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年仅十八,天赋异禀的公主殿下-《绝美总裁不让碰,离婚后悔她跪求》

  祝仁听出来了其中的意味,只是温和地笑了笑,谦虚地回应:

  “公主殿下过誉了。我们龙国地大物博,人才辈出,无论南方北方,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说得也是。”辛西娅公主笑着点点头,没有继续在这个话题上打趣,而是很自然地转到了两人都非常感兴趣的诗词领域,

  “祝先生,上次诗会一别,我回去之后又仔细品读了您那七首关于元宵灯火的诗词,真是越读越觉得韵味无穷,尤其是那首《青玉案》,意境实在太美了。

  那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不仅画面感极强,其中蕴含的那种寻觅、迷茫与最终在不经意间豁然开朗的顿悟感,这种情感的捕捉和表达……”

  她微微停顿,似乎在寻找恰当的词语,然后用纯正的母语轻声念诵:

  “……My heart aches, and a drowsy nuness pains

  My sense, as though of heock I had drunk,

  Or etied so dull opiate to the drains

  One nute past, and Lethe-wards had sunk……”

  念完,她抬起眼看向祝仁,眼中带着知音相遇的欣喜:

  “这让我想起了我们翡翠王国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夜莺颂》。

  诗人在聆听夜莺歌唱时,也产生了类似想要远去、消融、浑然忘却尘世烦恼的强烈感受,

  那种沉浸在美的瞬间,试图超越现实痛苦的情感,我觉得和您诗中那蓦然回首的境界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一种灵魂深处的触动。”

  祝仁惊讶于她信手拈来的引用和读到深刻的理解,不由得点头赞同:

  “公主殿下所言极是,诗歌的魅力正在于此,它能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隔阂,触动人类共通的情感。

  济慈的诗歌我也有幸读过一些,他对于感官体验和瞬间美的捕捉确实登峰造极。

  而在我们华夏古典诗词中,我们称之为意境的营造,同样追求这种超越言语之外的韵味和感发。”

  他略作沉吟:“比如晚唐诗人小李的一些无题诗,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那种爱情的炽热与幻灭感,就与西方浪漫主义诗人雪莱,或是拜伦笔下那种奔放甚至带着毁灭性的激情,在情感的浓度上或许可以相互辉映,

  但表达方式上又似乎更为含蓄内敛,更注重象征和暗示。”

  “是的!”辛西娅公主的眼睛更亮了,“正是这种微妙的差异最吸引人!

  西方诗歌或许更注重个体情感的直接抒发和戏剧性张力,而我读到的许多华夏诗词,则擅长通过景物和典故来烘托,

  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感藏在景物背后,需要细细品味,如同品尝一杯陈年的佳酿。”

  她甚至还饶有兴致地提到了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与祝仁探讨起其严谨的格律结构(三段四行加结尾两行对句)如何服务于思想的层层递进和最终的升华,

  并将其与华夏近体诗中对仗、平仄的要求进行比较。

  祝仁没想到这位公主对东西方文学涉猎范围之广,理解之深刻,远超一个普通爱好者的水平,也颇感遇到了知音,谈兴更浓。

  两人从诗歌的情感内核聊到意象选择,从格律形式聊到文化背景,

  时而引用东西方的名篇佳句,时而交流各自的阅读心得,气氛十分融洽。

  在这样轻松愉快的交谈中,祝仁也了解到了更多关于这位公主的信息,其中一个让他颇感意外。

  “说起来,我今年下半年就要去剑桥大学攻读古典文学专业了,”辛西娅看着祝仁,眼神真诚,

  “希望到时候能有机会,继续向祝先生这样学识渊博的大家请教学习。”

  “今年才去读大学?”祝仁下意识问道,“那公主殿下您今年……”

  “我快满十八岁了。”辛西娅眨了眨她那双漂亮的碧蓝色眼睛,语气自然,“在我们国家,十八岁刚刚成年,正准备进入大学学习的年纪,难道龙国不是这样么?”

  快满十八岁?!

  祝仁看着眼前这位谈吐优雅、见识广博,甚至在许多正式外交场合都能应对自如的公主殿下,一时间有些难以置信。

  他一直以为对方至少也有二十三四岁了,没想到竟然如此年轻!

  下意识,他瞄了一眼这位公主殿下,细枝硕果,这,这,这真是……天赋异禀!

  辛西娅似乎看出了他眼神中的惊讶,忍不住轻笑了一声:

  “怎么?祝先生是不是觉得我很显老?或者看起来很老成?”

  “不不不,”祝仁连忙摆手,“我只是觉得公主殿下见识不凡,才学过人,完全不像这个年纪,真是年轻有为,令人钦佩。”

  “那大概是因为我从小就对这些文学、历史比较感兴趣吧,”辛西娅脸上露出自豪的表情,

  “比起那些枯燥乏味的宫廷礼仪和没完没了的政治应酬,我还是更愿意自己安安静静地待在图书馆里看书。”

  她看着祝仁,满含期待:“祝先生,这个周末您是否有空?

  我想去溪湖边再走走,不知道是否能有幸,邀请您这位才华横溢的本地向导,陪我一同游览呢?”

  面对这位年轻貌美的异乡公主如此真诚的邀请,祝仁实在不好意思拒绝。

  而且,说实话,他对这位谈吐不凡,见识广博又带着几分纯真的年轻公主也颇有好感。

  “当然,这是我的荣幸。”祝仁微笑着点头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