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夭的名声像野火燎原般烧向更远的地方,连千里之外的城镇都有人背着行囊赶来,说要“求小夭姑娘一句指点”。
五福堂的院子不够用了,涂山璟便让人拆了隔壁的空屋,加盖了三间药房和一间讲堂,青砖墙上爬满了牵牛花,倒比从前更热闹几分。
这日清晨,小夭刚把晒好的艾草收进仓房,院外忽然传来车马轱辘声。
她掀帘出去,只见三辆马车停在门口,为首的老者穿着锦缎长衫,身后跟着十几个捧着礼盒的仆役,礼盒上缠着红绸,看着倒像来送礼的。
“小夭姑娘,”
老者拱手作揖,声音洪亮,
“老夫是西炎苏氏氏族的族长,听闻姑娘仁心济世,特来奉上些薄礼。”
他拍了拍手,仆役们打开礼盒,里面竟是些罕见的药材——东荒葬神谷迷雾深处生长的逆生花、长在西天梵境的婆罗树海深处,醒神菩提的一粒青果、甚至还有万年一开花万年一结果的黄中李,样样都是世所罕见的珍品。
小夭望着那些药材,指尖在袖摆上捻了,
“苏族长的心意我领了,但这些东西太贵重了。”
老者却笑了,眼角的皱纹挤成一朵花,
“姑娘有所不知,我孙儿去年得了怪病,遍寻名医无果,是您派来的学徒给了一方草药,竟真的治好了。这点东西,哪及姑娘救命之恩的万分之一?”
他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些,
“再说,如今这世道,能让百姓真心敬重的人不多了,我们做长辈的,总得护着些。”
小夭望着他眼底的恳切,忽然想起防风邶说的“暗夜中的灯”。她侧身让开,
“药材我收下,只是往后不必如此破费。若有空闲,不如让族中子弟来学些医理,多个人懂医术,便少个人遭病痛。”
老者眼睛一亮,连忙应下,
“姑娘说得是!老夫这就安排!”
自苏族长带着族中子弟来五福堂学医术的消息传开后,各地氏族、村镇也纷纷效仿。
有人赶着骡车,载着自家种的药材做束修;有人背着行囊,徒步数月只为占个讲堂的角落;连曾对小夭避之不及的世家,也遣了子弟来,说是“向姑娘讨教岐黄之术”。
涂山璟索性让人把五福堂的院墙再往外扩了半里,加盖了十间讲堂,又辟出一片药圃,让学徒们亲手栽种辨识。
药圃边搭了凉棚,小夭常坐在那里讲学,有时拿起一株刚冒芽的紫苏,说它能解鱼蟹毒;有时指着攀在竹架上的何首乌,讲如何区分雌雄株。
听的人里三层外三层,有白发老者,有垂髫小儿,连路过的货郎都忍不住停下担子,竖着耳朵听几句。
涂山璟不知何时站在凉棚柱旁,手里摇着把竹扇,看着小夭被人群围在中间,眼里的笑意比日头还暖。
他想起初遇时,小夭还是躲在清水镇回春堂里的玟小六,那时的她邋里邋遢不着边际,仿佛世间所有风雨都与她无关。
可如今,小夭站在光里,被千万人敬着、念着,那些曾试图将她拖入黑暗的过往,早已被这满世界的药香与感激,衬得微不足道。
夕阳落在五福堂的青砖黛瓦上,药圃里的草药泛着暖绿的光,讲堂里传来学徒们背诵药诀的声音,混着远处市井的喧闹,像一首生生不息的歌谣。
小夭的名声,早已不是“野火燎原”能形容的了——它像春霖,落在干涸的土地上,催生出无数希望;像星火,被无数双手传递着,照亮了越来越多的地方。
西炎城的宫殿深处,瑲玹将奏书重重拍在案上,墨砚里的墨汁溅出几滴,落在明黄的奏章上,晕开一小片深色的渍。
“封王姬?”
他冷笑一声,指尖掐着那份字迹工整的奏书,指节泛白,
“他们可知,这‘小夭’二字前头,曾被多少人冠过‘魔头孽种’的名号?”
站在阶下的潇潇垂着头,连呼吸都放轻了。
近来朝堂上的风向愈发明显,先是几位老臣在议事时频频提及“五福堂小夭姑娘”的功绩,说她传医理、救万民,堪比上古辰荣;接着便有御史递上奏折,直言“如此大德,当入宗室,以王姬之尊彰显西炎仁政”。
这话听着是抬举,可在瑲玹耳里,字字都像催命符。
烛火在瑲玹眼中投下跳动的暗影,他猛地将奏书掷在地上,上好的宣纸被撕出几道裂痕,像极了他此刻绷得快要断裂的神经。
“抢占辰荣山?为了相柳?”
他低声重复着,每个字都像是从齿缝里碾出来的,带着血腥味,
“她就这么急着替那个辰荣余孽的九头妖怪巩固势力?”
潇潇跪在地上,额头几乎贴着金砖。
她能感觉到殿内的气压低得可怕,这位向来隐忍的储君,此刻浑身都散发着压抑的怒火——那怒火里,有被威胁的警惕,有对局势失控的烦躁,更有一丝连他自己或许都未察觉的、被刺痛的嫉妒。
“下月初三便是与馨月的婚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瑲玹的声音发紧,指节在案几上磕出闷响,
“我费尽心机拉拢辰荣旧部,稳住中原防线,她倒好,借着行医的由头,把名声撒遍辰荣山的每一寸土地!那些牧民、那些村寨,现在只知有‘小夭姑娘’,不知有西炎储君,更忘了谁才是能给他们安稳的人!”
他想起在朝云峰的时候,小夭总追在他身后喊“哥哥”,受了委屈会躲进他怀里哭。
可如今,小夭的心尖上搁着的是相柳,是辰荣山的残部,她做的每一件事,都像在与他这西炎国君较劲——他要联姻稳固的势力,她偏要用药香一点点渗透;他要抹去赤宸留下的血色烙印,她偏要让辰荣山的人念着“小夭”的好。
“她以为我不知道吗?”
瑲玹忽然笑了,笑声里满是寒意,
“那些往辰荣山送的药材,半数都进了相柳的军营;那些被她特意提拔的学徒,十有八九是辰荣旧部的后代!她救死扶伤的名声越响,相柳手里的民心就越稳,这辰荣山,就越难真正归顺西炎!”
嫉妒像毒藤,悄无声息地缠上心头。
他嫉妒相柳能让小夭如此牵挂,嫉妒那个银色面具下的男人,能让她甘愿顶着“通敌”的风险,在医术里藏满私心;他更愤怒,愤怒小夭看不清局势,愤怒她把这份偏爱变成刺向他的利刃。
“传旨。”
瑲玹猛地转身,眼底的怒火几乎要烧出来,
“即日起,西炎境内所有药铺,必须由朝廷统一登记管理,五福堂的学徒若要前往辰荣山旧地行医,需持兵部文书——告诉小夭,想救人可以,但别想着借着救人的名义,给西炎养出第二个‘赤宸’!”
潇潇浑身一震,这道旨意无疑是在敲打小夭,更是在向西炎上下宣告——辰荣山的归属,只能由他瑲玹说了算。
殿外的风卷着落叶掠过窗棂,像谁在低声啜泣。
瑲玹望着案上那枚刻了一半的玉佩,辰荣暖玉的温润此刻却透着刺骨的凉。
他知道,这道旨意下去,他与小夭之间那点仅存的温情,怕是也要像这玉佩一样,被生生刻出裂痕了。
可他别无选择。一边是唾手可得的中原安稳,一边是渐行渐远的妹妹,他只能攥紧权力的刀,哪怕这刀会先伤了自己,伤了那个曾最依赖他的人。
旨意传到辰荣山时,小夭正在药圃里翻晒今年新收的当归。
深秋的阳光带着凉意,落在她沾着泥土的指尖上,却暖不透那瞬间漫上来的寒意。
“兵部文书?”
她重复着信使的话,声音很轻,像怕惊扰了药圃里栖息的雀鸟,
“我教徒弟行医,是为了救人,不是去打仗,要那文书做什么?”
涂山璟站在她身侧,接过那份盖着鲜红玺印的旨意,指尖拂过“辰荣山旧地”几个字,眼底掠过一丝了然,
“殿下是怕……有心人借行医生事。”
“有心人?”
小夭忽然笑了,笑意却没到眼底,
“他是怕我给相柳送药材,还是怕辰荣山的人念我的好?”
喜欢长相思之我永远属于你
五福堂的院子不够用了,涂山璟便让人拆了隔壁的空屋,加盖了三间药房和一间讲堂,青砖墙上爬满了牵牛花,倒比从前更热闹几分。
这日清晨,小夭刚把晒好的艾草收进仓房,院外忽然传来车马轱辘声。
她掀帘出去,只见三辆马车停在门口,为首的老者穿着锦缎长衫,身后跟着十几个捧着礼盒的仆役,礼盒上缠着红绸,看着倒像来送礼的。
“小夭姑娘,”
老者拱手作揖,声音洪亮,
“老夫是西炎苏氏氏族的族长,听闻姑娘仁心济世,特来奉上些薄礼。”
他拍了拍手,仆役们打开礼盒,里面竟是些罕见的药材——东荒葬神谷迷雾深处生长的逆生花、长在西天梵境的婆罗树海深处,醒神菩提的一粒青果、甚至还有万年一开花万年一结果的黄中李,样样都是世所罕见的珍品。
小夭望着那些药材,指尖在袖摆上捻了,
“苏族长的心意我领了,但这些东西太贵重了。”
老者却笑了,眼角的皱纹挤成一朵花,
“姑娘有所不知,我孙儿去年得了怪病,遍寻名医无果,是您派来的学徒给了一方草药,竟真的治好了。这点东西,哪及姑娘救命之恩的万分之一?”
他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些,
“再说,如今这世道,能让百姓真心敬重的人不多了,我们做长辈的,总得护着些。”
小夭望着他眼底的恳切,忽然想起防风邶说的“暗夜中的灯”。她侧身让开,
“药材我收下,只是往后不必如此破费。若有空闲,不如让族中子弟来学些医理,多个人懂医术,便少个人遭病痛。”
老者眼睛一亮,连忙应下,
“姑娘说得是!老夫这就安排!”
自苏族长带着族中子弟来五福堂学医术的消息传开后,各地氏族、村镇也纷纷效仿。
有人赶着骡车,载着自家种的药材做束修;有人背着行囊,徒步数月只为占个讲堂的角落;连曾对小夭避之不及的世家,也遣了子弟来,说是“向姑娘讨教岐黄之术”。
涂山璟索性让人把五福堂的院墙再往外扩了半里,加盖了十间讲堂,又辟出一片药圃,让学徒们亲手栽种辨识。
药圃边搭了凉棚,小夭常坐在那里讲学,有时拿起一株刚冒芽的紫苏,说它能解鱼蟹毒;有时指着攀在竹架上的何首乌,讲如何区分雌雄株。
听的人里三层外三层,有白发老者,有垂髫小儿,连路过的货郎都忍不住停下担子,竖着耳朵听几句。
涂山璟不知何时站在凉棚柱旁,手里摇着把竹扇,看着小夭被人群围在中间,眼里的笑意比日头还暖。
他想起初遇时,小夭还是躲在清水镇回春堂里的玟小六,那时的她邋里邋遢不着边际,仿佛世间所有风雨都与她无关。
可如今,小夭站在光里,被千万人敬着、念着,那些曾试图将她拖入黑暗的过往,早已被这满世界的药香与感激,衬得微不足道。
夕阳落在五福堂的青砖黛瓦上,药圃里的草药泛着暖绿的光,讲堂里传来学徒们背诵药诀的声音,混着远处市井的喧闹,像一首生生不息的歌谣。
小夭的名声,早已不是“野火燎原”能形容的了——它像春霖,落在干涸的土地上,催生出无数希望;像星火,被无数双手传递着,照亮了越来越多的地方。
西炎城的宫殿深处,瑲玹将奏书重重拍在案上,墨砚里的墨汁溅出几滴,落在明黄的奏章上,晕开一小片深色的渍。
“封王姬?”
他冷笑一声,指尖掐着那份字迹工整的奏书,指节泛白,
“他们可知,这‘小夭’二字前头,曾被多少人冠过‘魔头孽种’的名号?”
站在阶下的潇潇垂着头,连呼吸都放轻了。
近来朝堂上的风向愈发明显,先是几位老臣在议事时频频提及“五福堂小夭姑娘”的功绩,说她传医理、救万民,堪比上古辰荣;接着便有御史递上奏折,直言“如此大德,当入宗室,以王姬之尊彰显西炎仁政”。
这话听着是抬举,可在瑲玹耳里,字字都像催命符。
烛火在瑲玹眼中投下跳动的暗影,他猛地将奏书掷在地上,上好的宣纸被撕出几道裂痕,像极了他此刻绷得快要断裂的神经。
“抢占辰荣山?为了相柳?”
他低声重复着,每个字都像是从齿缝里碾出来的,带着血腥味,
“她就这么急着替那个辰荣余孽的九头妖怪巩固势力?”
潇潇跪在地上,额头几乎贴着金砖。
她能感觉到殿内的气压低得可怕,这位向来隐忍的储君,此刻浑身都散发着压抑的怒火——那怒火里,有被威胁的警惕,有对局势失控的烦躁,更有一丝连他自己或许都未察觉的、被刺痛的嫉妒。
“下月初三便是与馨月的婚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瑲玹的声音发紧,指节在案几上磕出闷响,
“我费尽心机拉拢辰荣旧部,稳住中原防线,她倒好,借着行医的由头,把名声撒遍辰荣山的每一寸土地!那些牧民、那些村寨,现在只知有‘小夭姑娘’,不知有西炎储君,更忘了谁才是能给他们安稳的人!”
他想起在朝云峰的时候,小夭总追在他身后喊“哥哥”,受了委屈会躲进他怀里哭。
可如今,小夭的心尖上搁着的是相柳,是辰荣山的残部,她做的每一件事,都像在与他这西炎国君较劲——他要联姻稳固的势力,她偏要用药香一点点渗透;他要抹去赤宸留下的血色烙印,她偏要让辰荣山的人念着“小夭”的好。
“她以为我不知道吗?”
瑲玹忽然笑了,笑声里满是寒意,
“那些往辰荣山送的药材,半数都进了相柳的军营;那些被她特意提拔的学徒,十有八九是辰荣旧部的后代!她救死扶伤的名声越响,相柳手里的民心就越稳,这辰荣山,就越难真正归顺西炎!”
嫉妒像毒藤,悄无声息地缠上心头。
他嫉妒相柳能让小夭如此牵挂,嫉妒那个银色面具下的男人,能让她甘愿顶着“通敌”的风险,在医术里藏满私心;他更愤怒,愤怒小夭看不清局势,愤怒她把这份偏爱变成刺向他的利刃。
“传旨。”
瑲玹猛地转身,眼底的怒火几乎要烧出来,
“即日起,西炎境内所有药铺,必须由朝廷统一登记管理,五福堂的学徒若要前往辰荣山旧地行医,需持兵部文书——告诉小夭,想救人可以,但别想着借着救人的名义,给西炎养出第二个‘赤宸’!”
潇潇浑身一震,这道旨意无疑是在敲打小夭,更是在向西炎上下宣告——辰荣山的归属,只能由他瑲玹说了算。
殿外的风卷着落叶掠过窗棂,像谁在低声啜泣。
瑲玹望着案上那枚刻了一半的玉佩,辰荣暖玉的温润此刻却透着刺骨的凉。
他知道,这道旨意下去,他与小夭之间那点仅存的温情,怕是也要像这玉佩一样,被生生刻出裂痕了。
可他别无选择。一边是唾手可得的中原安稳,一边是渐行渐远的妹妹,他只能攥紧权力的刀,哪怕这刀会先伤了自己,伤了那个曾最依赖他的人。
旨意传到辰荣山时,小夭正在药圃里翻晒今年新收的当归。
深秋的阳光带着凉意,落在她沾着泥土的指尖上,却暖不透那瞬间漫上来的寒意。
“兵部文书?”
她重复着信使的话,声音很轻,像怕惊扰了药圃里栖息的雀鸟,
“我教徒弟行医,是为了救人,不是去打仗,要那文书做什么?”
涂山璟站在她身侧,接过那份盖着鲜红玺印的旨意,指尖拂过“辰荣山旧地”几个字,眼底掠过一丝了然,
“殿下是怕……有心人借行医生事。”
“有心人?”
小夭忽然笑了,笑意却没到眼底,
“他是怕我给相柳送药材,还是怕辰荣山的人念我的好?”
喜欢长相思之我永远属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