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uhaige.net 第672章 叫花李公子-《穿越不造反,难道等过年》

  宁严澈接手城防的第一件事情。

  就是抓捕那些出城逃难人群中的男丁。

  将其充入守城军的先锋营。

  北城与东城都有数队士卒把守,并且在城中四处张贴告示。

  只有妇孺与八岁以下的孩童可以出城。

  其余所有男丁,都得编入守城军。

  守卫家园,人人有责!

  一时间,上郡城中民怨沸腾,百姓怨声载道。

  上郡城中一所破庙内,几十号骨瘦如柴,面黄肌瘦的男子聚在一起。

  “我去他娘的守卫家园,人人有责。”

  “每年的赋税收不少,偌大的上郡城,如今还被狼族蛮贼攻陷。”

  “上郡城的那些守城军,一个个也真是废物草包。”

  “如今要与那些狼族蛮贼拼命了,就抓我们这些贱民去送死。”

  “每年缴那些税赋,岂不是等于喂了狗!”

  “这贼老天,何其不公!”

  “完全不让我们这些贱民有活路啊!”

  一个衣衫破烂,满脸泥灰的男子低声咒骂道。

  “可不是嘛,根本没有人将我们这些贱民当人。”

  这时一个躺在一旁的男人坐起身来,扫视破庙中的众人,

  朗声说道,“兄弟,这么说就不全对了。”

  “呵,莫非这天下还有为我们这些小老百姓做主的地方。”刚刚那人不屑地说道。

  “嘿嘿,老天爷可没有瞎眼。”

  “我告诉你们,这天下还真有那么一个地方,能够让老百姓过上安生日子。”

  听着他这句话,不少人都嗤笑起来。

  “李叫花,你就吹吧,谁不知道你一天到晚游手好闲,好吃懒做。”

  “除了在这破庙睡觉,你还会干什么事?”

  “还有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地方,那怕不是在你的梦里吧。”

  李叫花被人一顿揶揄,也不恼怒。

  反而嘴角叼起一根狗一把草,脑袋枕在梁柱的柱脚上。

  右脚搭在左大腿上,悠闲地翘起了二郎腿。

  “你们这些人懂什么。”

  “说句不好听的话,你们这些人,谁的消息有我李公子灵通?”

  “铁牛,你小子觊觎街口粥铺张寡妇的女儿,可是却胆子小得出奇。”

  “最后被张寡妇把女儿嫁了别人,你小子还去小阳湖边上嚎了半天。”

  那个叫铁牛的男子闻言,顿时脸色通红,指着李叫花,嘴角蠕动,“你,你,你,胡说八道。”

  “我铁牛什么时候去小阳湖了!”

  李叫花双手一摊,接着又看向另一个人,“你个不要脸的,寡妇洗澡你也要偷看。”

  “还有你,娶不到媳妇,一天天就去招惹五姑娘。”

  “还有你,竟然去偷张婆婆家的鸡蛋。”

  “你......”

  见李叫花一个个挨着点名,众人心中顿时都惊呆了。

  这小子简直不是人啊。

  一天天正事不干,竟然光盯着大家伙那点破事。

  这人生在世,谁又没有一点糗事呢。

  “李公子,李公子,我们信了,我们信了。”

  “你快说说,到底是什么地方能够让老百姓过上安生日子。”

  李叫花见这些人变脸,不屑地笑道,

  “无事李叫花,有事李公子。”

  “你们这些人,还真是墙头草。”

  “李公子我还是喜欢看你们桀骜不驯的样子。”

  众人一阵无语,一个臭叫花子,天天自诩李公子,还真把自己当李公子了。

  那些不想他继续说八卦丑闻的男人,赶忙谄笑着看向李叫花,

  “李公子,咱们这不是不知道嘛,毕竟上郡城这么大,我们这些人的日子都越过越苦。”

  “如今为了躲避那些官兵抓壮丁,这才躲到你这破庙。”

  “有道是相逢就是缘,你看我们这是多有缘啊。”

  李叫花看了那人一眼,“呵,你倒是会说话。”

  “只不过我李公子不认缘,只认钱。”

  说着便笑着伸出左手,“盛惠,打赏。”

  随即他双眼盯着那人仔细看了两眼,“原来你这么积极岔开话题。”

  “你的大瓜可真是大瓜呀。”

  听着李叫花这话,那人神色一凛。

  咬牙从怀中摩挲出了两个铜子儿。

  “有缘,有缘。”

  李叫花握着手里的两枚铜子儿,乐呵道,“果真有缘。”

  众人见状,都目不转睛看着掏银子那人。

  纷纷好奇,宁愿掏钱都不想李叫花说出来,这瓜恐怕还真能管饱。

  李叫花收了铜子之后,自然不再继续揭老底。

  而是坐起身来,缓缓开口,

  “你们还记得去年大军出动吗?”

  不少人点头道,“还记得,是年底的时候。”

  “不过大军出动,与你刚刚说的有何关系?”

  李叫花不屑一笑,“那关系可就大了。”

  “可能你们不知道,大军乃是折戟而回。”

  听了他的话语,众人不由反问,

  “吃了败仗?不可能吧?和谁打?”

  “我还记得那个时候,城中闹匪患,不仅劫了府库,就连郡守大人都没了。”

  “难道那些城防军连山匪都打不过?根本不可能吧?”

  李叫花摆了摆手,“告诉你们吧,那些大军去攻打宝通县了。”

  “折损了近三万人,都没有打下宝通县。”

  “为何要打一个小小的宝通县?”一个人疑惑地追问,其余众人纷纷点头,尽皆好奇。

  “为什么?当然是为了秋赋,以及安通郡与宝通县的生意。”

  “去年宝通县没有收缴秋赋上交上郡,加上当时宝通县卖了一批军械物资给安通郡。”

  “咱们当时的郡守大人眼馋那笔银钱资源,就打着秋赋的旗号。”

  “要将宝通县的那些东西给收入囊中。”

  “只不过,却是在宝通县手中吃了大亏。”

  “本公子说的好地方,那便是咱们北山郡的宝通县。”

  “宝通县的官员,为了百姓能够活下去,即便是顶着十万大军围城,也不收取百姓秋赋。”

  “而且还重启了屯田令,颁布了垦荒令。”

  “只要手脚勤快,耕种的粮食,就能够养活一家人。”

  “不仅如此,宝通县的城防军,从不欺负百姓,而且还将宝通县的山匪尽皆剿灭。”

  “你们说说,那样的地方,到底是不是一个好地方。”

  “对于咱们这些贱民来说,是不是如同世外桃源的一个地方!”

  听得李叫花这番话语,许多人都觉得匪夷所思。

  “他说得似乎不是假话,我在酒楼中当过一段时间小二,好像有一次听一个行商提起过。”

  “嗯,去年大军那次出城,的确是吃了败仗。”

  “我亲眼看见他们一身血迹,垂头丧气地回城。”

  有人佐证,众人便纷纷看向李叫花,眼神中对他有如此灵通的消息充满了佩服的神色,

  “李公子,我们这些人去了宝通县,能有好日子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