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把矛盾转移到万山县-《官场,女局长助我平步青云》

  “好,我马上带人过去。”

  周兴道等人现在对李南征,可谓是心服口服,死心塌地。

  对他下达的每一个命令,都会毫不犹豫的去执行。

  “看来老郝还是不死心,得尽快把他送进去了。要不然,隔三差五的弄出点幺蛾子来。”

  等周兴道带人跳上几手的面包车,呼啸着离开基地后,李南征看着乡政府的方向,微微冷笑。

  走向了食品厂那边。

  如果他没猜错的话,郝仁杰现在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等待他的“兴师问罪”。

  到时候,郝仁杰就会以“本乡企业支持本乡工程”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来反击他。

  而且这个理由,也会得到锦绣乡绝大部分干部的支持。

  毕竟锦绣窑场里的上百号工人,都是本乡的村民。

  如果。

  李南征在这方面退让了,那么威望就会受挫。

  如果不退让,郝仁富就会暗中指派人,阻挠其它乡窑场的红砖进场。

  县局的岳云鹏,也会在处理纠纷中偏向锦绣乡,借此进一步的打压,李南征在锦绣乡的威望。

  总之。

  窑场的郝仁富、锦绣乡的郝仁杰、长青县的岳云鹏等人,现在都已经严阵以待!

  李南征却没兴趣,在这种事上和他们浪费精力,扯淡。

  他索性跳出整个长青县,直接从万山县的窑场进货。

  反正万山县的灰柳镇、码头镇都和锦绣乡接壤,运输距离很近。

  如果。

  万山县的送货车辆,在锦绣乡遭到刁难、人员受伤,他们肯定会找长青县的相关部门,讨要说法。

  关键是他们合法来这边送货,却被长青县的人揍了后,万山县那边肯定不会无视。

  如此一来——

  纠纷就变成了两个县的事!

  李南征这个小乡长,可没必要参与其中。

  最多也就是找机会跳出来,大喊几声“我们要砖”来煽风点火。

  这就叫把内部斗争,转移到外面去。

  “利用万山县来教训某些人,我在旁边看热闹的办法,我都能想得到。天才,不愧是天才。”

  自吹自擂的天才,溜溜达达的来到了食品厂内。

  食品厂内的一车间,已经试投产。

  机器轰鸣,一片忙碌的样子。

  一个女人,刚好从车间内走出来。

  身材不错,脸蛋挺靓。

  胡锦绣。

  食品厂正式开工那天,李南征才知道胡锦绣,就是那个骑着自行车,差点摔在他怀里的女人。

  出于礼貌,李南征对胡锦绣点头微笑了下,来到了焦总的办公室内。

  小柔儿在车间里忙活,屋子里没人。

  只有她身上的清香,在屋子里缓缓地弥漫。

  李南征坐在桌后,顺手拿起了今天的报纸。

  今早在乡长办公室内,他就看过了。

  不过当时没看到啥重要新闻,一目十行的看过后,就来到了工地上。

  现在仔细的看起来后,李南征就看到了一条,还算感兴趣的消息。

  外汇!

  现在各省各市,都在铆足了力气,削尖了脑袋到处钻营,去找赚外汇的路子。

  像李南征前段时间,把蒲公英卖了三千万美元的事,那是百年难遇的。

  不可常理对之。

  对各市乃至各县来说,赚取外汇的路,其实也仅仅是两条。

  一条是招商引资。

  一条就是商品出口。

  招商引资这条路,可谓是竞争激烈。

  甚至为了几百万美元的外资,两个地级市之间的招商人员,都能“拼个你死我活”。

  商品出口这一块——

  发动机、机床、重卡等重工业产品,那是想都别想的。

  轻工业这方面,也仅限于手工艺品、鞋袜衣帽和极少的食品。

  因此。

  天东决定在下个月在青山,举办一次集“服装、农产品、食品”为一体的订货展览会。

  为期一周。

  地点就在青山老城区的护城河北侧,紧挨着刚建成的步行街。

  说是赶大集也不为过。

  就这也是从南方的沿海城市学来的,抱着“有枣没枣的,就打一杆子”的想法。

  说实话。

  李南征对这个赶大集般的订货展览会,没啥兴趣。

  一点都不高级!

  不过他觉得,到时候派小柔儿带着辣条去那边,捧个场还是可以的。

  因为万玉红正在东洋、泡菜两国跑市场,李南征就把辣条的销售,对准了国外。

  “赶大集都能上报,看来各位市领导当前所肩负的外汇任务压力,还是很重的。也不知道,万玉红在海外的收成怎么样。”

  李南征想到这儿时,电话响了。

  嘿。

  还真说曹操,曹操就到了!

  万玉红来电:“李乡长,我是万玉红。”

  “万副总,你好。”

  李南征笑问:“现在哪儿呢?有没有收获?”

  “现在泡菜汉城呢,收获还行吧。”

  万玉红在那边咯咯轻笑了下,问:“李乡长,想我了没有?”

  李南征——

  抬手摸了摸鼻子,说:“想啊?怎么不想。我在想,你能不能把咱们的辣条,给直接推到国外。再通过国外的好口碑,反哺国内市场。”

  “我在东洋,暂时没有任何的收获。但在金相值的帮助下,我在汉城这边认识了几个食品厂的老板。他们品尝了我带来的一点样品后,都很感兴趣。您说的没错,泡菜人对又辣又香的食品,几乎没有任何的抵抗力。”

  适当开了句玩笑后,万玉红开始说正事。

  对泡菜友人品尝到辣条后的正面反馈,也在李南征的意料之中。

  在李南征的前世。

  辣条产品刚推出来,就以最快的速度,最先引爆了泡菜国的市场。

  那边的食品厂改良工艺后,又返销了国内。

  从而让辣条,成为了老少皆宜的“现象极”食品。

  甚至还在互联网上,华夏和泡菜两国的网民,引发了辣条起源的口水大战。

  反正只要是好东西,都是泡菜人最先发明的!

  这是宇宙铁律——

  “李乡长,我会让我弟,去你那边带一些辣条送过来。”

  万玉红继续说:“这次我有很大的把握,把咱们的辣条推上泡菜市场。哦,对了。受他们委托的金相值,询问我能不能给我们一大笔钱,买下辣条的工艺配方。”

  “他们不但想吃鸡蛋,而且还要把我们下蛋的老母鸡给捉走。呵呵。”

  李南征撇嘴:“你告诉金相值,就说我们暂时没有这个意愿。”

  “行。”

  万玉红在结束通话之前,忽然问:“如果我以后工作出色,能不能和你睡一觉?”

  李南征——

  “哈,哈哈。你不要,可别后悔。反正,有的是人垂涎我。”

  万玉红在那边荡笑了几声,结束了通话。

  李南征放下电话,看向了窗外。

  胡锦绣抬手整理着发纂,腰肢扭着,屁股晃着的走向了这边。

  李南征摇了摇头——

  叹了口气:“哎,男人太有魅力了,也是一种麻烦。哪怕啥也不做,也能招蜂引蝶。”

  ————————

  祸水东引给雪瑾阿姨,是福还是祸?

  谢——

  听花老铁,瑶瑶姐,斌哥哥,放飞老哥科林帅哥,小辉妹子陇天使,昭豫大侠一叶哥,二叔和七零后大叔,可爱婉儿搬运员、深海眠等兄弟姐妹的赞赏啦!

  祝大家傍晚开心。