一旦阵型被破,被包饺子,便是全军覆没的下场。

  听见白铁衣命令的士兵,皆咬紧牙关,握紧手中兵器,用血肉之躯组成坚固防线,与汹涌而来的骑兵展开殊死搏斗,溅起的鲜血在阳光下闪烁着刺目的光。

  可更多士兵听不见白铁衣声嘶力竭地怒吼,他的吼声在广阔的战场上终究有限。

  战场上,大秦帝国的骑兵仿若汹涌的钢铁洪流,无情地对着乾元帝国的军阵发起一波又一波的冲击。

  马蹄翻飞,每一次践踏都带起一片血雾与烟尘。随着骑兵持续不停的冲杀与切割,乾元帝国原本严整的军阵如脆弱的布帛,被一点点撕裂、切碎,规模不断缩小。

  而此时,从左右两侧夹击而来的部队迅速合围,那些被切分孤立的乾元士兵,就像被困在陷阱中的猎物,被层层包裹。

  喊杀声震天动地,大秦士兵如狼似虎,逐步将包围圈内的乾元士兵剿灭,鲜血染红了大地,死亡的气息弥漫在每一寸空间。

  “督战队听令,但有后退的,一律处死!”

  “杀!”

  而乾元帝国的士兵们望着这仿若天罗地网的秦军合围,士气瞬间低落。军阵之中开始出现骚乱,有人试图逃跑。可领头的将军一句话,破灭了普通士兵的幻想。

  但这也无法阻挡恐慌的蔓延,死亡的阴影笼罩着每一个人,溃败和死亡的命运似乎已被注定,只等那最后一刻的降临。

  那些久经沙场的将领们,脸色凝重如铁,他们深知此局之危,已无力回天。在绝对的兵力优势面前,战术与勇气都显得苍白无力......

  然而这一切还仅仅只是一个开始,韩安信眼神深邃似海地冷冷注视着战场上混乱的战局。

  此刻,乾元大军现在如一盘散沙,在大秦帝国两侧埋伏部队的突袭下,已现溃败之象,那原本整齐的军阵如今歪歪斜斜,恰似被推倒的积木。

  他知道大军已如惊弓之鸟,一只脚已踏入败亡的深渊,阵脚大乱的他们已无力再对大秦大军构成实质性威胁。

  韩安信心意已决,他要用这排山倒海的攻势,将乾元大军彻底碾碎,让他们在绝望中全军覆没,最终不得不俯首称臣。

  “丢火球,然后全线进攻!”

  “是将军!”

  随着韩安信的命令下达,好似天公作美!

  呼 —— 狂风如怒兽,在天地间肆意奔腾,所到之处,飞沙走石。

  天空之上,仿若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搅动,大风吹得云层翻涌,那阵阵呐喊与号子声,似是从九幽地狱传来,尖锐刺耳,直直地刺进每个人的耳膜。

  令人窒息的肃杀气氛,如厚重的阴霾,弥漫在每一寸空气中。

  轰隆!大秦士兵身后红光乍现,刺目耀眼。

  只见渭水城上,一团团巨大的火球缓缓升起,宛如沉睡的巨兽苏醒,散发着毁天灭地的气息。它们恰似初升的骄阳,却比骄阳更炽热、更狂暴。

  在呼啸的风声中,火球由小变大,拖着长长的焰尾,如流星赶月般迅速朝着乾元大军的军阵呼啸而去。

  一个、两个、三个…… 数十个火球相继升空,密密麻麻地分布在天空,彼此交织,刹那间便形成了一片无边无垠的灼热火海。

  那熊熊烈焰,将天空中的云朵都映照成了刺目的红光,仿佛要将整个苍穹都焚烧殆尽。

  “快躲,火球!”

  “分散,快分散!”

  ......

  乾元大军中顿时传来阵阵凄厉的呼喊。

  众多乾元士兵望着这如末日降临般的景象,无不被惊得脸色煞白,呆立当场。有的士兵双腿发软,瘫倒在地;有的士兵瞪大双眼,满脸惊恐,手中的兵器都拿捏不住。

  更有甚者,竟被吓得失了心智,在军阵中四处乱窜,引得队伍一阵骚乱。

  但在这生死攸关之际,也有一些久经沙场的将领回过神来,大声呼喊着指挥士兵躲避,试图在这灭顶之灾中寻得一线生机,然而火球已如雨点般纷纷落下。

  轰!轰!轰!

  刹那间,火球过后,大地仿若震颤起来,轰鸣声不绝于耳。

  全体大秦将士闻令而动,盾兵们迅速组成坚不可摧的盾墙,如钢铁巨兽般缓缓推进,他们的脚步沉重而有力,每一步都踏得地面微微颤抖。

  “杀啊!冲啊!”

  战场之上,大秦士兵气势如虹!

  斧兵们高举巨斧,口中呐喊着震天的战吼,跟在盾兵之后,恰似一群愤怒的战神降临人间。枪兵则将长枪斜指苍穹,枪尖闪烁着寒芒,如一片林立的荆棘,在阳光下耀眼夺目。

  “大人,快下令啊!”

  “是啊!大人!”

  为首的几位将领目眦欲裂,声嘶力竭地回头冲着贾似道大吼,声音中满是焦急与惶恐。

  贾似道抬眸,目光所及的几十丈开外,大秦帝国的铁骑如汹涌的黑色浪潮,火球过后,士兵也是疲于抵抗。所到之处,己方的步兵阵形被无情地强行撕裂,血肉横飞,惨叫连连。

  那为首将领的脸上瞬间被绝望笼罩,喃喃道:“来不及了,来不及了……”

  贾似道心中苦涩,精心谋划许久,苦苦支撑至今,难道一切都要在今日化为泡影。

  就在此时,已经调息好的李阳率领道剑宗和山河剑阁众人御空而至,其身姿仿若仙人降临,道袍飘飘,威风凛凛。看着来人,贾似道虽身披战甲却在此时双膝跪地,头颅低垂,宛如失魂木偶般僵滞不动。

  口中小声喃喃道:“陈老几位怎么会输,怎会输啊......”

  “我们投降!”

  “杀!”

  ......

  不同的声音响起,代表着不同的选择,那些不愿意投降的皆化作亡魂。

  看到无人反抗后,李阳手中炼心剑光芒乍现,一股剑意仿若惊鸿掠影,刹那间,山顶与元帅营帐处的巨大旗帜应声而断,烈烈之声戛然而止。

  “快看,帅旗倒了!”

  “真的,帅旗倒了!”

  “帅旗倒了!”

  ......

  不知谁高呼一声,仿若惊雷炸响,此起彼伏帅旗附近的部队顿时如惊弓之鸟,作鸟兽散。

  道剑宗弟子与山河剑阁弟子看准时机飞上高空凌虚而立,高声呼喝:“你们主帅已死,立即投降,缴械不杀,优待俘虏!”

  声震四野,威慑人心。

  当道剑宗与山河剑阁的弟子飞掠至两军高空,那清朗的传声仿若有一种神奇的魔力,令原本喊杀声震破苍穹、热血沸腾的战场,渐渐有了变化。

  那如汹涌浪潮般的喊杀声,像是被一只无形巨手缓缓压制,在这一刻开始慢了下来,终至停歇。恰似激昂的战鼓从急促的滚奏变成了低沉的轻捶,直至最终彻底停歇。

  只见一排排带着血的明晃晃长刀,原本闪烁着凛冽寒光,此刻也都停止了挥舞,被士兵们收住。

  乾元大军一方,众人的目光皆投向主帅所在之处,那代表着指挥核心的旗帜已然倒下,主帅也已战死,只剩一些普通旗帜在风中孤独摇曳,发出簌簌的声响,似在悲叹着这场败绩。

  “哗!哗!哗!”

  嘈杂声突兀响起,打破了战场上死一般的寂静。

  乾元帝国的士兵们,眼中的斗志瞬间熄灭,如同被抽走了灵魂的木偶,纷纷手臂一松,手中的武器哐啷啷地坠地。那些曾经在战场上威风凛凛、指挥若定的将领们,也满脸颓然,心灰意冷地抛下了手中象征着权力与荣耀的兵器。

  一时间,金属碰撞地面的声音交织成一片,仿佛是乾元帝国奏响的一曲悲歌,宣告着他们的彻底溃败与绝望。

  士兵们垂头丧气,再无反抗之意,他们深知大势已去,面对这无法挽回的败局,选择了放弃抵抗,任由命运的洪流将他们淹没。

  韩安信身为军人,目光深邃地扫视着眼前这一片狼藉场景,心中通透如镜,深知这惊天,在道剑宗协助下和自己与大秦儿郎们的浴血奋战下,成功赢取胜利。

  周围所有大秦的将领们,眼中因激动、兴奋与无尽的欣慰而血丝密布,通红似火。

  “三世之仇,犹可报也!”

  “一百多年了,我们赢了!”

  “我们终于赢了!”

  ......

  他们一个个仿若将生平所有的力气、所有的激情、所有的壮志都汇聚于喉间,声嘶力竭地疯狂大喊起来。这一战,对于大秦帝国而言,其意义之深远,远超寻常战事。

  它绝非仅仅是一场让大秦摆脱困境、扭转乾坤的翻身之战。更是向苍域证明大秦帝国实力与荣耀的关键之战。

  从此,大秦将以全新的姿态屹立在苍域,不是那个颓废的夏虞帝国,也不是那个被迫在渭水城签立渭水之盟的弱小秦国,而是赢襄领导下的全新大秦帝国。

  “韩将军有令,王侯、郭无忌等人负责关押俘虏,务必妥善安置,不得有丝毫懈怠。其余大军则即刻整理行装,马不停蹄地继续北上,目标赢成,准备展开合击之战!”

  “是!”

  众将士齐声应和,声震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